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2025/09/04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窗边的豆豆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篇1

这段时间我认真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从中感受颇深。

小豆豆有明智的妈妈,被老师叫到学校时,说小豆豆的种种“恶习”的时候,甚至被学校劝退。妈妈还为小豆豆讲出各种理由开脱,当然妈妈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而考虑的。妈妈虽然这样做,但又觉得会影响别的孩子,妈妈还是给小豆豆转了学,但是作为妈妈她学的事,因为妈妈知道就算告诉她,她也不会理解,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理留下自卑的阴影。所以等她长大后再告诉她。相反中国的家长却不会这样,如果家长被叫到学校听到孩子的不好的表现后,就会回家拿孩子出气,不顾孩子的感受。

很庆幸小豆豆转学的《巴学院》校长是一位可敬的人,他会静静地听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这样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在教育孩子不偏食的过程当中,他把孩子不爱吃的食物比作“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让孩子们有一颗好奇心而去细细的品味;他可以让学生到小溪边野炊,小河边散步,大海边游泳,其中墓地里扮鬼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在进行试胆量的活动中都是在孩子自愿自主的状态下进行,没有一点儿勉强。而今天的孩子因为怕万一,谢绝了一切有安全隐患的集体活动。所以这一切都是多么矛盾啊~~~

让我们也像小林先生一样吧,对我们的“小豆豆们”说上一句“你是一个好孩子!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也许会有特别的收获呢!如果我们能坚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相信好孩子真的会有很多。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篇2

我非常喜欢《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以后感触很多。

这本书讲述了日本女作家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因为小豆豆的淘气,她被原学校退学了,慈祥的母亲就把她带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其实,小豆豆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的孩子。巴学园有一位为他人着想的校长,在小林校长的眼里,小豆豆是一个好孩子,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在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小林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这使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并获得了真正来自于心灵的感动。我好喜欢校长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他坚持不懈的打造孩子们理想的乐园。我也好希望有这样的学校,这样的校长。

我是多么羡慕小豆豆啊!现在的我们,除了上课,休息日还要补课,因为爸爸妈妈太注重我们的成绩了。但是,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也有慈祥的妈妈和善解人意的老师。

让我们去寻找心目中的巴学园吧!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窗外,天还是那么蓝,小鸟还是欢快的唱着歌,风吹着树枝‘沙沙’作响……大自然会抚平我们的忧虑,带给我们最纯净的快乐。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篇3

为人父母,要真正的爱和尊重自己的孩子。

这个时代的孩子是充满压力的,从一生出来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拼命努力,不惜牺牲陪孩子的时间,总想着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但仔细想想,究竟是孩子输不起,还是为人父‘’母的输不起?“别人家的孩子都怎么怎么样了,自家孩子怎甘落后?实在面上无光啊”看过《狗十三》的影评,但电影本身我是不愿意看的,实在不想给自己添堵。看着旁边熟睡的孩子,我实在不想也成为那样一种人:有一天为了自己作为成年人的'面子而去限制和压抑孩子。

当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因为违反课堂纪律影响老师讲课而被叫家长时,妈妈没有一味的责骂,她明白这个时期小豆豆的活泼好动;当小豆豆因为钻洞贪玩把衣服弄的破破烂烂时,妈妈也没有限制责罚,而是满足了这一时期孩子的探索欲。直到小豆豆长大成人后才偶然得知自己曾经是被退学而非转校,书中小豆豆也提及对妈妈的感谢,没有因为小豆豆当时年龄小而忽略了作为孩子的自尊。

很喜欢纪伯伦的那首《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孩子》。的确如此,父母给了孩子生命,但却不能以此居功自傲,能给孩子一个独立自由的灵魂是多么可贵啊。

我猜想小豆豆一家一定非常幸福吧。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小提琴》那一篇。时值二战期间,物资匮乏,小豆豆很想吃零食。身为小提琴演奏家的爸爸如果去军需工厂去演奏军歌的话,就可以满足他宝贝女儿小豆豆的心愿。但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小豆豆的爸爸不愿意让高尚的音乐沾染战争的残酷。书中写道“妈妈也深深地理解爸爸,所以,妈妈从来没有抱怨“如果能去一趟就好了,可你却……”之类的话”生完孩子后,女人很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丈夫的需要往往会被忽略。但从这短短的几句描述中看到小豆豆的妈妈是真正的理解和尊重丈夫对于艺术的热爱,即便是在当时严苛的环境下也是如此。

这一篇对于我也是极大的提醒。圣经也说“二人要离开父母,成为一体”。夫妻本是所有关系中最亲密的关系。如果一个家庭亲子关系高于夫妻关系,那一定是会出问题的。新的一年里,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也要努力调整,更多的关注到丈夫的需要,更加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丈夫。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篇4

寒假的一天,因为下雨,不能外出。于是信步到书房,拿起《窗边的小豆豆》读了起来。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仿佛渐渐地走进了书中……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作品,可以说是作者小学时期的回忆录。整本书用第三人称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巴学园。在这里,她开启了她灿烂的`童年时代:她学会了关心别人,尊重他人;同学们没有任何的歧视、嘲笑,有的只是欢声笑语,谦虚礼让,遇到什么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当我看到奇妙的电车教室时,我不禁也想去体验一把一边学习一边旅行的感觉。想象一下吧,明媚的春光里,坐在电车一样的教室里,身旁是熟悉的同学,眼睛里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科,而窗外的春风轻轻抚动着头发,仿佛电车载着我们在学习之路上前进。多么好的画面啊,如果每天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那么一整天的心情想不好也挺难吧?

而最特别的便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了。也许很多人会好奇“这是什么东西”?其实,这只不过是巴学园的校长想让孩子不偏食,不挑食罢了,但他正是迎合了孩子们好奇心的特点,使孩子们每一次午餐都在盼望和开心中度过!合上这本书,我发出了一声满意的叹息。我觉得,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经历,是难忘的、纯洁的,也是每一个小孩所向往的。我想,如果多一点像小林先生一样的校长,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遭到别人的嘲笑;若是世界上多一点像巴学园那样的学校,也许就会多一点像小豆豆一样的孩子,成就更美好的人生!

最后,衷心祝愿每一个小孩都能如小豆豆那样,度过生命中这段美好的时光!

读窗边的豆豆有感 篇5

《窗边的小豆豆》想必大家都读过吧?它这本书是由日本著名大作家黑柳彻子写的,并且这本书曾被评为二十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的主要讲述了小豆豆因淘气而被原学校劝退后,来到巴学园的故事。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之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渐渐地变成了一个众人可以接受的孩子,在巴学院的所学也奠定了她一生成功的基础。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这个非常优秀的学园,在这本书的最后被美军给炸毁了。

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豆豆的好奇的品质。小豆豆的好奇心非常重,一有风吹草动就想去看看究竟。比如在原学校中把抽屉拉了又关,关了又拉,做了足足上百遍,来弄明白抽屉滑动的原理;上课的时候外面有街头艺人就把街头艺人叫过来“给”学校演奏;以及他与燕子“对话”(其实我觉得可以等于自言自语)其中小豆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值得人们深思。

其实人人都有“小豆豆”般的.好奇心,但有时这样的好奇心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灾难。所以人就会分为乖巧和顽皮,乖的人之所以乖是因为他们可以克制因好奇而引起的冲动。同理,不乖的人之所以不乖就是因为克制不住这样的冲动。

记得之前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位母亲在卫生间触电,她的儿子因好奇而去碰他,结果触电身亡了。

我觉得有好奇心是好事,但有不理性的好奇心就会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