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2025/09/07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故事《小猪变形记》以小猪一心想着变别人而引出,它一会儿变长颈鹿,一会儿变斑马……,变到最后让它意识到只有做自己,并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如今,我们的幼儿也会出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通过《小猪变形记》这一幽默、滑稽又蕴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教学目标:

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2、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幼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

1、课件

2、小图片及子卡: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表情及子卡:可爱、苦恼、快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 (可爱)

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

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课件。

发生什么事啦?(幼儿回答后出示摔跤图片)

老师继续讲:“……更刺激的探险!”

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出示小图片及子卡:长颈鹿)

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

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

1、师讲:故事:“还没走出——你马上就……”。(强调“不是”“是”)

看!发生什么啦?

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

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

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

3、谁会接着讲?

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

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

老师续讲。

第四部分:变袋鼠

1、 幼儿看图,你们猜鹦鹉会怎么回答?(强调句式)

2、幼儿续读

第五部分:

1、小猪究竟又想到了什么绝妙的好主意?聪明的小朋友,你能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吗?

2、看看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幼儿讲。

3、你猜,小猪变了鹦鹉后,还会变什么?

第六部分:可是,这时的小猪已经灰心丧气。

1、师续讲故事 “真倒霉!——当小猪一点儿乐趣都没有”

哪些事被小猪搞砸了?(看小图片及子卡一起回顾)

小猪掉到了泥潭里,如果你在边上,你会对小猪说什么?

老师续讲故事。

置疑:刚才还说一点乐趣都没有,现在怎么就那么快乐了?

(学别人是很累的,做自己最幸福)

2、总结:原来,做自己是最快乐的!

三、齐读内容,获得提升。

1、师幼完整共读。

2、这只可爱的小猪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很无聊,不开心,想找点有趣的事,一会儿扮成长颈鹿,一会儿刷成斑马,一会儿又装扮成大象、袋鼠、鹦鹉,最后小猪找到了快乐了吗?他在哪里找到的?

3、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为什么?

4、小结:最后他还是想做小猪,因为小猪懂得了做好自己,最幸福。

(出示:“原来当小猪是最开心的事情呀!”)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2

活动内容:早期阅读——《谁拉的便便》

活动目标

1、在师幼儿共读中观察画面,发现画面的内容及便便的秘密。

2、在阅读中知道便便是生活中平常的事。

3、懂得大便后要冲水,擦屁股,洗手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图书12本,图片4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每天吃完早饭都要去拉便便,你们知道小动物也要拉便便吗?

二、师幼共读

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试着进行故事对话:“叩叩叩,谁呀?谁拉的便便?”“我拉的。”

三、牵移幼儿生活经验,说说便便是怎么一回事

四、幼儿人手一书,师幼共同阅读故事

师幼互动式阅读中,使幼儿更好地接收故事的信息——便便是生活中平常的事

拉完了便便,还应该做什么呢?

五、延伸:谁没有冲便便?

简单地故事延伸,增加故事的趣味性,更加贴近生活

反思:目标基本达到,尤其是通过听讲故事,一问一答中知道便便是一件平常的事,从而对每天便便这一生活习惯进行正强化。幼儿能够快乐地进行阅读,紧扣画面内容进行观察,发现秘密。他们喜欢自己看书,并在一页页跟着翻书中完成了“自己看书”的成就体验。不足的是当幼儿发现最后一面中的小羊便便时很不开心时,教师没有及时地进行延伸,使故事的“动物跟人是一样一样的”这个非常感性人文的点进行丰富。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感知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知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2、尝试讨论,在特定事件中(地震)感受帮助的力量。

3、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活动准备:

课件、勾线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暖身:师幼相互熟悉,介绍自己和最好的朋友。

二、引出:初步感知雪孩子的快乐与热心。

章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兔宝宝,兔宝宝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

欣赏动画片中雪孩子自娱自乐的片段(片段1),在优美的主题歌中感知雪孩子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这一形象。

刚才你看到雪孩子在干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快要冻死的小鸟当窝……)

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他在干嘛呢?(雪孩子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滑雪、跳舞好不开心!……)

你喜欢动画片里的雪孩子吗?为什么?(她会帮助人,天很冷却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小鸟当家,用帽子来给小鸟当窝,我觉得她很聪明……)

小结:是啊,雪孩子是一个可爱善良、聪明、很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重点:理解作品,体会情感,懂得道理。

1、欣赏雪孩子奋不顾身救助小白兔片段。

引导:雪孩子一路玩一路唱一路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看片段2)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救火呢?这两个办法管用吗?这时候小兔子怎么了?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没命了)你觉得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丢下雪孩子不管吗?他能救出小白兔吗?

2、欣赏雪孩子从融化到再现片段。

引导: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观看片段3)

提问: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兔宝宝终于得救了,可是雪孩子呢?(雪孩子怎么了?融化后变成了什么?)

3、情感升华:雪孩子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他还会不会再出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再出现?)

小结:“所以雪孩子不会消失,它就住在兔宝宝心里,兔宝宝不会忘记帮助过他的雪孩子”

你们会忘记雪孩子吗(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你愿意向雪孩子学习吗?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小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四、经验迁移:

1、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事件,感受帮助的力量。

引导:这是雪孩子的故事,今天章老师还想介绍几个人给大家认识。

①孩子们,这位叔叔你们认识吗?

他叫雷锋,大家都喜欢叫他雷锋叔叔,虽然他已经死了,可是大家都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做好事,帮助了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记得他,雷锋叔叔就像雪孩子一样,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②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

(地震发生了,房子全都倒了,很多人都被压在了水泥石头下面,非常需要帮助)

这时候谁赶到了?(解放军叔叔,他们不怕辛苦,赶到最危险的地方,伸出双手去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住在灾区老百姓的心里)

看,这位警察阿姨在干什么?

这个宝宝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呢?

(地震发生了,路都堵住了,吃的东西根本运不进去,更不要说奶粉了,小宝宝都饿得哇哇大哭,这位警察阿姨刚生过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喂给了别人家的孩子)

看姚明哥哥旁边有个小哥哥,你们认识他吗?他的头上有个大大的.疤,你们知道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吗?

(这位小哥哥叫林浩,当时他自己也受伤了,可是他不怕危险,还去背受伤的同学,救出了好几个小朋友,林浩哥哥,伸出双手,帮助朋友,他就像雪孩子一样住在我们心里)

还有很多的医生,救了很多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人太多,医生不够,你看这位大哥哥就怎么样?(他在干什么?还有位哥哥躺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儿?他怎么了?如果当时你在这里,你会做些什么呢?)

你看,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当时我们都捐款了,还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帮助过灾区的人,汶川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专门在路牌上写了这句话,是什么?

2、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画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引导:你叫什么名字?

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别人干什么?

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

奖励:送雪孩子(老师画)

还有谁帮助过别人?(请个别孩子到集体面前,你帮助过别人吗?自己说了不算,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XX帮助过你吗?)

奖励:送雪孩子(幼儿画)

寻找: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就送他一个雪孩子(幼儿在音乐声中相互交流)

3、自然结束:

看看,谁得到雪孩子了,有人有很多,你最会帮助别人了,哦,有的人很少,孩子注意了,平时要多去帮助别人罗。……今天也要谢谢每一个小朋友,帮章老师的忙,谢谢,你们都跟雪孩子一样!会住在别人心里!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4

一、语言,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

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小知识及教育小方法。

二、爱书的孩子受益终生

早期阅读在婴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及如何在家

中做早期阅读。

三、在书海中拾取闪亮的贝壳

如何为孩子选择早期阅读读物及世界著名绘本赏析。

一、语言,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小知识及教育小方法。

1、语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不是只有说话是语言的唯一表达方式?

2、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是不是就没有思维呢?

3、孩子的心理活动是不是都需要语言的支持呢?

4、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理解能力和我们想象的差多远?

5、如何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与他交流?

6、如何解读孩子简单表述背后的深层意思?

二、爱书的孩子受益终生早期阅读在婴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及如何在家中做早期阅读。

1、书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时期中充当的不同角色。

A、新生儿期(0-4个月)

B、婴儿前期(5-12个月)

C、婴儿后期(1岁-3岁)

D、幼儿期(3-6岁)

2、书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

A、认知方面

B、语言方面

C、社会性方面

D、综合能力方面

3、家庭中的早期阅读

A、书籍选择

B、阅读方法

C、游戏延伸

D、注意事项

三、在书海中拾取闪亮的贝壳如何为孩子选择早期阅读读物及世界著名绘本赏析。

1、什么是绘本?绘本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2、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绘本。

3、如何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深挖已有绘本的空间。

4、如何根据教育目标选择引导性绘本。

5、世界著名绘本推介及赏析。

图片儿歌《宝宝认知百科》

婴儿0-4个月,视觉发育尚不完全,视力较差,基本上没有色彩识别能力。这一时期,需要经常让婴儿待在明亮的环境里,并让婴儿多看形象色彩鲜明的物体。为此家长可以把一些卡片挂在婴儿床的周围,以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刺激婴儿的视觉发育。同时还可以经常把卡片中的儿歌念给婴儿听,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

婴儿5-12个月,婴儿已经有了初步的视觉能力,这时可以用本书提供的配件把卡片变成多种形式的挂图。家长可以抱着婴儿认知挂图上的色彩和图形,并不断地诵读儿歌,在视觉和听觉上促进婴儿的成长和发育。每过一段时间,还可以把各类图片重组,以增加婴儿的新鲜感。可把这套卡片组合成6面对开挂图。

一岁后,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家长可以用本书提供的红丝带把卡片串成图画书,让婴儿自己翻阅,以培养早期阅读的好习惯。由于婴儿对这些图画和色彩已比较熟悉,家长可以教婴儿诵读书上的儿歌。这些儿歌朗朗上口,每天给孩子诵读10分钟,会提高婴儿对语言的记忆能力,对学习说话非常有帮助。孩子两岁时,家长便可以照着图画书教孩子认字,这时本书又变成了识字课本。由于婴儿已经非常熟悉其中的事物,在此基础上很快就能学会识字,顺利进入看图识字阶段。可将卡片变成2本硬卡图画书。

低幼故事

A、10-24个月《小熊宝宝绘本》

佐佐木洋子是日本著名画家,1939年生于日本。这套《小熊宝宝绘本》制作精美,致力于让每个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专为幼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心智健康成长,而量身定做!它内容丰富,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

简单重复的语言容易为幼儿识记,生动传神的动物形象广受宝宝喜爱。

B、25-34个月《冰波童话(套装共10册)》

《冰波童话》是一本蕴涵丰富的情感,幽默与智慧并存的图画故事书。《冰波童话》以螃蟹小裁缝为同伴做衣服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为线索而展开。它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有趣而温馨的故事。用两只钳子当剪刀的可笑又可爱的'螃蟹小裁缝,随着意想不到的各种矛盾冲突不断发展的故事情节,将会激发孩子们强烈的阅读兴趣。书中的许多画面蕴涵着丰富的阅读线索,循着它们的痕迹,孩子们可以直接走进故事中。这些阅读点,为孩子们观察人物的心理与行为,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判断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有关知识提供了宽阔的空间。

亲子阅读及绘本推荐

部分绘本介绍:

A、《彩虹色的花》

早春的一天,雪还没有化掉,在原野上突然绽放了一朵彩虹色的花。终于能见到太阳了,她十分高兴,由衷地愿意跟每个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每次路过她身旁的都是一些善良可爱的小家伙,彩虹色的花总是很热情地帮助它们,很慷慨地把她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给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刺猬……小家伙们每次都心满意足地走了,彩虹色的花也分享着它们的快乐。随着季节的变化,彩虹色的花慢慢枯萎老去,被掩盖在白茫茫的雪地下。虽然她离开了现世,却给大家留下了一片温情。冬去春来,彩虹色的花又回来了,又见到太阳……生命可以论回,乐于助人的精神则永存其中,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意味。

B、《小蓝和小黄》

小蓝和小黄是一对好朋友,一起游戏,一起上课。一天,小蓝溜出去找小黄。从家里找到外面,找了许久,才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小黄。小蓝和小黄惊喜地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结果融合在一起变成了“绿”。可回到小蓝家,小蓝的爸爸妈妈认不出来了。回到小黄家,小黄的爸爸妈妈妈也认不出来了。 “绿”很伤心,流下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哭呀哭呀,最后全都变成了蓝色和黄色的眼泪,蓝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蓝,黄眼泪集拢到一起变成了小黄,两个人高兴了:“这回爸爸妈妈不会认不出来了!”小蓝和小黄先回到小蓝的家,小蓝的爸爸妈妈高兴地拥抱小蓝,又拥抱了小黄,结果变成了绿色。直到这时,爸爸妈妈才总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他们一起去小黄家报告这个好消息,两家的父母高兴地拥抱在一起,也变成了“绿”。而小黄和小蓝,则在外面和好朋友一直玩到吃晚饭。

C、《月亮的味道》

月亮,是什么味道呢?真想尝一小口啊!夜里,动物们望着月亮,总是这么想。可是呢,不管怎么伸长了脖子,伸长了手,伸长了腿,也够不着月亮。有一天,一只小海龟决心去摸一摸月亮。爬到山顶,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龟还是够不着。海龟叫来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来,说不定我们够得到呢!”月亮想:“这是在和我玩游戏吧!”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轻轻地往上一跳。大象够不着,它叫来了长颈鹿。然后长颈鹿叫来了斑马,斑马叫来了狮子,狮子叫来了狐狸,狐狸叫来了猴子,猴子叫来了老鼠。月亮看着老鼠,心想:“这么个小不点儿,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经玩累了,这回它没有动。想不到,“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它给动物们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觉得,这是它们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一条小鱼看着这一切,怎么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它们要那么费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这不是还有一个嘛,喏,就在水里,在我旁边呀。”

D、 《猜猜我有多爱你》

E、《蚂蚁和西瓜》

F、《好饿的毛毛虫》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5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

2.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讨论:

1.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诙谐的语句。

2、能独立看图,用自己的话说出梦的感受。

3、学习用适当的词语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梦的理解。

4、人度重点字词:找、睡、醒。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本,小字卡(第2页)

2、教师准备:大图书、录音机、大字卡。(第2页)

活动准备:

一、讲述导入:

教师播放轻音乐,幼儿有序取书。

二、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做过梦吗?你们都梦见什么了?”让幼儿谈一谈自己做梦的感受,引出诗歌《找梦》,出示大字卡“找”,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

三、自由阅读

1、幼儿自由阅读图书,观察画面中小猪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大胆猜想,画面中的小猪在找什么?为什么要在被窝和枕头里找?

四、大图书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幼儿看大图书完整欣赏诗歌一遍。

2、理解诗歌内容。

(1) 诗歌里都说了些什么?我们什么时候会做梦呢?是不是我们一醒来梦就走了?出示字卡“睡”“醒”。

(2) 猛从哪里来的?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 图中的小猪找到梦了吗?什么没找到?帮助幼儿理解梦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3、教师和幼儿用幽默、风趣的语调朗诵诗歌。

4、教师和幼儿共同探讨:

你觉得诗歌中找梦的小猪可爱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梦是人们在睡着的时候,大脑还没有完全休息,就将平时看到的一些人和事情重新进行了组合,象放电影一样,所以才会做那些神奇的梦。

五、体验创造

1、配乐诗欣赏,师幼一起感受诗歌的诙谐、风趣,引导幼儿感受到梦的新奇。

2、师幼一起朗读诗歌。

3、轮读:一部分幼儿读第一句,一部分幼儿读第二句,最后的几句合读。

4、游戏:找字卡。

六、结束活动

有序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