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2025/08/2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分数混合运算》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分数混合运算相关复习。

教学提示: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系统过程,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整理与复习,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迁移类推”的方法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展数学思维的能力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练习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发展数学思维,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中括号小括号混合运算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比和按比例分配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引出课题——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为下面的知识的系统复习和相关练习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二、探究新知

1.从总体上复习分数混合运算这一板块的内容。

教师:有关分数混合运算,我们学过哪些主要的知识?

先让学生独立回忆,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逐步完成下面的知识内容。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照上面梳理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复习,使学生的头脑中对本版块的知识有一个清晰地脉络。】

2.复习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师: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如果说出:分数四则混合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教师追问:能具体说一说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说出具体的运算顺序,教师作如下的板书。

(1)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没有括号,有乘除也有加减的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3)有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教师出示“分数混合运算”第1题。

教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略)

教师出示这样一个算式:4

要求学生在这个算式上面添括号,使运算顺序符合下面的要求

(1)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

(3)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汇报,集体订正。

教师: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抽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正确判断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二是要按照分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每一步计算;三是要按照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进行书写。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出上面两道题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并抽学生到黑板上计算;计算结束后,集体评讲。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为下面的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3.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

出示:5

教师:这道题按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

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后,教师追问:如果按这样的运算顺序算,会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按运算顺序算非常麻烦)

教师:仔细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想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怎样简算?

学生讨论,重点讨论出题中的特点:两道乘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中间有一个加号,并且有一个相同的乘数5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重庆市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宁夏回族自治区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青海省月人均养老金是多少?……

教师:你们会解答这几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个别辅导,最后集体订正,抽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式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巩固应用

处理教材第102页练习二十四第7题。

先让学生从问题中收集有用的信息。

让学生提出说学问题并说一说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解法。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各自的解法。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练习,使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掌握的更加牢固,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和疑惑。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知识小结,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梳理知识的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类推迁移,通过体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7+426 + 480-(32+324)

[( + ) ]20-[4-( - )]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23- +

2.请你用 、1、 、 、 、 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以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及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为基础。教材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时,通过几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出○的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找出它们的相等关系。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接着再通过例6教学怎样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以培养学生的简捷思维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并会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由于在讲小数乘法时,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已被推广和应用,因此学生可以通过比较,用类推的方法得到整数乘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得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中的数的特征,选择正确、合理的简算方法。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教师出示例5:让学生计算并观察每组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

(×)×○×(×)

(+)×○×+×

指名与全班交流。

教师加以点拔。

规律: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活动二: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师出示例6:

让学生独立试做,发现简便算法。

然后指名汇报,说说在简算时分别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14下面的做一做。

订正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每题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完成练习三的第一题。

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活动四:课堂。

板书: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对例题的探讨、分析,得出一个关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比较全面和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精心设题,复习铺垫。

上课伊始,根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题,充分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铺垫。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将解决问题与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合作交流,独立尝试及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在巩固练习阶段,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尝试交流中发现方法,总结经验,促进思维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填空。(课件出示)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法或只有()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法又有()法,应该先算()法,后算()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936+72÷8-21×4(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

(2)120÷(13+17)×2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和叙述运算顺序来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教材33页例3。

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可以吃几天?

(2)读题,理解题意。[已知这盒药共12片,每次吃半片(即片),每天吃3次。求可以吃几天]

(3)汇报解题思路及所列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解题思路:①可以先求每天吃多少片,即×3=(片),再求可以吃几天,即12÷=8(天);②也可以先求这盒药可以吃几次,即12÷=24(次),再求可以吃几天,即24÷3=8(天)]

(4)列综合算式。

①12÷

②12÷÷3

(5)探究有小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完成计算。

①12÷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学生试算,小组内讨论运算顺序。

③小结: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④计算:12÷=12÷=8(天)。

(6)探究分数连除的运算顺序。

①课件出示算式12÷÷3。

②小组内讨论运算顺序。

③指名叙述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④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12÷÷3=24÷3=8(天)

⑤师生共同订正。

2.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一个分数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计算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概括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让学生说出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3×9÷6 75+360÷20+5(75+360)÷(20—5)

(2)让学生交流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出示运算顺序,让学生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运算顺序来,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新内容做铺垫

2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新授:教学例4

(1)学生读题,明确已已知条件及问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条思路。

A可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米,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朵花,根据题意,应先求一共做了几朵花。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列式计算。尝试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从中学生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2教学例5

(1)学生分析运算顺序。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

(3)汇报自己的'计算顺序及过程。

3小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交流。

师小结。纠正。板书。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中括号以及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进一步与整数算式进行对比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训练面广知识点更全面对所学知识掌握更牢固

四.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的有关习题。

分数混合运算

3×9÷6彩带长8米,每朵花用2/3米的彩带,一共可以先做了多少朵花。送小花5朵,小红还剩几朵花,

75+360÷20+5 8 ÷2∕3—5

75+360÷20+5 =8×3∕2—5

=12—5

=7(朵)

答小红还剩7朵花。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练习十五的第5-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十五第5题

3/8+1/85/9-2/95/6-5/61/3+1/21-5/87/10+5/10

集体口算后校对,并请做错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7+3/8+5/83/7+5/6+4/75/8-(3/8+1/12)2/3-1/4-1/45/6+2/5+1/6+3/55/9+(4/5+4/9)

1、指出: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使用,整数减法运算性质在分数中也同样适用。

2、学生独立完成,六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1)加法结合律;(2)加法交换律;(3)(4)减法运算性质;(5)(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三、解方程1/2+X=1X-3/7=1/2X+2/3=7/6

1、指出:方程中的X不仅可以是整数或小数,也可以是分数。

2、学生独立完成,三人板演。

3、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并请错误的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四、解决实际问题

1、练习十五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义与结果,强调单位“1”。

2、改变习题:将“小华调查了全班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改成“小华调查了全班30位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

(1)该怎样解决问题?

(2)为什么方法不变?

强调:这两题都只要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从单位“1”里去掉送鲜花的1/3,再去掉送贺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图画的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与全班实际的总人数没有关系。

五、延伸

完成书上思考题。

1、计算后找出规律。

2、应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3、应用规律自编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