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1
一、创设情境,再现知识
出示:
1.弟弟今年a岁,姐姐比弟弟大3岁,姐姐今年()岁?
2.一本练习本x元,小明买了5本,一共要付()元?
3.一辆汽车每小时行v千米,t小时可行()千米?
学生读题,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象这样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律和计算公式。大家能在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通过做题,让学生回顾旧知,实现知识再现,为下面的知识梳理做好铺垫。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我们学过哪些可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来。(学生独立整理)
2.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学生整理完毕,小组内交流,选一名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质疑。
选一小组汇报整理结果,其它小组补充,可适当提问各运算律表示的意义、数量关系间的举一反三……
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律
S=vtV=stab=ba
V=s/tS=aba+b=b+a
T=s/vv=sh(a+b)+c=a+(b+c)
………
3.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通过刚才的复习,大家认为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优越性?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想一想,用字母表示数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1)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写作“”或不写。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数字放在字母前面,如a乘45可写成45a或a×45
(3)除法运算一般写成分数形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把头脑中储存的信息提取出来,再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全班交流,使知识呈现更完善。最后强调注意问题,防微杜渐。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基本练习:课本第100页应用与反思
①填空。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②观察下面的图形并填表,你有什么发现?本题关键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找到的规律。
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能概括地表达数量间的.关系.
2.综合练习
出示:用线段把左右两边相等的数连接起来
比a多3的数a3
比a少3的数3a
3个a相加的和a+3
3个a相乘的积a-3
a的3倍a/3
a的1/3
3.拓展练习
①学校买来9个足球,每个元,又买来个篮球,每个46.5元。表示()
46.5b表示()
46.5-a表示()
9a+46.5b表示(
②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2.5吨,用了6天,用式子表示剩下的吨数。
已知a=100吨b=10利用上面的式子求还剩多少吨水泥。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尤其是综合练习,把学生的易错点混合,学生通过比较理清思路,记忆深刻。
四、总结评价,知情共融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跟大家分享。同位交流。
课后反思
复习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是系统、全面的回顾整理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本节课利用新型的复习方式,注重教师引领和自我反思相结合,先通过学生自主梳理,实现知识再现,再通过交流完善知识体系。练习少而精,使每道练习题都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突出复习重点,查漏补缺,进一步丰富完善认知结构。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与计算公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
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与简洁性,发展符号感。
3、让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依次出示:麦当劳标志、路标、CCTV、鞋子尺码。
提问:在刚才的几幅图片中,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含有字母)
2、课件出示:2、4、6、a、10。
提问:你能猜到这里的a是几?
小结:根据这行数的排列规律,我们能看出字母a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数。(板书:特定的数)
师:今天在们就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字母,让我们的探索从一个大家都玩过的游戏开始吧!
二、自主探究,领悟新知 1、用字母表示数。
课件依次出现:1个三角形、2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4个三角形
(1)指名说说三角形的个数和所用小棒的根数(根据学生回答,老师依次板书)
(2)提问:如果让你接着摆下去,要摆出多少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了?(师相应板书)
(3)追问:照这样下去,摆的完,说的完吗?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代表上面所有的式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的式子:a×3。
(4)提问:这里的a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a×3呢?
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应板书:变化的数)
(5)提问:除了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还可以用其他字母吗?
(6)小结: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特定的数,更重要、更优越的是用字母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
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玩猜年龄的游戏: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年龄用字母表示
(1)(板书:b b+14)猜一猜: 这里的b、b+14分别表示谁的岁数?
请学生猜一猜,并说明猜测理由。教师相应板书:学生 老师
(2)提问:根据你的经验这里的b可以代表哪些具体的数?
反问:这里的数可以是500么?为什么?
(3)师:看来这个字母b啊在表示年龄时是有一定的限制的,所以字母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示的范围是不同的。(板书:一定限制的数)看到这个式子你能联想到什么啊?比如(课件出示:当学生2岁时,老师的岁数是多少?)
学生各自举例说说,并算一算当b=18时呢?
(4)换个角度来看:如果用字母n表示老师的岁数(板书:n),那学生的岁数又该怎么表示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根据年龄关系来判断)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n—18
(5)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能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3、用字母表示公式。
(1)(出示一个正方形)复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指名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2)课件出示:正方形的边长用字母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么?生答,师板书:C=a×4 S=a×a
提问:这样表示与用文字叙述比较,哪种更简单?
(3)学生自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方式。(数学书第106页的内容)
结合正方形的字母公式说说含有字母式子的简写规则。
(4)试一试:做“想想做做”。
(5)做判断题,强化认识
强调以下几点。
①数和字母相乘时的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字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略不写。
②相同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
③在含有字幕的式子里,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如24+x不能写成24x
④两个1与任何字母相乘,通常省略不写。
(4)引导学生简写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1题。
(5)小结
三、巩固运用,拓展延伸
出示快乐广场:(图略)说说:我想去哪儿?要走的路程是多少米?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3
用字母表示数是江苏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6~107 页的内容,教材通过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并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值口头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掌握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和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义及实用价值。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数量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掌握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
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揭示新课
课件出示CCTV、WC、KFC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些个字母吗?知道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吗?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是用字母表示的?(学生结合课前的调查做回答。)
师: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字母不当只在生活中用得多,当然数学里也缺不了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字母表示数)
二、创设活动情境,探索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1、多媒体出示1 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一个这样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
出示2 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2 个这样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可以列怎样的乘法算式?板书2 ×3
2、继续依次出示3 个、4 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启发学生用相应的乘法算式表示所用的小棒的根数,教师板书。
3、出示:摆( )个三角形需用小棒的根数是( )×( )。
你能照上面的样子接着说吗?(学生说,教师板书算式)
如果老师把你们每一个人说的式子都写下来,你会有什么感觉?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就概括所有同学的说的式子,表示出摆任意几个三角形所需要小棒的根数。
4、组织讨论,老师板书学生的式子。
从学生写出的式子中找出最合理、简洁的式子。
5、小结得出:摆的三角形的个数是变化的,但摆一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是不变的。如果用字母a 表示摆的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摆a 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就是a ×3
追问:在这个式子中a 表示什么?a ×3 表示什么?a 个三角形究竟是指几个三角形?这里的a 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1 或0 吗?可以表示某一个小数吗?
指出:这里的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但不能表示小数。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用字母b 表示摆的三角形的个数,那么摆b 个三角形所用的小棒根数可以怎样表示?
(二)用含字母式子表示数量
1、问学生的年龄 ,让学生猜老师年龄
老师提供自己的年龄与同学年龄关系的信息,提问:根据这个信息,你知道老师今年的年龄吗?
2、推测师生的年龄
只要知道你们的年龄,根据老师比你们大多少岁这一关系,就能算出老师的年龄了。下面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大家可以回忆从前,也可以展望美好的未来,推算推算,当你在什么时候,老师多大岁数。同座位同学相互交流后,指名汇报。
3、如果用x 表示你们的岁数,能不能用一个式子就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
小结:同学们的岁数是变化的',老师比你大多少岁是不变的。所以用X 表示你们的岁数,x + (老师比你大的岁数)就可表示老师的年龄了。
追问:当x=3 时,可以知道什么,当x=30 呢?
(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
1、出示一个正方形,标出边长 a 。
提问:这个a 表示什么?同是a 表示的意思相同吗?
体会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
2、让学生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师:正方形的边长用小写a 表示,周长用大写c 表示,面积用s 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四)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与略写。
自学:书106 页方框下面的句子
1、学生自学。
2、师生讨论归纳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和略写方法。
指出:数和字母相乘,可以简写。
小结:乘号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都省略不写,但数必须写在字母的前面;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也可以写成小圆点,通常也省略不写。两个相同的字母相乘,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
1 与任何字母相乘,“1 ”可以省略不写。
3、练一练:书本P107 想想做做第1 题。
三、综合练习,巩固运用
1、省略乘号,我来做:4 ×b x ×5 a ×c 1 ×x x ×x
2、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 )b ×8 写作8b ()
2 )t ×1 写作 t()
3 )10 ×x 可以写作10x()
4 ) ɑ × ɑ =2 ɑ ()
3、解决实际问题
(1 )快乐大本营:
师:快乐大本营是孩子们的天地,如果我们在入口处能正确回答两个问题就可以免费进入,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课件出示:
观察路线图,你知道线路图中x、y 米分别表示什么吗?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00 米X 米 y 米
入口 轻松加油站 能力擂台 梦想岛 (2 )轻松加油站:
a、一件上衣 ɑ 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12 元,一条裤子()元。
b、今天来听课的男老师有 ɑ 人,女老师有b 人。听课老师一共有( )人。
c、一辆汽车上有30 人,到青镇下去X 人,又上来Z 人,现在车上一共有()人
d、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 页,看了 ɑ 天,一共看了()页。又看了b 页,这时一共看了()页。
3、能力擂台: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说说身边的事物吗?
五、全课总结。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四年级数学(下册)p106~107
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数到用字母表示的抽象过程。
2、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
3、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能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你准备好了吗?
二、学习新知
1、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例1:△△△
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的根数是()×3;
摆4个三角形用的根数是()×3;
……
摆a个三角形用的根数是()×3;
小组合作完成填空,并抽象出摆a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提问: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你能举例吗?
(a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出示例2:学校美术组有24人。
(1)书法组比美术组多6人,书法组有(24+6)人;
(2)舞蹈组比美术组多9人,舞蹈组有(24+)人;
(3)合唱组比美术组多x人,合唱组有(24+)人。
小组合作交流抽象出合唱组有(24+x)人。提问:如果x=10人,你知道合唱组有多少人吗?x=14呢?在这里x表示什么?
2、研究“用字母表示公式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写法”。
出示例3: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合作交流用字母表示公式的写法。
板书:正方形的周长:C=a×4正方形的面积:S=a×a
教师指导:a×4可以写成4a或4·a;a×a通常写成a·a或a2。
也就是说,当字母与数字相乘时,可以用“·”表示乘号,相同字母相乘并写成“平方的形式”;若字母和1相乘,1可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写成“a”即可。
3、自由朗读P96,同桌互相提问交流。
一星题:想想做做题
二星题:每日一题
设计意图:
一、经历过程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一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的公式、运算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让学生
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自己写出含有字母式子的过程,一方面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写式子时自觉感受其含义,同时也初步体会到字母表示数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2、自主建构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习主体与课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教学例3,这个环节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对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进行简写、略写,而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学,自己发现结论。通过交流讨论,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使知识有效内化。
活动感想:
一、集体备课是有效设计的前提
“生成”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但生成的基础是专业预设,离开了专业预设漫无边际地等待生成,无异于守株待兔,有效设计是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支持下的一种教学设计。集体备课通过“个人精备+集体讨论+二次修改”的备课模式。聆听了窗外的.声音,提高了设计的有效性。
二、集体备课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通过各人的研讨,我们都清晰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与注意点。如a·a或a2
2×2及2的平方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通过已教过的老师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大家进一步明确了看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时,领悟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我们在过程预设时,必须成为关注的亮点。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初步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头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学生在完整地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达的抽象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运用简单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及简洁性,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形成稳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先来看一首儿歌,自己读一读。
(1)你能接着说下去吗?(指名说2个,并出示课件)
(2)还能接着说下去吗?能说完吗?
(3)不过,老师就有个办法只用一句话就能数出所有的青蛙来?你们想知道吗?
2、不要急,在今天这节课后,你也能办到的。有信心学好吗?
二、新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数不完的例子还有很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例1(课件出示1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
(1)摆1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2)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呢?可以怎样列式?
(3)你能接着往下说吗?
(4)摆1000个呢?摆10000个呢?
(5)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那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6)为什么用a×3?
(7)这里的a表示什么?a×3呢?
(8)也就是说不管摆几个三角形,小棒根数总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9)a个三角形,那究竟是几个三角形呢?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是小数吗?(我觉得这里应该让孩子们自己讨论下会比较好)
怎么样,用一句含有字母的话就把咱们数不完的事情给弄清楚了。看来字母可真神奇呀,字母的魅力还不止这些呢,我们接着看!
2、例2(出示例题的全部三个问题条件)
(1)自己看题目,比较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这里还是加上“写出数量关系”比较好)
(2)所以该怎样列式?
(3)合唱组的人数是(24+X),这里的24表示什么?X呢?那24+X就表示?
(4)根据写出的'加法算式,书法组一共有多少人呢?舞蹈组呢?合唱组呢?
(5)如果X=10,合唱组有多少人?X=14呢?
(6)请同学们思考下,这里的字母X除了可以表示10或14,还可以表示其他的数吗?
一个字母能表示这么多的数,简直太神奇了吧!接着体会它的奇妙之处!
3、习题3
(1)从这幅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2)为什么用两个不同的字母表示?
(3)独立填在自己的书上。
做对了吗?太了不起了,给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吧!但高兴的同时可别忘了我们的知识哟!
4、例3
(1)自己读题。大家还记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板书)
(2)如果用字母a表示边长,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你能用字母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自己尝试着写,组织交流。
(3)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你比较喜欢哪个?为什么?
(4)其实这样的写法还不算简单,还有更简单的写法呢!想知道吗?
翻看书106,看看还有怎样简便的写法。
交流,并完整字母公式、
(5)师生共同小结书上的3点简写方法,并板书。
三、巩固
小朋友们听明白了吗?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就一起练练吧!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现在你有办法说完整这首儿歌吗?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便写法及平方的意义及读写法,会根据计算公式用代入法求值。
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与符号化思想。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先来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字母卡牌)指名说出卡牌上的字母
2、师:谁还能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在哪些地方还见到过用字母表示数呢?
3、导入:在数学中,我们也经常要用到用字母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一)在“猜年龄游戏”情境中初步感知新知
师:下面我们要做一个猜年龄的游戏,老师需要一个助手,谁来?
(指名xx同学回答)你今年几岁了? 生:10岁。
师:那老师今年多大了,我们可以来猜一下?(指几名学生来猜)
(老师给出提示:我比xx同学大20岁。)
师: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多大了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0+20=30(岁)。
师:那我们接着往下猜当XX同学在1岁、2岁、3岁……20岁……50岁时,老师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指名回答,填写表格。
学生的年龄/岁
老师的年龄/岁
1
1+20=21
2
2+20=22
3
3+20=23
…
…
10
10+20=30
…
…
20
20+20=40
…
…
50
50+20=70
…
…
师:我们发现照这样一直写下去,能不能写完哪?
生:不能。
师:观察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什么?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或一句话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学生小组内讨论并指名回答)
预设:
生1:XX的年龄+20岁=老师的年龄
生2:老师的年龄-20岁= XX的年龄
生3:a+20
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20中,a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a+20表示什么?
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
(2)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少?
a+20=11+20=31(岁)
2、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
阅读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当X =15时,6X等于多少
3、在应用中深化理解新知
挑战二人
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A=1 K=13 Q=12
学生的年龄/岁 老师的年龄/岁
a a+20
当a=11时,a+20=11+20=30(岁)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