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调查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技术调查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技术调查报告 篇1
又是一年春播时,水稻播种在即,是采用传统的手栽秧还是使用机插秧,农民很纠结。据县农机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兰显发介绍,水稻机插秧是将规格育秧盘育出的水稻带泥秧苗,通过插秧机栽植在水田中的水稻栽插新技术,在我县已试验、示范、推广八年时间了,八年推广,效果怎么样,笔者日前进行了调查探访。
单产创记录 均产高一成
20xx年7月16日,在参加碧山镇水稻机插秧现场观摩会的250余人的共同见证下,通过实收称重测产,黄桥村七组凌程新家的机插秧水稻亩产达到872公斤,创下梁平实收单产历史记录。
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胡晓分析说,凌程新家之所以能获得这么高的产量,机插秧技术起了关键作用,机插秧的带泥浅插、规范密植特点,能保证大田基本苗数量、个群体分布合理、够苗期提前,从而大大增加有效穗数量,稻谷的结实率、千粒重均能得到保证。20xx年,全县18.1万亩机插秧水稻平均亩产量达681.3公斤,较手栽秧亩增产82.7公斤,增产13.7%。。
胡晓介绍,机插秧一般每亩栽植1.1至1.2万窝,而手栽秧一般只有0.6至0.8万窝。
“收割时,站在田埂上往稻田里看,产量高不高一目了然:机插秧稻田上面全是谷穗,根本看不见稻田中的泥土;而手栽秧看起来稀稀拉拉,透过谷穗,很容易看见稻田中的泥土。”仁贤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绍金说得更通俗易懂。
成本省一半 速度快很多
机插秧育苗时要使用专用育秧盘,种子、消毒农药使用量也稍大一些,仅从这几项看,每亩大田机插秧苗比手栽秧育苗成本高35元左右。
“但机插秧育苗田面积是手栽秧的1/12,起秧、插秧速度是手栽秧的25倍,每亩节省下来的.耕田、薄膜、人工等费用约135元左右。”兰显发介绍。
仁贤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监事长陈一富,每年带领合作社的机插秧作业队,为老百姓育、插秧3000多亩,成为全市唯一的农机劳动模范。
“农民请人育秧、栽秧,人工费、农资费、生活费加起来,每亩要200多元,而我们只收80元,扣除机插秧多用的稻种钱,农民每亩可以省100元左右,所以搞机插秧的农民多得很,那段时间我们忙都忙不过来。”陈一富说。
技术很成熟 全市都推广
去年,县农委在仁贤镇仁贤村五组返租稻田15亩,选择51个品种做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品种对比试验。8月21日收割晒干后,最高亩产达到了837.4公斤。
“这种试验我们已经搞了好几年,目的就是为了在众多杂交水稻品种中,选择适合梁平种植的机插秧主导品种。”杨绍金是这个试验的具体实施者,也是梁平最早试验、推广使用“湿润育秧法”的农技人员。他笑着说:“机插秧的难点在育秧环节,通过前几年的摸索,我们完全掌握了技术,现在主要精力转移到追求高产上了。”
“只要按照县农委编写的技术卡片一样一样地来,保准不得出问题,比那些老办法又快又稳当。”陈一富证实了杨绍金的说法。陈一富以前只是一个种田“老把式”,地地道道的农机“门外汉”。20xx年起,他跟随兰显发一起搞机插秧试验,如今已成为梁平的机插秧总教练,“机插秧技术并不复杂,一般的农民都‘奈得活’。”
兰显发告诉笔者,梁平首创的“湿润育秧法”,采用“壮秧剂+消毒、调酸、灌水”机插育秧套餐技术,省时、省事、安全,根本不会烂秧死苗,已经在全市推广;而机器栽插,顶多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多练练就行了。
前景很光明 推广需加力
聚奎镇农民熊三个头不大胆子大、文凭不高心气高,近些年每年种植水稻1000多亩,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
“能种这么多田,全靠机插秧。”熊三感慨地说,现在农村劳力紧缺,如果不用机器插秧,想在短短十来天把1000多亩秧苗插完,根本不可能。
据统计,20xx年,我县实施机插秧面积18.1万亩,机插率41.7%。8年推广,仍没过半。
兰显发、胡晓等认为,两大原因导致推广进展慢:一是现在种田的多是老年农民,接受新鲜事物慢,当年推广杂交水稻,也同样搞了10多年;二是机插秧需要购买插秧机,统一组织连片栽插,才能提高效率与效益,而现在想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难度不小。
“有困难更有机遇。”县农委副主任冉懋国认为,不久的将来,农民一定会接受机插秧,因为机插秧省时、省力、省钱、高产,技术成熟先进,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逐渐减少后水稻栽植难题的唯一路径,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普遍采用,国家对此相当重视,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
为解决全县1万多亩水稻制种的插秧用工难题,去年,我县在仁贤、新盛、荫平等地开展的200亩水稻制种机插秧试验初获成功,亩节本增效达890元。
“今后,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培育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大力推广育秧、机插一条龙服务模式,促使机插秧技术又好又快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机插秧、使用机插秧、得到机插秧带来的实惠。”冉懋国对此信心满怀。
技术调查报告 篇2
通用技术是在20xx年新课改后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的新课程。课程内容以着力于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对多个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技术综合运用的平台。然而由于课程资源相对比较少,教学常规教具欠缺,学生认知不足,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等原因,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为了了解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中学通用技术的教学情况展开调查,这对深入探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及如何更好地提高通用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调查目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目的
通过对莆田五中高二年段的全体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情况进行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在通用技术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要,明确以项目为载体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的必要性,为更好地开设通用技术课堂提供参考,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2、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20xx级高二年级学生约1000人。
一般情况:高二的学生思想认识逐渐定型,自制能力、自治能力加强,能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
3、问卷调查方式
本次问卷调查方式为随机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人手发放一份问卷,以当场发放问卷、当场回收问卷的形式展开调查,问卷回收率为95%。
4、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7日至20xx年10月14日。
5、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用来了解学生在通用技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要以及开展项目为载体的通用技术课堂的必要性。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5道题,其中23道选择题,2道问答题,从学生的课程认知情况、生活经历、教材认知情况、课堂开展情况、项目的预计效果等五个方面展开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950份。
(1)从学生对通用技术的认知情况来看,95%的学生是赞同开设通用技术这门课程的,但是由于高考导向不明,课时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问卷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人重视通用技术这门课程。
(2)从学生的生活经历表来看,有20%的学生偶尔经历换灯泡的技术活动,10%的学生曾经历过将玩具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等技术试验,8%的学生经历过开锁的技术活动,11%的学生经历过类似的技术试验,而有5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技术活动。从这个数据来看,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很好地上过技术课程,而新课标对学生技能方面的要求超过了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这对教师来说,开展教材内容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没有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从课外选取一些有指导意义的项目活动来展开课堂学习有一定的必要性。
(3)从学生对教材的认识来看,20%的学生认为地质版的通用技术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60%的学生认为地质版的通用技术教材不够贴近生活或者比较贴近生活,这个数据结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寻找贴近生活的案例来代替课本中的案例显得十分有必要。
(4)从课堂开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的通用技术课堂中理论的知识太多了,教学内容比较单调,而给学生留下的动手实践的时间太少,这样可能会导致整个课堂下来没有学到有用的技术。他们认为,通用技术课堂应该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重视学生特长的有效培养等等,而这些目标是要通过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如果选择一项适合的项目来完成通用技术课程目标是有必要的。通过问卷调查表明,有20%的学生选择以相片架为项目展开教学活动,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的活动作为项目。
(5)项目开展效果预计。80%的学生认为,展开项目需要的教材要由学校统一代办购买,60%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完成的项目成果是值得精心收藏的,56%的学生认为项目的评价可以通过评价表来完成,这为我们展开项目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2、通用技术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认识不足。大多数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虽然学校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但学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学科的学习上,而对于通用技术这样的“边缘学科”并不重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2)课程资源不够丰富。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缺乏贴近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以及教学视频,而必修课中要求的技术实践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材料及相关设备。而学校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只能泛泛而谈,简单带过,学生缺乏实践动手的机会。
(3)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型为主,学生兴趣不高。通用技术的课时有限,而很多技术实践是要建立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因此一节课下来理论的内容较为繁多,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认知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三、调查体会
以上结果表明,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需要和困难,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它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型课堂教学模式,以“提出要求—学生实践—作品评价—总结归纳”为轴线展开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学习者接受任务,收集和某一问题相关的数据并综合数据。学习者可以随时寻求教师的帮助,但一般都是独立完成任务。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通用技术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强化训练,使其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并锻炼提升其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又能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按自己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本次调查,明确了项目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的必要性及意义。项目的实施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形式展开的,学生参与项目实践前应充分把握课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负责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组织引导带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并且要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施全过程。
在项目的选择上,必须选择一个既能把通用技术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三者结合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项目,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现双赢的目标。这就对教师的课前准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项目实施前,要充分考虑到实施的项目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选择的项目是否能调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知识、是否渗透了课程的内容,实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等等。通过类似的思考选择出实用性、实践性、教学性较强的优化项目。
技术调查报告 篇3
宜宾电信经营国内及国际各类固定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提供基于电信网络的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及相关的系统集成、技术开发等业这次实习我被分配到10000号客服部、网络部及大客户部。主要了解一个感兴趣的新事物adsl。
自从internet来到人们面前,速度便成了所有网上用户的心病。从没有人对internet的速度感到满意,人们总希望,快一点,再快一点;也许世界上永远不能实现的就是满足人的欲望。各种接入技术的发展,正是为迎合用户这种强烈要求。
——引言
adsl(asymmetrical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是xdsl家族成员中的一员,它以普通电话线和3类/5类线等铜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质。由于它采用了全新的数字调制解调技术,因而可以传送比modem和isdn带宽高得多的宽带技术,是网络时代的“世纪宠儿”。
adsl使用普通电话线即可实现宽带服务。只需在普通直线电话两端安装相应的adsl终端设备就可享受宽带技术,原有的普通电话线路无须改造,安装便捷,使用简便,避免用户因线路改造而引起的布线困难和破坏室内装修等诸多问题的困扰。
安装使用adsl后,原有的电话服务没有任何改变,用户的电话号码和服务性能与原来完全一样。而且可以在一根电话线上同时上网和打电话,两者互不干扰。
adsl的带宽上行可达1mb/s,下行更高达8mb/s,充分满足了目前所有的宽带业务对带宽的要求。adsl的双向速率不对称性,完全符合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业务特性———“下载的多,上传的少”,非常适合高速上网和视频服务等宽带业务应用。但由于上行速率的限制,所以adsl不适合于imb/s速率的双向对称的点对点高速数据传送应用。
adsl的网络呈星型结构,用户的线路和带宽都是独享的,不会出现因为与他人共享线路和带宽而必然引起的速率受并发用户数影响的情况。用户的速率和带宽基本保持不变,特别适合需要恒定速率和带宽的业务应用,例如高速数据下载和视频服务等。而且,由于线路和带宽的独享特性,adsl用户间的信息是互相隔离的,用户有完全的`安全性保证。
adsl的信息传送是以atm信元作为载体的,而且adsl局端设备上联atm骨干网,所以adsl可以充分利用atm技术完善的品质保证机制,使adsl用户的信息传送品质可以达到最高的电信等级。
adsl线路是“一户一线”,adsl设备也是“一户一套”,所以每个用户不会因为他人的线路、设备故障而产生通信干扰。由于不存在共用线路或设备,所以adsl的故障影响范围是最小的。还有,adsl线路上没有任何有源或无源设备(例如放大器、分配器等),所以adsl的故障发生率也是最低的。 12实习调查报告
adsl传输距离可达3-5公里,根据现在电话网的状况,90%的用户均能享用adsl为您带来的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结论:与cablemode相比,adsl技术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cablemodem的hfc接入方案采用分层树型结构,其优势是带宽比较高(10m),但这种技术本身是一个较粗糙的总线型网络,这就意味者用户要和邻近用户分享有限的带宽,当一条线路上用户激增时,其速度将会减慢。
建议:不断完善这种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满足人们的需求。业界许多专家都坚信,以adsl为主的xdsl技术终将成为铜双绞线上的赢家,目前采用普通拨号modem及n-isdn技术接入的用户将逐步过渡到以adsl为代表的宽带接入方式,并最终实现光纤接入。共2页,当前第2页12
技术调查报告 篇4
本次调查主要反映了中小企业对于服务器领域相关新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七成受访用户拥有的服务器数量在50台以下,6成受访企业拥有自己的机房,IT基础架构建设初具规模。
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企业用户所面临的综合性挑战是:在外部压力加大、IT预算紧缩的'情况下,既需要想法设法降低成本,又要不断优化IT基础架构,提升IT运营和管理效率,同时控制好各种风险。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用户最关心的IT痛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系统性能、IT资源利用率和TCO成本”等三个方面,IT生产方式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转向集约化,集群、虚拟化等技术得到青睐。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IT投资决策比以往更加复杂,投资更加谨慎,近4成用户的服务器数量增长幅度低于10%,近3成的用户几乎没有添加服务器,明显低于往年的增长速度。
技术调查报告 篇5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在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上,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纸笔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开展总结性评价。但由于信息技术没有纳入考试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这门学科,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多不规范。鉴于此,我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主要是了解初中学生对现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方式的态度和看法,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需求,收集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建议。调查对象是学校八年级学生,每个班随机抽取10名学生,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中涉及被调查者的信息技术学习需求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认为信息技术课堂内容很有吸引力,73%的学生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和学习操作技能;58%的学生都能自己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信息技术作品;在知识的讲授上所有学生都希望由简到难,循序渐进。70%的学生都能当堂完成上机操作任务,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操作技能上与学习习惯上能得到老师的帮助。
(二)学生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
问卷中了解调查对象对现有教学评价的态度,在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中,有57%的学生认为自我评价、组员互评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
(三)学生对评价的建议与要求
问卷中衡量学生对评价主体的认可,48%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和认可,52%的学生则是要求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品评价和课堂小练习是最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手段。这反映出学生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认可。
通过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希望能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大部分学生更愿意用平时的表现来衡量自己的信息技术学习,期望老师用多元化的内容评价来衡量他们的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更受学生的青睐,考试相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十分厌倦的。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分数对学生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学生更关注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希望能操作、能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需要灵活,教学评价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和认识,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一)要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让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来。实施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互动评价等,真正做到学校评价与家长评价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评价的弊端,使得评价客观公正。不同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学生自评可发展学生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互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加深自己的认识,扩展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家长评价加强学校、家庭及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评价活动的重点,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促进自己的发展。
(二)要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更要强调人文素养,尤其要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认知风格以及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关注。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和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考试的'成绩,还包括了对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行为的考查。
(三)要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法是纸笔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等通过考试难以如实反映。我们进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想结合,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采用描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
(四)要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是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我们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注重激励性评价,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一般来说,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多元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1、 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 )
A、很喜欢 B、较喜欢 C、一般 D、不喜欢
2、你完成信息技术作品的方式( )
A、自己独立完成 B、与他人合作完成
C、几乎完不成作品 D、没有作品
3、由于信息技术课课时数比较少,知识在不经常用的情况下,总是容易被遗忘,你认为教授更好?( )
A、循序渐进,就按照平时上课的进度来上
B、把知识点压缩,放到最后考前一起上
C、把时间留给我们,让我们自己看书、操作,老师解答疑问
4、你认为信息技术课上交流平台中的自我评价、组员互评能否真实地反映你们的学习掌握的情况?( )
A、能 B、不能
5、你认为能提高上信息技术课的兴趣的原因是( )
A、课堂内容比较有吸引力 B、上课气氛活跃
C、有答题器即时的加分鼓励,有成就感
D、能够小组协作学习,互助、交流
6、你喜欢哪些信息技术课的上课方式( )
A、完全由老师讲课 B、和同学一起合作学习
C、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D、老师先讲,学生后学后做
7、你认为信息技术课堂上小组协作可以促进你的信息技术课学习吗?
A、非常认可 B、比较认可 C、一般 D、不认可
8、上信息技术课时你对于当堂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是:( )
A、全部能完成 B、大部分能完成 C、只能完成一点点
9、当你完成课堂任务后,你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评价?( )
A、教师评价 B、小组评价 C、自己评价 D、多种评价方式组合
10、 你认为最有效的信息技术评价手段是什么( )
A、上机考试 B、笔试 C、作品评价 D、平时课堂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