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孩子教育心得体会(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1
现在生活逐渐走向科技化,在生活中家电、汽车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也时时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下面我就跟那大家讲讲我朋友的教育心得体会!
我的朋友跟我是很好的闺蜜,毕业后她就选择结婚在家相夫教子当起了辣妈生活,但是他的心不细不像其他的妈妈那样把事情都想得面面俱到,直到有一天,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儿子刚刚会走,那天他在卫生间帮他的儿子洗衣服,他的孩子在客厅里玩,只听砰的一声就听见孩子的哭声声音很大,吓得她赶紧跑过去,他看到的一幕他也吓坏了,他的儿子举着血淋淋的手在那里放声大哭!他赶紧打车把孩子送到医院!他后来跟我说最后还好骨头没有事情不然她就会后悔一辈子,那么伤害他的孩子的就是插排!他因为好奇就把手伸了进去被电打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我不能一一去举例说明!但是不论是那种最后耽误的永远都是孩子!我朋友的教育心得体会就是不能因为马虎耽误孩子的一声!,时候她哭了很久,家里人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怪罪,但是谁的心里都懂伤在孩子受伤,她们痛在心上!
安全教育从小就要抓起不要怕麻烦不要不愿意说,当真出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只要让孩子好起来你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但是那时候还赶趟了吗?做好教育心得体会,做好安全教育!让孩子健健康康的长大!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2
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对家长和老师来说,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一愿望。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我门国家又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这样对子女偏爱一些就成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这时即使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也是千方百计满足,天长日久会养成孩子任性、自私的不良习惯,吃不得苦,自理能力差,缺乏团结精神。孩子就像一株幼苗,经历过风吹雨打、严寒酷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父母不要老是把孩子看成被保护的对象,将他阴蔽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要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
父母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天真无邪,是非辨别能力差。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从小事做起教育孩子。如:教孩子拣到东西交还失主、果皮扔进果皮箱、与人团结友爱、做事情要将道理等。这样孩子会自然而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别不顾孩子的天性过分干涉孩子。人们望子成龙的愿望迫切,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实际上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有自己了解世界的方式。多给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做喜欢做的事情,鼓励孩子同小伙伴交往,在交往中他会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乐趣。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家长也好,老师也好,不妨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巧妙引导、教育孩子,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每一位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家。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3
在xx老师的邀请下,有幸到国际饭店听“知心姐姐”讲座,感触颇深,这场讲座对我们家长来说是非常及时的,为我们培养、教育孩子提供了方向。
讲座从专家与家长互动开始,家长写出孩子的十个优点……随后专家结合生动事例,娓娓道来,为我们指点科学教子迷津。报告中我不止一次地被打动心灵,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专家让我明白了忽视心灵成长是家长教育中最大的误区。她告诉我们这些家长,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孩子在做人做事上能过关,不能把关注的眼光更多的集中在在分数上。专家在讲座上让我们明白了孩子的心灵成长需要均衡的营养。给孩子肯定的评价,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在这一点上我还做得不够。专家在讲座上再三的向我们强调要让孩子吃点苦,提高耐挫折的能力。好的心理素质是在平时的吃苦过程中磨练出来的,吃苦的过程中孩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难,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过分地溺爱,过分地保护,不能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只会教会孩子冷漠,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回报。吃点苦能够提高孩子的耐挫能力,能让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也提高了孩子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我们家长渴求专家的引领和启迪,很感谢学校给我们家长这个机会,希望以后多一些类似活动。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在平时生活活动中,我发现班里有不少的孩子不会撕包装纸,不会剥鸡蛋壳等等。许多幼儿都上中班了还不会穿衣服、拉拉锁等等。我跟幼儿的父母了解了一下,却发现许多家长都认为这些事情英爱他们做的一样。
由此我联想到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说道:有一位父亲在自己屋后栽种了几棵桃树,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大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来的猪粪、牛粪等肥料埋了进来。孩子问父亲:“为什么要挖坑呢?”“小树正在长身体,不补充营养不行”。“那为什么不离近一点呢?”孩子问。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的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的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孩子父亲的一番话,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种树和教育孩子一样。只有经历了一些事,孩子才能明白故事的内涵,要给予他人爱和关怀,但也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他受益匪浅。爱的太近,或许就会变成一种灾难和痛苦,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要给予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做他们能做和应该做的事,让他们在劳动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5
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对孩子的感染也是无限的,孩子从第一眼首先看到的是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谈举止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孩子是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跟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给孩子鼓励赞赏。好话谁都喜欢听,孩子也一样,多表扬多鼓励树立孩子读书的热情、做事情的信心,特别是在孩子做了好事取得成绩,给点小奖品小奖励更能自豪感和成就感。当孩子犯了错,要循循诱导,说明利害,阐明后果,最好不要打骂,更不能让孩子享受棍棒,否则会把孩子闭上歧途。
3、给孩子当好观众。孩子也有自己的小舞台,他在舞台上自己表演,其中有快乐的、有忧愁的、有烦恼的、有痛苦的、有宣泄的,要给孩子足够空间,让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这个时候,最需要观众,给他鼓掌,给他解忧。
4、和孩子共同做游戏。让孩子感觉到他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陪孩子,说说话,散散步,做做游戏,让孩子接触到更多东西,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做出回答,不要回避,要有耐心。
5、给孩子温馨环境。家庭是否和睦,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性格,影响到孩子的心里,温馨的家庭环境会带给孩子
健康的童年,形成对学习、生活、对社会健康的认知,让孩子具备健康的心里和健康的性格。
孩子教育心得体会 篇6
昨天下午2:30我园召开全园家长会。会场上坐满了各班的家长,有的家长还拿着笔记本认真地坐着笔记。家长会的主讲人时从北京来的家庭教育专家——常海教授。
风趣的常教授做了题为“阳光教育------和孩子一同成长”的演讲。他结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女儿的亲身经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教育孩子。
一、期望教育---激励孩子
以贵州孩子壮壮妈妈育儿的故事,诠释了美国权威心理专家罗森塔尔的期望效应。点到了两个核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二、养成教育---成就孩子
从以下四点入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家务事放手做。幼儿园的事抢着做。不会做的事学着做。并特别提出了看电视上网每天不能超过30分钟,防止养成网瘾或电视瘾的恶习,怀习惯好养难改啊。
三、挫折教育---磨练孩子
核心是6个字“教孩子吃点苦”。
四、惩罚教育---管束孩子
重点讲了如何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并提出了教育孩子的四心“决心耐心恒心狠心”。
常教授有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深感在这方面我对自己的女儿做得不好,以后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长每周每月都看点教育孩子的文章,这也正是我们的欠缺之处。
谢谢苏园长组织的这次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