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爱的教育读后感

2025/08/23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在刘老师的推荐下,这段时间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小学生安利柯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父母写的启发性文章,还有老师讲的每月故事。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故事是《少年爱国者》,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有一艘轮船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船上有个可怜的少年,两年前被卖给了戏法班子挨打受骂,从没吃过一顿饱饭,后来逃到意大利领事馆寻求保护。领事可怜他,把他带回了国。三个不是意大利人的乘客,听了少年的经历,出于同情,给了他一些银币铜币,少年回到床位上睡觉,却听到那三位乘客辱骂意大利的话,少年把银币铜币飞掷到他们身上,怒吼道:“我不要那些侮辱我们国家的人的东西!”

我很佩服故事里的那个少年,他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尊严,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要那三位乘客的东西,他这种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生活中,在那么好的环境下,有一些同学却不努力,在学校不学好知识,只顾着玩,整天因为一点小事就打起架来,我想问那些同学:“你们能为国效力吗?”现在我们的国家在不断进步,那些同学再这样下去只会拖国家的后腿。希望那些同学可以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学好知识,做一个爱国的人!回想起自己,想想在周一升旗时,自己并没有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知道这也是不爱国的表现呀,看了这个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决定改变自己,如果我连最基本的尊重国旗都没做到,又怎么做一个爱国的人?希望同学们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祖国母亲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应该勤奋学习,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看《爱的教育》这本书,看后感觉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小主人公安利柯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他认识了许多新朋友:高高的卡隆﹑不幸的耐利﹑真诚热情的克莱谛﹑快乐活泼的“小石匠”﹑刻苦顽强的泼来可西﹑品学兼优的代洛西﹑虚荣的华谛尼﹑坚韧好学的斯代谛﹑坏孩子勿兰谛……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小主人公充满爱心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玩具火车》。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泼来可西和卡隆一起来到了安利柯家发生的事情。因为卡隆第一次来这里,安利柯把他介绍给妈妈。之后,三个小朋友开始做游戏,泼来可西很喜欢那辆玩具火车,安利柯知道泼来可西家没有玩具,想把玩具火车送给他,安利柯的爸爸也十分赞同。当安利柯把玩具火车送给泼来可西时,泼来可西很疑惑。安利柯的爸爸说:“因为你们俩是好朋友呀!这是他的贺礼。”泼来可西接过玩具火车,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这些故事中,都能体会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学生父母高尚的品质。这本书写出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情感与心灵的熏陶,培养孩子的一颗爱心。

同学们,打开这本书,一起接受一次“爱的教育”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讲述了一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学期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书中的很多故事都令人感动,但其中二年级学生罗贝蒂舍己为人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她为了保护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自己却来不及躲开迎面而来的大货车,变成了残疾人。

看到这篇文章,我不禁联想到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报道: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摔倒在人行道上。十分钟之内,竟然没有一位路人上前搀扶,从而错过了救治的最佳黄金期。当救护车赶到时,那位老奶奶已经去世了。我觉得热心的罗贝蒂和那些冷漠的路人相比差距甚大。那个一年级的小朋友和老奶奶都是需要帮助的人,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如果这个是世界上多一点爱,那么被救的人就会不计其数,人人都能成为救人的英雄。也许会有人说:扶起老奶奶会被人认为是你撞倒了人。但我还是会选择在第一时间扶起老人,一是我相信社会的公正,更是因为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有一颗爱心,关爱遭遇困难的人,也关爱付出爱心的人。

爱就像花蜜,蜜蜂不能缺少它,就像我们不能缺少爱一样。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世界就将因为爱而变得更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爱是什么?爱是一种空气,在我们身边,但又不可缺少。爱是什么?爱是人的一种情绪,如果缺失,人生便会乏味。爱是什么?爱到底是什么?直到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才知道爱是何物。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小说。一共100篇,里面都是极具爱的故事,字里行间虽描写扑实,但又让我感到了人间的温情——爱。

就拿这里面令我最感动的,《少年爱国者》来说吧!

主人公为了自己国家的尊严,而拒绝他人的物质利诱。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不会拒绝。我想大多数人应该不会放弃嘴边的大肉吧!这又不得不让我赞叹这个少年的品格。或许这就是爱——对祖国的爱。还有《万里寻母》这一篇,主人公为了寻找他的`母亲,走过了不知多少个日夜,走破了多少双鞋,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大山”。这不仅是对母亲的爱,更是一种信念,一种持之以恒的信念。

合上书本再来看看我。,既没帮过母亲,为母亲做有意义的事,还只会让母亲帮忙,相观之下,我们是何等的懒惰啊!更有一个故事一直被我铭记在心。《一个不幸事件》罗贝蒂为了救一个和他毫无相关的孩子,失去了一条腿,这是多么勇敢啊!如果我是她,我一定不会去救,因为我不需要用我的一条腿换别人的一条命。与罗贝蒂相比我真是太渺小了!为什么我没有这无私奉献的精神呢?为什么我没有这对陌生人的爱呢?

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爱有很多种。在我看来,爱可以是爱国,是善良,是侠义,是英勇是宽大,是无私,是令人感动。而你用友爱的心对待别人,可以让别人也对你有友爱,正如插班生小男孩那样,他对同学、老师、家长都用心对待,之后别人也被他感动,用爱对待其他人。用爱对待别人,这是书本给我最大的精神财富。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在暑假,我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安利柯在四年级感受和观察到的一切,他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了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用爱感受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书中描写的人物都是极其平凡的,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其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动不已。如:卡罗纳主动为同学解忧,保护弱小,伸张正义。主人公安利柯在父母的影响下,主动帮助穷苦孩子和需要帮助的人。再想想自己动不动就和父母闹别扭,看见大街上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还看不起他们,用歧视的眼光瞥他们一眼,我感到非常惭愧!

书中每一篇文章都让我感动,让我一只沉浸在爱的光芒中,特别是“每月故事”感人至深。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启迪着孩子们的心灵,也震撼着人们的心。如“每月故事”中替爸爸分忧的小抄写员,他承受着爸爸的误会甚至责骂,依然默默地帮爸爸工作,几个月来没睡过一个好觉。最后爸爸发现他帮自己工作时,懊悔的流下了眼泪。他对爸爸、对家庭深深的爱,不禁让我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小抄写员年龄一样,却显得那样无知,那样渺小。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收获良多,让我懂得了关爱和尊重我们周围所有的人。阅读之后,我感受到了别人对我的爱,同时也让我知道了要永远有一颗爱别人的心。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友爱、父爱、母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中国孩子的情感日记》的书。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它给我讲述了在这个社会上,一个个感人的事迹。其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不平凡的20元钱》这篇文章。

《不平凡的20元钱》里,讲得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体验人生,让他们到街头卖冰棍。兄弟俩卖冰棍赚来了20元钱,都很兴奋。

《不平凡的20元钱》里的孩子,由卖冰棍,知道了父母赚钱的辛苦。那两个孩子的父母,懂得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能够在自己的实际体验中学会一些道理。所以,在《不平凡的20元钱》里,那两个孩子的父母是伟大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大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还告诉了我们:一、家庭是爱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父母要以身作则;二、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老师如果能用“爱的教育”来教书,那,往往就会事半功倍;三、大爱无言,润物无声。

《爱的逃亡》真像一篇关于爱关于理解和隔阂的美丽的寓言,《微笑》于质朴中恰恰达出了人和人之间最为温暖和基础的那些东西,《“学校午餐有肉吗?”》则证明了现在的孩子将自己的爱心与视野已经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在美丽的文字背后是如此美丽的情感与心灵,愿这样的文字和情感在孩子当中更多一些,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