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阳光》教学设计

2025/09/0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阳光》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阳光》教学设计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第二单元的内容。

阳光下的影子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东西,他的形成与太阳有着直接的关系。本课让学生从研究阳光的影子开始,他们会感到非常的亲切、自然,同时也会十意识到研究关于太阳的秘密原来并不复杂。

教材共2页,教学内容为2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影子

教材先用一幅照片告诉我们:太阳的光线要穿过环绕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再透过树林、建筑物等到达地面。学生自然由此联想到阳光下的树影,楼房旁、天桥下的阴凉处。这部分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亲历到阳光下去测影子,记录一天中影子长短变化数据的活动过程。

第二部分: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在经历了影子的观测活动后,有必要认真地进行依次汇总分析和交流。汇总比较各组的科学记录,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合理推理和科学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材希望引领学生们思考太阳、物体、影子三者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领悟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过程与方法

1、推测阳光下物体影子怎样变化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

3、一天中影子长变化的数据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

4、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5、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解释人们为什么能用影子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如实记录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推理

三、 教学重、难点

探究影子的特点

四、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日晷的图片或课件

分组实验:简易的日影观测仪、指南针、铅笔、直尺、表

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太阳给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为我们送来了影子,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做一番科学的探究吧!

(二)观察影子

(1)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那些秘密?

关于影子,谁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

(2)观测影子

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

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

铅笔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太阳位置和方向

影长

在课堂上每隔5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3)整理记录

将铅笔和开始测量时的长度表示在书本的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

(三)讨论阳光下影子的特点

1、让学生讨论、比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2、交流新的发现。

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

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时们共同特点?

能不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

(四)拓展

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吗?

教学反思:这堂课我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观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为这节课必须要到室外去上,更是吸引了学生,他们比平时上课更加活跃。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我把测量记录的时间改为5分钟记录一次,记录的相对精确,可学生在处理上太过粗心,就出现了点误差,所以在今后的要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阳光》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妈、奶”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投影部分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教学步骤〗

一、揭题激疑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自己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怎样才能解决我们心中的疑问呢?

(读课文,课后查资料……)

学贵有疑,揭题激疑,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打基础。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找找藏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用圆圈圈出来。

3、和同桌读读你找到的生字宝宝,做做小老师听听同桌读对了吗。

4、四人小组读课文:划出生字宝宝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朋友,读一读。

5、全班交流:

把你认为原来读不好,经过努力读好的词语,或者你觉得哪个词读得特别棒的读给大家听。

还有没有你觉得读起来特别困难的词语,让大家来帮帮忙。

指导读准:

“照”、“晒”、“收”三个翘舌音。

6、教师相机出示学生读到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棉鞋照到晒棉被盖上午饭收棉被脱下躺合上眼睛摆

新课程教材中生字量大,在识字环节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降低识字难度。识字过程中真正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鼓励学生互传、互帮、互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7、小朋友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能认读那么多生字词语宝宝了。再读读课文,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选出自己读得最好的1~2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8、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

9、指导书写生字:

“妈”、“奶”、“午”、“合”

⑴用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妈”、“奶”的字形。

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是女字旁?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女字旁的.字吗?

⑵指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写,再独立写。

⑶展评:

学生自评、互评。

⑷“午”“合”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⑸观察“午”“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描后写。写字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

识字教学不能只停留于让学生会写,记住,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能写好,能好好写!

三、再读课文,巩固生字

1、小组合作,给生字组组词。

2、互相考一考,抽读生字,词语。

3、读读课文,想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4、反馈。

在学生认识了生字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既巩固了生字,又能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学生互动指名上来考考大家,读字读词。

2、写写女字旁的字。

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充分体现了“自主性”,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谁)对(谁)的关心。

( )里的阳光,可以看出( )对( )的关心。

2、交流:

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小峰对奶奶的关心。

棉被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棉被里的阳光。

4、学习1~5自然段:

⑴轻轻读读1~5自然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晒过了,盖上会更暖和”)

⑵指导读好妈妈说的话:

读出关心的语气。

⑶小峰一开始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晒棉被,小峰的话我们该怎么读呢?

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评。

⑷男女生分角色读妈妈和小峰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⑸听了妈妈的话,小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晒过的棉被会更暖和,小朋友们,你明白了吗?

⑹语言转换训练:

因为棉被里有棉花,棉被晒过以后,( ),所以( )。

⑺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

出示句子:

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指导朗读,读出很舒服的感觉。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指名读,评。

⑻齐读1~5自然段。

读中感悟,以读代讲,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转换训练,既帮学生理解课文,又是语言的积累。

5、学习6~8自然段:

⑴妈妈关心奶奶,小峰也关心奶奶。

自己读读6~8自然段,你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小峰对奶奶的关心。

(“轻轻地、阳光晒到的地方”“醒了,把棉鞋放回床前”)

⑵指导朗读写小峰晒棉鞋的句子。

⑶小峰啊,你怎么会想到去晒棉鞋呢?

语言训练:

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如果( )。

⑷齐读6~8自然段。

⑸分角色读6~8自然段。

三、情感提升

1、关心长辈,体贴长辈是一种美德。小朋友们,你的身边有没有关心、体贴长辈的事情呢?

2、学了课文后,你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

3、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帮助,做个长辈的小帮手。

联系生活实际,把知识转化为行为,体现人文性。

四、指导书写生字“放、收”

1、比较两个生字有什么相同、不同的地方。

2、“收”和“放”是一对反义词。

3、观察在田字格中位置,师范写“放”,生先描,后独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评议。

《阳光》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晚辈对长辈的关爱的之情。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奖励评价标志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给你的长辈送过礼物吗?送过什么?为什么送?

2、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经历。

3、师:从中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送给奶奶的阳光。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求知情感,又为更好地学习课文,体会情感打下基础。

读文识字:

1、从文章题目引导学生质疑。

2、带着疑问,学生开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勾画出来,小组内互相解决。

3、生生字识记情况。全会的被评为“识字大王”。

4、小组长检查生字,评出本组的“识字大王”。

5、课文的朗读情况。

利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识记文中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有机结合,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

理解课文:

1、教师感情范读。

2、学生听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顺着学生的疑问分析课文,感悟晚辈对长辈的关爱。(让学生在读中悟)

1、思想教育: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打算怎样做?

5、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情收获。

6、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从文章题目上,引导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采用合作互助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喜悦。

把课文带入了生活,又用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人。

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屋”、“念”两个生字。

2、其他生字学生独立书写。在自己写生字之前,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再下笔。

观察教师的范字书写,是学生写好字的基础。学生已经能够在田字本上很好的写字了,但是要求孩子认真并写规范。

课外延伸:

1、读一读课下搜集的有关晚辈对长辈关爱的故事或文章,讲一讲,评选出“故事大王”。

2、把课文以及课外故事中的好词、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也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更增进对同伴的关爱之情。

《阳光》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天都可以走到阳光下,同学们可以快乐地来到阳光下享受着美好,晴朗,温暖的阳光.而那些享受不到阳光的人又是多么遗憾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阳光的课文.

板书:6.阳光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画出生字.

3、了解大致内容.

4、汇报.(生字待教)

5、内容.

看到阳光,佳子来到草地上,看花开鸟飞,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佳子看到美好的阳光,心想:要是把阳光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奶奶多好.

佳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

到了家中,佳子打开裙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奶奶对佳子说: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归纳内容.

佳子在草地上晒太阳,想到生病的奶奶,就用裙子包了阳光回家,回到家,阳光没有了,奶奶对佳子说:阳光跑到我心里来了.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注意点拨:

边音:累了

前鼻韵母:闪动,抱紧,简要

后鼻韵母:着zhao(着地)

zhe(走着)

其他:佳节,呀,啊,裙子,念叨

去掉拼音,测读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

佳子打开房门,趟过小溪,来到对面的草地上.

佳子跳起欢乐的舞,乌黑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佳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

佳子简直要哭出声来.

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3、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

组词.

4、讲识记要诀.

(1)口字部:呀,啊,咏,其中啊是左中右结构.

(2)木字部:楼,树.

其他:闪(中间一个人),动(左云右力),亮(上中下结构)

范写一两个字.

5、学生书写.

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

6、评比.

出示好的示范.

出示不够好的讲评,指正.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由读.

请几个学生分段读.

全班齐读.

五、作业

1、认读,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佳子的孝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听写.

2、讲讲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讲了谁呀

佳子,奶奶.

她们做了一件是么事

佳子来到草地晒太阳,想到用裙子把阳光带回去,作为例外内送给奶奶.可是到了家,阳光不见了,奶奶搂住佳子说:还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道我心里来了.

二、学习课文

大家自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读一读.

讲一讲你喜欢的原因.

汇报学习.

学生读描写阳光的第1,2,3,4段.

请喜欢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请他们讲讲喜欢的原因.

阳光照得屋子亮堂堂的.

天气多好啊!

大自然多美呀!

佳子乌黑的头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大家认为阳光这么美,想不想把这份美读出来.

请几个同学读一读.

学生读第4段.

请也喜欢读的一起来读.

评价他们的朗读.

请这几个同学讲讲自己喜欢读的原因.

师引导:大家想不想读这么美的阳光,这么美的孩子.

想读的读;齐读.

师引导:佳子为什么会想把阳光带回家,她又是怎样带阳光的读读课文,找出来,读给大家听.

汇报:

A,佳子的'奶奶腿不方便,不能到外面去.她总是念叨着:要是有阳光,该多好哇.

B,佳子把阳光紧紧地包在裙子里带回家.

(15)师引导:多好的阳光啊!

多好的孩子啊!

师:谁能读出这份可爱,这份善良呢

学生齐读.(特别注意是否读出奶奶对阳光的向往)

师:大家还喜欢读哪些句子

一学生读佳子回家的段.

请学生讲讲喜欢的原因.

请他再读课文.

生评价.

……

请同学们一起读出佳子的快乐与伤心.

理解奶奶说的话:好孩子,不要着急,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后师总结.

奶奶虽然没有得到阳光,但是她感受到了佳子的孝心,佳子的孝心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奶奶的心.

表演朗读

注意语言,动作.

三、作业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阳光》教学设计 篇5

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伴教锦囊

太阳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行星的光和热的源泉。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太阳是一个直径约1.4×106公里的气体球,表面温度约6000K,密度极其稀薄。在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绝大多数物质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阳中心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环境中,发生着氢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以辐射的形式稳定地向空间发射,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是除地球以外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详细考查其表面结构的恒星,所以对太阳的研究人们历来十分重视。太阳的寿命估计为100亿年,目前已度过了约50亿年。

《阳光》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课文内容,体会我渴望全世界人民团结、平时、互助的美好愿望。

2、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们积极性以达到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学生搜集资料并整理有关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在班上交流。

二、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读完,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课文内容。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课文共几段,可分为几个部分。

四、探究 读课文质疑,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想想小朋友介绍自己国家事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2、讨论能不能说所有人的皮肤都是阳光皮肤?

3、比较本课和《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由于雷隶热爱世界和平的精神体会我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训练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阻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查阅这方面的材料,将感受最深的做成卡片,介绍给同学。

明确:例如李四光、李忠尧、邓稼先、郭永怀等科学家。

简介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6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他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则,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阅读钱学森写给人大常委会求救信,感受他对新中国的高度信任和报效祖国的急迫心情。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阅读《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