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音乐教案

2025/08/2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对我们托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动物的外貌、姿态及叫声都非常的感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学做它们的姿态,根据我们班的这一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小鸟这一动物,使幼儿能感受小鸟的形象,模仿小鸟飞的姿态。对我们托班幼儿来说,掌握一定的节奏对他们音乐素养的整体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因此我设计了音乐节奏《小鸟进窝》,让幼儿能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活动内容:《小鸟进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2、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难点及重点: 能初步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

活动准备:磁带、小鸟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小鸟的叫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听,它是谁?

(二)熟悉音乐

师:小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教师放音乐)小鸟唱得好听吗?(好听)那我们给小鸟鼓鼓掌吧!(幼儿拍手)恩~!小鸟说小朋友拍手的声音真好听,小鸟啊想邀请小朋友和它一起来表演,小鸟唱歌,我们小朋友拍手,我们一起来开一个音乐会吧!(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拍手)小朋友表演的真好,小鸟也越唱越高兴越唱越快了,我们现在听听小鸟是怎么唱歌的(放音乐),现在小鸟是怎么唱的啊?我们又要开音乐会了,现在我们拍手的时候要怎么样啊?(教师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拍手)

(三)听音乐节奏跟小鸟一起飞

师:小鸟一个人飞太孤单了,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做小鸟和它一起飞吧~!小鸟唱得快的时候我们飞得快,小鸟唱得慢得时候飞的慢,现在我们小朋友要一起跟着小鸟听音乐飞了,准备好了吗!( 幼儿跟着小鸟听音乐飞)

(四)结束活动

师:听!电话铃响了,电话里传来了小白兔的声音:“小鸟小鸟!快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啊!”哦!原来是叫小鸟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玩啊!那我们就一起飞到森林里去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飞出活动室)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2

幼儿园音乐教案[经典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大胆地表现自己,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本次活动是针对小班幼儿展开的,这一时期的幼儿具有想象力丰富,情绪化的特点,比如会将钢琴低音区想象成大灰狼来了,将高音区清脆的声音想象成小兔子蹦蹦跳跳,利用这一特点本次活动通过钢琴的音高变化,音乐律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主动性。

活动目标

1、感知到明显的音区高低。

2、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到音乐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钢琴雨滴道具(头戴的和落在身体上的雨滴小贴贴)学过的纪律操小贴贴

活动重难点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随着音区变化做出相应的律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师幼问候

(2)调整纪律

用钢琴伴随《纪律操》调整纪律导入课堂主题

(通过潜移默化法培养幼儿懂礼貌的好习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

二.展开环节

用闯关游戏进行活动

(1)第一关

用音乐魔法口令进入课堂,用手模仿小雨滴,并初步了解雨的`声音(哗啦啦唰唰唰滴哩哩噼啪啪)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升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2)第二关

喊出小雨滴,通过小雨滴落下来会经过身体,结合钢琴,区分音区变化的特点,并拍打身体做出相应的律动。

(用镜面示范法,以幼儿为课堂主体,通过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方法,使幼儿做出相应的律动,了解头部的音高,膝盖的音低)

三。结束环节

进行合作游戏,幼儿能自己通过音区变化,两两合作,互相为对方做出拍掉小雨滴的律动

(巩固活动重难点,使幼儿初体验合作的快乐,培养去自我中心化的意识)

四。活动小结

本节课,紧紧围绕“小雨滴落下来”为线索,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快乐的比较判断音区的高低做出相应的律动,同时通过合作游戏,初体验合作的快乐。最后让幼儿自己想想小雨滴还会落在哪里,它又是怎样唱的,激发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纪律操》

我有一双小小手,变呀变呀变呀变,变成一对小耳朵,竖起耳朵听一听。

变成一双小眼睛,睁大眼睛看老师。

小手放到膝盖上,看谁坐的最端正。

律动

小雨小雨落下来,落到我的头顶上,拍拍拍拍拍走它,小雨小雨快走开。

小雨小雨雨落下来,落到我的膝盖上,拍拍拍拍拍走它,小雨小雨快走开。

活动延伸

让幼儿想想幼儿小雨滴还会落在哪里,它又是怎样唱歌的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二)重点:学唱歌曲 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5、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6、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五)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5

第一课:《葡萄牙舞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曲》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简单了解该曲子的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友情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曲》、故事图片、图形谱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进教室围半圆坐好。

2、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3、听故事导入。

丫丫和哈哈是一对好朋友,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哈哈在去年搬家了。丫丫非常想念哈哈,下个星期是哈哈的生日,于是丫丫决定去哈哈的新家给她庆生,于是他便带着礼物出发了。在出发之前啊,好朋友哈哈还给丫丫画了一副路线图,可是小迷糊丫丫看不太懂,让我们一起来帮丫丫看看那个的路线图,帮她找到哈哈家好不好啊?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 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并开始放音乐,引导幼儿图形与音乐形成配合。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4、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5、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6、丫丫终于到了哈哈家,好朋友见了分外高兴,他们高兴的转起圈来,并说丫

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丫欢迎你。教师引导小朋友一起说:“丫丫欢迎你”,教小朋友打节奏。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 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六、活动延伸

引导小朋友跟着音乐一起创编丫丫和哈哈见面时的动作。

第二课:《森林狂想曲》

一、设计意图: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以森林中多种动物鸣叫以及动物们发出声音合成的音乐,旋律清幽抒情,潺潺流水,轻快鸟鸣,让人身临其境,感受自然,这首音乐很适合奥尔夫音乐的教学,于是我选择以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此乐曲,我们班的幼儿接受能力强,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选用了沙锤,木鱼,双铃铛三种乐器让孩子们表现出各种动物的声音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熟悉音乐,掌握音乐节奏。

2、根据图谱能进行简单的乐器分配,学会能跟着指挥,看着图谱进行乐器演奏,并能试着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3、享受打击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活动重点:

让幼儿能初步掌握音乐的节奏。

四、活动难点:

让幼儿用乐器表现不同的角色进行合奏。

五、活动准备:

碰铃,沙锤,木鱼,音乐(森林狂想曲),图谱,ppt 六、活动过程:

1、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想要举行一个音乐会,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参加音乐会,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一起去听听小动物们的音乐吧。

2、师幼共同欣赏音乐一遍,提问:孩子们,你们听出了有哪些小动物来了吗?

3、出示图谱,到底今天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我们的音乐会呢?请看我们的节目单。第一个为我们表演节目的是谁?(青蛙),对,是大嘴青蛙,那青蛙是怎么叫的?他要表演的节目是唱歌,他唱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XXX︱X XX︱X XX︱X XX

第二个表演的是谁?(小黄鸡),对,小黄鸡的脚尖尖的最喜欢跳芭蕾舞了。他今天为我们表演的就是他最擅长的芭蕾舞,那他又是怎么跳的? XX ︱X X ︱XX XX︱XX XX

第三个表演的是谁?(小孔雀),那小孔雀最漂亮的动作是什么? X- ︱~~~︱X X︱X X

(1)看着图谱,听着音乐用拍手的方法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其他部位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3)幼儿学习初步按图谱进行乐器分配。

(4)让幼儿与老师合作将乐器与动物进行配对,并对其进行演奏练习。(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老师在旁帮助) (5)尝试用多种乐器进行合奏。

① 集体尝试演奏一遍(事先说清楚演奏规则) ② 交换乐器尝试演奏一遍。

(6)请小朋友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加入我们的森林音乐会。

七、活动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非常成功,今天的演奏会到此结束,请小演奏家们谢幕(鞠躬),和咱们的客人老师们再见。

第三课:《美婴的音乐泉》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柔和、优美的音乐形象。

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及表现能力。

3、能大胆创编动作,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二、活动准备

1、音乐:《水族馆》

2、教具:纱巾每人1条、魔法棒1根、A和B字卡(用A4纸制作)

3、学具:音乐游戏书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洋馆吗?海洋馆里都有什么水生物啊?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音乐泉,那里有好听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肢体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水族馆》,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律动。律动中,教师用魔法棒把大家带到了美丽的音乐泉,教师提示幼儿,音乐泉的小鱼、小虾、海豚等向大家问好并欢迎大家来到音乐泉。

3、听觉想象。

(1)教师:“美丽的音乐泉到了,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遍音乐,听完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播放音乐《水族馆》第一个A、B段,请幼儿静静欣赏。

(2)音乐结束,请幼儿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例如:

A段绵长音乐表现出鱼在游、水草漂动的感觉等。

B段有断点下行的音乐表现出泡泡跳动、下沉的感觉等。

4、肢体游戏。

(1)播放音乐,教师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风格和段落创编动作。

(2)教师带幼儿根据创编的动作和情节,随音乐做律动。例如:

A段:幼儿以鱼的姿势在教室“游动”,慢慢在其他幼儿之间穿过,注意不要碰到别人。

B段:幼儿在原地跳一跳,慢慢随音乐躺到地板上。

5、道具游戏。

(1)教师:“老师带来了漂亮的纱巾,它可以把小朋友们变成各种水生物,可以放头上变成章鱼,还可以变成什么呢?”教师为幼儿分发纱巾,鼓励幼儿自己来装饰自己,可以放在头上、身上或拿在手上。

(2)教师出示A、B字卡,将场地分为A和B两个区域。教师:“这边是A区,请小朋友们变成各种水生物快乐地游来游去;

这边是B区,请一个小朋友扮演水生物沉下去藏起来。”

(3)教师播放《水族馆》,鼓励幼儿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大胆创编并表现肢体动作。

四、活动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幼儿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1、我们幼儿园环境的特点就是有许多的树,课前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落叶,让幼儿对落叶有基本的了解。

2、设计一棵大树,树上的叶子可以随意粘贴,树叶可以多种颜色。

3、幼儿头戴树叶头饰,仿佛融入秋天的意境之中。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基本会唱歌曲。

2、欣赏秋天落叶的色彩美和形体美。

3、了解秋天落叶的.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

幼儿在秋天的意境中,随着优美的旋律边表演,边学习唱歌曲

难点: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秋天落叶是如何飘落,可以做什么动作。

活动准备

1、一棵大树(上面的叶子是多种颜色,并且可以粘贴的) 树叶的头饰

2、CD碟和音乐播放器

3、活动场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