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音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让孩子表现春天自然界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春天大自然的各种东西都是活的,让孩子来表现这个过程是一种挑战,但是,这能够让孩子从小就积累生活中的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他后继发展是有益的。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导入来引出主题,第二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指导来引导孩子把春天万物的变化用动作表现出来,这个环节是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设计这个教案时,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重指导策略的艺术。第三环节引出下次要预设的内容
活动目标:
1.在对春的不断体验
基础上,愿意在音乐声中尝试用不同方式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理解。
2.熟悉这首曲子的节奏,重点表现春天的万物生长的过程。
活动准备:flash配上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导入:
又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鸟们,听着音乐一起来跳春天的哆、来、咪。
一.倾听音乐、激发兴趣
1、倾听第一遍音乐
师:大自然的春天可真美,你有没有感觉到春天的美?真的么,让我们边听音乐边来感受吧!
提问:你们听到了么?你们看到了么?你们闻到了么?你们感觉到了么?请你来说说。(老师的这种提问,把孩子所有的体验进行了引导,便于孩子回答)
2、倾听第二遍音乐
师:你听了之后,春天的哆、来、咪你还找到了哪些?(建议孩子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动作)
二.熟悉旋律,重点表现
1、引导孩子边听音乐边表现春的哆、来、咪
师:这段音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样的春天动作呢?
请几个孩子上来做动作,大家一起猜一猜、学一学(鼓励孩子的生成,加强孩子之间的互动)
2、引导孩子尽可能把春天各种事物生长的过程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春天的小草是怎么长的?你们用动作做做看。(请个别幼儿演示,老师用语言帮助孩子去理解孩子用动作所表现的小草的生长变化过程)
提问:春天还有哪些植物或动物也在发生着变化呢?(请孩子发散)
追问:你怎么用动作把它们的变化做出来呢?(请孩子尝试做)——放音乐片段,让孩子进行表现
这个过程是重点:
老师如何把握是关键:
把握一:孩子如果表现的`动作是单一的,老师要用语言进行激发。如:小草慢慢长高啦!左边长长,右边长长,越长越绿。
把握二:孩子如果如果不会表现,可以请其他的孩子一起帮忙。如:有谁愿意来做做
把握三:孩子表现的动作如果在空间上还不能充分的话,可以提示孩子,注意空间方位等的表现。
3、请孩子边听音乐边表现春天万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把握四:孩子在听音乐时,会产生各种问题,需要老师随机地进行引导。或在边表现,边倾听的时候进行语言暗示。如:这段乐句,你可以变动作啦。
4、请个别孩子上来表现(可以让孩子学一学)
重点看他们的动作是否有节奏感。
5、老师让孩子完整欣赏一遍“春的哆、来、咪”舞蹈
感受舞蹈艺术的美
6、请孩子一起跟着老师学学、跳跳
进一步加强关于音乐节奏的要求。
三、延伸
春天真美妙,我们用自己优美的舞姿,把春天跳出来了,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春天表现出来呢?下次,我们自己动手画,自己动口编,把春天的哆、来、咪都表现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熟悉乐曲旋律,感受音乐的结构形式。
2、 尝试用语言、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3、 能积极愉快的参与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录音机
2、 多媒体课件《雨后戏水》
3、 鸭妈妈及小鸭子的胸饰。
活动过程:
一、 创设环境,引出课题。
1、 创设环境,出示多媒体画面。
师:在草地上下了一场雷阵雨,不久雨停了。你们看,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呀?(出示多媒体画面)呀!原来是一道美丽的彩虹!有一群爱玩水的朋友想到草地上玩水。你们猜一猜它们会是谁呢?
2、 幼儿听音乐拍手,请出小鸭子。
二、 感受音乐,创编动作。
1、 欣赏第一段音乐幼儿想象创编出动作。
(1)、幼儿听音乐想象小鸭子出来的动作。
师:原来是一群爱玩水的小鸭子,我们一起听听音乐想一想,小鸭子是怎么出来的好吗?(幼儿边听音乐)
(2)、幼儿模仿小鸭子出来的动作。
(3)、引导幼儿创编出小鸭子在下过雨的`草地上踩水的动作。
(4)、跟着音乐学学小鸭子是怎么出来的。
2、 欣赏第二段音乐幼儿创编动作。
(1)、创设情景让幼儿想象创编出动作。
师:小鸭子在草地上边走边玩,走着走着。啊!前面有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好请啊!听听音乐,想一想,猜一猜,小鸭子们会干些什么?(幼儿创编各种小鸭子在池塘里戏水的动作)
(3)、跟音乐学学小鸭子在池塘里戏水的动作。
3、 欣赏第三段音乐创编动作。
(1)、创设情景,让幼儿听着音乐创编出小鸭子回家的情景。
师:小鸭子们在池塘里游泳、捉鱼、洗洗羽毛,多好玩呀!可是天色不早了,小鸭子要回家了。听听音乐想一想,小鸭子是怎样回家的,好吗?(幼儿听完音乐后创编动作)
(2)、跟着音乐回家。
三、 完整地欣赏音乐。
师:有一群小鸭子也想去玩水了,你们看,它们来了!(播放多媒体)
四、 集体表演。
1、 幼儿戴上胸饰到草地上池塘里戏水。
2、 和多媒体中的小鸭子共舞。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长在海边的人,“船”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传统的“赛龙舟”“划船比赛”,却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孩子们更是无从知晓。特别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劳动号子的音乐,幼儿较少接触过。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学会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特点,我选择了中班音乐活动“划船”,引导幼儿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体验歌唱的乐趣。
活动目标:
一、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学习用雄壮有力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二、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尝试创编动作。
重难点:
1、重点:初步学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具有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
2、难点:理解劳动号子在划船比赛中的作用。
活动准备:
电子琴、自制图片、图谱、划船比赛的VCD、一面小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划船比赛VCD,感受划船比赛时你追我赶的气氛。
1、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是怎样划船的?(引导幼儿学做划船动作)
2、结合练声,气息练习,引导幼儿用 “嘿呦!嘿呦!嘿嘿!”“加油!”的助威声为划船比赛鼓劲儿,同时感受劳动号子的作用。
二、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1、教师有感情地清唱歌曲。
提问: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些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第一段。
提问: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这首歌?(引导幼儿用雄壮有力的声音唱歌)
3、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尝试创编动作。
4、初步学唱歌曲第二段,尝试创编动作。
(1)提问:哎呀!不好,起风了,风浪越来越大,小船摇摇晃晃的,怎么办?
(2)引导幼儿创编多人合作划船的动作。
(3)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曲第二段。
三、 进行勇敢、团结的品德教育。
四、 完整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1、分组进行表演。
2、教师敲小鼓,幼儿听鼓点进行表演。
五、 幼儿做划船动作出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基本会说、唱儿歌,并模仿说唱部分的动作。
2、能随音乐变化找到朋友并作出相应“喜欢”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表达交往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我喜欢你。
2、PPT:幼儿交往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入场:听音乐《喜欢你》开火车入场,并坐到位子上。
2、直接导入,引出儿歌。
师问:
(1)我喜欢你们,你们喜欢我吗?谁愿意到这里来喜欢喜欢我?(师张开手,做出抱的姿势,让幼儿上前,可一人,可多人)
(2)你们刚才是怎么喜欢我的?(抱抱)
3、出示PPT小朋友们抱抱的照片,引出:喜欢你,抱抱你。师:那喜欢你除了抱抱还能怎么样呢?(出示亲亲的照片)他们在干什么?
师幼共同说:喜欢你,亲亲你。师:林老师喜欢你们,看,林老师送了个大拇指给你们,你的大拇指呢?一起说:喜欢你,夸夸你。(让幼儿互相之间夸夸)
4、出示PPT小朋友们做鬼脸的照片,引出:喜欢你,逗逗你。
(1)师问: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们,你们也做个鬼脸,来看看谁做的`最好玩,最好笑。(在幼儿做的同时,师可去幼儿那问幼儿扮的是什么。)
(2)喊几名幼儿上前变给其他小朋友看,再让所有的幼儿一起做鬼脸变给听课的老师看。师可说:我来看看谁变得能让人哈哈大笑。
5、出示第二段配乐,老师说B段儿歌。师:下面一起来听一听林老师今天是怎么喜欢你们的。边说边做动作。在第二遍时,师幼共同边说边做动作。
6、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帮助幼儿巩固儿歌。师:你们今天做的这么棒,这次我要找好朋友去喜欢喜欢他。师边唱边走到幼儿中间去抱抱、亲亲幼儿。
7、学习A段儿歌。
师:幼儿园里真有趣,有这么多人喜欢你的,那高兴吗?幼儿园里真有趣,除了有这么多人喜欢你,小朋友还能在一起做游戏,你们开不开心啊?(开心)下面我们把这首儿歌完整的听一遍。
8、游戏巩固。
(1)两人之间玩游戏。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喜欢你的游戏,首先先好朋友之间玩。找个好朋友面对面,一起喜欢喜欢他。
(2)全班一起玩游戏。
9、结束。
师:今天有这么多人喜欢你们,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出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去喜欢喜欢他们好不好?
课后反思:
在课次《喜欢你》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考虑到我班幼儿的能力,第一环节以谈话导入“你喜欢我吗?”“观看PPT四个动作的喜欢”来切入主题,一开始就观看PPT记住歌词内容,这样很容易把歌词给记住了。幼儿第一环节掌握住了,于是,我把歌词创编到歌词中,让幼儿通过做动作——完整听音乐——最后结合音乐边唱边做动作表达自己喜欢的意思。在上台表演环节中,我首先请能力强的幼儿来表演带动胆小的孩子参与活动中去,整节课下来老师上的轻松,孩子玩的也开心。这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的兴趣,帮助幼儿对音乐歌词和动作,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最后一个环节在我的肢体语言提示下,幼儿边大声唱歌边做动作,使幼儿更加自信,活动气氛更加活跃。
我想一个活动能够精心设计,效果应该还是可以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熟悉歌词,并能基本跟唱。
通过幼儿扮演葵花,大胆表演故事情节。
体验角色“葵花” “开心快乐”的唱歌,“害怕恐惧”遇到僵尸的情绪变化。
材料准备
PPT动画设计 钢琴 香水
头饰(小向日葵15个,大向日葵1个 玉米投手1个 樱桃炸弹1个)
活动过程
1、气息练习
设置花园情景吸气吐气练习
2、引导幼儿观看PPT,初步熟悉歌词
(1)出示PPT,观察图片,初步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倾听歌曲,感受葵花姐姐开心快乐的'情感(教师清唱一遍)
(3)儿童看图填词,记忆歌词
3、转换葵花情绪情感,体验葵花内心隋绪变化,继续熟悉主旋律歌词
4、引导幼儿角色体验,初步学习歌曲主旋律部分
(1)引导幼儿集体讨论后集体交流,丰富幼儿扮演葵花姐姐的动作、情绪。
(2)表演活动:引导幼儿在表演中自主歌唱
游戏玩法
本次模块二主要是感知体验角色“葵花”宝贝盼隋绪情感变化。
“境人开始就将孩子引入到一片美丽的花园感受快乐舒畅的情绪体验,接着感知“葵花宝贝”歌唱的快乐开心,展现主要角色人物的个性;
“情出”幼儿通过观看PPT感知“葵花”遇到僵尸的惊慌、害怕、勇敢、等内心情感变化;
“悟动”幼儿角色扮演”葵花”将自己转换为“葵花”的角色,亲身体验和实践后反应出个体不同的内心情感(害怕、惊慌、成功、担心等等不同情绪)。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功夫拳”三段音乐不同的风格、理解音乐特征。
2、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和图谱模仿、创编动物功夫拳。
3、愿意积极参与表演功夫拳。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借助课件初步感知音乐,激发兴趣。
师:看过《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吗?。有这么一段音乐,和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有关,一起来听一听。
师:听了刚才这段音乐,你觉得哪些动物来了?
二、分段欣赏音乐,看秘笈学打虎拳、蛇拳,大胆创编功夫熊猫拳。
1、学打虎拳。
(1)初步感知音乐。
(2)自由尝试打虎拳。
(3)看功夫秘笈,学打虎拳。
(4)听音乐看秘笈打虎拳。
2、学打蛇拳。
(1)跟音乐自由学蛇游动。师:第二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看功夫秘笈,学打蛇拳。
(3)听音乐打蛇拳。
3、大胆创编动作,学打功夫熊猫拳。
(1)听音乐创编熊猫拳。师:最后出场的是谁呀?
(2)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用白板记录秘笈图。
师:熊猫想请你们帮它设计一套秘笈,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3)跟着音乐打熊猫拳。
三、完整表演《功夫拳》。
1、播放音乐,完整表演《功夫拳》。
师:现在这三套功夫秘笈我们都会了,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拳吧,注意听清音乐哦。
2、有表情地完整表演《功夫拳》。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