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心得 > 正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2025/09/01心得

爱习作提供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1

通过读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我”做起,从“心”做起!

一、一切始于责任

责任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树立责任心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培养人的工作,小学教育是启蒙阶段,小学生善于模仿,而不善于辨别是非,他们心灵纯洁,可塑性很大,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去效仿,如果他们遇到的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奠基石;而相反呢?我们姑且保守地计算,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三年教出一批(五十名)学生,那么工作三十年就会有五百名学生受到大小程度不同的影响。有人说:责任,人人具备了它,一个民族将振兴;一个民族具备了它,一个国家将走向繁荣。而作为教师,有了责任心,你将影响的也许会是一个人的一辈子!一旦我们有了较强的责任心,那我们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就会如花朵绽放,清香四溢,它就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敞开心扉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孜孜以求,刻苦钻研。

我认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我们就应该把它看做一份光荣的事业,必须树立起应有的责任心,担负起这份责任,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计报酬地工作着,享受着这份责任所赋予的快乐。

二、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如今的我,走进教师行列已十几年,也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一次的家访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一位家长对子女殷殷期望,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的重大。我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争取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要学生每天早读午写不能迟到,自己就坚持每天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门口,不管风吹雨打或身体不适都从没更改过。开始还有个同学迟到,但当他们来到教室,看到老师已在教室等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慢慢地也就能准时到校了。我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消灭错别字,我就利用课余时间练写粉笔字,做到板书秀丽简洁,作业认真批改,及时圈出错别字,并示范一个正确的字让学生对照改正;在写《学生手册》中的评语时,我先打草稿,反复修改,注意用词准确,书写端正。我要求学生礼貌待人,五讲四美,我自己就先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出现在家长、学生面前,主动和家长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及时了解情况,从不摆架子。批评学生注意方法方式,以理服人,使用文明用语。这样,学生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记得那时当一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特别爱模仿,许多家长都对我说:“老师,您真是教育有方,我的孩子回到家,总是模仿您的样子当小老师,连说话的语气、走路的样子也在学呢!”听到这些话,我的心情无比舒畅,也真正体会到:“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重要性。

三、坚持学习是切实提高质量的保证

都说教学相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必须学习,才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脚步。我们要引导我们的学生面向未来,走向世界,我们自己就要先一步地探好路子,才有可能扮好领路人的角色。把握每个时机给自己充电加油,做到每时每刻都是最佳状态,才能迎接挑战,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若是连我们自己都无法走出这一步,我们的学生又怎能跟得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教育好下一代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上,任重而道远,我们更应该责无旁贷地读书,教学相长,充实自己。

自古以来,人们把教师称为“园丁”、“蜡烛”、“人梯”……把教师说成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个个光荣的称号不正是人们对我们满怀的期望吗?我们只有把“提高质量”始终放在心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才能不辜负人们托付于我们的重任啊!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2

《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它贯穿着不同领域,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幼儿美术教育是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提高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它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是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一种需要的满足。在暑假里我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中的《在情境中教美术》一篇文章后,结合本人在美术课题中的一些教学活动,也做了一些思考:

在大班《丰收啦》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国画“向日葵”的绘画活动,活动的目标有两个:一是能掌握向日葵的特征,学习用一笔双色来画花瓣。另一个是能够合理布局,表现前后的遮挡关系。这次活动是通过边讲故事边画图的形式,把孩子带进故事情境中,从而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故事是这样引出的:“有一天,老师去散步,走了一大圈(向日葵的花盘外形),这块地真不错,我决定开垦一下,要种点什么。先往左边开了一条条沟,又往右边开了一条条沟……变成了一个个小格子。这么好的地,我种上了一颗颗种子(点画向日葵的籽)。”然后我又用相同的方法画了另一个遮挡的向日葵,并没有刻意的提出遮挡的关系,只是说在走大圈时,碰到了一条沟,就不能再走了。完成了这些步骤,整个向日葵花盘就呈现出来,孩子们一下就猜出画的是向日葵。然后是添画花瓣,先请孩子们说说花瓣的颜色:有的说是黄色的,有的说是橘黄色的,也有的说一半黄色一半橘黄色。结合孩子们的观点我及时讲述了一笔双色的画法:先用毛笔蘸上桔黄色颜料,把笔舔好再去蘸黄色的`颜料,舔好笔后沿着向日葵圆一个接着一个印画花瓣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只有个别孩子的花盘画得小了些,这次绘画活动多数孩子都是自己动手画的,前后的遮挡关系的向日葵表现的很好,一笔双色运用的也不错,最后我还将多数孩子的作品布置成了主题墙饰《向日葵花园》。由此可见,一旦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情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并被给予了运用美术语言加以表现自己情感的机会,那么,不用过多地去教他们美术技能、技巧,他们也会对自己的美术创作变得积极、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幼儿没有较高的绘画技能,他们的美术作品也依然会充满着创造性和激情。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3

有人曾把幼儿教育比喻成高楼大厦的地基,因为幼儿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就像高楼大厦,只有把地基打好了才能建造出又高又稳的楼房。读完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后,让我对刚刚的说法又有了新的认识,所有的高楼都有地基,那选择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怎样搭建才能让高楼更稳呢?幼儿教育也是,老师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更好?老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作为幼儿教师要有怎样的教学心态?阅读此书后,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学方法、思经验

阅读了“和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这一章节,让我不禁想起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会经常会有一些讨论的环节,我会让孩子们与周围的好伙伴一起讨论,而在书中作者建议教师要扩大互动的人数、将“一对一”的形式变成“多对多”,是的,我们为什么要把孩子们的“朋友圈”缩小,应该扩大孩子们的讨论范围,这样孩子们会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别让孩子产生不良的.感觉”,看到这个小标题,我有些诧异,日常教学中会有什么事情会让孩子产生不良感觉呢?通过阅读作者举出的例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对孩子们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看了该章节让我想起有一个故事叫“打开另一扇窗”孩子就像一扇窗户,一面窗户前的风景并不代表外面的整个世界,教师要试图打开孩子的另一扇窗,看到孩子的优点,采用正面教育方式,才能避免孩子产生不良感觉。

二、研教学、悟道理

“挤一点时间来反思”一文,让我想到任何事情都是要反思,只有反思了才能有提高。在日常活动中,总会觉得自己忙来忙去,没时间反思更多的东西,而在本书该章节中作者从提出三点“见缝插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关键词”反思方法,让我们能够正确的处理时间和反思的关系,只有我们经常反思了,才能找出优缺点,才能更好的进步,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品读‘职业幸福’”这个章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热爱、学会奉献,应该将幼儿快乐成长的过程视为自身生命增值的过程,从中享受奋斗与收获的感动。是呀,想一想我们的生命中总能与一群祖国的花朵一起走过,和他们共同演绎着不老的童话,这就是我们的“职业幸福”。

通过阅读《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要在问、思、行中成长,并不断地去进行尝试和思考,从而习得经验,提高技能,树立自信心!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4

双手无所事事,也像不加思索地随便找点体力负担给学生让他有事可干一样,这两种做法对于少年的智力发展同样是有害的。

单调的、令人疲劳的、不需要任何技巧的体力劳动,双手只不过是一种发出体力能量的器官。

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了。

因此,从一年级起,就应该要求学生的双手能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在手工劳动课上,在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就学习用纸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细的图画。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都很敏感,不能容忍马虎了事的作业。这种敏锐的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

对于少年的作业,我们要求尽量使用精确的工具,使他们的双手和手指做复杂的动作。用手工工具精细地加工塑料、木料和软质金属,对于培养少年的智慧起着重要的作用。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5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我觉得《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如何在教师岗位上能够将工作做好,如何能让自己在这份事业上有所发展,我从读这本书中总结出几个必须要努力的方向:

一、读书,读好书

有句话我一直非常喜欢:“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这在我们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必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应该要不断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善于对书本中的内容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能量,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让自己的“一桶水”永远取之不不尽、用之不竭。

二、关心学生

《给教师的建议》写道:“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的劳动,花费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认为,要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只要带领儿童去参观旅行,跟他们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们一起分享欢乐就行了,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建立跟学生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昵关系,而这对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三、赏识学生

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待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向善向美。可见,赏识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来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并为他的进步欣喜,也使学生明白:“别人能行,我也能行。”不过,我们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应该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退步,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否则,会导致孩子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过程中产生偏差,也会导致他们过于自私、骄横,在集体中很难与别人相处,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会违背我们“赏识教育”的初衷。

“知识就是力量”,确实,读《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教育好学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会让我的学生们从知识的海洋中获得力量,帮助他们扬起未来理想风帆。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篇6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推荐》,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完美的、善良的。

我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不愿意自我被老师忽视、遗忘,期望自我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我,证明给大家看,自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厌恶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厌恶这个老师。为什么会厌恶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超多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用心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

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我在课堂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仅是知识的理解,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潜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之前,我就应怎样做呢?我需要认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理解的是什么?最难理解的是什?”“我就应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用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就应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超多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时间内,是我开始展示自我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此刻学生面前,不仅仅给自我带来信心,也能够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主角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务必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

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决定自我的讲课状况和学生的理解潜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

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就应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善;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就应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简单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就应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

总之,我的课堂就应有一种协调、融洽、简单、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我、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到达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群众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我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能够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潜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

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

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