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清明节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清明节心得体会 篇1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追思故人的雨季。手中的小雏菊伴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更勾起了我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清明节当天天空是灰蒙蒙的,不时会感到丝丝凉意。与"清明时节雨纷纷"背道而驰。
我们怀着悲伤的心情,踏着沉重的脚步,走上东湖英雄山的台阶,停在了"缅怀革命先烈纪念碑"前。往日清静的英雄山,仿佛只有今天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此时才感触到每一个冷漠的都市人都还有一颗犹温的心。
再往前走,我看着一个个烈士的简介,仿佛看到了他们英勇奋战时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正在炮火与硝烟中奋力拼搏着,为革命作斗争。我仿佛听见了战士们在胜利的小号声中快乐的呐喊着,他们欢呼雀跃,脸上满是胜利的喜悦……
走到尽头,有个长方形红色丰碑立在正中央,有许多小菊花盆栽,整整齐齐地围在丰碑的周围,仿佛是维护烈士的小卫兵。碑前刻着"人民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大字。碑后分别写着三位烈士的大名"胡华"、"彭业权"和"何潮"。烈士们的后代手持一束束小雏菊,默默的低头站着。他们忧伤的表情感染了在场每个人的情绪。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向烈士碑深深地鞠躬。是的,没有这些勇敢的烈士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峥嵘岁月里,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了江门五邑人民的彻底解放,许多共产党员,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英勇壮举和不朽业绩,在江门五邑大地铸起了座座红色丰碑。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无怨无悔的追求精神,学习他们百折不饶的战斗精神,学习他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我会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手中的小雏菊早已放下,让小雏菊代替我们陪伴那些逝去的人,使他们不那么孤单。只要我们的心意在。
清明节心得体会 篇2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扫墓活动。
来到烈士陵园,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门口有一座高大雄伟的群雕,雕刻着五位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们戴着刑具,目视前方,一副铁骨铮铮的神情。雕塑下面还有李先念爷爷的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大门是由青石砌成的,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进入大门,走过长长的陵道,两旁高大的松柏苍翠而挺拔,像是在守卫烈士的英灵。接着,我们来到了纪念碑前,上面刻着朱德元帅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这几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升辉。纪念碑下有三级台阶,象征着组成西路军的五军,九军和三十军,碑重21800斤,向征着西路军21800人。站在纪念碑前,同学们表情端庄而严肃,默哀的时候,全场肃静,听不到一点声响,只有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动。
纪念碑前的活动结束后,老师将我们带入了墓区,看着一位位烈士的墓碑,我心中思绪万千......当年,面对十万匪军。红军战士毫不畏惧,他们与敌人在河西走廊血拼了197天,却终因寡不敌众而失利。我怀着沉痛的心情,一一向烈士们致敬,我在心里默默向烈士们说:“您们虽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但您们至死不渝,英勇顽强的大无畏精神将永垂史册!告别了一位位先烈,我们来到了“百人坑”前,这里埋葬着840位先人的遗骨,是土匪马步芳活埋红军的地点之一。“百人坑”后面有四组浮雕,分别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动人场面。
离开烈士墓群,我们还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和九军军长孙玉清的墓碑,在这次扫墓活动中,这位年轻的军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15岁入党,1937年3月在战争中被俘,面对匪军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终,被敌人在纺织厂秘密杀害,那一年,他才28岁。
望着大门上“忠骨英魂”四个大字,我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烈士陵园。
英雄们,安息吧!让我们为您们献上白花一朵,表达我们永远的哀念。
清明节心得体会 篇3
不知不觉中,冬天的寒冷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迎接我们的是暖和的春日。小草钻出了地面,柳树长出了芽孢,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何不去踏青?
踏青的好时候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俗话说“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雨”,在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要祭祀,缅怀逝去的先人。
——是谁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了上奠基?你一定会想起英烈们。是啊,多少革命烈士的鲜血——才染红了五星红旗!多少革命先烈魁梧的身躯——才筑成了中华民族的今天!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敌人的枪口下,坚贞不屈,谱写了一曲女英雄的赞歌。
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视死如归,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力。
赵一曼——抗日巾帼英雄,在与日寇殊死搏斗中为国捐躯。
······
如今,仍有不少人时常回顾历史,不忘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我们的先烈,经过多少磨难,就只为见到祖国的复兴——而今天,祖国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先烈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小困难:复杂的数学题、艰难的一个任务、老师的批评——遇到这些困难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退缩呢?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绊脚石和拦路虎,但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的原因就是能否勇于战胜它,夸过它,其实与困难作斗争,成功后的喜悦是更珍贵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还应该学会珍惜。珍惜分分秒秒,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天。现在‘浪费’现象并不少见,在革命先烈生活的那个年代,粮食是多么宝贵啊!所以我们要杜绝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生活的一点一滴,才能发现生活中小事的‘美’之处。
我们的缅怀,缅怀的是先烈,是先烈的千古绝唱,是先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清明节,让我们在缅怀的同时,反思自己,多加学习:学习先烈的爱国精神、为人民服务。
让我们走近先烈,回顾历史,倾听英烈谱写的复兴之歌;让我们走向美好生活,发现美丽,续写新时代的美好愿望!
清明节心得体会 篇4
我的妈妈来自贵州,从小就听妈妈说起好多好多她家乡的人和事,这使我小小的心灵里就有一种抹不去的向往。
今天,妈妈给我讲诉了她家乡过清明节的热闹场景,我听得津津有味。
清明时节,油菜花开的漫山遍野,景色可漂亮了,到处黄澄澄的一片。
清明节当天,家家护护都起得很早,亲人们聚在一起,吃过中饭,携带准备好的酒食果品,纸钱等东西,到坟上去悼念已逝的亲人。
由于妈妈的家乡在贵州山区,一般都是土葬,坟与坟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所以扫墓得从这座山走到那座山,可辛苦了。
来到坟前,大人们分工合作,男的去距离远的地方扫墓,女的在原地坟前,把在家里准备好带来的饭菜摆放好,开始做饭前准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小孩子们则拿着自己亲手做好的风筝到田野里去放 ,开心极了。
下午4点左右,去远处扫墓的大人们回来了,忙的也忙好了,大家走到祖先坟前,先把酒食果品摆放好,然后开始祭拜,按从老到幼的顺序轮流磕头。当小孩子在磕头的时候,站在旁边的大人们就会说: “希望祖先们保佑小娃娃们一生平平安安,考上名牌大学之类的话”,磕完头后,大人们就把准备好的纸钱拿出来,开始烧纸钱,大把大把的往火堆里丢去,漫天都是飞舞的纸絮,落在了大家的头上——, 衣服上,火烧的很旺很热,但大家还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祖先们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大人们拿出鞭炮开始燃放,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完后大家围坐在坟前的空地上,把烧好的饭菜端出来放好,开始吃晚饭,在野外吃饭,大家都吃的很开 心,吃完后收拾好一切后,开开心心的你前我后的各自走回家。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纸钱,野炊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已逝亲人对祖先的一种深深怀念。
希望有机会和妈妈回她的家乡去看看。
清明节心得体会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诚如杜牧所说,清明时节,常常阴雨连绵,漫山遍野尽是湿淋淋的,犹如一幅水墨画。脸上写满感伤的人们,撑着一把把油纸扇,微微低着头,走在前往墓地的山路上。雨水顺着伞面滴滴溅落在地上,我想,也许是老天爷不愿意看到人们太多的伤悲,于是就用雨水洗刷记忆中的沉痛。
每逢清明,我们全家都会去拜山。印象中的清明扫墓,既没有“雨纷纷”,也难以觅得“行人欲断魂”。一路花红柳绿,春光烂漫。远处泛绿的树木进入我的视线,连鸟雀也开始叽叽喳喳唱着春天的奏鸣曲。只有近处,杂草中林立着一座座坟墓,平添了一丝丝肃穆的氛围。“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吟诵起这诗句,心中不免多了一份伤感。我们走到祖先的墓前,虔诚地放置了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双手合并放在胸前,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地悼念。奶奶嘴里念念有词,我却听不清在说些什么。也许是祈祷,也许是祝福。愿先人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
想起奶奶曾经对我说起的祖辈们度过的那些艰苦岁月,那些困苦生活,我不禁潸然泪下。我们虽然没有这样的经历,可是我们读过中国历史。清末的颓败,民国的惨凄,抗战的艰难。国家衰亡,民不聊生。江姐的英勇,五壮士的不屈。无数英豪,慷慨赴死。是他们,用鲜血捍卫了国家民族;是他们,用悲壮换来了和平安宁;是他们,用艰苦换来了今天的幸福。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先辈们的艰难创业,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清明时节,作为后代子孙,我们又怎能不深切缅怀他们,怎能不虔诚祭拜他们呢?
纸钱烧完了,留下一堆灰烬。我往山上一望,空中飘着的尽是纸灰,如同一只只灰色的蝴蝶在跳着一支悲伤的舞。随着清风,连同我们对祖先的怀念一同飘飞、远走。我端起一杯酒,洒在坟前,合上手,再一次虔诚地跪拜。此时的我,心中的波涛再次掀起:忘不了,忘不了先烈们对祖国的功勋;忘不了,忘不了祖辈们对儿孙的贡献。
先辈们虽远在天边,却近在咫尺。他们一直活着,活在你的心中,活在我的心中,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