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教育见习心得体会(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1
班主任的工作是很繁忙的,其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是批阅班级同学的周记。出于想了解班级情况和学生情况的目的,我向我们班主任指导老师要来了班级的周记进行批阅。
这次我们班主任狄老师给出的周记题目是“打造英才成就计划”,在浏览了五十几位同学的日记之后,我发现同学们围绕这个主题分别写了两类文章,一类是关于学习方面问题的,一类是关于学习计划的,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则是向老师反映任课老师情况的,还有极个别就是属于自我创新型。
学习方面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9类。
1、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2、不记笔记,不会记笔记,记了不用笔记
3、目标过大或者不详细,还没做就怕
4、不敢提问或者多问
5、喜欢自学,上课不听
6、作业无法独立完成
7、做事没恒心,心理脆弱,没有自信
8、计划次于行动9、偏科还有各类学科上的方法问题
学习计划方面主要有3类。
1、小高考计划
2、每天空余时间安排计划
3、短期学习目标计划
可以说刚开学的这一段时间,大家总体的精神状态还是很不错的,但是仍可以看到有些精神和生活作息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实训老师,鉴于以往的一些亲身经历,我给出下面一些建议。
针对上课走神的情况,我给了三点建议。
首先,我认为在课前花几分钟预习一下即将上课的内容是十分有益的,这不仅帮你熟悉课文内容,还能让你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上课效率是很关键的一部分。我觉得学会让自己的思维围绕老师转能够集中注意力。上课时如果能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整个人也会更投入学习中。提升上课效率的另一个好方法是适当的记笔记。在听好老师的课的基础上,记录好重点和难点,明白的可以少记些,不懂的想不明白的也认真记下方便课下再思考。
还有很重要的.是要记录课堂上同学们的回答,这是因为同学们的思维比较相似,犯的错误也会类似,所以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查漏补缺,当然也要记录好同学们那些创意的想法,那些都是值得学习的。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也是成功的好方法。目标太低,实现以来就没有成就感,而太高又容易打击自己的自信。所以说中强度的学习目标是最能激发出自己学习的激情的。我建议大家定目标时,既不可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可以有与他人相同的大目标比如小高考,但更要关注自己切身的小目标,比如每天的学习安排,单科考试的成绩要求等等,学会因地制宜,方能有所收获。
所谓“善问者多思”,在问问题方面,我觉得大胆去问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我尤其给他们强调了这点。老师喜欢多提问题的学生,因为这说明他们在思考问题。而通过这种教学反馈,不仅学生问题可以很好的解决,也能帮助老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这在另一方面也是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提问题,让教学更能相长。
有同学在周记中说道这样一句话:“自学的人都是天才”,更有同学就亲身来实现这句话,上课不听,下课自学。我却不以为然。天才是少数的,我们很多都是平凡人,但平凡不代表我们就是庸才。虽然说自学代表你有一定的吸收知识的能力,但学习方法的积累更多的是在课堂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且老师毕竟学问比你深,很多难点你自己很难深刻透彻地明白,但老师一讲你就能茅塞顿开。还有学习方面的细节知识,自己自学也是很容易就忽略掉。总而言之,自学是可以的,但不是主要的,关键还是课堂的学习。
同学们提到的作业独立完成应该是大部分人都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作业是检验你课堂学习效果的,能及时反映你学习的掌握程度和不足,所以应该独立完成。我的建议是首先要端正自己态度,要相信自己能行,尽全力解决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实在不会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这些题目上也是不可取的。你可以向老师说一下你不会,也可以和同学讨论,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再独立完成这些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交作业,也不是说你可以抄袭同学的作业。只有经过思考,你才能真正掌握你不明白的知识,下次才不会再被打倒。
善于生活的人必然关注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成功来自点滴的奋斗,学习关键在于每门课的掌握。心思正言行才不轻,做事有毅力铁杵磨成针。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只能一事无成。只有坚定的心才能走好踏实的路。我很强调学习中恒心的培养,如果能坚持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每天自己制定的计划,做事岂会无恒心?学习的路途是艰苦的,要相信自己我能行,平稳心态,集中心思,成绩必然有提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很多知识都是在实践中才能消化掌握的。我们有些同学喜欢写很多的计划但却不去实行,这样是很不好的。实践出真知,如果我们总是浑浑噩噩度过每天,告诉自己说今天没完成任务没关系这些事可以等到明天,那只能是万事成蹉跎。所以,言轻于行,实不可取。
至于偏科,是很多同学都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同学们的周记,我发现同学们的偏科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老师,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换了老师以后对这门课就没有了兴趣,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兴趣与特长。在给他们的建议中,我告诉他们不要因为老师而对课程产生厌烦,因为老师毕竟是外因,他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只是起指导作用,更关键的是内因,也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想学好这门课,你才能全身心投入。至于学生自身在处理偏科问题方面,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优势科目要稳中求进、精益求精;弱科的话则要加强深入,掌握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实,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在我们还是高中生时的阶段也遇到过,所以给他们提些小建议,希望有所帮助。作为实训生的我们,除了本门课的教学之外,也应该尽力在其他方面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我们渴望的,应该也是这样的实训生活。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5月20日至6月22日号,为期一个多月的教育见习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却给了我们深刻的体会。这一次的教育见习来之不易,首先应该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同时也感谢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后面简称为湛师附中)给我们提供了平台。
湛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湛江市教育局和湛江师院共同管辖的完全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61的雷州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1968年更名为湛江市第二十二小学,1975年更名为雷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79年升格为雷州师专附属中学,1992年更名为湛师师范学院附属中学。至今学校历史悠久,培养了一大批的学子、人才。教学设施设备均按省一级中学的标准配置,现代化教育教学网络完善。建有主干为千兆的校园网和智能化教学管理系统,各处室、级室、功能室、图书馆实行联网,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平台,每位教师均配备了教学科研专用笔记本电脑。教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教学效率高。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见习基地。
这次我们的见习是按班级分组、分批轮值的,见习主要分成六个环节:湛师附中听课观摩、和学生交谈了解情况、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学习中学教育管理方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等见习工作。在这些个环节中,我们加深了对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以及化学专业课等课程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了解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思想素质和技能水平,经历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对于如何听课,如何写教案,如何备课,如何安排课堂时间以及如何上好一堂课,我有了一定的认识。
听课观摩环节。湛师附中听课中,印象深刻之一的便是活泼好动的学生了,这好像看到了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一样,生机勃勃,渴望与求知的欲望。听着他们喊我们老师的时候,心里默默的笑了。又想到现在我们大学生上课的情境,我不禁感到羞愧!我们小组听的第一节课是杨娟老师的化学课,他当天所讲的内容是《难溶电解质及其性质》。杨娟老师是一个很随性和随和的老师,每次与我们交谈,她都会面带笑容,每次都会耐心的为我们解答我们不懂得的问题。课堂中,杨娟老师又是一个教态端庄的优雅老师,不但课讲得好,还不时的利用课堂间隙的时间辅助学生。她的每一节课的课程是这样安排和要求自己的,首先,既要保证学生能够吸收知识,又要保证教学进程如时进行;其次课程中,要保证课堂枯燥无聊,既要有场景对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采用说、读、写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杨老师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深深地让我感动,从她身上懂得了做一个老师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先严明律己,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形式要有所变换。要适当的改变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老是束缚于老的教学方法中,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新意,让学生愉快轻松的上好每一堂课。如:在听杨娟老师的三节课时,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就比较轻松,讲课比较灵活,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知识点,既使学生容易理解,又能在这样的互动中缓解师生之间的拘束感。
批改作业环节。按课程导师的要求,各见习小组派人到高二年级办公室领取学生的化学作业,认真批改,记录作业、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向化学课程导师汇报。在批改作业中我学到了改作业就像平时记日记一样,当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可以记录上日期,作业收缴情况,然后记录在批改过程中发现的错题的共性问题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发现学生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思路或做法,也可以记录下来,特别是学生有探索发现的问题更要注意,最后还要记录学生书写整洁的名单,做为对学生的表扬鼓励。
学习中学教育管理方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环节。通过这次的实习和老师们的交流,我们对如何备课、写教案、如何设计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这个环节,我们也发现了自己有许多的不足的地方: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在讲台上,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形象,不能有怯场的表现,在台上要表现自如,克服紧张的情况;其次,要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所以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自身缺点,好好地学习,不断地吸取经验,争取达到作为一个好教师的标准。
和学生交谈了解情况和辅导答疑这两个环节,应在见习期间存在时间的冲突,交流和辅导这两方面做的不是很足,但这也并不影响我们的这次见习的整体效果和见习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此次的教育见习,是我们未来教师之路的一个起点,现在我要做的便是继续努力,改变不足,不管未来有没有选择教师之路,对我来说都是人生的经验!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3
在张xx老师及班主任陶佳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第一次的教育见习,其主要内容是观摩芜湖市利民路小学汪宏讲解的《多边形内角和》,这节是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典型,也是省精品。我们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此进行观摩,在观摩过程当中我们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并且做听笔记,收获良多。
汪宏老师的`讲有趣而且通熟易懂,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起穿针引线作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知识,汪老师首先抛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接着引出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在堂中给予学生时间去自己探索发现,由于学生思路不同,某些地方就会存在争议,汪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们选择最优的方案,最终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汪宏老师上衔接自然,和学生们的互动性也非常强,用一个旁听的语老师的话说就是上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整个堂的节奏非常强,由浅入深。
而在汪宏老师的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恰到好处。没有眼花缭乱的ppt,只是很简洁清晰的几张幻灯片配合着一点音乐,最后使用了几何画板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探索。汪宏老师还是利民路小学的副校长,正是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才积淀了如此深厚的教学底蕴,才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同时,在这节中我也学到了信息技术只是为了解决常规教学中的问题,并不是让画面多么的美观复杂,一切技术都只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4
一、教师是一个人文的实践者
教师作为一个职业需要进行入职以前的教育培训,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需要学习具体的学科知识,也需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这些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都是必须的,也作为不证自明的前提而存在,但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对于教师来说不是全部,更不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对于教师的成长来说最多只能算作底线,教师作为一个有效的实践者必定会具有自身无法摆脱的风格,而不是技能的存在或类似于工具的存在,一个良好的教师是应该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和文化底蕴的存在者。
教师在走向讲台以前就不断地把自己的童年经历、个人生活史和专业训练无意识地整合到一起了,这种联合不可抵抗而且会强烈地影响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这就是为何有的老师风趣幽默,有的老师的课堂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有的课堂会枯燥无聊让人不堪忍受的原因。因为教师本人是个内心丰富细腻的人,所以他的课堂才会丰富多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令人乏味的庸俗的个体能够组织起有意义的课堂生活。教师的工作应该是最有文气的生活,他们不断亲近文字,感受童心,有充足的时间和方式表达自己的精神向度,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文化的表达。
同时,教师又是一个实践者,文化的深邃和悠远能够也更多地在他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展现为一种精神气质,形成能够吸引和感染、感动学生的气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教师是这个背景文化的表达,他的教学活动是他自己的,也是他所在的文化的。在我看来看来,不经常阅读的教师是无法承担这种文化实践的,不幸的是,很多教师真的不读书,在课堂中显示不出书卷气。一个好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实践者,举手投足间都散发出让人感动的人文气息,让人在充满俗气的世俗生活中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形上芬芳,一种人文精神浸润在课堂各个环节之中使课堂进行的流畅而不生硬。
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工作来说是一种积淀,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行为的外在的表达,两者相互渗透互为表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在路上
在观摩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相互切磋的过程,评课专家的共识也是年轻的教师有改进的空间,讲课的高手经过了实践的摸索和时间的`打磨。好的教学是教师不断摸索,善于反思的结果,教师不断地在日常生活中琢磨教学的每个环节,不断总结自己工作的失误,不断改进才有了精彩流畅的课堂。
教师任何一节课都不是以后可以照搬照抄不断复制的经典,别人无法复制,自己由于自身各种因素的变动也不会重复。任何一节课的结束都是一段教学的终结,另外,这种结束也是新的教学旅程的开端,教师会重启另一段行程。人是宇宙的匆匆过客,我们不断地在时空的界域中进行一去不复返的穿梭,进行着生命的流动。走完一段路,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是回望而已。除了向后回望以外,我们还经常地向前展望,确定我们未来的走向。我们在回望与展望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前行和已经到达的地方。我们也是在不断地回望中确定自己的宇宙人生的文化坐标,清醒地自己来自何方,身在何处,即将走向哪里。也是在这种不断反思之中,决定着“我是谁”的构想,使得存在的可能性从多个方面向我们清楚地展开。
实际上,我们进行学习和思考也构成了自我前行的过程,我们也是在路上的过程,人的生命是一段路,一座桥,我们不断地行走,拥有广阔的胸怀的人才能够行者无疆。教师在课堂以外和对于课堂外的关注东能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展现在课堂中,都形成了路得风景。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5
通过这次见习我学到了很。首先,从教态方面来说,老师们的教态,亲切、大方,有感染力,容易吸引学生。从教学方面来谈,老师的课设计的井井有条,步骤清晰。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都是围绕教学来开展。教学重难点比较突出,任务明确。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来设计课程教学,使每个环节都能够设计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来开展教学。这样以来有利于课堂环节更好的开展。
教学方面主要是听课,学习老师的方法与经验,不懂得问题向老师请教。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准备工作。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经过短短一周的见习实践工作。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教案、课堂设计、学生是上好一堂课所必备的。从这次见习中,我学到很多来自每个同学的优点。例如,唱歌、简笔画,英文书写等方面技能。这些环节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为我们以后讲好一堂课做好相应的铺垫。在观看视频课上我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并且做听课笔记。使我回忆起我当时在初中上课的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环节。从开始导入到结束,各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来渗透任务型教学。这样以来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容易走走近学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很容易使学生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作为一名即将从事老师这个职业的人来说。我们现在就应该打好坚实的基础。从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没参加,但是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站在讲台的那一刹那,避免不了紧张的情绪。我从他们每个人讲课中学到了很多,每个人的教学设计流程,以及教学方法,问题巧妙的设计等各个环节,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
在我听课的过程之我总结到以方面:
(1)我们不仅要看老师的教态,看课堂气氛以及老师授课的内容;
(2)看学生的课堂上的反映,是否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看是否达到教学任务和教学技巧的运用;
观看视频也让我会对我的教学技巧方面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技能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导课方式和授课风格,有些通过图片和歌曲进行导入,有些老师通过设置问题和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来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任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来开展教学,这样学生通过活动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和合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听张静老师的讲座,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技能与知识技能。她从教学与班务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经验,还有课堂流程的设计,方法、步骤,以及教学技巧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从班务方面谈了自己如何管理班级,怎样做好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这为我们以后从事教育工作者做好准备。只有从他人那里学到好的教学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缺点,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站在自己的职场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能适度的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体现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总之,这次见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争取做一名合格得英语教师。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你非常重要,一个常常对学生微笑的老师总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学生在她的课堂上也特别认真活跃。但是微笑并不代表放松,树立威严是必要的,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要做一个润物无声的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人生道理,一点点的启迪学生。我们要理解学生,学生犯错是难免的,不要因此而动怒,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程提倡赏识教育,欣赏每一个学生,表扬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一昧的批评学生。在我们心中,每个学生都是天使,他们都一样的可爱,鼓励表现好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在这为期一周的师范生教育见习中,我的感触很深。去年去莲都外国语学校的一次教学观摩让我对教育见习有了初步了解,但这连续五天的教育见习,加深了我对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初浅显想法。这些日子里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荣耀,同时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园丁的辛劳,要做好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我知道,教育见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面,通过见习,我们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
但是如何能真正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呢?我的指导老师跟我说,像我们这种即将步入教师队伍的年轻老师,特别要学习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记得有位老师讲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一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哭才能引起别人哭的反映。”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感情,健康的心态,工作的热诚和敬业才能使学生陶醉于你的课,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语言,课堂调控的把握对课堂效果起莫大的影响作用。
我发现在我听的指导老师的课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反映。薛老师用准确,清晰,易懂,生动的语言,呈现知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选择适合该年龄段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逐步养成了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乐”中练,在练习“乐”,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对于课堂玩皮的学生起哄,开小差,灵活地应对,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我开始留意不同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技巧,课堂上,可以变换自己在教师的位置,走近或远离某些学生,与有问题的学生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就像是,课堂上布置一些思考,让同学们交流思考,老师到底下各行去加入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情况。
经过此次的教育见习,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学当中仍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学问需要我去学习,我将时刻鞭策自己,训练自己的师范教学技能,提升自己的师德。见习使我心潮澎湃,使我热情饱满,充满信心,更使我坚定了将来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