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1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读文中21个生字,会写其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词卡片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狐狸、老虎的图片)。质疑:它们是谁?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自由发言。
2、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他们之间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你听明白了什么?汇报听后的收获。
(2)理解“窜”字的'意思。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图画。
(4)指导朗读。问:老虎来了,狐狸紧张不紧张?大家读一读,看谁能让大家感到紧张?指读、比赛读、齐读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结果怎么样呢?
2、学习2—5自然段
(1)理解“骨碌一转”学生上台做动作。
(2)质疑: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
(3)理解:扯着嗓子。
(4)指导朗读、尝试读。
(5)师做“一愣”的动作,指名读引导学生理解“一愣”的意思。
(6)质疑:老虎为什么一愣?联系生活实际,陈述原因。
(7)(课件展示图画)师:第四自然段比较难读,你用什么语气来读才能把老虎蒙住呢?
(8)指导朗读、加上动作朗读。指名上台读。
(9)师松开手: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3、学习6—8自然段
(1)这时,你是狐狸,你会怎么做?自由发言、交流,加动作朗读。
(2)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3)师:走吧!我们到森林里地看看!自由读课文马上,老师找几个同学来演一演。表演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
(4)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意思。
(5)问狐狸,你什么要这样做?
4、生表演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样子。
(1)理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其余学生齐读。
(2)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些什么?7、8自然段。参加表演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3)问百兽:你们看到狐狸大摇大摆地走,你们有什么感想?
(4)理解“纳闷”一词的意思
(5)你们为什么跑?你们怕谁?
(6)师小结:所以,我们说狐狸自己没有什么本事,它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7)指导朗读、尝试读、齐读。
5、学习第9自然段齐读第9自然段理解“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
四、师生共同总结
质疑:你喜欢这只狐狸吗?为什么?讨论、交流.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读准多音字“转、闷”。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用动作、神态等方式表现词语,理解词语。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教学设想
《狐假虎威》是篇经典的寓言故事,主要由动物对话构成,动作、神态描写居多,适合学生表演学习。教学时引导学生结合情境理解词语,并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内化。学生在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导课
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说出故事名(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老师强调,这两个故事都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狐假虎威》也是一个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它的大道理吧。
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齐读课题。“狐”指的是(狐狸),虎呢?(老虎),那么“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自读课文,课文中有一句话就解释了这个意思,看你读完课文能找到这句话吗?指名说。(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读课文时一定遇到好多生字词,借助文中的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认读词语,一人领读,其他人跟读,遇到领读错的,大家一起来纠正。
(1)指导多音字“转”。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转圈),地球自己也在转(自转)表示改变时读zhuǎn,比如改变位置(转移),改变方向(转身),改变主人叫(转手)。
(2)指导多音字“闷”。只需记住表示心情不舒畅时读mèn,如(纳闷)(郁闷)其他都读mēn,如呆在家里不出来叫闷在家里,天气湿热叫闷热,说话声音不响亮叫闷声闷气。
4.开火车认字并组词。
3、精读课文,理解故事,体会成语意思
1.(1)我们刚才说到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老虎到底有多威风?自读第一自然段从哪个词读出了老虎的威风?(扑、逮住)如果狐狸速度慢,老虎算威风吗?哪个词读出狐狸其实很快的?(窜)窜什么意思?(逃跑,乱跑)。所以说“窜”也能说明老虎威风。
(2)齐读第一自然段,把这三个动词重读,看能否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的小命就难保了,但狐狸眼睛骨碌碌一转,说明它在干什么?(想办法)扯着嗓子说,什么叫扯着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喊)为什么要扯着嗓子?(引起老虎注意,让老虎住口)如果你是这只生命危在旦夕的狐狸,你扯着嗓子喊一下这句话“你敢吃我!”
3.师读“老虎一愣,为什么不敢?”“愣”说明老虎感到怎么样?(惊讶)
4.齐读第四自然段,看狐狸是怎么说的。狐狸搬出谁来吓老虎?(老天爷)那么读老天爷是要怎么读?你们觉得狐狸现在说话是温柔了还是继续扯着嗓子?(危险没解除,还得继续装厉害)试着把狐狸的气势读出来。带上动作读一读。
5.师读“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1)学写“爪”先观察特点,说说应注意什么。师范写,学生练写。
(2)“蒙”什么意思?(糊弄)松开了爪子,狐狸轻松了,从那句话能读出来?(狐狸摇了摇尾巴)
(3)狐狸为什么不跑?(从老虎面前逃不掉)说明危险还没完全解除,但差不多要大功告成了。
(4)请同学们带着动作读狐狸的话“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读出狐狸的威风。
6.(1)狐狸的话老虎信了吗?从哪个词能读出来?(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老虎半信半疑可能会怎么想?请你说一说,演一演。(如果它说的是真的,就放了它,否则,就吃了它。)
(2)看课文98页插图狐狸的`样子用课文中那个词描绘最准确?(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3)谁能把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表演出来?指导表演。谁来扮演老虎跟在狐狸后面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7.师读第八自然段,学生听。听完回答问题
(1)百兽看见狐狸什么表现?(纳闷)有没有害怕?有没有跑?看见老虎呢?(撒腿就跑)
(2)看出来百兽害怕的是狐狸吗?害怕的是谁?(老虎)但老虎以为百兽害怕的是谁?(狐狸)所以老虎信以为真。
(3)老虎信了,就放了狐狸。读到这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狡猾,因为它骗了老虎;机智,因为它想办法救了自己。)
师:生活中遇到危险时,我们也可以学习狐狸的办法救自己。
8.齐读最后一句“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用一个成语说就是?(狐假虎威)师:这是狐假虎威的本意。它的比喻义是自己没本事,仗着别人的威风吓人或欺负人的行为。
4、总结全文
1.你想对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说些什么?
2.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4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3.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
(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
(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4)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
(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
“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
2.反馈评议。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虎”、“威”两个生字。
3.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虎”、“威”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认识两个动物,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说一说你们对这两个小动物的印象。板书“狐假虎威”说一说他们的读音和意思。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复习词语,读准字音
2、把词语带入课文,自读课文,看《狐假虎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老虎在森林里逮到了一只狐狸,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最后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激趣导入,培养学生概括以及说话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过渡: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谁来说一说你从第一段知道了什么。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二)精读2~6自然段
1、过渡:狐狸被老虎逮住了,它甘心成为老虎的美餐吗?这只狐狸会怎么做呢?指名读2到6自然段,思考狐狸是怎么做的。(狐狸为了不让老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骗老虎。)
2、默读2~6自然段标出老虎和狐狸的话
3、同时说一说狐狸和老虎说话时的深情、动作
出示:眼珠子骨碌一转 扯着嗓子
2、狐狸的眼珠子 (学生:骨碌一转)什么是眼珠子骨碌一转?做做看。
3、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让你想到什么?(狐狸正在想鬼主意)
4、想好了主意,他就怎么问老虎的?(扯着嗓子问)什么是扯着嗓子?(把声音拉长)请你来扯着嗓子问老虎!(学生读:你敢吃我?)
5、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给自己壮胆,让老虎不敢吃它。)请你来帮狐狸吓吓老虎,看你能不能吓住它。指名读、齐读狐狸说的话。
6、老虎有没有被吓住呢?(有点吓住了)你是怎么知道的?(老虎一愣)为什么“一愣”?(老虎觉得很奇怪)(指导读。)
7、狐狸见老虎一愣,它接着对老虎说了什么?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狐狸说的话,看怎样突出狐狸的气势。
(三)精读7~8自然段
过渡:狡猾的狐狸带着一头雾水的老虎来到森林会是怎样的情景。观察图片,这幅图将的'那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读一读
1、你们看,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后面。一个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还有一个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能通过你的朗读,分别表现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吗?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练一练。
3、请同学来演一演老虎和狐狸。
4、它们一出现,(师手指图)(引读第八自然段)百兽们看见狐狸来了,又是怎么做的呢?(大大小小的野兽吓的撒腿就跑。)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讨论:百兽是因为害怕狐狸吓跑的吗?百兽是因为害怕老虎才跑的,狐狸只是借了老虎的威风。点明了本课的主题,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四、拓展说话训练
1、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故事,谁能说一说你的收获。(提示:狐狸是有真本事吗?)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总结:我们应该向狐狸学习什么,不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五、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好朋友或家长听一听。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课题:(图1)(jiǎ)(图2)(wēi)
2、写课题:课题中有三个是生字,你愿意来写哪个?
3、过渡:小朋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茂密的大森林,走进动物的王国。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4、“狐假虎威”不光是这篇课文的题目,还是一个成语呢,你理解吗?
二、学文。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来细细地读课文,看看狡猾的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习第1——5自然段。
(1)自由读文。要求: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又是一只怎样的老虎,为什么?
()的老虎(图)
()的狐狸(图)
(2)同桌分角色读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3)老虎啊,让我采访你一下,当你松开爪子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过渡:老虎啊,其实你心里想什么,狡猾的狐狸早就知道了,为了让你彻彻底底地相信,它趁你发愣的时候,早就又想好了一个妙计。
2、学习第6——8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扮演狐狸的学生读)。
(2)引读:老虎跟着……(第7、8自然段)
(3)课文中这个情节写得非常好,老师还想请小朋友来表演呢!
(小黑板出示)
表演前的准备:①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
②找一找、读一读:划出描写你感兴趣的那个角色的句子,并仔细读一读。
③试一试:试着演一演,你想怎样演好这个角色呢?
(4)请学生分角色表演。(狐狸、老虎、小动物)请学生评价。
(5)神气活现的狐狸,半信半疑的.老虎,顺利逃脱的小动物们,如果我再给你们一次表演的机会,你最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呢?小观众们,现在老虎还是摸不着头脑,你们是观众,是旁观者,请你们来告诉老虎真相,帮它拨开疑团吧!
3、学习第9自然段。
(1)引读:老虎受骗了。狡猾的狐狸……
(2)学到这里,:“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你理解了吗?
三、说一说:
出示图1(狐狸)、图2(老虎)、图3(作者)
小朋友们,你最想对他们中的谁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