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2025/09/08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1

课题:《看病去》

执教人:郝春霞

活动目标:

1、了解去医院看病的主要流程。

2、知道医生看病是常用的工具及作用。

活动准备:

1、照片、录像、标记牌,看病流程。

2、针筒和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带入情景,引出主题

小朋友今天贝贝没有来幼儿园,她在家里不断的咳嗽、流鼻涕,她和老师说她头疼,喉咙也痛。

提问:小朋友,贝贝可能得了什么病?应该怎么办?

二、交流探讨看病的过程

1、我们一起去医院看看,请你说说看病的过程。

(1)挂号

引导幼儿看他人挂号。

提问:你看到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挂号呢?(知道挂号能使病人按次序看病,不同的病到不同的科室看)

(2)病人看病

结合图片提问:医生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会问什么?

医生使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名称叫什么?

有什么用?(教师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出示实物进行演示)

体温计——检查有没有发烧

压舌板——检查喉咙有没有发炎

五官镜——检查鼻子情况

听诊器——检查心脏跳动是否正常和呼吸时的声音是否正常

(3)取药

结合刚才看到的提问:刚才病人是到哪里取药的?

(4)打针

取药后又做了什么?谁给病人挂针?

挂针后护士是怎么说的?

2、 小结

病人到医院看病,先挂好,然后找医生看病。医生通过问话,对病人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情,最后开方取药。病人安要求吃药打针,病就会好了。

我们回去给贝贝打电话,告诉她怎么做好吗?

三、观察幼儿用书,了解看病的主要流程。

1、了解医生看病的过程,请幼儿认真观察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流程。

2、请幼儿观察后说说看病的流程

3、请幼儿按看病的顺序排列流程图,并简单介绍医院的其他区域。

四、简单地了解一些预防甲型H1N1流感和乙肝的方法。

——我们怎样预防甲型H1N1流感和乙肝呢?"

五、教师小结:我们在经常煅炼身体,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充足的睡眠,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打疫苗。平时小朋友们还要多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要用自己的毛巾的杯子,不能咬手指,要经常剪指甲,更不能在外面的小摊子上买零食吃。

活动延伸:

区域游戏——角色扮演

教师扮演医生,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通过和医生对话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去医院看病的主要流程。而在幼儿熟悉游戏之后,让孩子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游戏。

活动效果:

幼儿对扮演游戏非常喜欢,并愿意进行扮演游戏。在通过扮演游戏中,幼儿已经逐步了解了去医院看病的主要流程。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四种常见的蔬菜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3、学习几种简单的节奏类型。

活动准备:

幻灯、蔬菜实物、蔬菜头饰、菜刀、菜板、果蔬拼盘。

活动流程:

利用故事教育幼儿多吃蔬菜——通过谜语引出四种蔬菜——让幼儿了解蔬菜食用的部分——游戏“果蔬宝宝找朋友”——游戏“我是小小厨师”——学习节奏——延伸活动“学做拼盘”。

活动过程:

1、利用故事让幼儿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放幻灯讲故事《爱吃青菜跑的快》提问:

(1)赛跑时谁跑的快?为什么?(白兔多吃蔬菜、营养多)

(2)小朋友应向谁学习?(为什么?)

2、通过谜语引出四种常见的蔬菜(白菜、萝卜、西红柿、土豆)结合食物让幼儿认识他们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说出蔬菜的食用部分,利用蔬菜图片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叶:白菜、菠菜、香菜、油菜------

果实: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

根;萝卜、胡萝卜---------

块茎:土豆、芋头、大姜、藕

4、游戏“果蔬宝宝找朋友”

幼儿头戴各种蔬菜头饰,拉手成圆圈,朗诵诗歌。“我是快乐的小厨师,样样炊具归我使,流水洗菜哗啦啦,菜刀切菜嘭嘭嘭,炒勺炒菜上下掂,小铲铲菜一二三,菜好了!香喷喷!什么菜?芸豆炖土豆------戴芸豆土豆头饰的幼儿到圈内拥抱一下,“耶!”游戏重新开始。

5、游戏“我是小厨师”学习节奏

师:森林里要召开一次盛大的宴会,可厨师太少,要到我们班上挑选“小厨师”,你们愿意吗?

咱们先学切菜,师示范用菜刀菜板切菜,告诉幼儿:切菜是有节奏的,请小朋友用手当菜刀,来模仿老师切菜节奏。

(1)X X X X X X

(2)X X X X X X

(3)X X XX X

(4)XX O XX O

(5)XX XX X X XX XX X X

(6)X . X X X X . X X X

6、延伸活动:学做拼盘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观察比较的一系列活动中,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初步理解成长的含义。

2、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增进幼儿与父母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活动环节,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我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

活动准备

1、录像《母亲与婴儿》

2、材料:婴儿的衣鞋帽等。

3、幼儿自带一件自己小时候的东西和小时候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谈以前的我

1、请幼儿观看《母亲与婴儿》的录像,通过观看母亲如何给幼儿喂奶、换尿布、洗澡、穿衣、哄睡觉、教说话、教走路等,了解到自己小时候也想和录像中的小弟弟一样,在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哺育下,慢慢长大。

2、引导幼儿观看‘小时候的我’展览。

3、让幼儿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谈谈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看现在的我

1、请一位母亲带她的婴儿来班上做客,让幼儿与婴儿比比小手、小脚、小脸和身高,发现自己现在的变化

2、请一个幼儿上前试试婴儿的小衣服、小鞋子、小手套、小帽子等,进一步体会到自己长大了。

3、想想现在的我们除了身体上有变化,还有别的变化没有?(会自己吃饭、睡觉、走路、穿衣,会说话,还会帮妈妈做事等等)

小结:现在的我不仅长高长大了,而且还懂事了,能干了。

三:想想将来的我

1、老师和你们有什么不一样?(高大一些,懂得很多知识,会做很多事情,力气也很大等等)。

2、老师小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老师。)(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使幼儿知道自己将来还要长大,只要好好的吃饭、睡觉,认真地学习锻炼,就能不断地长身体、长知识,将来就能和老师、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样,做个有用的人。

3、想一想,你们长大后想干什么?

四、画画“我的成长”

1、给每个幼儿一张长方形绘画纸,折成三部分,分别代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2、要求幼儿用彩笔画出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成长图

3、将幼儿的画集中挂在一起,布置一个“我们的成长”小园地

活动延伸:

1、要求幼儿回家去做一件事情,向爸爸妈妈证明‘我长大了’

2、画画“我的成长”(给每个幼儿一张长方形绘画纸,折成三部分,分别代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要求幼儿用彩笔画出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成长图。将幼儿的画集中挂在一起,布置一个“我们的成长”小园地)

3、全班幼儿合影留念。

4、和幼儿一起装饰一个小纸箱,标上年月日,将自己作品中的‘现在的我’部分剪下,连同全班合影照一起锁入纸箱中,告诉幼儿等到我们大班毕业时再打开,看看那时的我们又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关心父母,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4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5

主题结构:本主题包括报纸真好玩、好玩的图形、欢乐颂、火车开啦、排排队、图书笑了、纸飞机、纸条变变变、纸长得什么样九个活动。

主题内容: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页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好玩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让幼儿了解纸的来源,学会做珍惜各种纸,学会节约,懂得保护资源。

报纸真好玩活动目标:

1、能利用废旧报纸玩多种游戏。

2、发展投掷、钻爬、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3、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盛有旧报纸的筐子4个,放在场地的四个方向;幼儿用书第4册第20—21页。

活动建议:

1、谜教室语引出课题。

教师和幼儿玩猜谜的游戏,幼儿能根据谜面猜出是报纸,并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报纸。

2、探索报纸的玩法。

请幼儿想一想、试一试用报纸可以玩什么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自由玩报纸。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玩法,教师和幼儿一起玩。

3、组织幼儿玩报纸游戏

(1)吸纸跑请幼儿在起跑线上将报纸贴在胸前,听到信号后快速跑到终点线,以速度快、报纸没掉下来的为胜。

(2)报纸运球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双手抓好报纸的四角,将塑料球放在上面。两人用报纸把球运给对面同伴。

(3)抛球幼儿把报纸团成团,尽量团紧,两人或三人一组,互相抛接球。

踩尾巴把报纸撕成长条,塞在腰里当尾巴,幼儿相互追逐,以先揪到对方的尾巴者为胜。

4、幼儿自由玩报纸活动。

好玩的图形活动目标:

1、能够用多个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等)进行拼图。

2、会用单个图形联想添画。

活动准备:

1、每组准备五个大小不同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若干个。

2、纸张若干、彩笔、胶棒等。

3、幼儿用书第4册第48页。

活动建议:

1、出示范画,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观看范画机器人,让幼儿说一说像什么?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拼图。)观看半圆形,让幼儿想一想,它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引导幼儿用添画的方式变成其他物品,如把半圆形添画成伞。

2、组织幼儿讨论:这些图形还能组合拼贴成什么?(汽车、小房子、小花、小鸡、雪人、松树等。)

3、幼儿动手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可多用几种图形联想添画或组合拼贴出物体的形象特征。

4、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欣赏自己和其他人的作品。未完成的可放在区域活动里进行。

欢乐颂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幼儿能感受乐曲中逐渐热烈的情绪,并尝试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歌曲磁带或VCD、

活动建议:

1、请幼儿讲讲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欣赏歌曲《欢乐颂》。

2、引导幼儿说出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样的感受。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幼儿轻声跟唱歌曲。

3、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热烈气氛。幼儿说说怎样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让幼儿听辨并感受三、四乐句越来越热烈的气氛。幼儿探讨怎样来表现歌曲越来越热烈的气氛。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加入动作、加入击打乐器、加入衬词"啦啦啦啦"等等。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歌曲的热烈的气氛。(如拍手,婉手腕)

4、请幼儿欣赏歌曲《欢乐颂》,进一步感受乐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5、教师请幼儿分组演唱,熟悉歌曲。

火车开啦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到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2、能用欢快的的情绪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火车开了》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你坐过火车吗?火车在开动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请有坐火车经验的幼儿讲一讲)

2、请几名幼儿模仿火车开动时的场景

3、学唱歌曲。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鼓励幼儿轻声跟着唱。

4、以游戏结束活动。教师做火车头,幼儿做火车厢,边唱边模仿开火车。

排排队活动目标:

1、会区分物体的粗细,初步理解粗细的相对性。

2、能按物体的粗细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三根颜色,粗细不同的小棒,三颗一样大小的珠子。

2、三只粗细不同的桶。

3、铅笔,吸管,小棒,卷纸筒等若干。

活动建议:

1、幼儿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的粗细不同和粗细的相对性。

(1)让幼儿用小棒穿珠子,看看会怎么样(其中一根小棒穿不进珠子),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和结果。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根小棒,寻找它们的不同处。

(3)引导幼儿两根两根的比较,感知粗细师相对的。

(4)比较出哪根棒最粗哪根棒最细,哪一根棒比另一根棒粗,比另一根细。

2、按粗细排序

(1)让幼儿将三根小棒按照由粗到细,由细到粗的顺序排序。排好后将小棒放到相应的三只粗细不同的桶内。

(2)幼儿用橡皮泥搓出粗细不同的面条,并将他们按粗细排序。

3、巩固对粗细的认识游戏:找朋友。幼儿每人一件(铅笔,吸管,小棒,卷纸筒等)物品,随音乐边唱歌边自由结伴,唱完后两人(或三人)比较粗细。游戏反复进行。

活动延伸:在区角里结合幼儿用书第4册第42页比较粗细

图书笑了活动目标:

1、尝试学习修补破损的图书的方法。

2、提高剪、画、粘贴的技能。

3、产生爱惜图书的情感,从小养成节约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有意观察班级阅览区的图书情况。

2、本班破损的图书。

3、修补图书的材料:胶水、双面胶、剪刀、透明胶、订书机、彩笔、白纸等。幼儿用书第4册第24页。

活动建议:

1、出示收集的各种破损的图书,请幼儿想出修补的办法(看幼儿用书第4册第24页)。

观察各种修补图书用的材料,让幼儿熟悉修补材料,了解使用方法。

2、请幼儿根据图书破损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补的方法。

幼儿分组进行修补图书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对封面破损严重的可进行重新设计,对不能修补的可进行重新组合。

3、展示幼儿修补后的图书,引导幼儿互相参观评价,并说说怎样爱护图书。

纸飞机活动目标:

1、懂得阅读图书时要保持安静,不随便打扰别人。

2、能理解故事内容,养成爱惜纸、节约纸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第4册第14—15页。人手一张纸

活动过程:

1、谈话:你见过飞机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分段欣赏故事。幼儿听故事一二段,教师提问:小青蛙和小飞机发生了什么事情?小飞机请小青蛙帮了什么忙?

听完剩下的故事,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纸飞机要小青蛙在他身上画一片森林?

3、教师总结 。

4、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

纸条变变变活动目标:

1、体验用纸条创作的快乐。

2、学习用各种颜色的纸条制作水果,动物等有趣的图案,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和包装纸,剪成长条等。

2、剪刀,双面胶,A4大小色卡纸(也可其他纸代替)每人一张,彩笔。

3、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4、幼儿用书第四册第16—17页。

活动建议:

1、欣赏纸条制成的手工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请幼儿看看是什么,说说是怎么做的。如:西瓜的环纹可以用滤纸条折成波浪状,葡萄可用紫色纸条粘成许多小圈等。

2、演示纸条小蜗牛的制作方法,引发幼儿制作兴趣。

幼儿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用一张纸条从一端卷到另一端,做蜗牛壳,粘在另一张纸条上,画上小蜗牛的眼睛,纸条小蜗牛就做成了。

请幼儿边欣赏纸条蜗牛,边欣赏老师说儿歌:

小纸条,变变变,变什么?

变只蜗牛慢慢爬。

引导幼儿用拍手和模仿蜗牛爬的动作学说一边儿歌,增加趣味性。

3、幼儿制作。

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自由进行纸条创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在选择用多种纸条时注意色彩的搭配,尝试用双面胶把卷或折的纸条粘在色卡纸上。

4、提醒幼儿可合作完成作品。

纸长得什么样活动目标:

1、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能发现纸的不同质地及其特性。

2、对探索特殊纸的秘密感兴趣。

3、愿意爱惜纸活动准备收集不同质地的纸放在塑料筐里。

活动建议:

1、感知纸的特征。

请幼儿从塑料筐中拿出各种各样的纸,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认一认它们,并与同伴交流纸张的样子,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些纸。

引导幼儿用手感知纸的粗糙、光滑、软硬、厚薄等特征,说出各种常见纸的名称,并分辨出它们的特征(皱纹纸、图画纸、宣纸、蜡光纸、色卡纸、信纸、卫生纸、餐巾纸、糖纸等)。

2、了解一些特殊纸的用途。

出示几种特殊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触摸,找出哪些地方与常见的纸不一样:

3、把玻璃纸放在眼前看物体,了解玻璃纸的色彩。

4、用描图纸放在图书的上面,发现描图纸是透明的。

5、谈话活动:想象出还能制造出什么样的纸?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随着新年的脚步日益临近,各大商场,超市纷纷在橱窗、门廊,极其一切可能的地方装点,增添新年的气氛,孩子们也敏感的发现了新的变化,怎么样让今年的新年过得与众不同呢?在与孩子的讨论中我们生成了“新年DIY”,让孩子们在完完全全的自我“动手”中过新年。

二、主题目标:

环境知识:

了解不同国家过年的习俗;

知道新年的意义;

认识猴子,知道属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数年方式,萌生民族自豪感;

不跟陌生人走,知道自己保护自己的简单方式。

情感态度:

感受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知道自己长大了,新的一年里要有新的进步;

乐意与同伴、家人进行情感交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能力:

巩固建构能力,体会进一步搭高搭牢的技巧;

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和多种材料进行装饰制作;

会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活动的的感受;

学习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猴子的特征。

行为习惯:

会认真的收拾活动材料;

与同伴一起友好的进行活动,不争抢。

三、环境创设:

师生共同布置班级环境,创造温暖热闹的节日气氛。

小墙饰:倒计时,能正确的感知距离新年的天数。

2、十二属相图

四、家园配合:

1、给幼儿讲讲家人的属相,初步了解可以通过属相来记住年龄。

2、知道猴子是中国有名的标志物,如西游记,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

3、幼儿找找看看节日的环境,感受节日的气氛,并帮助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4、与孩子交谈,表扬其进步,提出猴的新愿望和新要求

五、主要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新年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通过制作、游戏等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幼儿体验到了新年来临的喜庆。幼儿与伙伴交流,互相祝福,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幼儿自己回忆以往新年是怎么过的,使幼儿对新年在脑海里有了整体的概念,但在本课的活动中还要注意细节问题,如在幼儿制作贺卡和画画的环节,时间比较紧,应当注意活动的时间,教师和幼儿配合不是很默契,因为幼儿对新年的祝愿词语都比较缺乏,在这方面还应多引导。音乐方面应先教会幼儿动作,使幼儿一听到歌曲就能载歌载舞。活动的材料还应该更丰富多彩一些。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注意细节问题,只有把握好每个环节,才能成功的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