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2025/09/05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1

这是一个豪迈的生命,在人类追求的世界里,它毫不起眼。它在渐渐向人类证明自我的存在。

它顽强的斗志力远远的超出了人类的想象,能形容它的,仅有两个词语:豪迈,不羁。它就是姜戎笔下的狼。

它,不畏惧死亡,为了生存,为了期望,它们能够与同伴完好合作,战胜一切扑面而来的困难,它是英雄的,是智慧的。是的,在那片草原上,它就是王者,谁能与其争锋?

在姜戎笔下,我才深知草原上的狼,有多么的不易,是这本《狼图腾》让我了解草原,让我了解所谓的狼性。狼性,并不是简简单单字面上的意思,它代表着这个顽强生命的勇敢,智慧,团结。这本书让我完全脱离了教科书上大灰狼、狼外婆的愚昧认知,让我明白了狼的精神。之所以,人类驯服得了马,猪,狗,牛等生物,可是,人类永远也驯服不了狼,狼是永远不会向任何人低头的!因为它们有狼性。狼性使它们变得如此具有王者风范。

以前的我以为狼只是愚昧无知的野兽,凭借着自我的一点点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活在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狡猾的,愚蠢的,而又邪恶的。没有狮子凶狠,也没有狐狸狡猾。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像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读了《狼图腾》之后,我觉得自我以前对狼的看法几乎是十分的愚昧。它不是苟活的生命,它是靠自我努力顽强存活的生命!

。狼是处在草原生物链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狼,草原也就不复存在。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十分了解这一点的。所以他们恨狼,同时也爱狼,杀狼同时也崇拜狼。人和狼就在这种微妙的关系中生活了数千年。狼也成为了那里礼貌的起点,那里人们的歌声,舞蹈,以及人性的豪放,无不和狼有着密切的关系。毫无夸张的说,那里的生机勃勃,那里悠久的历史都是拜狼所赐!

然而,这一切被一些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人破坏了。他们开着大马力的吉普车,抗着射程极远的步枪肆意捕杀那里的草原狼,并乐此不疲。当我看到一匹大狼被一辆吉普车狂追了20公里,费尽了最终一点力气,带着不屈的眼神轰然倒地的那一刻。我再也读不下去了。这时的狼是英雄,而人,成了最卑劣的动物。

同样的,我们在生活当中,时刻不能忘记,草原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狼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它能基于每个人生的期望,处于泥金的时候,我们只要想起它们,就会鼓起勇气,向前方驰骋。

我们生活在团体社会中,是否也能学习狼一样的团队精神呢?

狼图腾的精神,在其深层意义上来讲,也从侧面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心声,中国人若是向狼一样做事,必须能够成为世界的佼佼者。

狼这一充满生气的生命,这一充满奥妙的生命,一经揣摩,发现狼是那么伟大的,神奇的生命!

狼图腾精神,会在我的心中扎根,逐渐成长,让我也变成充满“狼性‘’的中华人!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2

读过了《狼图腾》,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草原狼把我从平静的生活一下子带到了西部草原的深广与另类的生活感受,让我觉得我的血液在扩张、在膨胀、在向往……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再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对着野性十足的小狼,我却油然而生敬意与怜爱之情。

难忘《狼图腾》中狼的自由强悍的进取精神,也更难忘狼为了胜利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牺牲精神,在狼性中,我感悟到了人性生存的精神意义。

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团结的群体。这种团结是在千百年实地作战的经验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为在强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军奋战只能是自取灭亡。蒙古狼争夺食物的战场就是死亡的前线,群狼有组织、有纪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头狼的指挥下,从容作战,不抢功,也不贪利,个个凶猛强悍,杀气腾腾,这种气势就压倒了弱者。

“在雷电和黑暗的掩护下,狼群以飞箭的速度直插马群中央,随即中心开花,然后急转掉头,又冲向四周的马群,把马群冲的七零八落,冲成了最有利于狼群各个击破的一盘散沙。”

“暂时后撤的狼群行动有条不紊,它门不急于去吞食已经倒毙的猎物而是趁马倌和儿马子重新整队的时候,分头追杀东南方的散兵游勇。”

从书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狼的集体作战攻势锐不可挡,对战果也是力求最大,也决不盲目贪多恋战,不乱阵脚。狼群在头狼的统一指挥下,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

为了集体的胜利,狼的牺牲精神更让人钦佩有嘉。当发现猎人时,为了保护大批的狼群,会有两只狼做诱饵把猎人引开,以牺牲自己来保全集体;还有丧子的母狼,可以用自杀式的攻击方式重重的悬挂在马的侧腹做最后的殊死的拚杀。这种不计较个人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度集体主义精神真是可敬可佩。

人类社会,我们也是生活在集体的大家庭中,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是不是也要学习狼的团队精神呢?我们也要以集体利益为重,放弃自己的小利益。

在工作中对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不逞英雄主义,不好大喜功,不脱离集体。在行动上,要中心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发挥团队作战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无坚不破。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3

狼,在我的印象中是道德诅咒和刻毒谩骂的文字符号,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等等,读过的关于狼的其他书中,也是对狼的凶恶、残暴的一面的刻画,使我对狼根本无一丝好感。读了《狼图腾》一书,我被深深震撼了,开始思索着对狼的全面与客观的认识,特别惊叹于狼身上体现出来那种“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

狼,是陆地上生物最高的食物链终结者之一。由于有狼的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得以淘汰老、弱、病、残的不良族群;也因为有狼的威胁存在,其他野生动物才被迫进化得更优秀,以免被狼淘汰,所以狼使生态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没有狼的存在,生态上将出现莨莠不齐、传染病众生的局面,不利于生命的稳定、健康的平衡发展。

在大草原上,如果没有狼,那些繁殖力极强的动物如兔子、旱獭、老鼠等,在草原上打洞、啃吃牧草,就会对草原的生态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尽管狼对草原羊群、马群造成巨大威胁,但是,草原人在与狼群的生存竞争的战斗中,对狼的狡黠和智慧、狼的军事才能和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庭责任感、狼的智慧、顽强和尊严,还有狼对蒙古铁骑的驯导和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均深深叹服,是狼的神奇魔力,使游牧民族千百年来对于狼形成至尊崇拜,以至于狼图腾成为西北和蒙古草原上无数游牧民族的民族图腾。

《狼图腾》一书作者姜戎先生,以其在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神奇的草原狼的故事,该书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一气呵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查、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饶;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还有游牧民族古老神秘的“以肉还肉”的葬仪式,还有狼嚎、狼圈、狼耳、狼食、狼烟、狼旗等等传说与现实描写,使读者沉迷其中,欲罢不能,一气读完。作者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作者同时给于读者明朗的答案:马背上的民族信奉狼图腾,全在于草原狼的那种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这种伟大强悍的狼图腾精神就是中华游牧民族精神的精髓,是草原的灵魂,它时刻地影响了西北游牧民族的精神和性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

我掩卷深思,狼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源自于何方?――就在于狼在恶劣生存环境下形成的族群的优秀品质和处世理念,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和借鉴。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4

《狼图腾》算是我这么多年以来仅有的几部期待的电影之一,是和小伙伴们在影院看到了预告片而起了兴趣。其实我觉得这部片子总的来说还是相当好看的,只是有两点瑕疵:1、3D效果处理了以后感觉光线有点暗,而且本身这部片子里就有许多场景实在黑暗中拍摄的,应该把底片的亮度调高一点在做3D效果;2、冯绍峰的感情线太过于突兀,始终没有找到这段感情戏对于整个电影的情节与主题深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在影片结束以后,我和妈妈关于选角产生了异议。我觉得冯绍峰来演男主挺到位的,妈妈觉得他看起来不够粗犷不够沧桑,但是因为以前看过《后会无期》,觉得他演那种社会最底层屈服于命运的小人物很到位,所以可能先入为主了。不过作为青年一代的男演员,冯绍峰的演技不知道比韩国的小鲜肉们好了多少。

至于我为什么会去期待这部电影,在影院看的预告片,剪辑的是狼群追赶马群的那一段,看着动物们在广袤的草原上自由奔跑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所谓落叶归根,人来自于自然,也理应回归到自然中去。我相信人是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的,人类偷走了黄羊,夺走了狼群的食物,最终也损失掉了马群,损失掉了牧羊,遭了狼群的报应,这也毕竟是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冰山一角。依旧想起了初中毕业后在云南观看的《印象丽江》的演出,这场演出虽然远远不及《印象刘三姐》那么有名,但是对我的触动却远远大于后者,因为它展现了人对自然最真诚的敬畏。演出的场地以玉龙雪山为背景,白色的山顶云雾缭绕,底下的村民们载歌载舞尽力的表演着。在开始鼓舞祭天的时候,人们捧着哈达,顺着场地像山坡一样的路缓缓移动。随着鼓声越来越密集,人们的诵经声越来越大,山顶的云雾渐渐消散了,金色的阳光照在雪白的山顶上发出了熠熠光辉。人们的敬意,天,好像听到了……那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灵相通的感觉,五年过去了,依然记忆犹新……

这也是我对《狼图腾》这部电影感触颇深的原因。草原的牧民收了一部分被狼群冻死的黄羊,但还留了一部分,没有贪欲,仅仅是出于对狼图腾的崇拜,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就这样人与狼群在草原上和平的生活了数千年。毕格力老爷子出现时,就说成吉思汗开疆拓土是向狼群学习的成果,这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毕格力老爷子的死,是因为误入了设给狼群的埋伏,被炸伤导致死亡,这是自然因为人类的无知而进行的小小惩罚;狼群全部被射杀,而陈振的那只小狼将草原狼的血脉传承了下去,说不定这也是自然早就埋好的伏笔。自然的力量不就是这么巨大么?

关于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问题没太弄懂:那个生产队长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一边纵容着陈振,保护他的狼,促进草原文化、经济的发展,一边又在马群损失掉以后对村民说了那么多无理的话,带队捕杀狼群,把农耕人带到天鹅湖破坏了哪里的生态。

以上是本人对于《狼图腾》这部电影的部分想法。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5

我看书向来都是狼吞虎咽的,没有牛的反刍精神。因此,虽然我是看了点书,但往往留下点感动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狼这种动物,原于此,我才有看这本书的冲动。真的很欣赏作者对这种动物的观察和痴迷,让我也似乎是近距离的能够观察狼!看了开篇中张瑞敏,腾格尔,白桦等人的评论,真是什么职业的人说什么话啊!我是没有职业的,不能专攻了!

在书中,首先让我欣赏的是对狼的描写,如此生动。我见有同学说文字功底不够,这点我倒没有在意。因为我被他的描写吸引着,他写的狼显然有别与那些武侠世界中完全两样,完全是人性的!我甚至不觉的他在写的是狼(动物),而是一种与人能相提并论的东西,或者说是另外一个人的种族。用里面一个参谋长的话:对狼养出了感情。当然我知道,在作者眼力更重要的是:对狼的敬叹。狼的战斗,分明是一种艺术了。真正的来自狼的生活的艺术,当然狼自己是没有意识到的,也许正是这种无意识,对生活的抗挣,才产生这种了这种美丽。这比起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的作品,我看是美多了。只有真正的蒙古人懂的他,所以把他当作长生天派到下界的神物。狼的一切似乎都在超越作为战士的极限,他们忍耐一切看似不能忍的东西,敏感的对应草原上一切动静。在群狼和小狼对嚎的一节描写中,我是如核在喉,激动了好一会儿,虽然就是几句"对答",但是作者通过人,狼,狗,尤其是对小狼和对那些嗥叫的揣摩,使得那种景象似乎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第二点让我感同身受的是,作者以及毕利格老人对草原灭顶的痛心疾首,在这里狼是草原的灵魂,没了狼的后果,老人了解百分,但是他的力量微薄如此,即使痛苦哀嚎都不能表达,领导是盲目,不了解草原,那些外来户是了解的,但是他们不在乎,还用"盲流"来解释,盲目流动,等这里没法混再流,真是有一种有苦说不出的味道来

第三点,好象是作者最关注,在意的东西吧,狼性,并以次来追寻中国的国民性,要多一点狼性来就很好了,把"李白"看成是"狼"和"儒"的结合典范,过去几千年是:农耕驱逐草原狼,草原狼去驱逐欧洲,把欧洲变成海盗狼,海盗狼又来灭农耕的过程。不难发现作者深度之广,角度之新。但是说实在的很难让我苟同,咱们少了点狼性,少了点悍性,这点是很能让人接受的。他又把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不灭,又归功于中国的"狼"性,归功于少数民族统治的功劳,这恐怕也很难接受。现在我们是讲中华民族,但是以前,古时讲的只有汉族,把少数民族看成外族,那时的草原狼恐怕也有灭农耕之意吧,有把蓝天下的土都变成草场的梦想,但是灭不了,大家融合在一起了。倒有点用:定理去证明定理的味道了。呵呵,当然,作者并不是在推理,只是在思索,在考虑是不是因为这个或者哪个原因而已。

狼图腾读后感1000字 篇6

自古以来,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从描写狼的成语、诗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说,中国成语词典上记载了许多相关批评狼的成语,而赞美的却少得可怜。在童话里,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贬低,狼竟成了邪恶的象征,妄图吃了“小红帽”。即使你从没看见过,仅凭这些,就让我们已经不寒而栗了。

但是,当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图腾》的书后,我对狼的形象给予了重新的认识。起码在这本书里,狼已不在是残忍的、粗暴的……而人类却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洁的月光下,在内蒙广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着狼,它们在这儿自由地奔驰、与人类斗智斗勇。然而,一群见识短的人竟然闯进这个属于狼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杀戮,多么惨无人道!

我知道毕利格老人为什么不把狼打尽,因为老狼除了爱吃牧民的羊羔,还爱抓老鼠吃,还爱吃黄羊、旱獭、野兔。通过读故事,我知道这些个野动物,可都是草原的大害,它们吃起草来,比割草机还厉害,相当于好几倍的草原牛羊马吃的草量,而它们的繁殖率也相当高,一只野鼠一年要下四、五窝崽,一窝崽就十多只,不到一年功夫,这些崽又长成成鼠,又繁衍其下代,这一年下来好几千只野鼠,要祸害多少好草呀!野兔也是同样,光靠区区几百草原牧民根本难以消灭这些野动物,而有了草原狼,则不同了,他们会把一窝窝野鼠,野兔叼出来,吃掉,为草原保护了有限的草源,看来没有狼可真不行,假如,草原再也没有狼了,那黄鼠、野兔势必成灾了,它们会把草原啃成不毛之地,到那时,草原真就变成沙漠了。

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的中的友爱亲情无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凶残,但狼只有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淫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的狡黠与智慧,使它具有天生的军事才能。狼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使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三十六计中除了美人计外,说不定其余的三十五计都是人跟狼学的。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在大西洋海底的潜艇绞杀战,解放军出奇制胜的穿插分隔包围战术都是狼群战术的一种。中华民族就是缺少一点点的狼性,当年几个日本鬼子就能扫荡一个县城,赶着几千名老百姓满山跑。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不会有羊性的百姓,有了狼性的民族才会有千千万万个黄继光,才会有千千万万个董存瑞。

让我们成为拥有狼性的团结五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