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我的信念》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 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 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通过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习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习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近居里夫人来学习《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近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 要有信心 执着勤奋 献身科学 专心致志 追求安静 生活简单 抛弃财富 克制自己 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平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五、 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习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了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2、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居里夫人吗?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好吗?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居里夫人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你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可以这样说,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二、自学: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质的核心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3、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给你怎样的精神启迪?请结合课文具体说说。
三、探究:
(一)问题: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板书)
(二)交流:小组交流,提取每段的关键词。(提示:概括每一个段的段意,每段段意相加就是答案;但是归纳、概括需要提炼加工的能力。)
(三)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老师与学生共同明确。
[明确]:
1、第一自然段承接课题,“信念”用“最”表达,放在第一段,足见“信念”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这些关键词提出来一一品味如下:
要有信心→天赋→坚韧不拔
2、问题,第二段讲了一个故事的片段,叙事说理,关键词是“一”
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执著、勤奋、耐心
3、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需要概括,思考: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有没有一个核心内容?
科学研究——探讨真理、献身、孤独艰辛专心致志;
4、第四自然段的只有一句话,意思简单,主要意思承接上文,是从环境的角度谈论科学研究,安静、简单——免受干扰拖累
5、第五自然段文字最多,中心话题是什么呢?谈关系,两者关系,谁和谁?
不图财富、纯粹研究、梦想、奢望、“没有闲暇和热情”——梦想家。
6、克制自己、逆来顺受、懂得欣赏:安静
7、科学是“美”。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要有信心、坚韧不拔
(四)品味、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一语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2、“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是什么?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语中,“讲究现实的人”是怎样一种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一语中的“奢望”可以换成“希望”吗?为什么?
5、“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6、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四、提升:
(1)本文信息量较大,显得头绪纷繁,因此,我们就得把全文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提示:从思想理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三方面入手;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即可。)
1、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2、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3、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着勤奋
(2)用简要的话说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自己的影响。
五、释疑:让学生说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
读了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就如同与居里夫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还没有确立生活目标,现在就应该明确生活目标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比较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害怕艰苦,现在就要学会面对艰苦;如果说,我们曾经只是依赖父母生活,现在,我们就要懂得奉献的意义;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还比较薄弱,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的鼓舞下,把自己的光辉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吧!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习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习,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习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习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习,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③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梳理信息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①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②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保持安宁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环境需求{追求自由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珍惜时间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重点研读
①研读内容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②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
②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实践目标
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朗读梳理法。反复诵读课文,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朗读中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文章蕴涵的.丰富信息。
讨论探究法。围绕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提取信息;讨论文章中的警句或者格言,理解其含义,摘抄积累。
故事讲述法。讲述居里夫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她的人格魅力,采取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教学参考书、网络下载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学生观看课件: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猜猜这是谁的事迹?(居里夫人)教师对居里夫人略加介绍,例如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和居里夫人拒绝写自传的谦虚精神等,导入新课《我的信念》。
二、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固执(zhí)鞭策(cè)盛名(shèng)报酬(chou)
奢望(shē)闲暇(xiá)蹂躏(róulìn)呵责(hē)
懊恼(àonǎo)沉醉(zuì)猝然长逝(cù)问心无愧(kuì)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
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
(小组派代表发言:刻苦钻研,意志顽强,不计个人名利等等)
四、整理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框架,出示板书。
坚忍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沉醉于世界的
品质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优美中
梦想家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人格魅力
信念)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
简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用居里夫人的生活事例来说明她的人格魅力是如何体现的,增添趣味性。
五、人格魅力小结
学生从居里夫人身上,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六、品味语言
本课语言质朴、真诚又富有哲理性,有一些甚至可以作为警句或格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体会。
七、拓展延伸
出示几张关于其他科学家介绍的幻灯片,学生由此交流一些其他科学家刻苦钻研,忘我研究的事例。
八、布置作业
1、语言运用
无论_______任何________,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问心无愧地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执着地、勤奋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获益匪浅。
____________沉醉于________________之中。
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视为理所当然。
____________之所以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2、基础训练和一课双测
教学反思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讲述自己课下查找的有关居里夫人的生活故事,增添趣味性。
坚忍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中
品质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
简单
由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品味语言
本课的语言质朴、真诚,而有哲理性,有一些可以作为警句或格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体会。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其他科学家刻苦钻研,研究科学的事例。
八、布置作业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品味平实而富于这里的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心动,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化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耐得苦寒。她从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到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这位美丽而神奇的女子是谁呢?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居里夫人(生齐答)是什么使这位美丽的女子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艰辛;放弃了财富,选择了贫寒;放弃了名利,选择了淡泊。我们就让居里夫人自己来揭开这个谜底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我的信念》。(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二、听课文朗诵,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生边听边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难词,以及所喜欢的语句。
三、走近作者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人,后移居法国。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发现了放射性元素,两次获诺贝尔奖。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四、梳理思路:学生默读课文:梳理与把握课文内容,学会筛选信息。(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概括要点,第二步分析归纳(分为几类),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就行了。
1、引导学生梳理,抓关键词。
依次筛选的关键词是: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执著、努力;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简单、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2、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可按宗旨、环境、工作三方面归类整理。
① 科学研究的宗旨是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 科学研究的环境是需要安静,需要时间,需要自由。
③ 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献身精神:目标如一,信心要足,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要执著。
师再用课件展示课文结构提纲,以梳理脉络,加强巩固文章结构。
五、读罢《我的信念》,你认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文中有个短语可以表达,试找出来。【献身科学】
六、深度研读课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抢答,打擂台赛,优胜组加分。
1、阅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种态度?
【A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B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蚕和我一样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3、作者说的“快乐的记忆”在常人的眼里并不一定快乐,你怎样认为?
【我认为她和丈夫是快乐的。她和丈夫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4、第五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段首句】
5、“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可用原文回答)从哪一件事可看出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①a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B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看出来,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6、阅读第七段,“沉醉”与“迷醉”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沉醉不是大醉,多用于比喻;而迷醉则是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比沉醉程度更深。】
7、科学的魅力指什么?可用书中原话概括。
【“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8、就第五段而言,你看还可出点考题吗?你来试一试。
生答师订正。
七、总结、归纳整理。
1、从本文中,可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人格魅力)?可用四字短语概括。
【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
2、品味语言: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摘出来并谈谈你的启示。(积累摘抄)
八、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九、浅谈居里夫人印象,“我眼中的居里夫人”,50字以上。
十、听听其他科学家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玛丽心中从未考虑过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中作出抉择。她一直把妻子的爱、母亲的责任和科学研究摆在同等位置上,她决不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她以极大的热情和意志获得成功。(池田大作)
(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科学家)
十一、拓展迁移:你所了解的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只为科学而不为金钱的科学家还有哪些?说给大家听听。【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平等】
十二、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进一步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加深印象。
十三、师小结。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她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智慧而美丽的科学家。
十四、布置作业:以“读《我的信念》有感”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写在作文甲本上。
提示:可按读后感“引、议、联、结”四字密诀来构思,布局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