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宽容》读后感600字

2025/09/0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宽容》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宽容》读后感600字 篇1

文中的中年妇女和我一并站在公交车牌下等车,中年妇女是在大冷天里等车。她站在公交车牌下,我也站在那儿看着那一辆辆公交车在我面前行驶过。突然一阵寒风吹过,我不禁打了一个哈欠,到我要所等的公车终于来了,我想这已经是最后一辆公交车,她比我年纪大就让她先上车吧!结果,她却没有上车,看着那公交车,我想看看她所等的是什么车,所以我没有上车。突然,一辆自行车从远处行驶来,来到中年妇女前:“妈,你什么时候来的,在来的路上我遇到了一个朋友,所以就聊了几句。”“我才来一小会儿。”中年妇女慈祥地说。少妇冷冰冰地说:“马路这么滑,只有一辆车,你还是跑吧?”“没事,好的。”中年妇女满脸微笑地说。少妇的话像刺骨的寒风一样让我打了一个哈欠。母女两走了,女儿在前面骑车,母亲一路小跑着……

通过这段文章,让我感觉到少妇的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我认为少妇的话太让人觉得寒冷,中年妇女却丝毫不责备女儿,流露出母亲对少妇那浓浓的爱意。少妇应该让母亲享受一下出租车空调的温暖,即使只有一辆自行车,你也应该让你的母亲坐上自行车,而你就在后面推着自行车。但不能这样呀!

作者说的话没错,钢筋水泥改变了城市,城市淡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淡漠了儿女和父母的感情,但父母对儿女的感情却是恒古不变的,即使水泥的城市变成完全钢筋的城市,母亲的爱仍旧是宽容的。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妈妈在吃饭时把好吃的都留给我,在天冷时给我添衣,在生病时会陪着我,在我遇到困难时会帮我一起解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的,希望儿女们都可以孝顺自己的母亲。

《宽容》读后感600字 篇2

班中时有“问题生”困扰着我们,有时只因自己是老师,可以不顾一切的无睹一个个生命的存在。正如马卡边柯所说:“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

王建华的故事让人深受启发:一位母亲如果对孩子训斥一番,或许伤害了女儿幼小的心灵,也让自己身心难过。正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才明了女儿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目的就是把甜的那个给妈妈吃,也才知道女儿的一片孝心。正是母亲的宽容和信任,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反过来,孩子能够真情流露,是因为她的妈妈给了她说话的机会。于是,我想到了我们老师,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看到孩子们做错了,有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在最近的一堂语文课上,当我看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朗读着课文,心里深感欣慰。随着目光的移动,欣慰变得失望,一个小男孩没有拿起书,正拿着修正带在书本上乱画。不读还不说,一本好好的书被一条条白色的修正带搞得乱七八糟。心中一团怒火迅速升起,但顾念着是在课堂上,也不想打断课堂上的气氛,于是悄悄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看见我,便收起手中的修正带,拿起了书本,课堂也在继续着……

然而,好景不长,刚离开一会儿,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刚想停下准备批评了,可话在嘴边却卡住了:如果理直气壮地予以批评,或许一下子能够收敛一点,但在全班同学面前这样批评他,尤其是六年级学生,面子观念已经很重了,是否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反而对老师产生更逆反心理?而且,停下了课,课堂教学计划又完不成了。思量再三,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只是停顿片刻,用目光盯着他几秒。见我没了声音,正好与我对视,连忙收起了手中的东西,课堂继续着……

下课后,便把他请到了办公室,沟通之余让其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并希望他改正。没想近日几堂课下来,注意力明显集中,也能够举手发言了。

宽容和仁爱让学生有了好心情,自己也有了好心情。快乐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何乐而不为!

《宽容》读后感600字 篇3

看了江冰老师写的《像孩子那么宽容》,心里深有感触,是呀,孩子对老师是那样信任与宽容,我们怎么不能以同样的宽容去对待他们呢?通过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了另一件事。上星期我在4班上英语课,那节课的内容是听写26个英语字母大写,因为已经教了一个月了,所以想检测一下。我在听写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个孩子只写出了ABCD四个字母,其它地方全是空白,当时心里非常气愤,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懒惰,学了一个月,回家一点也没复习,我就告诉他,下午放学到办公室找我,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已经忘记了跟孩子的约定。孩子满头大汗地跑到办公室说:“老师,我刚扫完地,还要留下来补英语吗?”我当时听了愣了一下,后来才想起这个孩子是早上听写不及格的那个。一直在忙于改作业,我就说:“我现在很忙,明天我再找你吧。”孩子笑着说:“好的。”我满以为他不是我们班的学生,肯定忘记来找我,或者逃跑。过了半个小时,我在楼梯口又碰到了那个孩子,他又一次恭恭敬敬地问我:“老师,我真的可以走了吗?”我被他的话感动了。我笑着扶摸着他的头说:“是的,可以走了。”孩子背起书包说:“老师,明天见。”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却让我很感动,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前段时间,我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文中提到:有些孩子能掌握5分(国外教学的满分),而有些孩子只能掌握3分已经是他的极限了。我想:这个孩子可能也属于这样类似的情况吧,只要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他的学习成绩也会有所进步的。孩子,你太棒了!

《宽容》读后感600字 篇4

《宽容是金》写的是俄罗斯名将涅莫夫在雅典奥运会上男子单杆决赛期间与裁判、观众发生的一连串故事。涅莫夫因一个小小失误,错失了“冠军”的名号,裁判也只给他打了9.725分,而场下的观众却因此不满意,比赛也就中止,下一个选手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的站在原地。后来,涅莫夫的宽容化解了场上的不和,比赛如常进行着……

在那次比赛中,涅莫夫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依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他以自己的宽容征服了观众。这难道没有体现出涅莫夫那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的胸襟吗?这不正应了“宽容是金”这句话的含义吗?

一位哲人说:“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我来补一句:“人类每一次宽容,不论其多大,故人类善心宽广。”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宽容的事或人呢?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做宽容的人或事的例子是很多的。

记得有一次,我和姐姐走在了马路上,路边正好有供我“捣蛋”的污水,我“砰”的一踩,脏水见到了姐姐新买的裙子上,姐姐看了看了我,并没有说什么,但马路上的人都说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孩子。我听了头越来越低,终于,我忍不住了,抬起头来(面红耳赤),支支吾吾的对姐姐说:“姐姐,我不是…不…是故意的,请你……”“没关系,下次可别在顽皮了,小滑头!”姐姐宽容了我,大方毫不犹豫的宽容了我。

涅莫夫的宽容值得称道。在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就像是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会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面对怨恨,我们应该不念旧恶,不计新怨,能宽容时就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让我们每个人学会宽容与爱吧!

《宽容》读后感600字 篇5

我读的书是《宽容》,作者是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这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人文主义经典之作。

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借助于其著名的”宽容”之眼,重新审视人类由史前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几千年文明的变迁和人类寻求自身解放的漫长历程,这期间,善与恶、黑暗与光明、进步与反动的不断搏杀,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房龙将一部欧洲“思想解放史”写成一部宽容与专横的斗争历史,它行走于人类自身宽容与偏执,美德与现实的对立交锋之间,深度剖析人类精神上“不宽容”的原因,讲述人类奋斗与自我救赎的跌宕传奇。房龙认为宽容就是“自己活,也让别人活”,他提倡以理性和宽容代替无知与偏执,并指出人类只有消除了自身的恐惧,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宽容。

不过,房龙从中学到了一些人学的知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将人类的言行记录了下来,并对人类的行为有了新的发现。一直以来都有群居特性的人类,只有在志同道合的团体里才会觉得幸福,因为这个集体里的成员跟自己有着相似的爱好、信仰、偏见、恐惧和希望。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的时候可能出于经济利益关系,某些人群或者是敌对的群体会按照政治方式行事。

不过,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很多人能够不顾艰难险阻而坚定地走到一起,其实是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信仰和偏见,有一样的爱好和恐惧,连希望和理想都是相同的,这才是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