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走向海洋》读后感

2025/09/0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走向海洋》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1

从太空鸟瞰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蓝汪汪的一片,那是大海。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0%,水在人体中占60%。可见,人离不开水,离不开海洋。

中国的国土是由960万平方千米陆地和300万平方千米海洋领土组成的,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赖以生存的家园。 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航海史。最有名的'自然是郑和七下西洋了。他在三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到过暹罗、苏门答腊、锡兰山等三十余国家。他传播了中国文化,让东南亚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促进了各国与我国的友好往来。 后来,由于清朝的腐败,我们的海防越来越弱,清朝水师不足六万,舟不过九百,规模仅是元朝水师的十分之一,导致多次战争,最让人丢脸的是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竟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还赔款2。3亿白银,并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新中国成立了,国家领导人决定大力发展航海事业,现在我国有了航母、核潜艇……我国人民海军为执行海上国防,保障海洋科学考察和试验、护航护渔、海上搜救等任务,航行在祖国的万里海疆,在维护我国“海洋国土”权益和保障,在世界和平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2

有人喜欢金黄的沙漠,有人喜欢火红的晚霞,也有人喜欢湛蓝的天空而我却喜欢那一望无际的大海,更喜欢读关于海洋的书。

其中,我读过走向海洋这本书。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识。就算不去海边,也能比去过海边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识。

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它位于亚洲小亚细半岛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是欧亚大陆之间断层下陷而成的内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为1。1万平方米,只相当于我国太湖的4.5倍。海虽然小,却露出岛屿,盛产大理石,希腊语中‘马尔马拉’意思就是大理石,岛也因此得名。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很多知识,例如:世界上最浅的海叫做亚速海、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积是最小的、最浅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的一大岛。

我猜你们一定很想像我这样了解海洋吧。告诉你们哦,只要读一读走向海洋这本书。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3

大家一定读过许多书吧!书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人类的好老师。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走向海洋》。

这本书主要讲向我们介绍了海洋。也陈述了海洋里丰富的资源矿物。类如说蓝藻化石——叠层石,这种化石在海洋里生长,是人类发现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20xx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驾航天飞船来到了太空上。杨利伟与想象那样是恰恰相反的。在大家眼中,它是一座“宝库”是矿物的资源。

这本书的作者崔京生,他是通过观察海洋的每一个角落而写出来的,海洋的深处,值得让我们去探究,去钻研。

读完了这本书,我就想起来一件事:那一年,我们一家人一起去海滩游玩。我们带着赤脚,在海边散步,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下午3点钟。那时,游客已经没有几个了。当我们要准备回家的时候,无意中看见几位游客在乱丢垃圾,这让我们看了十分气愤。

现在,我们也应该要保护海洋,爱护海洋,珍惜海洋,让海洋越来越多,越来越美吧!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走向海洋》。

这本书介绍了古往今来海洋的变化以及国内外人们在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开发,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人们在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开发,因为为了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资源的利用开发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做出了生命的奉献比如说:葡萄牙人麦哲伦。英国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俄国人切留斯。挪威人弗里多约夫·南森。英国人约翰·富兰克林……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油气田,从海水中提取出了铀和镁等80多种元素。人们还开发了水上钻井平台,并且根据需要还研发海防。核潜艇……

“二战”以前的潜艇都是以蓄电池发电为动力,水下航程短,航速十分缓慢,“二战”时因浮出水面充电被炸弹击毁,人们为了克服这个弱点,冥思苦想便设计生产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

中国在1970年12月26日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让“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读了这本书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长大后要利用海洋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美好,并且还要让我的国家科技产业变得更发达,更加强大。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5

我们生活在中原,我对海洋的认识很少,有的是在电视上看见的,海洋有很多热带鱼和珊瑚,很美。 看了<<走向海洋》这一本书,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海洋的`知识。

课本的第一章写了海洋与人类:海洋是文明的起源,海洋是蓝色的宝藏。第二章讲的是海洋与中华民族:我国有悠久的海洋历史从殷人东渡到郑和下西洋我们的海军在了历史上比任何国家都强大。通过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我深深的感到人弱就要被人欺。有海无防,国家必亡。可喜的是当代的海军一天天强大起来了。守卫着我国的海岸线。

第三章讲的是海洋与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海防也日益强大起来了。

中华民族重书光彩的历史华章,中华巨龙腾飞海洋的日子不远了 。我要好好学习制造更先进的潜水艇和航母大家等着我吧!

《走向海洋》读后感 篇6

这个暑假,我看了《走向海洋》这本书,受益匪浅。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而这本书的封面正好是蓝色的,蓝色的天空,蓝色的`大海,让我回忆起去日照见到的大海——湛蓝湛蓝的,一望无际,让我心旷神怡。我还看了好多关于海洋的电影,比如,《海洋》、《深海探秘》、《大白鲨》……我还去了上海海洋水族馆,看到了许多海洋生物。我对大海情有独钟。

读了这本书,我对海洋有了新的认识,我知道了中国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知道了希腊神话中的海王波塞冬和中国的海王妈祖;知道了伟大的航海家马可·波罗、哥伦布、麦哲伦和中国的郑和;知道了海洋史上的英雄郑成功、魏源、毛泽东、林文虎,我还了解了海洋史上几次战争。

书上最后说“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我为电影《海洋》里捕捞鲨鱼、切取鲨鱼的鳍感动痛心,也为日本将大量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未经处理排放到大海里感到可耻。海洋属于大家,我们一定要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