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25/09/03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三、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1、师: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完后说一说这两首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感想?

2、师生交流

师: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人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遍。

3、复听这两首歌曲。

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师: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4、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再次复听,在心里跟录音哼唱。

师生讨论演唱形式。

5、师生小结: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听辨音的高低

1、复习“ 6 1 2 3 5 6 ”

要求:边做手势边唱

2、教师弹奏以上六个音让学生听辨,一一找到图上相对应的卡通人物。

3、按卡通人物的高矮大小,把音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唱准。

学生板书

其余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在书上 用手势唱准“ 6 1 2 3 5 6 ”的音列。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 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 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 等情境练习。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课《山野童趣》之《捉泥鳅》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捉泥鳅》,并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捉泥鳅”的快乐。

2、学生能够认识四四拍的拍号并了解其意义。

3、欣赏钢琴独奏《牧童短笛》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以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捉泥鳅》。

教学难点:附点的演唱、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话题导入。

1.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 情境创设,实图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泥鳅图片)你们玩过捉泥鳅吗?它容易捉吗?(课件:泥鳅的介绍)

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见识几位爱捉泥鳅的小朋友。听!他们来啦!(课件:播放歌曲)板书:捉泥鳅

第二环节:歌曲新授

1、初听 师: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听后感受到的歌曲是什么情绪呢?(欢快地、活泼地、风趣地)

2、二听 师:我们再认真听一听,想想从哪些歌词中你能感觉到小朋友特别想去捉泥鳅呢?(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课件:播放歌曲 )

3、 三听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最后几句歌词出现了什么情况?(出现了反复,唱唱反复部分,说明了孩子想去捉泥鳅的急迫心情)(课件:播放歌曲 歌谱)

4、学习附点部分的歌唱。

师:请同学们在曲谱中找出附点节奏,并数一数有几处?(8处)师:这些是八分附点音符,这些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增添了欢快的气氛。

5、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师:现在我们来跟琴一句一句的学唱这首歌曲。

6、接口唱练习。

师:你们唱带有附点的一、三、五等单数句,老师接唱双数句。

7、难点解决。师:在歌唱中你觉得还有哪里唱起来比较困难?

8、完整地歌唱歌曲。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完整的唱一遍这首歌曲。

9、理解拍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吗?(四四拍。它表示的'意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它的强弱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10、声势训练:以第一句为例子,第一拍:跺脚 第二拍:拍腿 第三拍:拍手第四拍:拍肩

11、师:我们自己打着拍子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 第三环节:自主创编:

1、师: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节,这首歌曲里描述了哪几个人?

2、师:你能将这其中的人物表现出来吗?你可以找搭档配合,同学们想一想,动一动,一会请同学们表演唱。

3、请同学们表演并评价。(课件:播放歌曲伴奏)

第四环节:歌曲欣赏

1.师:捉完了泥鳅,好累呀!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下,聆听钢琴独奏《牧童短笛》。(课件:播放歌曲)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高兴吗?美妙的世界,美妙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那么我们也要努力学习本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本课反映了少年儿童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的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2、聆听《四季童趣》、《捉迷藏》、《樱花》、《雪花飞舞》,感受音乐不同的风格情趣。

教学重难点

1、创编活动。

2、有感情的`演唱,以情带声,做情景表演。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拍手进教室,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 2 3 4 │ 5

—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3、复习歌曲《四季童趣》。

二、聆听《樱花》、《雪花飞舞》

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天开放,人们总是喜欢在这个时节赏花。

2、复听,思考歌曲的旋律出现了几次,每次的速度是否一样?

3、介绍《雪花飞舞》的创作背景 。

4、初听乐曲,感受想象雪花漫天飞舞的情景。

5、复听乐曲,找出代表“雪花”的音调并哼唱。

三、学唱歌曲

1、导入:复习歌曲《藏猫猫》。

2、聆听《捉迷藏》:感受歌曲的情绪。

3、用哼鸣模唱歌曲。

4、学唱歌词: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

2、在熟练的基础上,用稍快速度来演唱歌曲。

四、创编活动

1、用歌曲录音作背景音乐的伴奏,做音乐游戏。

2、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小结,下课。

课时小节及体会:

课堂小结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著名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 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⑴一共有几次营救?

⑵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⑴“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⑵“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⑷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⑸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马上报信

人们:纷纷赶来

政府:直升机和破冰船

追鱼——遇险——得救

【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

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

3.重视以读为本。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足: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1、让学生自己读了书以后,对于读懂了什么,应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抽学生汇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帮助,可这节课我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自渎、感悟、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应该注重读---评---再读,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后,本来打算配上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可由于自己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浪费了时间,就没有实现这一环节。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台湾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台湾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认识台湾。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中国地图)

在这张中国地图上,有我们美丽的福建,你们知道在哪吗?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岛屿,叫(台湾岛)。

福建和台湾离的很近,谁去过台湾?听说过台湾?

台湾有哪些好看的景点,有好吃的小吃呢?(乌龙茶、日月潭)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蜗牛和黄鹂鸟》

有谁听过台湾小朋友唱歌呢?或者听过台湾的民歌?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台湾小朋友用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这首歌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蜗牛和黄鹂鸟在哪呢?

蜗牛和黄鹂鸟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歌曲播放第二遍。

现在谁听出来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赏《蜗牛和黄鹂鸟》,并将歌曲中的故事体现在图画中,了解台湾语言的特点。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遍,这次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把这个故事用画笔画出来,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画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师根据歌曲画图。

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讲歌曲带到这幅图画里的。

房子有一扇大大门,门前有一颗葡萄树,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谁知道为什么门前一个葡萄树要唱成阿门,阿前。

因为台湾人跟我们厦门人说话很像,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阿字,阿公,阿爸,在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这个字在歌中让这首歌听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

有阿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嘴,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现在拿出我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乐中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歌词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当鼓槌,前奏的时候敲起来。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据歌曲去图画里找对应的事物。

3.欣赏歌曲,并在迷宫图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还把这个藏在了一个小迷宫图里,先用眼睛看看图上有什么,看看音乐里的故事在这幅迷宫图的什么地方。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找图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据歌词去迷宫图里找对应的事物。

刚才我们是听音乐找图片,现在我们通过听音乐走迷宫。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走迷宫,一句歌词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歌曲走迷宫。

三、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着视频对照你的迷宫图,都走对了吗?

-----播放动画视频。

刚才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蜗牛和黄鹂鸟故事的顺序,看看你走对了吗?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知道台湾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吗?

-----播放舞蹈视频。

台湾的哥哥用什么乐器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你们最喜欢哥哥们的什么动作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看看台湾的哥哥有哪些动作。

-----播放舞蹈视频,学习动作。注意观察舞蹈动作有哪些是重复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着歌曲表演舞蹈动作。

3.今天我们听了台湾小朋友唱的歌,还看了台湾哥哥的视频,还用找规律的办法学习了哥哥的动作,今天我还请了我的好朋友来给小朋友们表演另一种动作的《蜗牛和黄鹂鸟》,请大家一起欣赏,跟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