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2025/09/0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知道信息加工的作用。

2、了解信息加工的基本流程。

3、能根据实际需要,策划、加工信息。

学习重难点:信息加工。

学习过程:

一、导言揭题

1、导入:

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都配有编辑部门,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每天都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信息。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一个信息编辑部,每天都要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取一些能够指导我们生活、学习的有用信息。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自己的信息编辑部吧。

2、揭题:(出示课题)第一课:信息加工

二、轻松学

1、感受信息加工

⑴看插图,说一说信息的加工。

⑵归纳:

①文本信息加工

②图像信息加工

③声音信息加工

④视频信息加工

⑤动画信息加工

⑶读一读。

文本信息通过改变字体、字号、颜色和版式增加可读性;图像信息通过裁剪、修饰增加观赏性;音视频通过剪辑、修饰增加视听效果;动画能够更加直观、动态地表达信息。

2、策划信息加工

⑴过渡: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一计中,他是如何围绕“借箭”进行信息加工的?

⑵在信息加工之前,要明确如下加工流程。(出示加工流程)

三、快乐做

1、过渡: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幸福的源泉??请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策划一个展示活动。

2、策划加工信息。

⑴明确信息内容。

要表达的'信息:

⑵了解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的特点:

⑶选择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的主要表达形式:

⑷选择信息加工工具。

它们的主要功能:

⑸确定信息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

四、互动评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信息加工。

请大家对照下表进行评价,将得到的花涂成红色。

五、课堂小结

1、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21信息编辑部——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的意义:筛选

信息加工的价值:发现新的信息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算法。

2、学会分析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给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3、体会生活中算法运用的普遍性,理解生活中算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问题和解决的算法。

学习难点:

分析生活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连连看”的游戏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能连接的相同图案,两个一对地找出来,它们就会自动消失,所有的图案全部消完即可获得胜利。

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玩“连连看”游戏,才能快速取胜呢?

二、学一学

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尽可能地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请大家玩一玩教材第98页类似“连连看”的小游戏。

动动脑:

为了连接所有的房子,且要使用最少的石砖,哪些道路是必须铺上石砖的?房子之间的每个脚印表示需要在此铺上一块石砖。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可以这样规划:

第一步:连接所有房子,有如下两种连法。

想:除了图上的两种连法,还有哪些连接的方法,你能画出来吗?

第二步:计算每一种连接方法所需要的石砖。

例如,图1所需石砖:2+2+3=7;图2所需石砖:2+2=4;图3…

第三步:比较几种连接方法,选择用石砖最少的方法。

完成连接A、B、C三所房子,最少只需铺设()条路,()块石砖。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规划,设计出解决问题的3个步骤,经过比较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们把这个游戏难度升级,现在这个村庄有5栋房子,要连接所有的房子,并且用最少的石砖,哪些路是必须要铺设的'?

我们成功地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建模转换成了计算机可以计算的问题。今后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规则告诉计算机,让它重复有效地自动计算,找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做一做

让我们在教材100页的上图中画出连接5栋房子且使用最少石砖的铺路方法。

四、练一练

妈妈忘记了手机设置的密码图案,只记得是7个或者8个连接点,连成后的形状是个“Z”,我们能帮她解开吗?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教育机器人的主要特点。

2.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3.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测试机器人运动的方法。

2.感受仿真机器人的运动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熟悉VJC仿真软件的'工作环境。

难点:

熟悉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教学准备

1.VJC仿真软件。

2.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育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通过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功能。那么,它们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及其编程平台——VJC仿真软件。

二、课堂学习

(一)机器人的基本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我们首先为机器人设计相应的动作过程,并在计算机上编写相应的程序,再通过数据线将程序写入机器人,由机器人执行命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二)初识VJC仿真软件

软件主程序窗口组成:菜单栏、工具栏、四个模块库、流程图生成区、JC代码生成区以及垃圾箱。

仿真系统的窗口界面:信息显示区、功能区和机器人运行显示区。

教师演示流程图的初步编写过程以及测试仿真机器人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

1.全班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对任务进行具体分工。

2.打开VJC仿真软件中自带的示范程序,并进入仿真环境中测试,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一组能打开并顺利地测试的程序最多。(若在活动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借助“学乐园”中的“课堂讲解”释疑。)

3.各组长收集并综合本组成员的探究成果,上台演示示范程序。教师作相关点评和总结。

(具体活动计划可参考“活动室”中的内容。)

四、课外探究

观察了机器人的各种运动后,你理解了流程图中各个模块的作用了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讨论。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学生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应用。

2、通过网络资源体验案例,让学生体会、感受虚拟现实技术。

3、让学生初步了解及体会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

学习重点: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

学习难点:

1、学生体会虚拟现实技术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

2、培养学生对新兴技术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互联网上买衣服,很有可能出现衣服不合身、样式不合适等问题,而虚拟现实技术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全还原购物现场,直接让我们伸手去“摸”那件衣服,感知衣服的质地,也可以虚拟出一个和我们身材一样的模特,让模特穿着那件衣服,走近、转圈、弯腰等,展现衣服的穿着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是如何辅助我们网络购物的?

二、教师提示学生打开教学资源网站进行下面的体验探究:

体验一:利用网络浏览虚拟现实技术的例子

体验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体验三:全景环视技术

体验四: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

教师提示:各小组任选一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最后由小组长汇总

(学生以3-4人为小组共用两台电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整理,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各小组任选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由小组长汇总并以小组名为文件名将答案上交到FTP(选择适当的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记事本等)。

1、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对网络教育带来什么好处?

提示:弥补远程教学条件的不足。

避免真实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

(3)彻底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

2、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3D)或4D动画有什么区别?

让学生针对教育方面再体会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通过比较、分析,区分

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技术。

教师:虚拟现实技术其实已经应用于很多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认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在今后更多地关注这些热点技术。

三、拓展延伸

课后围绕下面三个主题进一步探究和交流。

1、虚拟现实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前景

2、Network

VR&Web3D新技术

3、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31

走进虚拟现实

——生活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的概念及组成

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了解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一些案例,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优势和价值。

学习重点:

解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难点:

通过一些案例,了解这些新技术的作用、优势和价值。

学习过程:

一、导入

21世纪是技术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时期。互联网、3D打印、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并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想一想

这些新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优势和价值?

三、学一学

让我们试一试这些新技术,看看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吧!

1、一张照片的奇幻旅行

有一款十分有趣的.手机应用软件,它可以让我们的照片从手机中“脱机而生”。我们先用手机对准自己的面部拍照,然后通过软件对照片进行建模转换,将2D照片转换成3D立体图,立体图片可以通过3D打印机进行打印,打印出来的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3D人偶。

2D照片转换成3D人偶,是不是很神奇、很有趣呢。

2、一张报纸的神奇旅行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报纸就不仅仅是可供阅读,还可供观赏。我们用手机摄像头对报纸上的图片进行扫描,与报道相关的视频就会立刻呈现在手机上,我们就可以观看了。报纸变成了“移动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改变了人们的读报习惯。

3、自动报警的摄像头

安全在创建智能家居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自动报警的摄像头就应运而生了。它不仅能够全面监控家里的环境,还可以装载人脸识别系统,如果家中出现了摄像头未能识别的面孔,该摄像头会立刻向你发出报警。一般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观看家中的全部动态,当我们不在家时,就不必为家里的安全问题担心。

三、练一练

我们可以尝试在手机APP应用商店中找到一款类似课文介绍的新技术的应用软件,让我们尝试去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这款软件的神奇之处吧!

四、探一探

人类的科学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人们在不断地研究和创造各种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新技术不断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未来还有更多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新科技出现。想一想:这些新技术未来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还会出现什么新技术呢?

板书设计

32

体验新技术

——了解新技术的价值

照片

2D转换成3D

报纸

移动电视

摄像头

自动报警

六年级下册技术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的展示故事方式;

2、初步了解电子演示文稿的优点;

3、了解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基本组成;

4、能够围绕主题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图片素材。

重点难点:

1、确定作品内容及其表达形式:。

2、简单电子演示文稿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师请学生阅读本单元前两页的漫画故事,提醒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

生阅读漫画。

2、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漫画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填写学习单。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3、师对学习单内容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得出正确的故事寓意。

二、确定电子作品的表达形式

1、师播放“陶罐与铁罐”的ppt示例,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故事的表达方式。

生欣赏。

2、师组织学生从故事内容的详细性、传播的.便捷和规范性、表现形式的生动性等特点,进行小组交流,填写学习单。

生小组交流,填写学习单。

3、师评价学习单,引导学生确定作品的最终表达形式。

生确定电子演示文稿这一图文并茂,有动态切换效果的、出色的故事表达形式。

4、师提出本单元的任务,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展示故事及寓意。

三、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