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测量的实习报告

2025/08/26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测量的实习报告(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本次实习是在摄影测量的教学基础上,理论实际相联系的动手操作实习,是我们在学习测量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一方面是培养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软件解算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我们在今后遇到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的能力,通过实习发现自己在实践动手方面的不足并想办法解决,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我们熟练地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的原理,信息获取的途径,数字处理系统和应用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我们大家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大家对这门新技术的认识和把握,全面培养我们的应用能了、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实习日期和地点

20xx年5月12日—5月23日桂林市雁山区会仙乡桂林理工大学2栋教学楼实验机房

三、实习用具

小比例尺航片两张、画图板一个、透明纸两张、铅笔、橡皮;电子计算机、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编程软件(MATLAB)、VirtuoZo3.7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四、实习任务与要求

(1)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相片的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2)使用Matlab进行摄影测量编程,掌握空间后方交会的程序设计方法;

(3)学会使用VituoZoNT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

(4)掌握使用ENVI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五、实习步骤

(1)航片调绘

本次实习的遥感图像调绘主要判读航片测区地物属性,在透明纸上勾出边界,必要时进行清绘。在进行野外调绘之前,将调绘航片平放在画图板上,然后再将比调绘图稍大一些的透明纸盖于调绘航片上,用胶带粘好,连同调绘航片用夹子固定于画图板。第一天先将测区走过一遍,确定绘图边界,确定调绘路线,并对测区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较实际测区和航片的差别,并知道那些地方的地物是发生了变化的,以便于以后的判读调绘工作进行。

(2)使用VituoZoNT系统和南方CASS制作矢量地形图

利用三张相片采用批处理方式构建两个模型,测绘两幅矢量地图,进行矢量图拼接,最终在CASS中修饰为一幅大图。

(3)使用ENVI系统处理遥感影像

使用ENVI系统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并制作专题制图

(4)总结实习心得,上交实习报告

六、实习个人心得

摄影测量是一门专业的测绘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很广的学科,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门学科正从几何学向信息科学发展。它的发展及运用对我们测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而摄影测量实习则可以提高我们对摄影测量知识的理解,加强我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学校安排了两周的摄影测量实习,这对提升我们的摄影测量实际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此次实习分四个板块,分别是全数字立体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遥感影像自动分类与专题制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等。全数字立体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这个实习要求我们学会使用ENVI软件构建立体模型,制作测区的DEM、DOM和等高线图,同时熟练使用交互式数字影像测图系统在立体影像上量测不同类地物,并时行地物数据采集及编辑,生成数字测图文件,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数字摄影测量的编程则要求我们学习使用Matlab进行摄影测量编程,掌握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子程序的设计方法和空间后方交会程序的设计方法。遥感影像自动分类则是让我们了解并掌握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并利用监督分类结果制作一幅影像地图。像片的判读与调绘则是让我们利用学过的几类常用遥感影像的判读技术与方法,完成航空像片或彩红外片的判读和外业调绘工作,掌握全野外调绘的基本技能。

为使我们明确本次实习的总体任务及每一实习项目具体的作业程序、作业方法,指导教师在各项实习内容开展之前进行集中讲解,做到任务明确、过程清晰;实习过程中,分组指导和定期集中讨论相结合,启发我们解决作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本次实习不仅使我们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我们使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航片调绘实习过程中不免出现些错误和困难,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个人觉得在实习过程中细心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选择界点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将航片像点中的界点找错。还有在航片调绘清绘时,如果我们不细心,在没有记住航片中现在有所改变的地方,我们的成果就会因我们的粗心大意而失去意义。所以我认为养成一个细心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必要的,这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其实,我觉得本次实习没有什么特别困难的地方,只要大家能够做到认真细心,我们的实习就会很顺利。

在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让我深深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这一真理。在本次全数字立体测图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只要点击有关的按钮,计算机就自动帮我们完成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无法正常并顺利地操作计算机去完成我们要的指令操作。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无法解决了。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只有理论知识,而实践操作为零,那也只是纸上谈兵;但是指挥操作,不懂理论知识,那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指导实践,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将来毕业了,才能是个合格的测绘工作人员。

摄影测量实习只有两周,但是在这两周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刚开始的像片的判读与调绘,虽然我们刚开始时要天天去野外调绘踏勘,可能有点辛苦,但也让我们学会了在野外如何建立判读标志,根据判读任务拟订判读编辑指示或技术补充指示;这室内判读收集调查判读样片资料,对那些难于识别和需要判读而不常见的地物,拍摄地面立体照片,建立作业区的判读标志库,对复杂地物提出建议预测,根据预测做好人员分工和组织工作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所不能学到和理解到的。在地理要素的调绘中,让我们学会了认真与仔细,因为调绘片上表示的各项地理要素一定要齐全,综合取舍要合理;在图面上的各种数字注记要齐全;位置要恰当。所有的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这次实习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们了解了摄影测量的应用及以后的发展状况,让我们知道了摄影测量的重要性及对我们将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对以后的测绘方式有了全新的了解与认识,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及见解,也让我们对测绘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2

一 lps

简述

lps 工程管理器

器是一个基于 windows 的综合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包,可 以对来 自不同类型的航空遥感相机及卫星传感器的图像进行快速和精确地 三角测量和 正射校正,与传统的三角测量和正射校正相比,可以极大的减少费用 和时间可 以处理各种各样的图像数据,诸如来自不同的摄影相机、不同的卫星 传感器、 不同的航空 gps 数据等,处理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几何模型。

二、数字摄影测量处理过程

1 创建 lps 工程文件

2 向 lps 工程加载图像

3 刺点

4 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

5 执行航空三角测量

dtm+等高线 dtm+等高线

6 图像正摄校正处理

处理前

处理后

控制点坐标

三、lps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

leica photogrammetry suitelps 是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数字摄影测量及遥 感处理软件系列。lps 为影像处理及摄影测量提供了高精度及高效能的生产工 具、它可以处理各种航天(最常用的包括卫星影像 quickbird、ikonos、spot5 及 landsat 等等)及航空(扫描航片、ads40 数字影像)的各类传感器影像定向 及空三加密,处理各种数字影像格式,黑/白、彩色、多光谱及高光谱等各类数

字影像。lps 的应用还包括矢量数据采集、数字地模生成、正射影像镶嵌及遥感 处理,它是第一套集遥感与摄影测量在单一工作平台的软件系列。 lps 制作 dom 的全过程如下: lps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 dom 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创建工程文件,选择相机类型,设置投影参数,输入相片参数,创建相 机参数,导入外方为元素;其次数据处理,内定向,人工选择一个点后,自动完 成内定向。建立金字塔影像,加载控制点文件,并在图上刺出相应的点!一般说 来,选择 6 个均匀分布的点作为控制点,其他的设为检查点。同名点自动匹配, 三角测量,直接进行空三解算,再接着生成 tin 数据;最后制作正摄影像,正 射影像拼接。拼接结束后,一般还要对影像进行匀光,消除接边缝隙等操作! 1) 、创建 lps 工程文件 2) 、向 lps 工程加载图像 3) 、定义数码相机几何模型 4) 、自动量测图像同名点 、执行航空三角测量 5) 6) 、图像正射校正处理

四、实习基本情况

1) 、erdas imagine 9.2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数字摄影工作站上操作

2) 、实习时间:第二教学周到第五教学周 、上机时间:周一下午第二讲课 3:50-6:15 3

3) 、上机地点:x5504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 由于我们在航空摄影测量时采用的是 canno d450 数码相机,所以在图像处 理的时候稍不同于摄影图像。而且,因为在课程设计的前期阶段,由于测控制点 的小组还没有完成控制点的量测和刺点工作, 还有编程小组也还没有编程计算出 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所以我们 lps 图像处理小组暂时也还不能用 我们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所以我们目前只是用 erdas imagine 自带的练习 数据进行练习, 然后将练习数据相片的信息给编程小组的成员检验他们的程序是 否正确。并且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图像处理小组要根据使用练习数据 得到的信息指导整个小组的工作。

五、实习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对我来讲收获是非常大的,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体会。 内业数据处理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 需要耐心, 仔细, 这样才能做好! 通过实习, 对以后的工作有了一定感性的认识,基本清楚了将来的工作内容,认识到现在应 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多接触专业软件,方便以后工作。这次实习给我最大的体 会是测绘产品的生产是一项非常繁琐而细致的工作,作为一名测绘工作者,不仅应该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而且应该有着负责而平和的心态,立志于将毕身精力献 给国家的测绘事业。我觉得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测绘工作者,不仅要把测绘当成 一门学科来学习,更要把它当成一种技能来熟悉掌握。同时本次实习对我本人的 动手能力也有很大提高。本次实习还让我第一次感受了测绘部门的生产环境,这 对我也是一种激励,它促使我以后要更加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各种技能。 要想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有所作为的话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只有能过 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名好的测绘工作者。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这应该成为我 们今后工作的座右铭。大学即将要结束了,我们也将步入新的人生岗位中在此, 对在本次实习当中对我们进行细致辅导的老师表示极大的感谢和敬意, 是你们耐 心的教诲和和善的态度让我们亲身感受并学会了摄影测量的过程, 这对我们以后 的工作以及人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这次实习对我学习数字摄影测量有很大帮助,可以说对我以后 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这次实习在一次次失败后经过总结与坚持后成功的,可谓累 并快乐着, 让我记忆深刻, 对外受益匪浅。 希望以后能进行更多类似方面的实习。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3

一、实习目的

1.在获得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训练,以巩固课堂所学学问及提高操作技能。只有通过实训,才能把握仪器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测量作业的方法,为从事建筑工程建设打下肯定的基础。

2.培育同学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培育严厉仔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实践科学看法。

4.培育吃苦耐劳、爱惜仪器用具、相互协作的职业道德。

二、实习任务

1.掌握点高程测量

2.导线长度测量

3.水平角度测量

4.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5.测绘地形图

三、实习地点:

青岛理工高校临沂校区4号教学楼以及办公楼

四、实习时间:

20xx.6.20—20xx.6.26

五、实习过程

1.外业测量:

(1)测量掌握点高程;

(2)测量掌握点间距离;

(3)测量闭合导线内角。

2.内业计算:

(1)计算掌握点间高差,推算各点间高程;

(2)计算个掌握点间距离及相对误差;

(3)计算个内角闭合差及内角;

(4)依据以上计算数据推算个点坐标。

3.测绘地形图:

(1)将坐标范围内的掌握点标定到图纸上;

(2)依据掌握点四周的地物地貌测量某些点的高程,再标在图纸上。

实习内容

1、测量次序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各掌握点的高程掌握测量,随后再进行闭合导线水平角的测量和各掌握点的距离测量,完成这些掌握测量以后,然后再进行碎部测量,最终把测量数据描绘在图纸上,完成实习。

2、高差测量的方法

(1)水准仪架在两个掌握点的中间,距离两点大致相等。在前后两点各立水准尺一把。

(2)望远镜对准水准尺并推动,再将水准仪调平,调整三个脚螺旋,使得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微调倾螺旋,从左边的窗口看到水准管的气泡闭合。

(3)调水平微动螺旋,使得十子丝在水准尺上测得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

(4)三脚架架腿抬高或降低,重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并记录下来,测得高差不得超过5mm,否则重测。

3、角度测量的方法

(1)经纬仪架在掌握点上,用脚螺旋进行对中,再伸缩架腿调整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调整脚螺旋使得水准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看是否对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整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登记读数。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右面的读数,记录读数。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整调整微倾和微动螺旋,是的十字丝瞄准目标,把配置度盘的按钮拔出,登记读数。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出左边的读数,记录读数。

(4)两次测量角之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4、距离测量的方法

(1)用前面的方法将经纬仪对中整平,再进行定线。

(2)然后用钢尺沿着路途测出导线长度。

(3)来回各测一次,两次距离的相对误差不能超过两千分之一,否则重测。

5、测量精度

(1)距离来回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1/20xx;

(2)水准仪高差测量中高差闭合差在容许值±12vn

mm或±40L

mm范围内;

(3)测内角时一测回中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超过±40秒。

6、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7、地形图的绘制

实习体会

土木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学在学习理论学问的同时,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样,学习的末期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测同学学习本课程的成果,鉴于此,学校特意支配本次为期一周的测量实习。其实很感谢这次实习的机会,能够让我们实地地进行测量操作,近乎于日后工作中所做的工作,让自己提前了解工作中的苦与乐。

我们组分到的测量地段是学校4号教学楼和办公楼为测量地点,初期认为这一地段地物较少,会很简洁,但是实际进行操作的时候问题一个一个地出来,渐渐发觉要做的其实特殊复杂,这让我更加知道了测量是一门要求很高的学科,尤其是精度方面,任何工作都没有想象中的简洁,一切还需虔诚虚心地脚踏实地。遵照测量的原则,我们实行先掌握后碎步的程序进行实地测量,一步一个脚印,在掌握点测量时每次都等测量结果计算合格后才进行下一个掌握点的测量,由于我们深深地明白,对于测量这样一项精密的工作来讲,掌握测量时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造成全部工作重新返工,这势必要影响实习的进度,同时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

测量时也出现过试验仪器一时无法找到的状况,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再找回仪器后我们此后便于仪器寸步不离,这样保证我们的仪器不至于丢失。还有一次加上经纬仪后没有准时固定,另一不知情的组员提起脚架差点造成经纬仪砸下,这一大事让我们深深明白对仪器一丝不苟爱护的重要性。

实习这一周天气状况始终不是很好,非常的闷热,还伴随着火热的太阳,阵阵吹来,还有几天挺直下起雨来,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我们明白,实习就是一系列的发觉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与战胜困难的过程,幸运的是,全部的问题与困难都没有拦住我们实习的脚步,靠着全组成员的团结协作,我们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实习工作。

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受,真盼望以后学校能多给同学支配实习的机会,让同学更好地从实践中学习科学文化学问。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4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习地点

xx工程学院

实习内容

测量学校道路网平面图.

实验原理

很多非专业的人肯定是不知道GPS定位的原理,其实就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实验过程

(一). 参考站要求

参考站的点位选择必须严格。因为参考站接收机每次卫星信号失锁将会影响网络内所有流动站的正常工作。

1..周围应视野开阔,截止高度角应超过15度,周围无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物等),以减少多路径干扰。并要尽量避开交通要道、过往行人的干扰。

2.参考站应尽量设置于相对制高点上,以方便播发差分改正信号。

3.参考站要远离微波塔、通信塔等大型电磁发射源200米外,要远离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50米外。

4.RTK作业期间,参考站不允许移动或关机又重新启动,若重启动后必须重新校正。

根据以上要求在校园里选择合适的已知点,将天线架设是该点做为基准站,连上电缆,注意正负极要正确(红正黑负),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打开主机和电台,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卫星数和卫星质量达到要求后(大约1分钟),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5秒钟快闪2次,同时电台上的RX指示灯开始每秒钟闪1次。这表明基准站差分信号开始发射,整个基准站部分开始正常工作。

(二).移动站要求

1.将移动站主机接在碳纤对中杆上,并将接收天线接在主机顶部,同时将手簿夹在对中杆的适合位置。

2.打开主机,主机开始自动初始化和搜索卫星,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主机上的DL指示灯开始1秒钟闪1次(必须在基准站正常发射差分信号的前提下),表明已经收到基准站差分信号。

3.打开手簿,启动工程之星软件。工程之星快捷方式一般在手簿的桌面上,如手簿冷启动后则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消失,这时必须在Flashdisk中启动原文件(我的电脑→Flashdisk→SETUP→ERTKPro2.0.exe)。

4.启动软件后,软件一般会自动通过蓝牙和主机连通。如果没连通则首先需要进行设置蓝牙(工具→连接仪器→选中“输入端口:7”→点击“连接”)。

5.软件在和主机连通后,软件首先会让移动站主机自动去匹配基准站发射时使用的通道。如果自动搜频成功,则软件主界面左上角会有信号在闪动。如果自动搜频不成功,则需要进行电台设置(工具→电台设置→在“切换通道号”后选择与基准站电台相同的通道→点击“切换”)。

6.在确保蓝牙连通和收到差分信号后,开始新建工程(工程→新建工程),

依次按要求填写或选取如下工程信息:工程名称、椭球系名称、投影参数设置、四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七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和高程拟合参数设置(未启用可以不填写),最后确定,工程新建完毕。

进行校正:

利用控制点坐标库(设置→控制点坐标库)求四参数.

在控制点坐标库界面中点击“增加”,根据提示依次增加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和原始坐标,一般至少2个控制点,当所有的控制点都输入以后察看确定无误后,单击“保存”,选择参数文件的保存路径并输入文件名,建议将参数文件保存在当前工程下文件名result文件夹里面,保存的文件名称以当天的日期命名。完成之后单击“确定”。然后单击“保存成功”小界面右上角的“OK”,四参数已经计算并保存完毕。方可进行测量.

八实习总结:1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收不到卫星信号,这种情况可能是流动站或基准站的电源没电或接收机的连线出现问题.在测量过程中突然显示单点定位可能是接收到的卫星数量不够而无法解算.在观测过程中手薄上的解算值始终不能固定,可能是流动站的选点有问题,周围可能有高压输电线,高大建筑物或在面积水域.

2误差分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1卫星星历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实际上就是卫星位置的确定误差,其大小取决于卫星跟踪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数量及精度.2接收机钟误差,减弱方法是的把每一个观测时刻接收机差当作一个独立未知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3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电离层和对流层时廷误差.4多路径误差,多路径误差是指卫星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到接收机天线.多路径效应不反与反射系数有关,也与反射物离测站的距离及卫星的信号方向有关,由于无法建立准确的误差改正模型,只能恰当的选择地点测量,避开信号反射物.5人差,仪器没有完全对中,没有绝对整平.

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及应对措施

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的判别

对于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因素,有些是较容易判别的,如卫星观测时间太短、周跳太多、多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等;但对于另外一些因素却不好判断了,如起点坐标不准确。

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判别

对于由起点坐标不准确所对基线解算质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较容易的方法来加以判别,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尽量提高起点坐标的准确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卫星观测时间短的判别

关于卫星观测时间太短这类问题的判断比较简单,只要查看观测数据的记录文件中有关对与每个卫星的观测数据的数量就可以了,有些数据处理软件还输出卫星的可见性图,这就更直观了。

周跳太多的判别

对于卫星观测值中周跳太多的情况,可以从基线解算后所获得的观测值残差上来分析。目前,大部分的基线处理软件一般采用的双差观测值,当在某测站对某颗卫星的观测值中含有未修复的周跳时,与此相关的所有双差观测值的残差都会出现显著的整数倍的增大。

多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判别

对于多路径效应、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的判别,我们也是通过观测值残差来进行的。不过与整周跳变不同的是,当路径效应严重、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时,观测值残差不是象周跳未修复那样出现整数倍的增大,而只是出现非整数倍的增大,一般不超过1周,但却又明显地大于正常观测值的残差。

应对措施

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应对方法

要解决基线起点坐标不准确的问题,可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使用坐标准确度较高的点作为基线解算的起点,较为准确的起点坐标可以通过进行较长时间的单点定位或通过与WGS-84坐标较准确的点联测得到;也可以采用在进行整网的基线解算时,所有基线起点的坐标均由一个点坐标衍生而来,使得基线结果均具有某一系统偏差,然后,再在GPS网平差处理时,引入系统参数的方法加以解决。

卫星观测时间短的应对方法

若某颗卫星的观测时间太短,则可以删除该卫星的观测数据,不让它们参加基线解算,这样可以保证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

周跳太多的的应对方法

若多颗卫星在相同的时间段内经常发生周跳时,则可采用删除周跳严重的时间段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若只是个别卫星经常发生周跳,则可采用删除经常发生周跳的卫星的观测值的方法,来尝试改善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

多路径效应严重

由于多路径效应往往造成观测值残差较大,因此,可以通过缩小编辑因子的方法来剔除残差较大的观测值;另外,也可以采用删除多路径效应严重的时间段或卫星的方法。

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应对方法

对于对流层或电离层折射影响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1. 提高截止高度角,剔除易受对流层或电离层影响的低高度角观测数据。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为,高度角低的信号,不一定受对流层或电离层的影响就大。

2. 分别采用模型对对流层和电离层延迟进行改正。

3. 如果观测值是双频观测值,则可以使用消除了电离层折射影响的观测值来进行基线解算。

总的来说GPS控制网基线测量,基线长度较短的情况下( 10km左右,不超过20~30km),GPS的轨道误差(星历误差),太阳光压影响及美国SA技术基本对测量精度不发生影响(它只能影响单点定位和长基线测量结果)。

在作业过程中,在GPS接收机满足作业精度要求的情况下,测量的主要误差源是多路径误差、周跳和点位的对中误差。作业中应尽量避免它们的发生并减少其误差。

经验总结

总的来说,GPS测量除了要有足够的卫星数和卫星具有良好的几何分布外,还要求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通讯必须良好.

收获体会

通过这次GPS测量实习使自己在课堂上学的模糊的理论知识得到了清晰的理解与认证,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严重不足,在实习过程中又加强了理论的强化。并使自己对这门学科又有了全新的理解.我觉得这门学科应该是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但实践前的理论学习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

测量的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同学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学问,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阅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把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力量,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熟悉,会熟悉地形图,能够依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查找到涂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加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学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学问,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力量、动手力量、刻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2、娴熟把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钢尺)和工具的操作和用法方法。

3、把握导线测量和三、四水准测量的观测与计算方法,把握地形测量的测、算、绘技能。

4、培育一丝不苟的测绘技术工作看法、培育吃苦耐劳、团结友爱、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实习任务

a.利用各小组测区范围内已有掌握点,完成比例尺为1:500的地形图一幅,(用铅笔,按《地形图图式》整饰好),留意地形图上散点标注高程。

b.把握经纬仪放样的方法及过程。

c.初步熟悉全站仪的用法。

三、测区概况

测区地理位置:湖南省衡阳市南华高校老二教测区。位于南华高校校内内,测区包括

A-3-1、A-4四个已知点,主要构筑物有教学楼、花坛、楼梯、树木。

四、图试点掌握测量外业

1、水准测量

调整水准仪与地面水平,变更仪器高法进行测站检核,高差较差应小于6mm,以环形闭合差,小于毫米(或式中L为水准路途的总长度,n为总测站数)

2、水平角测量

(1)经纬仪架在掌握点上用角螺旋进行对中,在伸缩架腿调整圆水准气泡居中,调整脚螺旋,使水平管气泡也居中。通过对中器观看是否也居中,否则反复调平。

(2)望远镜调成盘左,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调整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3)望远镜调成盘右,对准右面的目标并制动,调整微倾和微动螺旋,使得十字丝对准目标,记录数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对准左面的目标并制动,读数并记录数据。

(4)两次测量角只差不能超过40秒,否则重测。

五、地形特征点数据采集

全站仪基本操作:

1.测角度:

瞄准任意方向,按置零键,该方向即为0°0′00″,转动望远镜,面板上所显示水平角度数即为该方向的方位角;也可以自己按置盘键,配置任意方向的度盘读数。

2.测距离:

依据红外线测距原理,全站仪瞄准棱镜,按测量键即可测出测站点到立棱镜点的水平距离、斜距和高差。

3.测坐标:

设站,输入或调用测站点坐标、仪器高;

定向,输入或调用定向点坐标,瞄准定向点,依据输入坐标,自动计算二者之间的坐标方位角,也可以依据已知的坐标方位角置盘。

碎部点坐标测量,瞄准任意点处的棱镜,依据极坐标测量原理,自动计算,得到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留意:不同型号仪器操作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全站仪测量出南华广场540个特征点的坐标数据并在草图上加以标注,明确每个特征点的详细位置。

六、CASS绘图

将数据从全站仪中导出(.dat格式),再用CASS软件描点,并连线,标注上详细景观物绘制成图。

七、小结(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测量实习,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将书本上那些抽象的学问与现实的测量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仅在于我对专业的学习和仪器熟识程度,

同时在对自己做事的严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也极大有促进作用。

我们的目的是小区域掌握测量,用到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标尺、脚架等等,工程测量,它是个复杂的工作,完靠一个人的力气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彻底底的明白了测量它是一个团队的工作。我们组共有8个组员,必需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能使工作的效率最大化,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的做到了精确,每个数据都经过检验,没有上一步的验证绝不做下一步。举个简洁的例子吧,每次仪器在测量时都要经过对中整平,这个表面上看是一个简洁的工作,但它必需做到精确再精确,只要不当心稍稍动一下仪器我们就要重复这一步工作,不然就会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整个测量结果。还有一些许多人都会忽视的东西我们也绝不能不留意,越是细小的东西越能表现出一个团队的工作看法和力量。

这次实习测量我们的大体思想是这样的,我们先争论该怎么测量,有了理论基础我们实习测量起来就会少走许多弯路,比如测量左盘右盘打的时候,究竟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我们选择的是顺时针方向转,由于顺时针方向转的时候角度总是增加的,这样就削减了不少麻烦。

一个组的团结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组的进度。从前我们组由于协作不够默契,分工也不够合理,整体进度受到极大的影响,后来通过组内的沟通,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我们通过实时的沟通也让自己学到了许多东西。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在于将书本上那些抽象的学问与现实的测量很好的结合了起来。不再是我们单纯看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而实际确不能很好弄懂在今后实践中的操作。测量仪器的用法和实地的测量实习工作的开展,让我们更直观接触到了土木工程测量这个学科,也为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更快地用法仪器、掌握测量发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