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1
读了萧红写的《呼兰河传》后,我心里很久很久才平静下来。但是,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关于呼兰河城的一幅幅的画面。在这本书中,写了呼兰河城人的无知、愚昧。写了冯歪嘴子的坚强;有二伯的古怪脾气;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还有我和祖父在后院时的快乐时光……
灰色的天空,平静的`叙述,黯淡无光的画面,把我带回了二十一世纪初的呼兰河城,这个小城并不繁华,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来回循环。这个小城中住着一个十二来岁的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个子很高,一张黑乎乎的脸,总是笑呵呵的,给人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但是,小团圆媳妇命运悲惨,被街坊邻居议论纷纷,有的说她:瞒岁数、不知道害羞……她的婆婆总是打她,给小团圆媳妇抽贴、跳大神、出偏方,更残忍的是把小团圆媳妇烫在刚开的热水中,还有让她当着很多人的面前把衣服脱……我从中感到了:小团圆媳妇很惨,被婆婆虐待,而且婆婆很无知愚昧,听别人传出的谣言,不相信自己的媳妇。婆婆还很迷信,听从别人出的偏方,给小团圆媳妇治病。把一个好好的花季少女给活活害死了,小团圆媳妇死的很惨。
我和小团圆媳妇有着相同的年龄,却有着不同的命运,我现在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被父母宠溺着。二小团圆媳妇却整天被打,直到死亡。我很同情小团圆媳妇,正是花季少年却死了。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有很多故事,说多久也说不完,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读者才能感受出来。小城的黑色也只停留在我们的心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2
爸爸帮我买回了必读书目,老师要求我们必须写读后感,可我总爱偷懒不写。这天,我拿起了《呼兰河传》,开始读。
一开始,我以为“呼兰河”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本书是说呼兰河的一生。可看过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呼兰河”是一个小城的名字,这本书记叙了作者萧红在呼兰河度过的童年。我十分喜欢小团圆媳妇这一章。
呼兰河的人也太坏了吧?一个好好的、生龙活虎的女孩子,就这样被弄死了,太可怜了。另外,那些袖手旁观的人口口声声打着“好心人”的口号,只会耍嘴皮子,说的.比干得漂亮,要他们去弄这些药材,全跑了!可怜地小姑娘,还要当众脱了衣服洗澡,那水烫地能煮鸡蛋了,那些没良心的人,居然全往团圆媳妇头上浇!如果有人把那么热的水往你头上浇,你能忍受吗?还有团圆媳妇的婆婆,太没良心了,自己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自己丢了一根针也把团圆媳妇抓来打一顿,世上居然有这样没良心的人!小团圆媳妇最终被他们弄死了。
那儿的风俗也很独特,跳大神、唱秧歌、野台子戏、去娘娘庙、老爷庙祭拜,真是好玩极了。我最不喜欢跳大神,那个大神太丑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个疯子呢!
呼兰河这个地方令人羡慕,我羡慕它的热闹,同时也很佩服萧红,她能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全部写了出来。《呼兰河传》,我百看不厌!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3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 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 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 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 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风霜雨) 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 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 )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 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亮”……祖父是最关心“我”的人,他 那笑盈盈的眼眸宛如照亮“我”童年夜空的新 月,给“我”带来无尽的喜悦和幸福。祖父教诗, 祖父烤鸭子,祖父慈爱的话语,都是“我”心头 最温暖的感动。
“我”是多么希望能和最爱的 祖父长久地生活在一起!然而时间在流逝, “我”在长大,祖父在变老,终于有一天,“祖父 几乎抱不动我了”,幸福的时光原来也在渐渐 离我远去。祖父家的后花园,就像一座象牙 塔,为“我”的灵魂提供了一片美丽的栖息地。 然而园外的世界,终究是残酷的——这就更 为作品增添了一层无奈的感伤。
人,总是要走 出童年的精神家园 的。《呼兰河传》这 “回忆的诗学”,给 予了我们片刻的精 神的回归。回首童 年,确有千般滋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4
清晨,初升的太阳将阳光洒进我的房间,我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书,不一会儿就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去看看那个淘气的小姑娘……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民国四大才女中的萧红,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在这本书中,她用娓娓道来的笔调向我们讲述了他在这呼兰城美丽而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小城里的各种悲欢故事。
书中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她和祖父在后花园里度过的欢乐时光。在童年生活中,只有祖父最关心她,祖父常常教她读诗,带她在后园玩乐。这章是全书中最温馨的一章,也是最能勾起读者美好回忆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作者用这句话写出了园子的快乐,自由。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在爬树偷枇杷时,在追着母鸡跑时,在大门口跳皮筋时,都是快乐自由。
美好的时光总是令人留恋,萧红的`童年生活让我找到同感。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是外公陪伴我长大,外公教我读书认字,和我一起去山中摘菜,就是在雨天,我和外公也能顶着伞在雨中蹦跳……
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是萧红经历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成。
我想,当萧红写这本书时,那些美好的童年往事,让她感到温暖,治愈着她的痛苦,让她在黑暗的世界里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与力量。而我们在读到她记录美好童年的这些文字里,也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似水的童年。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5
《呼兰河传》是萧红回忆在呼兰河城的童年。《呼兰河传》中,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每天陪伴她的,是荒凉的后院和富有童心的外祖父。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
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是个可爱、爱笑的12岁女孩。因长太高,对外说14岁。第一天来到呼兰河城,便由街坊公论,不像个团圆媳妇,因为她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长太高了。她的婆婆对她严加管教,让她更像团圆媳妇,可是最终却害死了她。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很同情,我同情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也同情呼兰河人民的愚昧思想。呼兰河人民的本性是善良的`,当小团圆媳妇上生病时,街坊热心出主意,她的婆婆也花很多钱给她治病。但是他们治病的方式是与他们的思想一样愚昧:跳大神、烧纸人、叫魂,而这些把团圆媳妇活活害死。
看看我自己,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我生活在大城市中,接受着先进思想的熏陶,时刻关注着科技新发展,我远离了愚昧。
如今的我,能够从书、电视、网络等各种渠道接受新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新闻,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我们的祖国是繁荣的。
我们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真正脱离愚昧。有一些人,虽然生活在大城市里,却不愿接受新思想,那他们与呼兰河人民有区别吗?他们都是愚昧的,只是一个是没有接触新思想,一个是拒绝接受新思想罢了。
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接受在新思想,对比思想愚昧保守的呼兰河人民,我们是多么幸运和幸福!我们应从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想,珍惜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读后感 篇6
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中国著名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作者童年的时候身边人的善良与愚蠢……
看了书的第一篇,我亲眼看到了呼兰河城。冬天严寒把大地冻裂了,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子会淹死鸡、鸭、猪、马车……这里有着各种人:有东二道街十字街上拔牙的洋医生,有被当地愚昧和无知的人折磨而死的小团圆媳妇,有胡同里卖麻花、粉房里挂粉条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有洁癖的祖母,更有古灵精怪的“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
这一幕幕、一件件,作者都用幽默充满童趣的语言描绘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作者和祖父的故事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拿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相比。童年在作者的笔下是快乐的,同时也是寂寞的。在作者看来,这些故事并不美妙。可在我看来,读了《呼兰河传》,更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乐与幸运,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呼兰河传》给我看作者的童年是寂寞的,一位女孩子每天的生活多么简单啊!天天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天天有蝴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园,堆满了古老破旧的东西,黑暗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又有童真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小伙伴;清早在床上念这老祖父教你的唐诗,白天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已经讲了许多次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邻右舍的古板生活,如果这样平淡的生活中有什么突然的事情,那也就是老胡家的团圆小媳妇病了,老胡家又在跳神了,小团圆媳妇死了;那也就是磨倌冯歪嘴子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而后来,老婆又忽然死了,剩下刚出世的第二个孩子。
作者的童年真是既有趣又有些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