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故事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美德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十分好看,叫做——《美德故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老师曾经启发我们:“道德高尚的人,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进而让世界变得美好。”这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篇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美德故事,其中每个故事都让我深受感悟,每个故事都温暖着我们的心房,闪耀着人生的光辉。
这里面,我最熟悉的是《斯科罗吉的实验》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斯科罗吉让十来个人走一个小木桥,当时房间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十来多个人顺利通过小木桥。当斯科罗吉把一盏盏灯开开后,木桥下竟有许多凶恶的鳄鱼,虽然罩了一层安全网,但斯科罗吉再次让大家通过小木桥时,却没有几个人敢通过了,这让斯科罗吉陷入了沉思……这个小故事差不多与我平时对待每一件事情一样,就比如我写作业,刚上一年级,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我都非常快的高质量的完成了。我都不知道写作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让我们玩?还是为拖延时间不让我们干其他事情吗?长时间这样下去,我写作业越写越烦,写作业越写越慢,越写字体越难看,成绩一天不如一天;二年级也是,于是,成绩慢慢下降。后来,我懂得了,写作业不是拖延时间,不是不让我们做其它事情。写作业是为了让我们把这一天学习的知识都复习一下,以免忘记,写作业也助于我们期末考个好成绩;而且学知识不是给老师给家长学的。我又重新意识到了,写作业的重要性,认真完成每一份作业。
这个小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在许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一座小木桥,当你看不见桥下的鳄鱼时,你还可以走过去。而当你清楚地知道鳄鱼的存在时,却会为自己的内心的恐惧所阻碍。恐惧来自于你的内心深处,战胜恐惧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
还记得一年级的时候教过一篇课文《司马光砸缸》: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司马光的小孩,在他七岁的时候,又一次和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一见出事了,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边向大人求救。司马光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都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子也 ,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缸砸缸”的故事。
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位这样的英雄,他就是周江疆。20××年7月2日凌晨,通州建筑总公司第十分公司烟台驻地发生火灾,为抢救公司员工,这位年轻的公司总经理义无反顾冲进火海,大声呼唤公司员工迅速撤离。最终,10人获救,周江疆却不幸遇难,年仅27岁。遇难时,他距离逃生楼梯仅两步之遥。
事实上,周江疆的舍己救人绝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美德的急剧升华在瞬间爆发。听着周江疆的英雄事迹,开学后见到学校里周江疆的雕像,让我更加尊敬这位英雄。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事迹,传承光大他的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的,古往今来,每一个成功人士都离不开良好的品德。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不能忘记拥有美好的品德,这是做人的基本。
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古人的美德故事。祖逖和好友刘琨闻鸡起舞是勤奋,是美德;张俭一件袍子穿了30年是节俭,是美德;杨时程门立雪是尊师,是美德;苏武被匈奴流放牧羊却始终不忘中原的使节棒是爱国,是美德;曾参杀猪是诚实,是美德;郯子鹿乳奉亲是孝顺,是美德……
读了这些美德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些故事是那么美好,从千年前流传到了千年后。可在现在的社会上,这些美德有时荡然无存。报纸上已不止一次报道有老人摔倒但没人去扶,旁边许多人在围观可就是任老人坐在地上起不来。奇怪了,伸手拉一下老人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可怎么就是没人做呢?围观的人竟然一致回答:“我怕扶老人起来后老人诬陷我撞了他,所以不敢扶。”真是可笑的答案,老人身体不好,出门摔倒是很正常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南通汽运集团飞鹤快客公司驾驶员殷红彬看到一名年迈的老人倒地受伤,他将车停稳后,下车将老人扶起。北京一小伙穿着KFC值班经理服,用手蒙着脸冲了过去一手蒙着脸一手把老奶奶扶到路边坐下,没等老人说声谢谢,小伙儿撒腿又冲进店里了……这在当今社会还有好多,我们应该传承下去。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小树立文明美德,关心爱护别人,从小事做起。平日里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仅要认真学文化而且要实实在在学做真人!
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给人聪明才智,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中华美德故事》无疑就是这样的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数不胜数,源远流长。在道德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中华儿女。书中启迪人生的经典故事,令我读后颇感触深。它似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对我们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从小就胸有大志,11岁便远走他乡求学,走之前他给父亲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求学的时候,毛主席夜以继日的学习着课本知识,而且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使得毛主席见多识广,知识面不断拓宽。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他立下的志向又激励他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的侵略,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读了毛主席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从小就要胸有大志,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所收买,还要从小努力学习知识,要像钉子一样不断钻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最近中国和日本为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紧张的对峙,中国就是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所以才遭到日本人的欺负。我们要青少年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后就像毛主席那样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5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知道、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初祖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地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又有几个人做到了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的谚语吗?这不就说明了“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但并非说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说不干了,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仍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