《小王子》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小王子》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王子》读后感 篇1
今年寒假,我阅读了《小王子》一书。这是一本不到五万字的童话书,它的阅读率却仅次于《圣经》。作者用平淡的语言向读者们诉说了一个小人儿的故事。也正是这本书,唤起了我儿时的想象力,提醒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要褪去想象的翅膀。
六年前,“我”因飞机发动机出故障而在撒哈拉沙漠遇难。在这里我遇到了小王子。小王子来自一个拥有的两个小火山和一朵玫瑰花的小星球,那里的一切都很小。“我”静静听着小王子的冒险经历。这个小人儿离开了他的星球,来到其他星球,他遇见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灯夫,狐狸和地球上的5000朵玫瑰。“我”与小王子相处了一段还算愉快的日子,最终修好了飞机脱离了沙漠。
在这部童话书令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小王子作为一个天真纯洁的孩子所拥有的想象力。
想象力渐渐消失在大人的世界里。
“我愿意将此书献给这个大人的儿童时代,所以的大人最初都曾是孩子(不过他们中很少有人记得)。”这是《小王子》一书的序言,正如圣埃克苏佩里所说的,每个大人都是有孩子成长而来的,每个孩子都会长成大人,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力也就随之褪去。因为现实的冲击;因为人情的冷暖;因为生活的逼迫,想象力不免会被时间的流逝而磨灭。当一个大人看到孩子画地歪歪扭扭,类似帽子的图画时,有多少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帽子。”又有谁会发挥他的想象力,带着孩子天真烂漫的眼光去看待这顶“帽子”呢?一副简单的图画却让大人们不知所云,想象的翅膀已从大人的世界消失不见。
想象力其实可以随着孩子成长。
每个大人曾经具备的想象力去了哪儿?是因为成长必然需要用想象力来交换吗?是因为想象力逃跑了吗?还是因为……..?其实这都不是答案,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不是丢失想象力的借口。只要在闲暇之余,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重新换上孩子的眼睛,用充满想象力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在内心世界留一小块想象力的`生存空间。想象的翅膀就可以一直伴随着你成长。
想象力可以成为生活的调剂。
“我”被要求为小王子画绵羊,缺乏画画技能的我总画不出小人儿要求的绵羊,于是“我”画了一只带孔的盒子,这让小王子最十分满意。因为他认为,绵羊就在这里面,说不定还带着草呐!书中的“我”没有高超的绘画技能,或许永远也画不出小王子期盼的健康活泼的绵羊。但是,一个简单的盒子却解决了问题。生活中总不免会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的确,用现实的眼光或许永远也解决不了,但为何不用想象力让这件事变得好处理一些,就这么让它过去呢?永远不去想象,带着现实的眼光看待事物,苛刻的麻烦总有一天会把你压垮。挥动想象的翅膀,让它带你飞过困难。
有些人任为,在现实的摧残下,拥有想象力是难以做到的。其实不然,只要你还有一点童真,对现实还留有一点遐想,你都能重新拥有想象的翅膀。去品读品读《小王子》这本书,去追寻曾经拥有的美好,重新插上想象的翅膀,现在还不迟,带着它走过童年,青年和老年带着它去迎接清晨醒来后的每一天。
《小王子》读后感 篇2
“晚上,我喜欢倾听星星,就像倾听5亿个小铃铛发出的声音……”。读到第27章这一段时,我问桐:“晚上,不是看星星么?作者怎么倾听星星?不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桐昏昏欲睡的说“星星上住着小王子,还有其他人,他们在他们各自的星星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夜空,有闪闪发亮的星星。每颗闪闪发亮的星星上,住着一个人。小王子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
小王子每天在自己的星星上打扫三个齐膝高的火山、拔除猴面包树苗、照看唯一的一朵他深爱的玫瑰花,偶尔忧伤时,他一天看44次日落。有一天,他受不了玫瑰花的“喋喋不休、无度索取”,给玫瑰花浇了水后,跟玫瑰花进行了道别,只身一人离开了自己的星星。然后他造访了国王的星星、自大狂的星星、酒鬼的星星、商人的星星、点灯人的星星、地理学作家的星星,最后来到了地球。
地球上有111个国王、7000名地理学家、90万个商人、750万个酒鬼、3.11亿自大狂、462511个点灯人。
小王子从荒芜人烟的沙漠走起,开始找寻:
他在沙漠遇到了一条蛇,他向蛇倾诉苦恼,蛇无言以对;他穿过沙漠、遇到一朵花,他问花:“人在哪里?”花告诉他:“风吹走了没有根基的人们。”;他爬上一座高山,站在山顶高声呼喊,得到了同他一样的回应声,他感到了孤独;他走到了一条路上,与花园里的花们打招呼,当得知那些花是玫瑰花、他星星上的玫瑰花不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时,他失声痛哭,忽然意识到他自己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王子;当他痛苦不堪时,他遇到了一只狐狸,狐狸教会小王子如何看待“独一无二”,他再次笃定的坚信:他为他的玫瑰花做了很多事情,他的花也驯服了他,他的玫瑰花与众不同,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玫瑰花;重拾自信后,小王子遇到了一个铁路扳道工,小王子对奔驰的列车里的旅客们“他们对以前的地方不满意”而感到遗憾,对孩子们能够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而感到幸运;他遇到了一个生意人,生意人卖能让人们节省时间的止渴的药丸,小王子想象如果通过吃药丸每周节省了53分钟,那他会悠闲的走向一股甘冽的泉水;然后他遇到了作者—一名在沙漠迫降的飞行员。他与作者深度交谈,告诉作者他的渴望、对一些寻常事的不屑、以及他的思念……
最后小王子与作者道别后,回到他自己的那颗星星!他要重新与他爱的玫瑰花相处。
其实,人人都曾经是小王子,有自己的简单快乐、有无数的疑问好奇、有执着的坚信、有足够的自我肯定,但没有与国王般的傲慢、自大狂般的目中无人、酒鬼般的不自控、商人般的贪婪、点灯人般的无休止的疲倦、地理学家般的不求实际。
不如抬头,仰望星空,找寻小王子,找寻自己内心的“小王子”,找到最原始的的简单。
合上书,耳边还响起书中的话:小王子问狐狸:“要想驯服你,我应该怎么做?”狐狸答道:“你必须很有耐心才行,你最好在同一时间来,我们应该有适当的仪式。对了,这便是我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准,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用心,看,用心找寻。仰望星空,用心找寻小王子。
《小王子》读后感 篇3
最美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叮当响。而那颗美丽的星球上,还有好多好多浪漫诉说不完。
《小王子》是我小时候偶然读到的一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个人有一天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如今重温《小王子》,我依旧被很喜欢他的故事,可能这也就是我们成长中的一段缩影,在一段一段关系里,感受着孤独,想要抵抗,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然后争吵,然后离去,再追悔。
现今的人们总是马不停蹄地追求自己名利,事与愿违的意外总是在不知疲倦地上演,很多故事来不及演绎到高潮,就悄无声息地走向了穷途末路,到头来不过一场山河永寂,岁月天涯,寂寞如雪。
村上春树说:有些东西,不过很久,是不可能理解的。有的东西等到理解了,又为时已晚。小王子最后到底是用了一个悲伤的方式回到了他的星球,为了他的玫瑰,故事也就到此结束了。而我们的青春不就是这样吗?看着流年在指尖划过,看着记忆在脑海中浮现。
很多书友说,小王子与玫瑰之间感情应该是爱情,但就我自己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友情,可以是亲情,可以是爱情。
他们爱对方却不了解彼此,更没有用心去观察,只是从表面的话语来做出判断,他们总被一些口是心非的话所蒙蔽,导致真正的爱被掩盖,以至争吵不休,最后不欢而散。
玫瑰是爱着小王子的,可她过度的骄傲和虚荣也伤害了小王子;小王子也是爱着玫瑰的,但玫瑰那根名为骄傲的刺却深深地刺伤了他,所以他决定离去了。后来在出走的过程中,小王子逐渐明白这些道理,开始想念那个小小星球上只属于他的娇艳孤傲的玫瑰。
其实啊,这个世界美好无比,晴时满树花开,雨时一湖涟漪。爱情庞大如银河,微小如萤火。只是我们要心怀希望地等待,无需太过着急地想要拥有,无需太过执着于内心的欲望,坚定且勇敢地追寻渴慕的远方,我们终究能得到。小王子不也是拜访了七个星球,最终才懂得了什么是爱。
小王子在来到地球后后悔道:那时候的我,一点都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事物!我该根据她做的事去判断她,而不是她的`话。她使我的生活芬芳多彩,我真不该离她而去。藏在她那些蹩脚的诡计下的其实是温情,我怎么就没有猜到呢。
花儿是多么地自相矛盾!我那是还太年轻,不懂得怎么爱她。但我欣喜的是,他仍然保留了当初的那颗纯真和勇敢的心,保持着内心的那份童真童趣。
很开心你能来,不遗憾你走开,旅途漫长,我始终能顺着我的光,竭尽全力的去寻觅,总归有人用最质朴的方式爱你,没有铺垫,没有修饰,没有早晚,如绿芽遇见春雨,一切都是刚刚好。乍见心欢,久之仍怦然,虽然长路漫漫,仍有可期的美好。
也许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也许是环境日益浮躁,大家好像都不太相信爱情了,但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才是爱情。泱泱流年,心之所向,我仍会会努力寻觅那道光。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希望所有人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小王子。也希望自己,穿过山月,趟过星河,撩拨岁月烟云,去拥抱一个充满希望的自己。
《小王子》读后感 篇4
一本好书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禁得起世人的评阅。《小王子》这本书我先对书名产生浓厚的兴趣,曾经我以为这只是一本儿童读物,所以自以为是的认为我早已成熟,不需要看这种“幼稚”的书了。可是同时,我却产生了一个疑惑:如果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儿童读本,那为何会受到那么多人的推崇。于是,我阅读了这本书。《小王子》虽然是一部童话,但其中却蕴含着令人受益终身的真理,他告诉我们要时刻拥有一颗天真纯洁的童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间的是非。
《小王子》开篇用画导入,当大人们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好怕的”这就是在对幼儿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这时候的大人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和眼光去评价,只看到一顶帽子,却看不到蟒蛇和大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里的`小王子有着让人惊奇的灵心慧性,大人看不懂的画,他居然一眼就看懂了,大蟒蛇的肚子里有大象,还有那只绵羊。这就是成人与小孩子的不同,从这样对比看,小孩子是更聪慧,更灵通的一种生物,又有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直觉透视力。而年龄渐长之后,我们的这一“灵孔”就慢慢闭塞,自己什么也弄不懂,却要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解释”,解释了还不懂,还自以为是地训斥人,真是顽冥不化。
曾听一个孩子说过:“大人不懂孩子的世界”,我心里一痛,为大人们哀伤,我们走出孩子的心灵世界了,出来了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我们可曾忘记,当初我们也是一个孩子?
以成人的标准和眼光对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极为打击孩子自信心,对孩子负面评价过多,孩子可能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破罐”,干脆“破罐破摔”,不仅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创伤,而且可能使孩子厌弃这个老师或家长,与其产生隔阂,不能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更甚者孩子会放弃画家生涯。
幼儿园艺术活动是对孩子进行美的教育,应该重视情感的作用。“人们用语言、文字、线条、色彩、曲调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周围世界所报有的激情态度,这就是文学、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产生的认识基础。”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当孩子们失去了感受美的时候,生活中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精妙的画作、多么动人的音乐他都感受不到,那时我们大人会说“生活中不是缺少了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是不是为时已晚呢?当一个孩子不能感受到美的时候,就更谈不上表现美、创造美啦!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个美好的世界又会失去多少画家、艺术家呢?
《小王子》有别于一般的童话作品,作者用孩子般的眼睛观察与解读着成人世界的种种现象。流浪中小王子看到了世间百态,形形色色的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了本性。权利、虚荣、贪婪,懦弱滋生于人们心间。
书中有许许多多哲言:“这里的人一点想象力也没有,他们只会重复别人的话。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这些话简短易懂,令人在片刻之间领悟到人间最可贵的真理。
在小王子纯真无邪的内心世界里,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利益诱惑,更没有仇恨与贪念的立足地。而我们,以及还持有一颗童心的大人们,也要像小王子一样,以乐观纯真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快乐的生活,满怀纯真希望的去面对未来。
《小王子》读后感 篇5
一朵傲娇的玫瑰,还在等着那个每天陪她看日落的小王子吗?
——题记
有一本书,当我在六岁读的时候,这是一本童话;九岁再次翻开,它变成了一本我读不透的散文;十二岁,它终是成为了阐述社会生活的哲理的书......
这一本书,叫做《小王子》。我曾三次阅读它——六岁看故事,九岁看语句,十二岁看情怀。后两次,却不如第一次读得透彻,或许是因为这本书本身就应该用小孩子的眼光看吧!
故事的开始,是一幅画,一顶“帽子”,可作家的本意却不是这样的,而是一条吞了大象的蛇。没人信他,所有的大人都认为这是一顶牛仔帽,而且遏制了他的想象力,勒令禁止了他的画画生涯。或许那条蛇确实很像一顶牛仔帽,但这并不代表人们要否认它是一条蛇,最终看明白此画的还是一个小孩子。一个人,小的时候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可这种心却总会慢慢被生活的压力磨去了棱角。
书中提到过九颗星球——国王的星球、虚荣的人的星球、酒鬼的星球、生意人的星球、点灯人的星球、探险家的星球、地球和小王子的星球。国王的星球上,国王无知的认为自己是这个宇宙的主人,总是看不起别人;虚荣的人,喜欢别人崇拜自己的样子,却并没有看清眼前的世界;酒鬼每日只知道喝酒,他以酗酒为耻辱,却用喝酒来忘记自己的耻辱;生意人时时刻刻都在数钱,他眼中的钱就是生命;点灯人只有一份工作,就是在每天晚上把灯点亮,再在早晨将灯熄灭,他没有梦想,只知道做自己的工作。地球,也是个美丽的星球,小王子遇见了小狐狸、玫瑰花丛和许许多多的人。那只小狐狸,未被人类驯化,却渴望被人类驯化,他希望能够遇见一个真正把自己当作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人类。那丛玫瑰和小王子的玫瑰长得很像,却替代不了小王子心中的那朵玫瑰。
小王子的旅程一路上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可如果将前七颗星球的人加起来,就刚好是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再添上小狐狸和玫瑰,就构成了整个地球。小王子理解不了大人的世界,是因为他看不透他们的心,很少有人能够在长大后仍然保持一颗孩子的心,这也正是作者最开始的那幅画被大人否决的原因。
每个人生下来都认为这个世界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当他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时候,他便开始成长。小王子只爱过那株玫瑰,可以每天陪她看99次日落,所以,当他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和自己的玫瑰,他会感到落寞和孤独。她的心里只有一朵迎着夕阳生长的花,比一切烈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他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说来好笑,城市是几千人几万人在一起孤独地生活的地方,多少人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十年,到头来却丢了魂、失了魄。
离开地球后,小王子又继续他的旅程,没人知道他会去哪里,也没人知道那朵玫瑰是不是还在等待着小王子回来陪自己看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