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2025/09/08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1

“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这是马克吐温说过的一句话,印在了这本书的结尾来赞美,而这本书,就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在书中海伦说道:“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海伦在写书之时,已走出了困境,走出了她那漆黑的世界,向更高的境界逐步出发。

凭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来面对困境,失去视力和听力的她获得哈佛学院博士学位。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偶像。海伦的坚强以千种方式将自我的局限变成美好的殊荣,让一些不可能的事转变为现实。

世界上仿佛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为什么即便我们什么都有,但我们仍在福中不知福。相比而言,我们要比他们幸运多了,上帝给了我们全部,让我们可以欣赏世界之美,聆听音乐之最,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我们身体健康,学习条件十分优越,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但这份安逸却让我们失去的斗志,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懒懒地做着一切,使一切生动有趣的事物,也变得单调无色了。

同学们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平凡的幸福从身边流失后,才懂得它的珍贵。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2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名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书。书里写的是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失去听力和视力后如何走出黑暗与孤寂,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的故事。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只拥有过19个月的光明和声音。当我看到当一场恶梦般的高烧把她的视力和听力给剥夺时,我不禁为她感到深深的悲伤。我真怕她从此永远不能从没有了听力和视力的惊恐和悲凉中走出来。可当我看到她能根据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时,我又对她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当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说话,并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学校—哈佛大学,完成了学业时,我又不禁为她感到了自豪和骄傲。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海伦· 凯勒小时候学说话的故事了。由于海伦·凯勒看不到人的口形也听到别人的发音,可想而知她要学习开口说话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是她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再加上老师的细心教导,海伦·凯勒终于说出了断断续续的一句话“天气很暖和”。这真是一个奇迹!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海伦·凯勒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时,也能毫不退缩。想想自己比起海伦·凯勒来说真是太幸运了。我有着健全的身体、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老师,可是我还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难就要退缩。相比之下,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今天开始,我一定要以海伦·凯勒为榜样,努力学习,遇到困难决不退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3

如果你的视觉和她一样,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做什么呢?想什么呢?海伦凯勒她说她要仔细的看看她的亲人、朋友。还要去看看大自然的美景;去看看茂盛的森林;去看看流淌的小溪……看大树的随风起舞,看溪水的欢呼雀跃……

如果生活真的让我只剩下三天的光明。我不是她,因为我曾经拥有过光明,所以我想做的事和她是不一样的。我会好好的去看看我的房间,看看我的蓝精灵、存钱罐还有书和玩偶们――我的老虎、小狗、小熊……下午我会让妈妈带我去游玩。因为在未来的每一天里我都不再能看见任何东西。所以在这三天光明里我会仔仔细细的把所有东西记在脑海里。

而海伦凯勒她希望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去博文馆、艺术馆、戏剧院、电影院去瞧瞧,去看看。去感受感受自己从未看见过的,在戏剧院的时候她贪婪的希望自己也能够拥有视力,这样她就能感受到音乐和动作的互动。拥有光明的第三天,她会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去感受女人们的穿着和男人们的动作神情。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她说:“我,一个盲人能够给有视力的人一个提醒――给将要充分利用视力这一个天赐之物的人一个告诫:像明天就失明那样去使用你的眼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它感官。倾听声音的美妙、小鸟的歌唱、管弦乐队强有力的旋律,仿佛明天你将失聪。触摸你想触摸的每一件东西,仿佛明天你就会失去触觉。闻闻花香,津津有味地品尝每一小口食物,仿佛明天你将永远不再有嗅觉和味觉了。最大限度地用好每一个感官,享受世界通过大自然赋予你的几种接触方式给你带来方方面面的快乐和美。但是在所有的广光之中我们相信视觉必定是使人最快乐的”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我们所拥有的,并且好好的使用它。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4

她,自幼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然而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教育下,她奇迹般地学会了读书、识字、说话,20岁时即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她终生致力于救助残疾人事业,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她,就是给成千上万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感动、鼓舞和激励的海伦·凯勒。

读完这本书,我给大家一个忠告: 善用你的眼睛吧,就仿佛明天你将要遭遇到失明的灾难。用你的耳朵细细聆听大自然的歌声吧,就仿佛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噩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就仿佛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闻闻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品佳肴吧,就仿佛明天你再也不能嗅闻和品尝。好好地享受世界赐予你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并为之深深地自豪吧!

看着这本书,我情不自禁地开始后悔,后悔我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因为看电视、看书姿势不对而近视;后悔我原有一副洪亮的好嗓子,而因为经常大声喊、吼而声音嘶哑;至于我的鼻子,因为遗传,成了慢性鼻炎。跟海伦·凯勒比起来,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海伦·凯勒的世界无声、无光、无语,透过这位身残志坚的弱女子的视角,我们能体验到一个盲聋人在孤寂世界里的全部感受和艰辛努力。她的一生,让我们明白:生命创造奇迹!那么,拥有健全体魄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5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孤军奋战。在“恩师”莎莉文的帮助下,海伦开始改写她的不幸,她克服种种困难,学会了阅读和说话,掌握了五种语言,步入哈佛大学德克里夫学院,成为慈善演说家……

试想着,如果海伦的不幸都降临到我的身上,我又会去怎样面对?当我尝试着闭上眼睛,准备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失去了信心和勇气,我不知道这一步会一路平坦还是步入深渊,那颗悬着的心始终在我的心里徘徊,不敢踏足向前。失明的感觉如此,那么失聪和失言又该如何?

“虽然我只拥有了19个月的光明与声音,但在我生命的最初阶段,看到的广袤的绿色原野、蔚蓝的天空、繁茂的数目与缤纷的花草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是随后汹涌而来的黑暗无法淹没的。”没有抱怨,没有遗憾,海伦用她仅有的19个月记忆勾勒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笑脸,没有黑暗。这就是海伦的一生,即使上天安排海伦经历磨难,但是她却让我们看到她坚持、奋进的笑脸。

和海伦相比,我是那么的幸运。我所拥有的一切我总认为是理所应当,以为它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总是忽视身边的美景,从没去留意天空的湛蓝,花儿的娇艳,殊不知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偏袒。因为,这一切对海伦来说,却是那么的高不可攀。

流年似水,与海伦相比,我们显然拥有得太多,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懂得知足的幸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篇6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教会我们许多知识,还能让我们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个暑假中,我阅读了许多书,但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就是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生活在20世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生活故事。然而,这样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创建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无数身体上有缺馅的人送去了温暖。

读完了她的故事,我觉得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身为一个残疾人,竟然创造出了如此伟大的成就!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她虽然身体残疾,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安妮·莎莉文的教导下,克服了自己倔强的习惯,在朋友的关怀下,家人的鼓励中,克服种种困难,一点一点地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因为她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切的困难和挫折在她眼前都不成问题,从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我碰到一点小事就轻易地放弃,没有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记得有一次,我碰到一道题,看了题目后觉得有些难,于是没有思考,我就选择了放弃。跟海伦·凯勒比比,我真觉得惭愧。

海伦·凯勒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她那种不屈不挠,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