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金色草地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设想】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蒲公英)
2.介绍蒲公英。
(1)课件出示蒲公英图片。
(2)师生交流: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说。(蒲公英)是的,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说一说。
(3)教师评议,并介绍蒲公英。
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开,早晨和傍晚不开放。在乡间,它也叫布谷英。
蒲公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其实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个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隐藏着一个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个果上,长着很密很长的冠毛,这些带冠毛的小果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毛茸茸的圆球。每当风吹来,蒲公英的种子就被风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会发芽长大。
3.质疑解疑。
(1)今天,我们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进那金色的草地。(板书:金色的草地),一起读课题。
(2)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读到这里,爱思考的'小朋友脑海里会有什么问题呢?
①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为什么这草地是金色的?
②请你自己读一读这段话吧,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熟读课文,厘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们住在乡下,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四、自由朗读。
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它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记得它们吗?(出示生词,学生开火车轮读)
3.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谁想赞美这美丽的草地。
4.设疑激趣:我们随着小男孩一起走进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5)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6)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一、二自然段。
(7)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谈话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3)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4)这一部分当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表达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因为过去没有起这样早,所以一直误认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这里有哪些含义呢?用上这个“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现在才这样认为,并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绿色的。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3)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2)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色的草地绿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
2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里老师是这样填——学生接读:金色的草地。看到老师这样填,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老师这样填是不对的,没有金色的草地。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这样的草地在什么地方有?这样的草地美吗?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金色的草地。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着要求读课文:
(1)标好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带着自己的问题读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答案。读完也可以和同桌小朋友交流一下。
反馈:
(1)检查生字词。(玩耍 谢寥沙 绒毛 假装 钓鱼 观察 花瓣 合拢 手掌 有趣 使劲 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2)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
交流蒲公英的资料。
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1自然段
文中这片草地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个别回答后,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1自然段)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片草地是什么样子的?(一大片、长满、盛开)交流,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2)、理解第二、三自然段。
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找到的小朋友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趣味来。
你从哪个段落中找到了这片草地给我们带来快乐有趣的地方?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板块一:第2自然段
你们找到我和弟弟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的段落了吗?
同桌相互读一读,演一演。
交流反馈:
(1) 教师范读。
看大家读得笑眯眯的,肯定发现了不少快乐的地方。老师也很想来读一读。
(2)学生读
①一本正经
谁来装着“我”一本正经的样子来喊一喊。
(S:谢廖沙 T:叫我吗?有什么事?
听到你喊弟弟,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跟弟弟说似的,连老师都被你骗了等)
好象真的有什么事要说,没事却装着有事的'样子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那就是“一本正经”。
②
(听了你的朗读,我也好想到那吹吹蒲公英。
兄弟俩在金色的草地上玩耍的情景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看,他们笑得多灿烂呀!
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啊!)
③真开心呀!我们和草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和蒲公英连在了一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想象说话)
④这片草地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真是——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板块二:第3自然段
你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这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其他小朋友发现了吗?
请你们看到第3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这片草地是怎么变颜色的?
反馈:
① 草地在早上、中午、晚上各是什么颜色?
时间
早上
中午
傍晚
草地的颜色
② 这片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你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到原因了吗?
个别找到下面的句子,出示句子。
出示句子: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小组讨论: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ST合作用手势、语言完成这几个句子,加深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上,花朵是 ,草地是 。
中午,花朵 ,草地就变成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变成了 。)
原来草地是这样变颜色的呀,真有意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全班齐读。
③ 总结: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我”可是通过仔细观察才知道了。你们真是会读课文,也是善于观察的小朋友。
这片草地带给我无穷的乐趣,真是——学生接读: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3)、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教师读: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的?理解我对草地,对蒲公英充满了喜爱,甚至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时刻不分离的感情。(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窗外的蒲公英仿佛变成了我们身边的朋友,它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睡觉,一起……
拓展延伸,深层发展。
写一写:这片草地,这蒲公英还给我们带来什么乐趣?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者东西呢?
画一画: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赶紧把它们画下来吧!
演一演:和你的小伙伴演一演我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蒲公英,并制成蒲公英的标本。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教师:蒲公英的插图、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过哪几种颜色的景物吗?
众生(七嘴八舌):绿禾苗、绿小草、红太阳、蓝天……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色彩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千变万化的吗?并且有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辰颜色也不同吗?
一生(小心翼翼):蒲公英。
师(大声地鼓励):对!就是蒲公英!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到田野中去观察了蒲公英,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众生(七嘴八舌):蒲公英的花是黄的,叶是绿的,生长在路边;蒲公英的茸毛像降落伞,一吹就在空中飘呀飘;蒲公英的茎里含有像牛奶一样的汁水,有点粘……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到生活中去观察,在学习中去观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会变颜色的魔术师――蒲公英。(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学生在小组内分段朗读,注意互相评议、纠正。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指出好在哪里。
3、尝试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老师并适时总结出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4、识记生字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重点指导“蒲”是上下结构,瓣的中间是“瓜”。
5、在正确流利、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草地颜色: ( ) ( ) ( )
花的形状: ( ) ( ) ( )
(三)协作探究,尝试解疑,揭示研读专题
1、学生自读,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1)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2)课文中描写的蒲公英的特点我们为什么没有观察到?
生甲:因为我只是到野外观察了一会儿,没有坚持很长的时间。
生乙:我平时虽然见过蒲公英,但是从未主动地用心去观察过。
生丙:我虽然看得次数不少,但是太粗心,太马虎了。
师:可见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或者观察不够细心全面,都会使我们错过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过程和方法:
1、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播放课件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
3、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初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大家喜欢郊游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郊游!那在你的心目中,草地是什么样子的?
2、那大家见过金色的草地吗?那老师今天就带大家去看一看那金色的草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3、播放视频,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亲自在那金色的草地上走一走吗?,那可不能两手空空呀!那我们就带上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好吗?(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学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2、生字宝宝都藏到这些词语中去了,还认识他们吗?赶紧先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3、讲解两个多音字:朝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1、师:生字宝宝和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草地管理员说大家可以拿到入场券了,现在我们就手拉手,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那这片草地在哪呢?
(课件出示图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听老师读课文,什么时候愿意和老师一起读就和老师一起读。
读完之后老师要让大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草地的什么秘密呢?用笔把它画下来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课件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理解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草地就是();
中午,花朵(),它是(),草地也是();
傍晚,花朵又(),草地就()。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所以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
6、那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7、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过渡语:聪明的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生字朋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吗?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教师随机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1、演一演:金色的草地不仅可爱,还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同
桌相互合作演一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3、找一找: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花草,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感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3.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大意。
二、感悟第2、3、4自然段感悟第2自然段:
1、读、演、说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2、想象、描述。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学生描述。
3、感情朗读。
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齐读1、2自然段。
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感悟第3自然段:
1、过渡。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2、学生读课文。
3、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4、探究草地会变色的原因。用课件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加上自己的手势读句子,体会蒲公英花朵的变化。小朋友,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掌。现在,我们的手掌就成了蒲公英的花朵了。你能加上自己的手势,来读这几句吗?自己先试试看。
b听配乐范读,想象画面。这么有趣的花,老师也想来读呢。小朋友,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在脑子里放放电影,想象一下会动的画面。注意,我要变啦。(配乐范读)
c交流汇报: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 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读好题目。
二、读中质疑,读中感悟
(一)读中悟美。
1。在上节课开始的时候,有小朋友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草为什么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在哪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能在哪个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第一自然段)好,就请大家仔细地读第一自然段吧!
2。谁来给大伙说说,你找到的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吗?(指名回答。)
3。谁能用朗读向我们展示你所看到的金色的草地。(教师随机评价指导朗读,引导语如下:a。我听出来了,是一大片草地;b。噢,蒲公英已经长满了;c。草地真的变成金色的了!)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演读寻趣。
过渡语:听了你们的朗读,金黄色的蒲公英甜甜地笑了,草地变成金色的了。(课件演示:一大片金色的草地)看到这片金灿灿的草地,我真想在上面痛痛快快地打几个滚,玩一玩。
1。(面对学生)小朋友,你们想怎么玩呢?(学生自由回答)
“2。 我”和弟弟是怎样玩的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和同桌商量试着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要把课文读懂、读好。老师要仔细地看你们的.表情,听你们的声音,谁演得好,我就请谁上到讲台前面来表演。(学生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表演。教师巡视)
3。请一组同桌上台来
表演吧!请大家当评委,给他们打分,要说出打分的理由。(在观看同学表演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做文明观众,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别人。可以多请两组来表演。引导学生评价别人的导语如下:a你很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评得好!b。为什么是!"分呢?分扣在哪里?说说看。c。你认为他的表情不是“一本正经”的,那你能做出这种表情吗?你真了不起。)
4。小朋友们,在金色的草地上玩的时候,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或者你想说什么呢?(此时需要尊重、珍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同他们一起享受快乐)
5。(课件出示句子,引读:教师“读是啊,就这样”,学生接着往下读)就这样,这些公英,给我们带来了并?不少不?快引?乐人??注?目的蒲(此引读可以在每一个学生说出内心的快乐后就读一次,让学生用朗读这个句子来表达他们的快乐。)
6。小朋友们,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读懂“ 并”和“ 引人注目”)是呀,原来快乐这么容易找到,它就在这可爱的蒲公英身上,就在这可爱的草地上!
(三)研读释疑、朗读表达。
1。这金色的草地除了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就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质疑)
2。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来,把你的问题说说看。
(随机评价学生提问的角度,指导学生提问的表述要准确,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词、句)预计提问及部分引导如下:a。为什么这里要“说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引导:如果不去很早会怎么样呢?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b。为什么说“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这里为什么要“用 并”?引导:我们不用“ 并”来试试,读读看。谁弄明白了?“c。蒲公英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引导:蒲公英花怎么张开、合上的?谁来做给大家看?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d。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也许学生还提有自然方面的问题,教师可这样引导:看到你们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很感兴趣,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因为那时的我也像你们这样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你们肯定能在下课后找到好方法。
3。(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则由教师提出)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连续出现了两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你们发现了吗?(发现)这两“次 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考,回答)
4。请你再读读这段文字,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再说说你的理由。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 " )。
5。这就是你们的内心感悟,简直精彩极了!你们的朗读一定也很精彩。请你把在蒲公英、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快乐、通过朗读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括号中空白的字眼为学生刚才所补充的内容。学生自己练读,教师指名朗读。指导朗读的预设导语如下:“a。 你读的是句号吧?再试试,你能读成问号的。b。你发现什么啦?读吧!c。你这朵蒲公英没张开,来,再读一次,你肯定行!d。来,把草地变色的秘密告诉我们吧!e。老师也想读,愿意给我这个机会吗?请你们给老师的朗读评评分吧!)
三、读中升华
“1。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请你细细地去品一品这些话,你能听出作者想说什么吗?如果
你听出来了,可以在旁边做上批注,就写一句话。(学生默读、批注,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写的话)
2。小朋友们,今天通过学习,我们和蒲公英、草地以及大自然交上了朋友,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还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在这里,老师请大家课后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一定能找到更多的快乐。
金色草地教学设计 篇6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习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绿金绿
发现金色的草地合拢张开
寻开心──最喜爱
【点评】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揭示课题,给学生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教师将抓住这些重点问题,以学定教。
3、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
4、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
5、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6、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
7、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习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