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1
目标:
1、组织幼儿玩手影游戏,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创编手影儿歌。
2、在创编儿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没有光就没有影子。
情境创设:手影视频、黑色屋子、手电筒
活动实施:
一、 欣赏视频
1、小朋友们,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真……
幼儿说说自己的小手真能干,夸夸小手。
师总结:我们的`小手除了会做饭、洗碗等等还会变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里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2、刚才电视里的小手表演了什么呢?影子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小结:手影真有趣,我们来玩手影游戏。
二、有趣的手影游戏
1、玩手影游戏(模仿教师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手影儿歌。(结合提问)
3、师总结:我们一起为儿歌想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有趣的手影游戏。
三、创动作、编儿歌
1、说一说,你的小手还会变成什么动物?
2、幼儿创编动手表演
鼓励幼儿创编的动作与别的小朋友的不一样,将它拍下来。
3、根据新的动作,创编新儿歌
创编儿歌:手影游戏(儿歌)
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
变小猫爬墙走,变小狗张大口,
变鸭子水里游,变鹦鹉(喜鹊)立枝头。
太阳公公回家去,喜欢它们全抱走。
我在墙壁前,表演一双手:
变公鸡喔喔叫,变兔子蹦蹦跳,
变山羊胡子翘,变黄牛吃青草
太阳公公看见了,对着我们点头笑。
我在墙壁前,表演一 双手:
变小鸟飞飞飞,变小兔蹦蹦跳;
变螃蟹横着走,变老鼠吱吱吱;
变小猴翻跟头,变小鸟叫啾啾,
变螃蟹横着走,变乌龟慢悠悠。
太阳公公真高兴,夸我有双灵巧手。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2、尝试对食物的名称进行分类。
3、享受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准备各种风味小吃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风味小吃、展示各种风味小吃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向幼儿介绍各种风味小吃的名称及特点。
二、同伴交流。
1、师:“好了!小朋友们都知道这些风味小吃的名称了,那我请小朋友们找出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后,去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告诉他为什么自己喜欢那种风味小吃。
2、留心观察,适时指导幼儿,并让(大考吧幼儿教育 )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喜欢的风味小吃。
三、给风味小吃找家。
教师舞台放用盒子制成香芋包、饺子、春卷、粽子等“风味小吃屋”,让幼儿把不同风味小吃的图片放到相应的风味小吃屋里。
师:“我们都知道风味小吃的特点了!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那些风味小吃是一家人呢?现在老师就考考小朋友们,把同是一家人的风味小吃,放入风味小吃屋里,看看哪些小朋友最能干!”
四、游戏:风味小吃蹲。
教师和幼儿分别戴各种画有风味小吃的头饰扮演各种风味小吃,如扮演五香条、鱼丸、春卷、粽子等。
师:现在我们玩个游戏,小朋友先把自己要扮演的风味小吃的头饰先戴起来,再听老师说怎么玩这游戏,先从“春卷”的.小朋友开始,“春卷”的小朋友边念边蹲:“春卷蹲,春卷跑,春卷蹲完粽子蹲。”这时扮演“粽子”的小朋友也是边念边蹲:“粽子蹲,粽子蹲,粽子蹲完肉包蹲。”这时肉包也是一样的,按着顺序,自己和旁边的小朋友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要搞清楚,念错的小朋友或被点到而没有蹲的小朋友或是没被点到的而蹲下的小朋友,不能和我们一起游戏,并表演一个节目给小朋友们和老师看,念儿歌时不一定要很快,可以由慢到快。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早读活动,获取回答问题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2、能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并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四季成语、叶子的组成部分及用途。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树叶
活动重点:
能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仿编儿歌。
活动难点:
了解四季成语、叶子的组成部分及用途。
复习儿歌,分季节分析儿歌中词、句,丰富四季成语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我们学过的一首儿歌《叶子》你们会读了吗?我们一起来划读。
春天:
师:在儿歌中先写了哪个季节,哪位小朋友可以说出有关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回大地、鸟语花香、百花争艳、花红柳绿)儿歌中说春天的叶子是稿纸,你知道什么是稿纸?(一般来说纸上印有横条的,或者方格的都叫稿纸)那什么是日记呢?(日记就是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用自己的方式写下来)
师:为什么说春天的叶子是稿纸呢?
小结:
因为稿纸是崭新的,就像春天一样充满希望,是崭新的开始。春天是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就像稿纸一样是崭新的,毛毛虫也经过了漫长的冬季出来用自己的感官找新鲜的实物啦!
师:扩句XX的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
夏天:
师:毛毛虫写着写着又到了哪个季节?(夏天)谁可以说出有关夏天的成语?(烈日炎炎、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挥汗如雨、酷暑难耐)儿歌中说夏天的叶子是歌谱,什么是歌谱?(歌谱是指曲谱与歌词的组合、歌词则填写在相应音符的下方)为什么说夏天的叶子是歌谱呢?
小结:
夏天的树叶枝叶繁茂,为人们带来清凉,就像唱歌一样欢快。
师:蝉儿唱了一下午,那夏天还有什么会叫的昆虫呢?(蟋蟀、蚱蜢、蝈蝈、纺织娘,纺织娘是早为人们选养观赏的鸣叫昆虫)
秋天:
师:唱着唱着又到了哪个季节,谁可以说出有关秋天的成语?(一叶知秋、秋风落叶、金风送爽、秋风萧瑟、天高云淡)秋天的叶子是贺卡,风哥哥送给云姐姐,为什么秋天会选择送贺卡呢!贺卡里会庆祝什么呢?
小结: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树叶就像贺卡一样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
师:收获的秋天过去了,又到了冬天,谁可以说出有关冬天的成语?(冰天雪地、滴水成冰、鹅毛大雪、银装素裹)儿歌中说冬天的叶子是棉被,小草在棉被里乖乖睡,为什么把冬天的叶子比作是棉被呢?
小结:
冬天的叶子虽然掉落了,但一样有它的价值,为小草带来了温暖。
师:你们还知道冬天下大雪对小麦有什么好处吗?有一句谚语叫做:瑞雪兆丰年。
二、师:这是一首赞美叶子的儿歌,我们要把赞美和感谢之情加入到儿歌里,现在牟老师先来读一遍,大家先听一听。
师:我相信小朋友的声音也很好听,我们来试一试吧!注意自己微笑的表情,也可以加上自己好看的动作。
三、师:在生活中,你们见过什么形状的叶子呢?
教师边放图片边补充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知识。
师:你们见过这么多的叶子,那你们知道树叶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小结:
树叶有针形叶、扇形叶、心形叶和三角叶,树叶是由叶脉、叶片、叶柄、叶缘、叶尖、叶基组成。
师:你们知道叶子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吗?
小结:
净化空气,可做饮料,可做饲料,可加工成药材,预报气象,滴水观音花在下雨之前会滴水。
活动延伸:
回家一起与爸爸妈妈探索叶子还有什么用途。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跨班跟进课"活动,我执教的是大班的散文诗《黄叶子》,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我在不断地专研教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环节的设计,以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自己在三次执教的过程中的一些所想所思。
一、教材的处理
1、第一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这篇散文诗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中间的三段内容,它具有一个非常规整的句式,语言非常优美。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可以将这三段的内容作为一个重点内容来引导幼儿学习。
因此在第一次执教中,我制定的活动的教学目标中的第二条是:学习句式"树叶——小动物——",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我制定的活动难点是: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学习句式,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2、第二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散文诗的最后一段在句式上其实是在之前的三段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内容上是对前三段内容的'一个提升。如何来处理这一段的内容,是分开学习还是结合之前的三段内容,在之后的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该如何体现,这些思考便影响和指引这我接下来的教学设计。
第一次执教时,我在欣赏散文诗的最后一段时是将这一段单独拿出来让幼儿的,在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后用"我们再接着听下去"来作为过渡,这样的处理方式显得比较生硬。因此,在第二次执教时,我在幼儿学习完前一段散文诗(集体朗诵)后,直接在背景音乐声中将最后一段的内容呈现给幼儿,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使幼儿觉得新奇,也使环节之间的过渡更为顺畅。
3、第三遍读散文诗《黄叶子》之后,我发现了散文诗的.第一段内容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导入,可以通过对第一段内容的呈现来和自然地引出全文。
在前两次执教中,我采用的图片是静止的,而且在呈现图片后提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学习散文诗没有多大的帮助,还使得导入部分过于繁琐。因此,在第三次执教时,我采用的PPT落叶图片是动态的,而且在图片呈现以后,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秋天到了,树上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直接呈现散文诗第一段内容,使幼儿进入散文诗的优美意境,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细节的处理
1、句式的学习在句式的学习过程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以看、听、说为主体的语言环境,调动幼儿说的欲望,促进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
其一:第一环节的初步感受散文诗内容,在我朗诵散文诗的时候没有出现PPT画面,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自由地说说自己听到的。其二,第二遍朗诵散文诗时配上PPT画面,再次通过一个提问"———"让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说一说。两次内容的呈现不同,提问指向的重点不同,使幼儿逐步进入带散文诗的世界中去。同时,借助图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支架,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2、动词的处理散文诗重点内容中出现了"躺"、"坐"、"藏"三个动词,动词的出现使小动物与落叶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加有趣、生动,如果将动词的学习融入进去,一定会使孩子们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刻。
其一:集体试试躺的动作,请个别小朋友学学坐的动作,个别、集体试试藏的动作。其二:为最后的角色表演活动做好铺垫。
3、图片的呈现动态落叶图片的选用,使秋天的景象更为生动、真实,相比较静态的图片而言,起到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也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副背景大图的使用,使最后的角色表演环节充满趣味,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游戏的兴趣。
通过这次的"跨班跟进课"活动那个,我在如何处理教材、设计活动方案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经验,我认为:
首先,一定要反复研读、分析教材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要做到"反复细读、品味全文"。
其次,一定要处理好教材中的细节部分内容,要做到"反复思考、体现细节"。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4
《商业街》游戏活动介绍:
《商业街》是语义认知类游戏。语义认知能力指的对词语信息的理解能力,比如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理解“动物、植物”等一些类别、理解“大、小”等一些关系,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对商品类别和一些关系的理解能力。
在活动中,通过“商业街”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认识各种商店的名称,在了解物品特征的基础上将物品分配到不同类别的商店中,同时,让幼儿理解“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几种关系。通过这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对物品类别的理解和对以上几种关系的认识。本单元由四部分活动组成。
《商业街》游戏活动安排:
活动1:布置橱窗(一)
活动2:布置橱窗(二)
活动3:商店与售货员
活动4:商店与商品
《商业街》游戏活动目标:
1、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理解“大小、多少、长短、高矮”几种关系
3、学习使用一些量词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商店大卡片4张(面包房、服装店、鞋店、玩具店)
幼儿材料:
商店卡片4张(面包房、服装店、鞋店、玩具店)
商品卡片16张(从32张商品卡片中挑出食物类4张、服装类4张、鞋类4张、玩具类4张)
重点:
1、根据商店的外形特征说出其名称,理解商店的实际用途。
2、将商品卡片归类,摆放在相应的商店中。
流程:
1、认识商店
2、观察商品卡片
3、游戏“布置橱窗”
4、交流、检查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4张商店大卡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房屋的外形特征,猜猜每家商店的名称。
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用“请幼儿逛新开张的商业街”为情节引入活动。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商店的外形特征,判断出商店的名称。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说说不同商店都出售些什么商品。
(二)幼儿观察自己的16张商品卡片,说出每张卡片上物品的名称。
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着重引导幼儿认识不太熟悉的商品,也可以扩展活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同类商品的名称。
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说出名称的`同时学习使用量词,如一个、一件、一双、一堆……
(三)游戏“布置橱窗”
玩法:幼儿将自己的16张商品卡片放在相应的商店中,每个商店4张。
提示与建议: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商品卡片进行归类,放入相应的商店中。
(四)幼儿互相欣赏操作结果,检查商品摆放是否正确。
提示与建议:
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延伸:
1、家长带幼儿外出购物时,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类型商店分别出售什么商品。
2、引导幼儿观察商店橱窗陈列的商品,说出这些商品属于哪一类。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春天在户外活动的乐趣。
2.激发创作潜力,锻炼动手能力。
3.感受风力大小对有关风的玩具的影响。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用语言描述春风的特征。制作各种风的玩具。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制作风筝、风车的材料和工具,如纸、水彩笔、竹条、线、剪刀、矿泉水瓶、塑料袋、报纸、细线、小竹条、透明胶、大头针等等。
2.幼儿曾玩过的有关风的玩具。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寻找春风,体验春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轻轻的,细绵绵的,很飘柔,很温馨,很温暖,给人舒畅,让人忘调烦恼,陶醉其中!感觉自己好象就是那阵春风!)
2.启发讨论:、
(1)户外玩什么游戏需要风儿的帮助?
(2)制作风车、降落伞等需要什么材料?
3.制作玩具。
(1)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前收集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启发幼儿和同伴一起制作风车、风筝、降落伞、飞机等小玩具。
(3)幼儿分成四小组,分头制作其中一种小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4.和风儿做游戏。
(1)幼儿在户外玩自制玩具。
(2)探究玩具与风力、风速等的关系。
5.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风的玩具。
2.请家长利用休息天带幼儿到户外玩风的玩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孩子们特别感兴趣!在对春风的描述过程中,又说出了很多春风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语言表述很清楚。在制作玩具的'过程中,个别小组的孩子动手能力有点差,有很多孩子连剪刀都不会用。因为有些孩子是这学期刚刚入园接受幼儿园正规教育,在家都是在爷奶身边,动手能力相对就很差。不过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老师就要注意以后在动手方面要对孩子们多做一些训练。通过游戏,孩子也发现了风力、风速与玩具间的关系。游戏的兴趣也非常浓。这节课收获的确是很大。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将学过的汉字归类(水果、动物、电器、颜色、蔬菜、文具)。
2.能有兴趣地、快速准确地找出汉字。
游戏准备
1.废纸箱6个,分别贴有汉字:水果、动物、电器、颜色、蔬菜、文具,里面分别装有相应字卡。
水果 动物 电器 颜色 蔬菜 文具
2.数字卡1~5。
3.幼儿对分类箱里的汉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游戏玩法
1.老师将幼儿分为5组,向幼儿介绍面前的6个字卡分类箱,然后面对箱子而坐。
2.幼儿一起问:“老师、老师找什么?”老师说出分类箱中任意一张字卡,如:“请你帮我找‘老虎’字宝宝”。
3.每组第一个幼儿听到老师的指令后行动,要分辨老师的指令,想想字卡在哪一个箱子里,如“老虎”属于“动物”类,马上跑到“动物”类的箱子里,掏出字卡“老虎”,放在数字卡1的下面,表示第一名;第二找到字卡的幼儿就将字卡“老虎”放在数字2的`下面,表示第二名,下面的以此类推至5个队都玩过一遍。
游戏规则
游戏时,没轮到的幼儿不能提醒正在玩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