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2025/09/04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开心宝宝》时,我让小朋友每人在已有的笑脸里面添画。有一位小朋友把这个圆脸添画成一只大黑猫,其他小朋友看见了都很喜欢,都围着它嚷嚷开了,说还可以变成帽子、变成篮子……,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幼儿想象如此丰富,这真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想想、画画、讲讲,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圆形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实物:一个圆圈的图片人手一张。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经幼儿对圆圈进行初步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一个圈圈)

这个圈圈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这个圈圈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花猫、小朋友……)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圆圈圈,变秋千,小朋友、小花猫和我一起玩的真开心!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圈圈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在的旁边还有谁?可以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并且也编成几句好听的话。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圆圈圈,变木桶,妈妈用它来装水。

幼B:圆圈圈,变篮子,买了水果放里面。

幼C:圆圈圈,变乌龟,乌龟在水里游来又游去。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圆圈圈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圈圈》的故事

师:现在我要请你们每人

找个好朋友把你们手上的画拼在一起,变成一幅大画,然后两个人一起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两个人你先编,再他编,大家接龙一起编个动听的《有趣的圈圈》的故事吧。

四、教师简单小结

请个别小组讲述

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认识和书写数字(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若干(纸、剪刀、笔、毛线、毛根、小棒等。) 2.爸爸、妈妈、弟弟头饰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三个寿桃。) 3.情境表演,“分寿桃”。

活动过程:

1.进行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幼儿边表演教师边提问:盘子里有几个寿桃?用数字几表示?菲菲给妈妈拿一个,盘子里还剩几个?菲菲有给爸爸拿一个,盘子里还剩几个寿桃?用数字几表示?这时菲菲又拿给弟弟一个,盘子里没有寿桃了,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呢?(启发幼儿思考“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出示数字“0”,告知幼儿“0”也是一个数字,“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情景需要用“0”来表示。

教师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再让幼儿自己举出例子。(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都吃完了,面巾纸盒子里的面巾纸用完了,我有1元钱花光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光了……)

2.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并学习书写,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幼儿大胆发挥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鼓励幼儿想象的'越多越好,说出最多的奖励一面小红旗。)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

①教师提供材料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变出“0”的造型。

a.绘画的方式:画一个“0”的造型;

b.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一点的哦的造型,用两只手臂围成一个大大的0的造型;

c.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或毛根围成一个0的造型,用小棒摆出一个0的造型;

d.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0的造型。

(3).引发幼儿书写数字“0”。

3.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0”在生活中的用途。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教师: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或回忆自己家里常见的物品,如,洗衣机、微波炉的旋钮;量体温的温度记刻度;遥控器、电话上的按键、电话号码……)

(2)教师小结:微波炉和洗衣机旋钮上的“0”表示时间;温度计的刻度上的“0”表示温度的度数;遥控器、电话按键上的“0”表示一个数字;在这里(教师指着空盘)“0”表示“没有”的意思。

4.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0”的认识。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 ),2—2=( ),3—3=( ),4—4=( ),请幼儿算出答案并说出理由。(算式有要写得足够大,以便幼儿能看得清楚。)

(2)教师小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都为“0”。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发现中班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娇惯所以养成自私、蛮横的坏习惯,他们不懂得谦让,不会与同伴分享快乐。今天正好也是三月五日学雷锋的日子,雷锋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我要倡导小朋友向雷锋叔叔学习。所以我设计的本节活动《大树和小鸟》。

目标:

1、使幼儿懂得与同伴之间应互帮互助,主动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

2、让幼儿知道三月五日是学雷锋日,知道雷锋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贴花、统计图表一副、记号笔一只

过程:

一、出示画面一(大草地、小花、大树、一群小鸟)

提问:

1、你们看谁来了?

2、他们在干什么呢?

3、他们的心情怎样?

4、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

5、关于快乐还有哪些好听的词语?

二、出示画面二(一位看上去很憔悴大树妈妈在流着眼泪)

1、谁来了?

2、他怎么了?

3、请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会流泪呢?

总结:你们讲的都很棒,有的小朋友说他有烦恼,有的小朋友说他生病了,**小朋友你说的很对,大树妈妈是因为没有朋友,他才会流泪了。

4、看到大树妈妈这样,我们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5、那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大树妈妈高兴、快乐起来呢?

三、出示记录表,教师讲述记录表的使用,并与幼儿共同完成记录表。

1、个别讲述,教师作画。

2、请所有幼儿把手中的贴花,贴在你认为最好的办法的表格中。

3、教师与幼儿共同统计,那个办法小朋友们用得最多。

总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好方法让大树妈妈高兴起来,你们真棒!现在我们来一起听一听故事里面的小鸟他是怎样帮助大树妈妈的。

四、听故事、观看PPT、

总结:故事当中的小鸟做了一件好的.事情,帮助大树妈妈找到了快乐,小鸟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快乐的。

五、引出话题,学雷锋。

1、你们知道今天时什么日子吗?

2、你们想不想做好事来帮助别人呢?

总结:那我们还不快去,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吧!

活动评析:

幼儿通过看PPT、听故事让他们知道了人与人分享了快乐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幼儿学会了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互谦互让。同时也让幼儿了解了雷锋的事迹,懂得了应向雷锋叔叔学习。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情感方面)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认知方面)

3、让幼儿学会完整讲述生活经验,发展语言讲述连续性(技能方面)活动准备

4、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5、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1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2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运用句型"不仅···还···"1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比如说,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活动评析此次活动通过浓厚的端午节节日气氛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浓重的节日气氛和民族情感,从而引出句型让幼儿在不断理解认知的过程中运用此句型进行语言讲述,帮助幼儿学会完整的讲述。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通过对新教材的运用,我感到孩子们非常喜欢综合活动,因为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多种需要会得以满足。大班的孩子对味道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感知,这从他们平时吃完食物后的表情和讨论中可以明显看到,他们对冷、暖色调也有一些感悟,能根据作品的内容、情感选择色彩,并简单说出原由。为了让孩子们的这些感悟更加深化,我预设了本次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可以品尝的各种味道的食品,准备了各种对幼儿能力发展有潜在价值的材料,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参与,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联想,感受味道与表情的互通性。

2、发展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躲在哪里》。

2、布置供幼儿品尝的食品(萝卜、香蕉、山楂、苦瓜)分别切成块。

3、各种表情卡、小圆镜若干。

4、《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讲故事——《躲在哪里》

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以下提问:1、四个好朋友的名字是谁?(酸酸、甜甜、苦苦、辣辣)

2、玩隐身术的游戏藏到哪里去了?(杯子的水里)

3、大厨师用什麽办法找出来的?(尝一尝)

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并交流。

1、幼儿随意品尝食物。

这些好朋友不但和大厨师玩游戏,又要和小朋友玩游戏了,这回他们会藏到哪里呢?快到这边来找一找。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找到呢?

2、 鼓励幼儿交流:

(1)他们藏到哪里去了?你们是用什麽办法找到的?

(2)你品尝了什麽?什麽味道?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用尝一尝的办法很快找到了四个好朋友。这些好朋友呀,不但藏在了我们刚才品尝到的.食品里,还会藏在我们平常吃的东西中,小朋友快动动脑筋想一想。

(3)你还吃过哪些食品的味道是酸酸的?什麽是甜甜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麽多好吃的东西,他们的味道有的是酸酸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苦苦的、有的是辣辣的,那麽你在品尝不同味道的食品时,会有什麽样的感觉?表情会怎麽样呢?请小朋友们再去尝一尝,这会呀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小镜子,你们一边对着镜子一边品尝食品,仔细的观察一下自己的脸部表情,听明白了吗?

3、让幼儿一边对着镜子一边品尝食品,观察自己的脸部表情,根据表情来选择表情娃娃。

(可让幼儿互相交流、讨论)集中幼儿后教师提问:

(1)品尝后的表情怎样?幼儿做表情动作。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做的每一个表情都特别可爱,老师想请表情娃娃帮我们把刚才的表情记下来,你们说:好不好?快过来找一找,看看你刚才做的哪个表情和表情娃娃一样?小朋友们在一起商量以下,然后告诉老师。吃甜味的表情可以用哪一个表情娃娃表示?

(2)让幼儿选择用哪一个表情娃娃表示,然后告诉老师。

4、 让幼儿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情娃娃,带在自己的脖子上,到老师身。

教师提问:(1)喜欢吃酸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2)喜欢吃甜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3)喜欢吃苦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4)喜欢吃辣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然后分别让幼儿举起来,让教师看一看。

三、游戏“表情娃娃找朋友”。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第一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一样。

第二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不一样。

小结:玩的开心不开心?我发现表情娃娃的肚子饿了,小朋友们赶快帮表情娃娃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好吗?快行动起来吧。

2、给表情娃娃送食品。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表情娃娃非常感谢咱们小朋友。我看小朋友们都有点累了,快过来坐下休息一会儿。

四、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教师提问:(1)食品除了酸、甜、苦、辣这四种味道,还有什麽味道?

(2)你们最喜欢吃什麽味道的食品?

小结:吃甜食多了容易坏牙,小朋友们应该好好保护牙齿,不能多吃甜食。各种味道的东西都要吃,还要注意多做运动,身体才会长的棒棒的。

附:故事《躲在哪里》

酸酸、甜甜、苦苦、辣辣是四个好朋友,他们的感情好极了,白天天在一起玩,晚上在一起睡觉,玩的可开心了。

他们经常在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有时藏在大树下,有时藏在草丛边,有时藏在石头旁,有一天,酸酸说:这样玩太无聊了一下子就找到了,我们还是改个玩法吧!苦苦说:“这种事情可别找我,”甜甜开心的笑着说:“我有个好注意,咱们先找大厨师来当侦探,然后施展我们的隐身术,让他找不到我们。大家一听说:“好主意”,四个好朋友一起找到了大厨师。我们一起捉迷藏好吗?大厨师说:“好啊”,说完他藏了起来.一、二、三、躲好了吗?”四个好朋友一起说:“好了!”,大厨师一看,咦?怎么不见了?最后才发现地上有四杯水,他想了想——哦,隐身术,这招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于是他尝了尝每杯水的味道,这是——酸酸、这是——甜甜、这是——苦苦、这是——辣辣。哈哈,我一下子就抓到这四个小家伙了。

幼儿园综合活动教案 篇6

中班活动:父爱——我和爸爸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融洽社会就融洽民族就和谐。当然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光是幼儿园的责任,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社会竞争性强,父母的工作都很忙碌,孩子大部分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很多的弊端。所以,为了培养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家园共育活动,其中包括:《妈妈爱我,我爱妈妈》《我的爸爸》《我爱我家》《你好,爸爸妈妈》《我和爸爸》等等,本次活动就是家园共育中的一个系列,增进父亲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增强家庭的和谐,使孩子们快乐成长。

【设计理念】

在说到影响孩子成长的话题时,母亲总是首先被提及。在母爱的光辉下,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似乎被淹没了。其实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世界中,父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的影响力构成了宝宝性格的良好发展,父亲的影响可以减少孩子好斗与暴力倾向,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控制力,判断力及增强宝宝的自信心!为了增进孩子和父亲之间的亲情,我们把孩子的爸爸请进来,来到孩子们的课堂,来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到孩子们的心里。

【设计思路】

父亲是孩子游戏的重要伙伴,父亲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个性品质,父亲能提高孩子社交技能,父亲能促进孩子认知发展。父亲也是很忙碌的,我们把父亲请到课堂,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说说、看看、比比、抱抱、亲亲、玩玩的过程中增进爸爸和孩子的感情,孩子们了解爸爸的能干和辛苦,爸爸们也知道孩子的想法和个性,两全其美!

【活动准备】

联系班上孩子的爸爸,特别是经常不在家的爸爸。

游戏材料每家一份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的爸爸,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

快乐地和爸爸做游戏,默契配合,开动脑筋争取赢得第一。

培养爸爸和孩子之间的情感,增进父亲和孩子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 说一说爸爸爸爸全都藏在寝室,不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爸爸来了。

舞蹈“好爸爸坏爸爸”,大家一起跳跳唱唱。

你家爸爸是好爸爸还是坏爸爸,为什么?

你知道爸爸长的样子吗?知道爸爸的工作吗?你了解你的爸爸吗?

下面孩子们做个小记者,采访你的爸爸后,再回答老师。

(给孩子一点惊喜,让孩子有点兴奋,能和爸爸好好配合,培养父子的感情)

二, 比一比爸爸请爸爸们都出来吧,大家鼓掌欢迎!

孩子们和爸爸说说悄悄话,刚才老师的问题问问爸爸。

比比爸爸的手,扳扳手腕,比比力气。

游戏:几个孩子和一个爸爸拔河比赛。

摸摸爸爸的手,感觉和妈妈有什么不同。

游戏:大手拉小手闻闻爸爸的味道,是温暖的香香的吗。

游戏:找爸爸,把孩子的眼睛蒙起来,找自己的爸爸。

(了解爸爸, 爸爸对孩子的爱和妈妈的爱不同。)三, 学一学爸爸爸爸的工作是什么呢?请爸爸讲讲,有的爸爸是玩电脑的,动脑筋;有的爸爸是交警 ,学一学爸爸做交警的样子,指挥车辆;有的爸爸是老师一天要上课多少;有的爸爸是医生,怎么给大家看病的;等等。通过听听,学学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又多了一份喜爱。

(知道爸爸的工作也是辛苦的,知道爸爸的心里还是想着我们孩子的,理解爸爸的时间,多陪爸爸说说话。)四, 抱一抱爸爸孩子和爸爸做一起,大家聊聊孩子的心愿,说说爸爸的想法,有些孩子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爸爸也把对孩子的希望聊出来了。

游戏:爸爸抱我抓尾巴。让爸爸们抱抱孩子,快乐的游戏。

(多种游戏,增加孩子和爸爸的亲情,让孩子也享受这样的快乐时光,让爸爸也能时常回想这样的美好时光)五, 我和爸爸玩玩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记得小时候我最想做的就是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快乐啊!今天我们也请爸爸把自己的孩子驮在肩膀上,让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孩子们也能知道自己是站在爸爸妈妈的肩膀上成长的,爸爸妈妈都对你们给予很大的希望,爸爸也是很爱你们的。

最后游戏,骑在爸爸肩膀上扔沙包。

(让爸爸知道陪孩子玩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简单的事,是一件随时都可以做的事,不一定要特意等时间,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和自己的宝贝培养感情,塑造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