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城南旧事有感

2025/09/0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城南旧事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1

住在北京城南的小英子是一个向往自由的小女孩,她结交了许多好朋友,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在她爸爸去世后,她终于成为了大人。

这本书主要写了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结识了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秀贞女儿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立即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是坏。不久,英子在荒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暗探发现,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让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娘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50年过去了,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缕哀怨,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记忆里,永不消退。她用童真的笔描绘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那样不疾不驰,温厚淳和,那样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逐名利心。她小时候爱帮助人,动不动就说:“包在我身上”,不懂大人会讨厌对方,可在“我”眼里,他是好人。伙伴间,即使哭鼻子,闹翻了,到了第二天,还是一样嘻嘻哈哈,“我们”总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生活着...... “看见东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缓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2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它讲述了生活在北京城南的英子从懵懂的幼童时期直至小学六年级毕业的童年生活。

虽然我生长在上海,但透过这本书,我仿佛也跟着英子体验了北京城南胡同里的童年生活。有些场景描写得十分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尘埃随着宋妈挥舞着的鸡毛掸子在阳光下飞舞;独轮水车经过井窝子的冰地,发出刺耳的、吱吱扭扭的响声;胡同的西厢房里,与伙伴妞儿一起逗弄小油鸡都令我感到十分新鲜有趣。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经历虽然都不相同,就像英子和我生活的时代和环境都不一样,但每个人的童年又都相似,都是一段非常纯真快乐的时光。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在学校组织的集体庆祝十岁生日活动上,我们班级演唱的歌曲《童年》。就像歌词中所写的,童年的我们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着长大。但也许我们都没有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当童年的脚步渐渐远去,我们就无法完全做到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因为我们肩上都要真正担负起各自的责任。就如同英子的爸爸去世时,她感到自己再也不是小孩子了,她必须要积极面对她将要所面临的一切。

我也从中明白了,长大不仅仅是指年龄,而是一种承担责任勇气。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3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城南旧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主人公小英子,小英子带给我的感受是: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它总会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绝不掩饰。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疯子的秀清结下了友情,总是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定下了承诺,而且认真的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自己的奶妈,得知他就要离开了,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稚嫩的双眼,我们重新理解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在英子的眼中却显得十分天真。

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爱问“后来呢”,爱帮助别人,经常会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小孩子不懂大人为什会讨厌对方,因为在孩子眼中,他明明是个好人啊,开不明白大人们为什么做的和说的不一样。只知道和伙伴一起玩时,心里想说设么就说什么,即使闹翻了,哭鼻子了,到第二天还可在一起玩儿。没有戒备的世界、无忧无虑的生活、单纯的快乐······这些只属于孩子,只属于我们的曾经。

读完《城南旧事》童年的一幕幕出现在脑海里,令人回味无穷。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城南旧事》。仅仅一个“旧”字,就让我浮想联翩,幼时的乡邻、往日的朋友、童年的游戏,这一切童年的记忆在我脑海翻腾。

转眼间,就到六年级了,我手捧《城南旧事》,里面的故事情节,历历在目,仿佛身临其境,作者的往事,生动到好像就在我身边发生过那样真切:惠安馆的秀贞,草丛里的小偷,爱笑的兰姨娘,小伙伴妞儿,不理睬英子的德先叔,从小就陪伴英子的宋妈,患有肺病而去世的父亲,以及冬阳下的骆驼队。这些美好的人、事、物,都离英子远去了。但唯一没有远去的是英子对童年的记忆。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美好的童年终究会离去,但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却是永远无法明灭的。忍不住再次翻开目录,看着这六个小标题,再闭上眼睛,回想自己五年级以来发生的事,历历在目,那么值得回忆和留恋。我不禁想起小英子喜欢的那首诗《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起白色的帆,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睁开眼,我想到妈妈辛勤劳动的身影,为了家庭过上好日子,妈妈每天拼命的加班。周末,我常常陪妈妈一起去厂里贴产品标签,从七点半贴到八点半,从白天贴到黑夜……1000张纸,光打印、切纸就够用大半天了,更别说贴纸了。看着妈妈消瘦的脸,我心中感到阵阵酸疼。今天我读了《城南旧事》这本书,我更懂得了珍惜,以后一定要帮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要学会体贴和关爱,要孝敬父母,长大了一定让妈妈享受美好的生活!

童年,是美好的,但它又是短暂的。童年的回忆,永远深藏于心田。手捧《城南旧事》,我又一次浮想联翩。

读城南旧事有感 篇5

“要看炕上看去,看我们小桂子多胖,那阵儿才8个月,骑着大金鱼,满屋子里转,玩得饭都不吃,就这么淘……”这段话采自林海音先生的《城南旧事》。

这段话描写了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把年画娃娃当成自己的女儿,表现出她的不正常,也表现出她对孩子深深的爱。

在秀贞疯了的时候,她还惦记着她失散多年的女儿小桂子,还为小桂子缝制了20多件新衣裳,天天坐在惠安馆的门口,等待着她的小桂子回家。当她找到小桂子时,搂着她又亲又抱,嘘寒问暖,这不是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吗?虽然她只是一个疯子。

看到这里时,我想到,我们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爱孩子的吗?每天早上早早的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又要把我们送到学校,才急急的赶去上班;每天下午忙完了工作,又要赶快去学校接我们;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准备晚餐,检查作业,吃完晚饭,洗碗洗衣服,直到我们入睡才能休息。在这么小这么平凡的事情上,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浓浓的母爱。

爱一个人就是无私的为她付出,母亲的付出是海洋,让我们幸福的徜徉,母亲的爱也是温暖的港湾,给了我们安宁的生活。

林海音先生的这本书,让我再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作为母亲的艰辛,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与不凡。

母亲的爱是这世间最纯净最无杂质的爱,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一份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