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乌塔》读后感

2025/08/25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乌塔》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乌塔》读后感 篇1

学会独立,从现在开始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深有感触。

乌塔是个十四岁的小女孩,她居然能独自游历欧洲。出发前,她在家里就精心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处就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安顿好后,随即就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发张明信片报平安。她还用了三年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除此之外,乌塔还利用周末去超市发传单和帮邻居照看小孩挣旅费。相比之下,我们这里的孩子可逊色不少,家长们把我们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伺候,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照顾得无微不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贪得无厌。但乌塔就勇敢、独立,并且凡事都有主见。她认为爱孩子,就应该让他(她)独自出远门,从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也觉得乌塔是个勇敢、独立、有主见的孩子,从而对她钦佩不已呢?

由乌塔,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

有一年暑假,我在电视上看到旅游胜地——黑龙江的时候,我就嚷嚷着央求妈妈带我去。可妈妈却说:“可以呀,等你长大了,懂得保护自己时,自己一个人去吧!”听了这话,我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打消了这个念头,心想:那么远的地方,我一个人怎么去呀?再说还要坐火车、住宾馆等等一些,想想都觉得困难重重,还是算了吧!

看来我应该好好向乌塔学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学习她在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做好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当我们逐渐成长,我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庇护,独自经历风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独立吧!

《乌塔》读后感 篇2

《乌塔》这篇文章里的内容是颇耐人寻味,不仅让小孩学会了独立,更多的是让大人们学会放开孩子的手,让孩子在蓝天上自由地翱翔。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四岁的小女孩,名叫乌塔,让我震惊的是,乌塔竟然小小年纪就环游了亚洲各地,并且没有一个大人陪伴,简直是史无前例!当然,旅途里遇到困难是难免的,但是这一切困难在乌塔眼里都是浮云,她总能想出办法克服这些困难,让挡在她前面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它那高昂的头,其实乌塔能有一个完美的旅行,靠的是旅行前的充分准备和她的独立,在旅行前,她从来没向父母要过一分钱,她努力地为别人打工,通过自己的恒心和毅力,终于筹齐了旅行需要的钱。她很小的时候,凡是在电视上看到了各个国家的美丽风光,她都想要去,因为从那时起,她就觉得,在电视上看到的风光是不真实的,要身临其境才能目睹它真正的风光。乌塔刚环游完亚洲,又在筹备下次的中国之旅了。

看看乌塔,再想想自己,我的脸一下涨得通红,我与乌塔相差不了几岁,但在人家环游亚洲时,我可能正在跟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造成这种结果也是因为父母的原因,相信许多父母都十分溺爱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让孩子变成了家里的“小姐”“少爷”“俗话说:“温室里的小树是长不高的,笼子里的小鸟是长不大的。我们就是小鸟,父母的溺爱成了我们的牢笼,我们渴望父母不再溺爱,让牢笼打开,努力飞翔,慢慢变成独立的孩子,成为下一个乌塔!

父母们,请打开你们的“牢笼”,让“小鸟”飞翔吧!

《乌塔》读后感 篇3

我再一次翻开《乌塔》这课。品味着小女孩乌塔的一句句话语,我思绪万千……

乌塔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却靠自己的才能挣钱往游欧洲,真是了没有起!而我呢,却当家中的“娇娇女”,老是“饭往张心,衣往伸足。”她为此次欧洲之旅预备了三年,线路日程安插得滴水没有漏——一此中教生,几乎没有要家少帮闲,与我们这些同龄人相比……唉!想想我,除读书,看教材,甚么都要依好父母。和乌塔的自理才能比起往,我就像一个刚刚教会走路的娃娃。

从乌塔身上,让我懂得了,做一个劣秀的人材,对将往有效的人材,能回馈社会的人材,没有是光会死读书就够的,经历和社会常识的积乏没有是光看电视图片就可以教到的。“从电视和书本上熟悉天下并没有无缺。”乌塔的这句话,如雷贯耳!在我洋洋得意自己能揭晓几篇做文的时间,乌塔已经在自费旅游多个国家了。

和乌塔比起往,我看到了自身的没有敷。或者道,我们国家小孩在自理才能上的欠缺。我们都在父母的爱惜下娇养的有些荏弱实弱实弱苍白了。其实,小孩子该当教会在窘境中锻炼自己。老是鲜花易谢的话,少年夜后走进社会,承受挫折袭击的才能就会很差。简单在艰巨前畏缩。仄时获得锻炼的人,里临艰巨时,就没有会显到从容没有迫,就可以自年夜地饱起降服艰巨的勇气,没有会随便言“败”。

亲爱的爸爸妈妈,多给我们一些锻炼和自由吧,让我们遵循自己的乐趣成长!让我们多一些自年夜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要把您们对我们的爱酿成宠嬖,过度的护卫只会使我们丧失自力的才能。没有要把我们当做小鸡护在羽翼下,我们要做的是雄鹰,展翅高翔的雄鹰!社会需求的是能自力考虑进足干实事的人材。而没有是只会“夸夸其道”的赵括。将往是我们的,请铺开对我们过度的护卫,让我们禁受风雨的锤炼,在这斑斓的年夜千天下里启示属于自己的天空吧!

《乌塔》读后感 篇4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我”在罗马下了车,到了房间发现有一个小女孩正在睡觉,“我”也匆匆睡了。在第二天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小女孩名叫乌塔,是一个来自德国的小女孩,今年14岁,计划独立游遍欧洲。“我”听了十分吃惊,因为在中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个人去旅游的是非常少见的,而乌塔认为不能自己旅行是一个不快乐的事情。独立才是最快乐的。所以乌塔有了去中国的愿望。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乌塔为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整整准备了三年的时间,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欧洲的书籍和资料。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这已经不是她的第一次自己旅行,法国,瑞士,奥地利等等国家都是一个人去的。从中我了解了那个14岁名叫乌塔的小女孩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独立生活的习惯。

由此,我想到了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有一次,我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于是就我自己在家,我自己一个人写作业,自己照顾自己吃饭,写完作业感到一个人很孤独。洗漱睡觉了。我做了个梦,梦中有个坏小孩和一个好小孩,这两个小孩一直在打架,我来到好小孩这边他告诉我说:“你自己一个人要坚强。”

来到坏小孩这边他对我说“不要听他说的话,你一个人害怕就大声的哭出来吧,或者是去找爸爸妈妈吧,你本来就是懦弱的孩子。”我犹豫着是做个坚强独立的好孩子还是做个懦弱胆小的笨孩子呢?最后我决定自己勇敢的面对一切。我战胜了坏小孩,超越了自己。

无论是我经历的这件事还是学习的这篇文章,它们都是让我明白做人要坚强,要独立,要勇敢,要坚强!

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我决心一定向乌塔学习,做一个自立,自强的好学生。也告诫中国的父母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让孩子成为大自然里生命力顽强的小草,让孩子成为暴风雨里的雄鹰!

《乌塔》读后感 篇5

读了《乌塔》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的独立。如果没有阅读这真实的课文,我是绝不相信一个仅有14岁的小女孩能独游欧洲的。

乌塔的独立和能干让我惊讶和佩服。她独自旅游,并且每到一地都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忙。乌塔不仅仅三年前提早准,还学会自挣旅游费。真是个能干又周全的姑娘!有主见的乌塔还提出了两个观点:

1、爱孩子,就让他们独自外出。

2、光从电视、书本认识的世界不完美。瞧,多有个性!

是的。我们只比乌塔小3岁,但她的自立本事却远远超过我们。生活中,在妈妈爸爸溺爱的双手下,我们总爱做娇惯的“公主与王子”——我们有自立的小苗,却被依靠的雨水冲走了。

我总是问爸爸:“爸爸,我不是小孩子了,能够让我自我一人独自回家么?”

“不行,不安全!”爸爸一锤定音。

文章中的这个乌塔勾起了我的回忆。一次写字课,妈妈让我自我写完字一人回家,之后给爸爸使了了个眼色。我不明白,她到底卖的什么关子。

我一出门,感到一身简便。就像鸟儿从笼子里放了出来。突然,草丛中窜出几只大狗,我一惊,我最怕狗了,狗是我的克星啊!说时迟那时快,我立马踮起脚尖,屏住呼吸,不管三七二十一冲进了教室。我见窗外有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瞅——啊?是妈妈!我脑海浮起她对爸爸使眼色的场景,之后我猛地一跺脚,道:“气死我了!竟然不相信我,我不是小孩子了!我有本事独自回家!我心中的小人呐喊着。

路要靠自我去走,才能越走越宽。这是居里夫人说的。是啊!独立,是人生当中必上的一门功课。如果不学会独立,就像鸟儿不会飞;如果不学会独立,就如太阳不会发光;如果不学会独立,就像蜜蜂不会采蜜。亲爱的爸爸妈妈,请放开你们娇惯的双手吧!

《乌塔》读后感 篇6

最近,我们学了《乌塔》这篇课文,文中小乌塔那种竟敢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勇气令我好不敬佩,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学得特别认真。

(先写总体感受。)

这篇文章主要写“我”在罗马认识了一位年仅14岁的小朋友乌塔,在“我”与乌塔的樊谈中,我了解到了她正在读小学,这次署假独有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

(再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当我读到“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介绍得十分详细”时,我顿时被乌塔那充分的准备惊呆了,要是我出门的话,我一定会让我的爸爸妈妈给我准备,我只要自己带着东西出门就可以了。从未想过去设计旅行路线或去阅读那个地方的旅游指南,可以说是根本没有动过那个念头。而乌塔就不一样了,她为这次旅行整整准备了3年,读了很多有关她所要旅行地方的书籍,挣了许许多多的旅费,而且还掌握了自己怎样的独立自主的生活,怎样的勤俭节约。其实,不只是我,也有许多中国孩子跟我一样,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溺爱里,显得骄生惯养,做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从来不自己单独做。有时家长给一个星期的零花钱,我们会不到一天就花光了,然后继续向爸爸妈妈要,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而外国小朋友就不同了,他们每花一分钱都在想这些钱怎样花才划得来,不仅每花一分都精打细算,而且还会怎样挣钱,这充分说明了外国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所受教育的差异。

(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也可以结合课文的某些句子谈感受。)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中国孩子是家里的宝贝,依赖心强。而外国孩子做事,处事有条有理,独立生活能力强,见识广,知识丰富。我想:这种差异是否也应该引起我们中国的教育重视呢?

(写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对比反思我们中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