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计范文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九单元中的《车的世界》。课本54-5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继续认识各种车辆名称,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巩固19个生字词,正确书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19个生字词,会写共、汽、无、行4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到了车的世界,认识了许多车,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些汉字新朋友。我们来回忆一下昨天认识的车吧!(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车。)
2、看画面,说说车的名称。
3、利用各种形式复习生字词。
4、把自己知道的车的名称与用途跟小伙伴说说。
二、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字,看看你认识屏幕中的哪些字?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和小组里的成员讨论识字。
4、汇报交流小组学习生字的'情况。
5、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说话。
三、巩固练习。
1、做找朋友游戏。
(1)音节、词找朋友。
(2)图、词找朋友。
2、听音找卡片游戏。
3、出示连线题。(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和车名生字间的连线。)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写的四个字。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一说怎样写能把字写漂亮?
重点指导汽、行、无三个字。
强调行和汽字都是左右结构,左右两边写得要匀称。提示写好汽的最后一笔。
无是独体字,整个字占四个格。
3、请平时写字好的学生上台表演,然后评议。
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写完了与同学交流。
五、课外拓展。
1、你还会写本课的哪些生字?试着写一写。
2、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各种车的用途。
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光荣。
2. 知道懒惰的人不爱劳动,想别人生活是可耻的。
3. 知道一些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故事和谚语。
情感目标
1. 赞美、尊重热爱劳动的人和事。
2. 不喜欢懒惰的人。
3. 愿意参加劳动,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教学重点
进行劳动观点教育,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语:同学们,大家猜一个谜语,看那一位聪明的同学能很快猜出。
1. 出示谜语:一棵摇钱树,长着两个杈,每个杈上五个芽,摇一摇,开金花,要吃要穿全靠它。
2. 学生猜出谜语后举手回答。
3. 说一说根据什么猜出谜底是“手”的?你怎样理解谜面的意思?
过渡语:“我们用双手劳动,创造了生活中的一切,现在,我们做个比赛。”
4. 抢答比:说一说经过双手的劳动,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抢答中要求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并比一比,谁知道得多。)
5. 通过刚才的抢答,你想说什么?把你的感受说出来。
6. 对学生的感受进行点拨并小结。
劳动创造了一切,劳动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只有劳动,我们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创造社会财富。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起过起好。
过渡语: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跟同学们所猜的谜语它们有什么联系呢?大家想知道吗?
二.学文明理,揭示主题
1. 出示故事图片,合着音乐,给学生讲述故事。
2. 听了故事,对故事中的老大、老二的行为,你想说什么?
揭题板书:4、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
3. 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不懂,把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句号。
4. 组织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各自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及不懂的问题,教师并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不了的向老师提出。 5. 教师检查小组的学习情况,并相机点拨学生在学习中已明白的道理,使学生从中进一步受到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爱劳动,愿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对于学生不明的问题进行归纳整合,如: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再次组织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全班性的大讨论,允许学生下位去自由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6. 检查学生再次讨论的情况,并随机深化明理,使学生真正懂得为什么“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教师相机板书{劳动光荣 受人尊敬、懒惰可耻 受人鄙视}
7. 如果你是老二,请你劝劝老大。(先同座分角色练习,再抽学生上台表演。)
8. 续编故事:老大听了老二的话以后,会怎么样呢?请你把这个故事讲下去。(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讲,最后由小组推选几人上台续编故事。)
9. 总结明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老二通过劳动创造了财富,他自己的劳动生活下去,他是光荣的,受到人们的尊敬。而老大懒惰,不爱劳动,想靠别人的劳动来活自己,人们瞧不起他,都不愿理他,他是可耻的。所以劳动是伟大的,人们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社会不仅不能进步,而且也不会存在。没有劳动,人们生活不仅不能改善,而且根本无法生活。因此,劳动最光荣,爱劳动的人都受到了尊敬。反之,懒惰是可耻的,不爱劳动,靠别人生活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和鄙视。
三.巩固深化,激励上进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老二那样爱劳动的人,他们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美。
1. 学生读《甘祖昌将军当农民的故事》和《劳动模范王进喜的故事》。
2. 请几个学生上台讲关于“劳动光荣或懒惰可耻”方面的故事。
小结: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劳动光荣,受到人们的尊敬,懒惰可耻人取笑。
3. 夸一夸班上爱劳动的同学。 《1》 在小组内评选。
《2》 评上的同学上台接受颁发的小红花。
《3》 让爱劳动的同学说说自己劳动后的感受,(由下面的同学充当小记者,轮流上台采访爱劳动的同学。)
《4》 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受到表扬的同学对班上同学说一句话:希望班上同学今后如何对待劳动。
小结:劳动是光荣的希望同学们能象他们这样,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社会财富,靠自己的劳动来生活。同时用我们的劳动来装扮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校园和教室,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四.运用观点,辨析导行
1. 说一说
读下面的话,谈谈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1》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2》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
《3》 辛勤劳动样样有,好吃懒做样样无。
2. 辨一辨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 清洁工人用他们的劳动保持了环境卫生,我们应该尊敬他们。
《2》 在家里有大人做事,我们小学生只要在学校爱劳动就行了。
《3》 小明喜做事,可他总是玩够了才想起要爱劳动。
《4》 我家里有很多钱,我不用参加劳动。
3. 帮一帮
自由选择,让爱劳动的同学主动去帮一帮贪玩或懒惰的同学出一个好主意,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让他们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4. 试一试
自已试说关于“劳动光荣或懒惰可耻”的谚语和格言,以此鼓励自已或劝说别人。
五.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1. 学了这课,你懂得了什么?
2. 对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今后以劳动模范、劳动人民、爱劳动的同学为榜样,做一个爱劳动生活能力强的好学生。)
师生齐唱《劳动最光荣》升华感情。
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有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的性质。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
课前准备:
1、装有酱油、酒精的模拟温度计各一支,水槽2个。
2、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摄氏温度计1支。
3、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温度计放到热水中,红色液柱上升,放到冷水中,红色液柱下降了。温度计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或下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温度计的科学。
2、提问:进行科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水和其它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提问:出示模拟温度计与演示温度计,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它们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液柱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把模拟温度计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水槽中,观察液柱的变化。
(3)讨论:瓶中的水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液柱却上升或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
(4)学生讨论、汇报。
(5)小结:水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液柱上升;水受冷体积缩小,所以液柱下降了,水的这种性质,我们把它叫“水的热胀冷缩性质”
(6)提问:其它的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同学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7)学生实验并讨论、汇报。
(8)师生小结: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指导学生了解摄氏温度计的发明。
(1)学生看课本阅读部分。
(2)提问:摄氏温度测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刻度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3)学生讨论、汇报。
(4)小结:同学们要注意,在不同的地区水烧开的温度并非都是一样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探索其中的秘密。
三、巩固总结
讨论:
1、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什么?
2、你还见过哪些温度计?
3、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吗?
教学设计 篇5
一 对文本的解读
《花袜子小乌鸦成长故事(套装共6册)》内容丰富,包括了:《全部都跑赢了!》、《全部放假了!》《全部上学了!》《全部迷路了》、《全部玩过了!》《全部拆坏了!》“花袜子小乌鸦”系列作品由德国艾斯林格出版社出版。
小乌鸦和朋友们在森林里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他聪明、活泼、热情,又有点儿淘气、任性、骄傲,常常冒出一些鬼主意,偶尔也跟朋友们闹些小意见。在成长过程中,谁能没有一点儿小缺点呢?所以,这只小乌鸦一出现,就受到孩子们的认同和喜爱。十几年来,小乌鸦穿着他那只经典的红白相间的花袜子,和成千上万小读者一起经历着成长的喜悦和烦恼。
二 教学目标的达成
1.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阅读乐趣。
“全都是我的!”故事中,小乌鸦利用小聪明四处骗人,得到了很多心爱的玩意儿,他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把它们全部束之高阁,伙伴们最后全都不理睬他了。“全都是我的!”多么熟悉的语言啊!书中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顺理成章、点到为止地指出,还有比这些好东西更重要的——“朋友”。对于此内容孩子们都以明白,并能自己说出故事内容,以及告诉给我们的深层含义,孩子们理解的还是很到位的。
2.引导学生通过画面进行猜测(预测),培养学生阅读图画书的.能力。
书中写到了小乌鸦的心理活动:把玩具分给大家一起玩儿?不好!把辛辛苦苦骗来的东西再还给大家?更傻!可他转念一想,没朋友才是最糟糕的事情呢!小乌鸦最后想出一个好主意,“嗨,朋友们,”他喊道,“你们想看看我的玩具吗?这些宝贝全都是我……嗯……我捡到的!”多么真实的儿童化表达,如果是成人化表达,文章的结尾可能又要变成:花袜子终于明白了自己有东西应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的道理了。
此目标是本单元的重要训练点,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孩子的读图能力。在讲述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预测”的阅读教学策略,从封面、重点页面来指导学生阅读图画书,例如,让孩子们根据题目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小熊会怎么样给月亮戴上帽子、小熊低着头心里在想什么,学生根据已经阅读的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在下一页面出现猜中的内容时,我们听到的就是孩子们会意的笑声、欢快的大叫。
三 其它思考:
1.要进行推荐阅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和他创作的其他图画书,让学生继续阅读这些世界经典的图画书。因为一本书的阅读结束了,但阅读永远不会结束,应该由一本书向孩子们展现一个更加绚烂的阅读世界。
2.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画面走进人物内心,利用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是教师扮演小熊、全体学生扮演月亮、个别学生扮演月亮、角色转换由学生扮演小熊和月亮等,学生相当活跃,课堂在此呈现高潮。可以看出,在课堂当中,很多孩子都能走进了小熊的心灵世界,能真切感受到小熊的喜怒哀乐;互动环节也能惟妙惟肖模仿小熊与月亮的对话。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最好再作拓展性的示范,引导孩子们送出不一样的爱的祝福,不仅仅停留在问好的层面。
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一幅图、一组词语和一篇短文。词语是图中事物的.名称,多为家庭陈设和用品。图画内容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夜晚,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我”让爸爸妈妈吃水果,家庭充满温馨。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能用多种方法自能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做尊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识字与写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我能自己识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