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2025/09/09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⑴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⑵ “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⑷ 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⑸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⑴ 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⑵ “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⑶ 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⑷ 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⑸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⑴ 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⑵ 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⑶ 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⑷ 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⑸ 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⑹ 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喝”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学习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和实践中感悟“乌鸦喝水”的过程,并用“渐渐”说句子。

2、学习本课的生字。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实验用品:装少许水的小口瓶子,碎石子。

2、电脑课件:乌鸦喝水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吗?(乌鸦)课文里就介绍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读了课文你就认识它了。

2、板书课题: 19.乌鸦喝水。

(二)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成果。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预习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长组织同学给生字组词,并互编考题来识记生字的字形。

*.小组长抽读生字卡片,检查组员生字识记情况。

*.小组齐读。

2、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成果,教师指导,同学评价。

*.甲同学带读生字并组词。

*.另三位同学出题考大家:本课偏旁相同的字是哪两个?做动作猜字、猜字谜等。

*.同组的4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或读最喜欢的段落。

*.同学们从音量、感情、音准、流利程度等几方面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细读课文,领悟课文的道理

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故事里的乌鸦做了一件什么事?

2、逐段朗读,边读边悟。

( 1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句:读出乌鸦到处找水喝的那种心里着急又找得好辛苦的语气。

*.请一生戴上头饰上台扮演这只小乌鸦做动作,全班齐读第一句。

*.问:乌鸦找到了什么?又遇到了什么困难?

*.小组活动:讨论一下如何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用动作表演一下。

*.学生分头准备后在班内表演。

*.大家评议。

( 2 )请一个小组朗读第二自然段。

*.问:乌鸦看到许多小石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教师用装着半瓶水的瓶子和小石子演示乌鸦丢小石子的过程,学生观察过程并说出结果。

*.学生分组动手做实验,体验水渐渐升高的'现象。

*.小结并教育学生遇事不要慌张,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乌鸦想出了这个办法后喝到水了吗?

*.(播放课件:乌鸦喝水的过程)学生边看课件边思考:

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体会“渐渐”的意思并说一说,然后用“渐渐”说一句话。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4、边欣赏课件边背诵课文。

(四)提升训练。

1、问:假如在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怎么办呢?小组讨论,想出办法。

2、学生分组讨论。

4、教师奖励“智慧星”。

《乌鸦喝水》二次跟进教学反思

马晓梅

如何以学生为本,构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本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1、运用电化教学,培养理解能力。

我在开课之前运用闪光动画软件把 “乌鸦喝水的过程” 制作成动画片。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2、培养求异思维,增强创新意识。

我在课末创设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思考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议论纷纷,并争先恐后地回答这个多维的问题。同时我告诉学生在小学语文课文里,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捞铁牛》等课文都是讲述人们如何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故事。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学到这样的课文时,要学会提出求异性问题:“还有其他办法解决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这样,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求异性问题,不仅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自主实践,开展合作学习。

动手能力是人的一个重要素质,“我们必须提倡让学生动手学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应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情景:学生亲自动手把小石子投放到盛着半瓶水的瓶子里,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感悟水渐渐升高的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

个字。会用“渐渐”说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二、教学重点:

1、发现识字方法。

2、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与小组为单位,共同寻找矿泉水瓶和小石子。

2、乌鸦图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认识这种鸟吗?(贴出乌鸦图) 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黑色的羽毛,尖尖的嘴) 听老师讲乌鸦救妈妈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乌鸦的另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乌鸦喝水》是怎么回事呢?请认真听录音,听了以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生自由说) ’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学习生字

5、出示“乌”、“鸦”等9个生字,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情况,会认的同学当小老师。

在这些生字中,有两个字很相像,你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

喝——渴(口“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比一比:乌——鸟 鸦——鸭 石——右

6、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

7、学习书写“可”、“石”等六个汉字

观察汉字结构特点:三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可”、“办”两个字。“可”字的横要写长一点,注意“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办”字中的撇是竖撇,注意观察左右“点”的区别。

8、生练写。先描红,再练写。

老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二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朗读课文

1、大家先来猜个谜语:

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学生猜出后,

师:对,谜底就是乌鸦。现在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课件展示配音的动画故事,引导理解)

2、把教材的第一幅插图(教学挂图)贴在黑板上。

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受!)乌鸦虽然找到了水,可是却喝不着水。(课件演示)

板书:遇到困难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呀?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

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

4、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板书:想办法)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大家读读课文。

5、现在我们按照乌鸦的办法来做个实验,请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想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渐渐”….”?比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们渐渐长大了。

6、你看,乌鸦用这个办法解决了困难,它喝到水了!心里多高兴啊!(贴图并板书:解决困难>让我们也来分享乌鸦的快乐,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二、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多有意思啊!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

提示方法:

a想想乌鸦先遇到了什么困难,接着它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怎么样。

b.把自己当作小乌鸦,边做动作边背诵。

c.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 ·

(学生练习背诵;全班试背)

三、启发想像,鼓励创新

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看谁想出的办法最好。

@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对想出的各种办法进行评议。

四、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她。

五、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遇到困难

想办法

解决困难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找、许”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和耐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瓶子,小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师:今天的我们还是要继续来学习《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呀?

大家想见到它吗?

不过乌鸦说了,要大家通过它的考验才出来根大家见面。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1、开火车读字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课件出示)

乌鸦渴望花瓶石头办法渐渐

二、讲读课文

(一)第一段

1、理解“到处”

师:大家真棒,把生字词都记住了,所以老师就把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乌鸦请出来了。大家请看(课件出示图片)

这只乌鸦长得怎么样?(不好看,但是头脑很好。)

故事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乌鸦找水喝的动画)

师:大家仔细看,谁在哪里干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你们觉得这只乌鸦有多渴呢?它找水容易吗?自己再读一读这句。

你是哪里知道的呢?(从“到处”这个词。)

“到处”是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第1句

师:这只口渴了的乌鸦到处找水喝,可是又没有马上找到水,它的心情怎么样呢?

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1)全班齐读

(2)指名读

(3)再齐读

3、第一自然段第2句

师:乌鸦又飞呀、找呀,终于,它看见了——(课件出示有水的瓶子)

乌鸦终于找到水了,真不容易呀,你们猜,这时候乌鸦的心情怎么样呢?

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句子)

4、第一自然段第三句

师:乌鸦找着水了,大家也替它高兴呢。可是乌鸦这会儿又发起愁来了。为什么呢?大家请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这时候乌鸦遇到什么困难了呢?

(1)生答(两个困难,水不多和瓶口小)

(2)指导朗读

(3)齐读(提醒“可是”还可以用“但是”来代替;“着”在这里读zháo)

5、第一自然段第4句

师:找着水了,却喝不到,乌鸦心里会怎么想呢?

(1)出示“怎么办呢?”

标点符号是什么?说明这是一个什么句。谁问谁?这样的问句你会读吗?

(2)齐读

6、齐读第一段(课件出示)

(二)第二段

师:怎么办呢?乌鸦想出办法来了没有?它是怎么想到的?

课件出示第二段。

(1)男生读。(第二段)

师:乌鸦是怎么相处办法来的?

说明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信心观察,爱动脑筋的乌鸦)

马上考考大家是不是和乌鸦一样细心。

(2)女生读。(缺“许多”“小”的句子。)

师:这两句话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请大家自己再读一遍

(4)“许多”和“小”能不能去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看看乌鸦想到的办法是什么。

(5)联系第三自然段

师:乌鸦想到的办法是———

A、齐答

B、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一句

师:乌鸦想到的办法需要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小石子)

那么你现在明白课文里为什么非得说“许多小石子”了吗?

C、指名答

D、再读相关句子体会“许多、小”

E、指名答

(三)第三段

1、体会“一个一个地放”

师:乌鸦师怎么吧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个一个地放)

为什么要一个一个地放?一把一把地放不是更快?(因为瓶口小)

“一个一个地放”说明乌鸦很怎么样?

2、体会“渐渐”

师:乌鸦这么辛苦,到底有没有喝到水?你师怎么知道的?

A、课件出示句子(缺“渐渐”一词)

B、事物演示什么是渐渐

C、能否缺少渐渐?未什么?

D、用“渐渐”说句子

三、写字指导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教学反思:

等待总是漫长,结果无论如何都要欣然接受。过则改之,尽管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无则加冕,无论时间多长!

这次课,课前课后都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不记名,一并感谢^_^

反思如下:

1、目标设定与达成

尽管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设为教学目标之一,但教学的.过程还是发现学生朗读得并不算流利,连齐读都会出现两种声音。指导背诵一项更未体现。情感态度的体会果真只是流于“体会”,缺少生活实际的联系。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但我在这方面还是很欠缺的,甚至错失良机。哪怕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点印象也是好的,很可惜,浪费了。

2、内容与形式

这节课容量太大,导致教学过程显得很赶。备课时考虑了很多,很难取舍,反而有点过犹不及了。这么多东西,学生都能学到吗?然而形式又单一,学生到后半段显出疲劳的样子了。而我并没有预设缓解疲劳的环节。

3、规范的养成

内容是多,但很多可以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在平时的坏习惯里溜走了。有好习惯才有高效率,还要继续努力!

4、语言

我自己也觉得自己说得多了,因为说话不够简洁。另外,不自觉地使用了一些低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话语。简洁、儿童化语言,继续努力。

5、重点字词理解

备课时的不审慎以及教学当下的疏忽导致对学生造的有关“渐渐”的句子出现失误,也可以说时我本身对“渐渐”一词理解的失误。

6、板书

似乎有了课件就忘了板书,其实一些字既不会花费很多时间,却可以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乌、处”等11个生字,会写“只、石”等5个字。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情感目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这是什么?

板书“乌鸦”。

2.谈话:同学们想知道有关乌鸦的故事吗?(生:想)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乌鸦反哺”的故事吧,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一只孝顺、孝敬老人的乌鸦。)

(老乌鸦把小乌鸦养大后会脱毛而不能飞行,此时小乌鸦会到处觅食喂养老乌鸦,直到它重新长出羽毛。当乌鸦母亲年老体衰,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小乌鸦便将觅来的食物嘴对嘴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的故事。)

3.今天我们学得课文也是写乌鸦的,想知道课文里的乌鸦又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吧!

板书:喝水。(讲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关。书空“喝”字。)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找到要求“会认”的生字圈一圈,并用横线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2.“你听我读”,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3.指名说一说:生字发音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名读、齐读)。

三、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乌鸦口渴四处找水喝,找到一个有水的瓶子却又喝不到水。)

2.齐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乌鸦想出了办法,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瓶子里,终于喝到水了。)

四、细读第一自然段

1.图文结合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读第二句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朗读指导: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么读?适当引导:乌鸦到处找水喝,终于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它的心情会如何?

3.齐读第三、四句话。

思考:(1)乌鸦喝不着水,知道为什么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勾画出句子。

(2)瓶子里有水可乌鸦却喝不到,它的心情会怎样呢?

(3)这句话该怎么来读呢?

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指导

1.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观察生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位置,说说应注意的笔画。

3.师范写,生唱笔画书空。

4.生描红,练习书写各一个。

六、作业布置

1.读课文并把故事说给家长听。

2.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乌鸦喝水的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会写“出、见”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的道理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课:

1、 导入课题:复习导入,将上节课认识的生字、词语通过大屏幕出示,先开火车读,后齐读。

2、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需要完成2个任务,去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学会一个道理。

3、预期效果: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努力表现一定会很好的完成我们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迅速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 民主导学:

任务一: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任务呈现: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乌鸦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么想到办法的?它想到了什么办法?

展示交流:1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喝水找不到水,找到水喝不着水)

2、他是怎么想到办法的?(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3、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爱观察、细心)

4、他想到了什么办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5、从这儿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有耐心,爱思考,聪明)

6、如果你像小乌鸦一样遇到了困难,你会怎么办?

7、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帮小乌鸦?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猜测找到矛盾焦点,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起遐想,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阅读。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正确书写生字

自主学习:1、出示生字

2、思考自己如何才能记住这个生字,想一想写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交流:1、交流观察结果,并说明自己如何识记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空。

4、描红,仿写,口头组词。

5、展示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比较枯燥,而且这节课的识字比较大,所以图文结合,增加识字趣味,并且让孩子能够把字和实物相结合,不仅识了字还能了解其含义。

三、检测导结:

1、我会讲

根据老师给的图片提示讲乌鸦喝水的故事。

3、 我会说

说一说如果你面对困难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是否掌握。

小结:今天小朋友学得很好!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今天小朋友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今天,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做实验,讨论讨论,看看到底哪种办法最好呢?明天与同学们来交流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14 乌鸦喝水

爱观察,爱思考

细心 耐心

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