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2025/08/3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3、揣摩重点语句的表现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导入。作者:宗璞。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景物?不读课文,尽量去想象,试着把自己脑子里形成的画面,用三五句话“定格”下来。请2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二)朗读课文,看看有哪些描写引起你的共鸣,并和自己读课文之前的想象比较,去感受那种“美的发现”。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请2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

自由读一遍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作者不仅描写了眼前的紫藤萝,还回忆起过去的紫藤萝。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从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又“不觉加快了脚步”,你感受到作者的情怀有了怎样的变化?

眼前的紫藤萝长得茂盛,面积大,花儿开得多,开的旺,颜色鲜艳,过去的紫藤萝,花朵稀落,开得很少,且伶仃地挂在树梢,“园中别的紫藤萝花架也都拆年,改种了果树。”

从形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结尾“不觉回忆了脚步”,开头被这茂盛的紫藤萝花吸引了,想欣赏紫藤萝,所以走得慢;结尾是因为感受到生命的永恒,要振奋精神向前进。

(二)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体会写景状物的妙处。

1、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化静为动)

把“静”的`花写活了,盛开的花像是帆,又像是笑容,要绽开。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多感官互通)

写看到了花的颜色鲜艳,且闻到了花的香气,人被花香笼罩。

3、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写紫藤萝长得茂盛,遮住了枝干,绵延地向远处生长,就像流水一样,使人很亲近。

(三)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

花有时长得不好,遇到不幸,人也会遇到不幸,遇到困难。但不幸都将会过去。而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被困难吓倒,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作者用紫藤萝来暗示自己的情思,于是紫藤萝就有了某种寓意,成为作者志趣意愿的寄托。在上个单元学习的课文中,是不是也有使用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和同学讨论交流。

我们所学习的《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也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志向。

四、请同学们模仿课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写一种花或草,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并附上图画。请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品评。

五、总结

本文写当前的紫藤萝与十多年前的紫藤萝,当前的紫藤萝长得茂盛,而十多年前的紫藤萝长得稀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作者从紫藤萝花中得到感悟,并获得了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生活的力量。

六、作业

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地朵木槿花》等,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②揣摩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③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④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深化对人生的思索。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充分预习,并查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对生命的感慨,文章从紫藤萝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美丽写起。盛开的藤萝花像辉煌的淡紫色的瀑布,错落有致,阳光下的跳跃闪烁,给人一种“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感觉。藤萝不与群芳争胜,它们静静开在春花已谢的时节,踏春的人无意流连,蜂蝶亦不来光顾。然而,它们仍然盛开着,显示着它们的生命力。虽然是静静的,但紧靠团结的繁盛给人以生命顽强不息的思考。

教学设计

一、整体感悟

①精心导入

(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

同学们,当你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荷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注意的却是丁香、二月兰、玉簪、木槿、紫藤萝这样的花。这些花虽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和蓬勃。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人眼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藉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下面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怎样传达了这样的一种追求。

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b.配乐范读,学生在听读中思考。要求独立完成思考,不理解的做好记录,倾听他人意见。

问题组:

a、本文学习什么内容?

b.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c、作者由紫藤萝瀑布对生命产生了怎么样的感悟?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教师领读,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二、研读与赏析

①教师导学

好文章总有一些精彩片段,研读好这些片段,是对文章内涵的具体把握,也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探究。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的主要内容显然不仅仅是描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称之为“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下面我们深入细致地研讨一下课文,看看紫藤萝在哪些方面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影响?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产生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大家可围绕这个话题,再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一):

a.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b、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c、赏析语段中精美语句的用法,体会作者由紫藤萝瀑布而对生命产生了怎样的感悟?

学生自读课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研讨以上问题。

a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1—6)、忆花(7一9)和思花(10、11)三部分组成。

b.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c.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师小结]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树盛开藤萝花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景象,抒发自己由焦急、悲愤转化为宁静和喜悦的心情。作者又上溯到十多年来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虽有曲折,但永远前进。(教师指导朗读)。

问题组(二):

a.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b.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c.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d.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e.“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包含了怎样的哲理?

全班讨论、明确:

a.“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b.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

c.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

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d.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e.积小流以成江河。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③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朗读方法:重音、节奏及停顿,注重内化和感情。佳词妙句细品味,内容中心都理清。

a.简单的内容归结:

看花—繁花似锦

忆花—思绪万千}生命永恒

思花—振奋精神

b、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允许思维发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

C、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结合自己的理解,展开思考。

[教师小结](注意文章里提到的“生死谜、手足情”六个字,结合作者的简历稍做介绍。)作者在回顾了花和人的命运后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也就是说,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④合作探究

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从中找出精美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与赏析。

例如:揣摩语句,体会写景之妙。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导总结:这是用帆和船舱作比喻,细致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受;比作笑容,就有美好可爱的感觉,也抒发了喜悦之情。

学生可以找出多处,从内容上、从写作特点上去理解、品味、鉴赏、把握。

[小组讨论]

a.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的?

b.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c.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d.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试作分析。

e.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课堂讨论]

对上述问题,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进行讨论,最终明确结论。(有关提示)

a.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

c.作者的感情宣泄是很有分寸的,没有大悲大喜。例如,即使对过去家庭所受的苦难,也只是以紫藤萝花朵的“稀落”和“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作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文革”期间思想的荒谬,也以“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讥讽一下,没有声色俱厉的批判。对于小弟的病症,仅用“一直压在我心头上的焦虑和悲痛”带过而已……

正是这种感情的节制,冷静的思考,才使得作者能从个人情感的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认识。这充分表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性。

e.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三、体验反思

①质疑交流

通过研读,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

a.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

b.教师向学生提出质疑:你能用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印证“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吗?文章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各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学生讨论,可以有不同见解,教师巡视并指导。

②拓展延伸

a、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谈谈体会。

b、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C、请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画面(可出示一组花木的画面,如:菊、梅、荷、松树、牡丹等等)。

指导: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回去后可以搜集一些有关花木的文章,与同学进行交流,并提出自己新的联想和见解。

D、用一株实物花或植物(并不一定是名贵的花,可以是生命力顽强但并不起眼的花),让学生现场观察,进行联想,做口头作文:《我看()花》。

[教师总结]紫藤萝瀑布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藤萝不与群芳争,独自开在花谢时,踏春无人恋,蜂蝶亦不顾,而它们却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骄傲自信地为自己美丽生命而欢腾嬉闹。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又会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一种悲哀。仔细品味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珍惜生活,珍爱生命,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③课外作业

a观察花草树木,观察生活

b写观察日记,题目自拟。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写景的作用。

【教学重点】

鉴于本文描写“细”、“美”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以朗读训练为重点。

【教学难点】

文章写景抒情以感悟人生为重点,所以应指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行解决课后生字;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熟读课文。

老师:查阅资料,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教科书前面的彩色插页上的“紫藤萝”图片。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这一株不起眼的紫藤萝为什么会引起作者宗璞的关注呢?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顽强的,生命是令人感动的,《紫藤箩瀑布》正飞动着闪光的瀑布,拥着张帆的船舱,引领我们去感受生命,执著于生命。

二、出示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会写景的精妙。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识记字词。

(老师大屏幕显示,请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嚷嚷 花穗 船舱 绽开 紧凑 酒酿

发端 终极 迸溅 挑逗 繁密 伫立

凝望 笼罩 伶仃 稀零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2、范读课文,感知内容:

这篇散文写的是作者重见紫藤萝盛开,而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要了解作者的这种感慨,就必须通读全文,感受那引人驻足、炫人眼目的紫色瀑布,绚丽色彩,郁郁幽香。下面请听老师的范读,并在听读中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出示问题)

⑴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⑵ 紫藤萝带动了作者感情的变化,那么,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有什么变化?读后你有何感受?

四、简单的内容梳理

看花:花瀑、花穗、花朵

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长河无止境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相互评论、补充。

五、研读赏析

刚才我们共同对文章进行了整体感知,大体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紫藤萝瀑布》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细看它的每一个细部,可以深深的体味到作者倾注其间的思想内涵。

1、作者面对盛开的紫藤箩瀑布,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

19xx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六、教师小结

1、紫藤箩花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依然美丽而繁盛,这其中的“仙露琼浆”便是“生命的酒酿”,同样的',人也如花,劫难总会被幸福战胜,时间总会冲走不快。只要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

2、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些语句?有感情的朗读,试说明理由。

3、四人一小组,分别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互相评价朗读的情况。讨论交流喜欢的理由。

教师:

⑴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精美语句,强调语气、重音、停顿等,体会文章写景的好处。

⑵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赏析方法:找修辞、说好处、品意味。(大屏幕出示赏析方法)

七、总结写法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面获得了哪些启示?

2、写借景抒情的文章,你认为应怎样才能写好?

(提示:景物怎样才能写的细腻、生动?观察景物怎样才能有所感悟?)

八、质疑拓展

学完本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大胆提出你的疑问。

学生可能会就文章的某些句子提出质疑: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老师可相机解答。遭遇到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事业中去。作者发出了“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感慨,我们也由此感到作者的彻悟,对生命的感悟。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了解了借景抒情的文章的一般写法。学以致用。让我们也来尝试一下这种方法:

老师大屏幕投影一种花,如:梅花。

要求:1、细致观察,抓住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口头描绘这种花。

2、了解了这种花,你从它身上学到了什么?请谈谈你由花到人生的感悟。

九、作业

1、再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仔细观察一种花,边观察边思考,最好也能对生命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

紫藤箩瀑布

宗 璞

看花:花瀑、花穗、花朵

忆花: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

悟花:生命长河无止境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与知识点 1、要求抓住作者感情有什么变化,作者感悟到什么哲理,思路上怎么展开。

2、比喻、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3、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知全文大意。

教学难点感悟生命的顽强、美好。

教法设计 讲读──讨论。

教学用时

一课时

一次备课

三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花吗?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同学们所爱也各有不同。那么,世上什么花最美呢?这样吧,有一个女作家叫宗璞,是一个爱花入迷的人。她用她的笔经营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花园。我们去那儿看看,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齐读课文,感知全文

布置思考:宗璞是特意到这儿来看花的吗?文中几次提到紫藤萝瀑布呢?要求学生勾画在课本上。

1、设问:今天宗璞特意来看花吗?哪个句子看得出来?

(我不由得停住脚步)

和它相照应的是哪一句?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老师总结板书:不由得停(吸引)不觉走(感悟)

2、设问:一停一走之间,文中几次提到紫藤萝瀑布?

讨论并明确:眼前流 心上流 流向心底

老师小结:紫藤萝瀑布流经之处,就是作者走过的心路。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用比较法找出紫藤萝与瀑布的.相似之处。

学生齐背《望庐山瀑布》之后,抽学生朗读第二段,从课文中找紫藤萝瀑布与庐山瀑布的相似之处。

直下──垂下 三千尺──不见发端终极

日照香炉──与阳光挑逗 银河──银光

全班齐读第二段,要求读出紫藤萝瀑布的气势。

2、设问过渡:紫藤萝瀑布与庐山瀑布最本质的不同是什么?

抽学生明确:紫藤萝瀑布是花的瀑布,是有生命力的。

抽学生朗读3、4、5段,让学生找出表现花瀑生命力的句子。

抽学生明确:“我在开花”。

设问:为什么紫藤开花了,又笑又嚷呢?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补写出“我在开花”的下一句话。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由浅入深由形象感知到理性思考,把握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学生努力学习,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重点

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学习比喻、拟人和对比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法、讲析法、讨论法,让学生自主性学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在学习今天的新课之前呢,老师要提问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的花千姿百态,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请同学们向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爱的花美在哪里

大家应该知道,

王羲之喜欢兰花

陶渊明喜欢菊花

林和靖喜欢梅花

周敦颐喜欢莲花

那么大家知道宗璞喜欢什么花吗?

没错,就是紫藤萝,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呢,就叫《紫藤萝瀑布》,(展示课题)“紫藤萝”是本文的描写对象,那么它的后面为什么要加上“瀑布”一词呢,大家来看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1)都是由高处垂下

2)紫藤萝像是水在流动,瀑布则是水的实际流动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藤萝比喻成瀑布,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盛开的壮观景象,是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之意得到了诗意的表达。

二、介绍背景

宗璞,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祖籍河南唐河。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宗璞一家,在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感到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三、预习反馈

1、朗读生字并注音

迸(bèng)溅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qióng)浆

伫(zhù)立酒酿(niàng)伶仃(dīng)盘虬(qiú)卧龙

2、理解生词并运用

终极:终点。

迸溅:向外四溅。

繁密:繁多,密集,繁茂。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稀零:稀疏。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蜂围蝶阵:指成群的蜜蜂围绕着,蝴蝶像在列阵一样。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形容枝干苍劲有力。

发端:开始,起头。

依傍:依靠。

四、文本研读

本文主要从赏花、忆花和思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试给课文划分层次,看一看文中作者用了那些笔墨来描写紫藤萝花的。

看花——1---6作者眼中看到的紫藤萝。

忆花——7---9由眼前的花回忆十年前的紫藤萝。

悟花——10---11由紫藤萝的遭遇中得到感悟。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作者依次为我们展示了哪些内容

思考一下,作者整体从哪些角度描写了盛开的紫藤萝花呢?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花形,花色,花态花瀑,花穗,花朵(从整体到局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赏花,看花部分,带着问题看文章的1---6自然段,作者笔下的花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有何好处?

“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

作者为何沉思呢?被什么吸引了呢?

这里的独立成段,既是作者的内心反映,又为下文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2、看花赏花,品读句子

a"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来,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运用比喻,把整片垂下来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写出了它的茂盛。

b"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运用比拟,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赋于了紫藤萝花的动态美。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c”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运用比喻,既写出了花的形状,也让人感受到了它的质感,是像水一样晶莹剔透的。同时,"迸溅"两字,意为跳动,瀑布有落差,所以会有水花溅出来,也赋予了花的动感,让人感觉到它是在跳动的,而不是静止的。

d"推着挤着,笑,嚷嚷!"

运用比拟,一系列的动词,是以动态写静态,把花拟化为人,生动地写出花的多,开得很茂盛。同时她也写出了花的可爱,像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一样可爱,就像是是一种童话般的美。

e"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并且具体地写出了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五、思考探究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的回忆,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作者为什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诉诸嗅觉;色彩,诉诸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作者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修辞上称之为通感。

这如瀑般的紫藤萝花让作者如此心醉,但紫藤萝一直是如此茂盛吗?

2、1)作者在看见紫藤萝瀑布前是什么样的心情?看到紫藤萝后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焦虑和悲痛 宁静喜悦

2)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与现在的紫藤萝花形成对比,有什么好处?

十年前---稀落、伶仃十年后---茂盛、繁密

运用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现在花的生机盎然,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做铺垫。

3、怎样理解:“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

作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感动,紫藤萝花那么繁茂的气势,灿烂的色彩,欢乐的情态,和蓬勃的无限生机,震撼了作者的心灵,所以作者觉得这流动着的花瀑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4、“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如何理解?

十多年前我们国家的.命运:""一个黑白颠倒,极度荒唐的年代。(适当介绍)

5、“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们的心底。”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第2课时

一、教学导入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作者回忆中的紫藤萝与现在的紫藤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作者的心情由焦虑悲痛转化为宁静喜悦,那么这美的力量,生的力量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迪?作者从中悟到了什么呢?

二、体味感悟

阅读文章10—11自然段,并思考:

1、文章后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最后写出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的主旨,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2、“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主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如花开,劫难总要被幸福战胜,时代的洪流总会冲走不幸,生命是永无止境的。这“生命的长河”不仅仅指个人的,人要奋斗一生,在人的一生中,确实是漫长的,特别是对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更是漫长,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是针对爱惜生命和时光的人,人的一生就显得十分的短暂而不够用,再说,生命的长河,也是指“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替旧人。”再好的人也会离开这个世界,然而,我们的子子孙孙还会结果我们未了的事业,继续奋斗,前进。这就是: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

3、但是作者下面却说了:"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花舱”的比喻引出其中装的是“生命的酒酿”比喻,正是这“生命的酒酿”让花儿张满了帆,航行在这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不幸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两句话又表达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

4、此时的紫藤萝瀑布不仅在作者眼前流淌,更在作者心里流淌,作者由此得到了人生的积极感悟,你现在能理解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停住了脚步在最后却又加快了脚步吗?

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这也与文章的开头形成了呼应。前面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里是"加快了脚步"。这说明了作者在观察紫藤萝花的过程中已经有所感有所悟,并且获得了一种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生活的力量。这也启发了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有所观察,有所感悟,从而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好,那么我们就在作者的感悟中把文章齐读一遍

三、拓展延伸

1、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美丽。

2、善于运用联想,饱含感情地将自己的感悟融入所写的景物中。

3、语言清新明快,不事雕琢,明快中见含蓄,流畅中有余韵。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细致,这源于作者怎样的功力?对我们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借景抒情

作者在文章中还加入了自己的感情,她是饱含着自己的人生体验来看待这些花的。其中有她自己的联想、想象和感受。这种写法称之为借景抒情。也就是借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第五,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善于感触,作为积累,不仅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也能让自己从无数的感悟中领会生活的真谛,从而成为生活的主人。也可将其视为心灵的成长历程。

四、体验反思

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通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想告诉人们什么?

作者借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赞美生命的顽强美好,表现对生命的永恒的感悟。告诉人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自己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作业设计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300字。

板书设计

花瀑:气势磅礴、绚烂多姿

看花花穗: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花朵:活泼热闹、繁密美丽

忆花稀落——毁掉——繁盛(自衰到盛)

悟花遭遇不幸——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转悲为喜)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感悟生命的永恒。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3、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重点、难点

l、重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2难点:

(l)学会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词的音。

迸溅出beng)忍俊不禁(jin)

仙露琼浆(qiong)盘虬卧龙(qiu)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l)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2)繁密:多而密。

(3)稀落:稀稀疏疏,出现得少。

(4)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5)酒酿;江米酒。

(6)挑逗:逗引,招惹。

(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

(8)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9)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卧着的龙。

3、阅读全文,思考预习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的。它会令人心旷神怡,会令人浮

想联篇,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读完《紫藤萝瀑布》我们一定会更加热爱大

自然,热爱我们的生命。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2、提问:请给课文分段,看看各段写什么内容?

讨论并归纳:分成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想摘一朵"。

写作者偶见一树茂盛的紫藤萝。

第二段:从"但是我没有摘"到"流向人的心底"。写作者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第三段: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到完。写作者由此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3、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4、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讨论并归纳: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趣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5、提问: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这里运用了通感。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6提问: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1)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2)拟人:"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那是每一条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7、提问: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

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气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8、提问: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讨论并归纳: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而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而死,但人类的生命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流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因此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9、提问:本文的倒叙第二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这些花也正如人,人类社会也正如花一样由每一个一朵组成,虽然某些花或某个人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10提问:"本文的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

讨论并归纳:说明作者从花中得到感悟,心中的失弟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四、小结

本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感悟到生命的永恒,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中心思想)文章写景抒情多处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花的勃勃生机,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五、板书

写景抒情

色:辉煌淡紫色焦虑和悲痛--宁静和喜悦

形:瀑布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状:流动、欢笑、挑逗、推、挤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上盛开浅紫

下待放深紫

色:上浅紫、下深紫

形:帆一舱一舱内

香:嗅一视一幻(通感)

六、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杏额现仅忍峻不禁仙露琼桨盘扎卧龙

┌─┬─┬─┬─┐

│ │ │ │ │

└─┴─┴─┴─┘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位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力。快了脚步。

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2、"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为什么又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3、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上文第二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深刻含义?

5、上文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