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2025/09/0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肩挑一个家》有感(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1

心有爱,行有美,便是美德少年。

有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

读完《肩挑一个家》前几个故事后,我被震撼了,如果他们的家庭也像我们一样,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和奶奶陪着,有圆满的家庭,也能享受父母的关爱,那该多好啊。

如果让我们肩挑一个贫困的家庭,我们可以像现在的他们这样轻松的说挑起吗?一个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小的孩子,却比我们过的还苦的不知道多少倍,他们不像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像朱恩汉一样,为了让爸爸和他即将要结婚的女孩搭配的上,他一个聋哑的孩子,费尽心思攒钱给爸爸买西……

胡继汕,一个普通的少年,妈妈患病卧床不起,他光靠自己的一双手去照顾母亲,父亲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他一个人,他每次放假或者是放学都在路边捡垃圾用卖出的钱去给母亲治病,他挑起了这个家。

馥华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爸爸有胃病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奶奶。他每天把奶奶安顿好以后,骑着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三轮车,带着爸爸去散步,有时去田野,有时去城里,多么孝顺啊!多少个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靠自己撑起一个家,让我感到心酸。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值得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让我们做个美德小少年,向他们学习。

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生活中多为爸妈做点事.不能再像以前大人让我们做点事,我们就有不耐烦的推脱。有时甚至发牢骚。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个美德少年吧。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2

美德,高尚心灵;文学,讴歌生命;故事,相传久远;少年,灿若朝花。那一个个令人感动的少年,用他们稚嫩的肩膀,挑起一个家的重担。

一个个不幸的孩子,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舒适的生活,他们必须用自己那弱小的力量,撑起一个家。即便这样,他们也依然做到了。那么有孝心的孩子,过早地体会到家庭的艰辛,那一件件成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年幼的他们做到了!他们那纯真的心里,没有一丝埋怨,反而比好多大人都乐观向上呢!

胡继汕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家庭艰苦:妈妈瘫痪,爸爸在外打工,家中债台高筑。他必须承担所有的家务。但是,他毫不气馁,为了维持生活,胡继汕没有和同学去玩,甚至捡起了破烂。以一个小太阳的光辉,照亮了这个家庭,温暖了这个家。生活如此艰苦,胡继汕的爱心,却丝毫不见少。在汶川大地震时,他勤工俭学,整整捐了30元!这,对其他同学来说也许并不算多,但是,对于一天生活费只有3元的他,实在可贵。

他,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孩----邵帅。他处在一种绝境内:妈妈患上白血病需要移植骨髓,可原先约好的一位志愿者改变主意,配对成型的小姨又远在澳大利亚,谁都无法帮助,怎么办?怎么办?最后,邵帅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由他来给妈妈做骨髓移植。为了妈妈,为了妈妈!他心中默念着。不久,手术成功了。十三年前妈妈给了邵帅生命,今天邵帅又把生命还给了妈妈。他与妈妈的这次体外轮回,让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

稚嫩的肩膀挑起沉甸甸的一个家,美德少年的人生,在太阳下闪光。他们懂得坚守,懂得感恩。他们承受了同龄人所难以想象的痛苦,为这个家付出。也许,他们纯真的心还不懂何为爱与恨;也许,他们只能把埋怨的话语藏在心底;也许,他们已经被生活冲淡了心态;也许,他们找不到听他们倾诉的人……

我们从小不要娇生惯养,要学会做家务,体贴父母长辈,关心他人,给予他们爱与帮助,给家庭困难的孩子带去温暖和鼓励,做一个美德好少年。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3

“心有爱,行有美,便是最美少年,个就是我们的榜样。”这是作家徐琳说的话,这也是我的心声。

读完《肩挑一个家》后,我的心就被震撼了,如果我的家庭也向他们一样,我想我能像他们一样吗?每个人都有一家,你可能有个幸福的家庭,可你享受幸福时想想那些不幸的家庭吧。如果让你挑起这个家,你可以很轻松的say“可以”吗?

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与我们同龄或比我们小的孩子,却比我们的日子不知苦了多少倍,不像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像张能达,他是个懂事的男孩。他每天都要照顾残疾的妈妈,过年了,家家庆祝新年时,他只是在安慰母亲,照顾母亲。他是那么的孝顺,而生活中的我们,妈妈让我们做一点小事,就会令我们不耐烦的推托,有时甚至发唠骚。

毛伟鹏,一个普通的少年,一个没有妈妈的男孩,爸爸和奶奶已经不能再为家做事,家只是三间漏进不知多少风雨,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房子,为了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他来到饭店打工,老板也破例收留了他,家中的日子并不曾变好,身在城市的我们,又何曾如此孝顺自己的父母,毛伟鹏他考入了姜堰市沈高中学,有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他在很努力的学习。他虽生在一个贫困的家里,但他挑起了这个家。

有一个卖馒头的女孩子,她在乡下早晨的大街上卖馒头。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的女孩,只是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却要为家中的父亲(身患癫痫又不能工作)还有一个因为年迈,腿脚不利索的奶奶努力赚钱,她要照顾家人,她挑起了这个家。

多少个像这样的孩子他们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靠自己撑起这个家;多少个比我们小的孩子做的事让我们感动,让我感到心酸和激动,而生活中的我们能挑起这个家吗?

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必须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让我们做个美德少年,向他们学习,做个美德少年吧!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4

《肩挑一个家》,一本由27位著名儿童文学家书写100位美德少年故事丛书。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少年,一篇篇文章,带来的是一片片感动。

从一个故事读到最后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带给人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第一则故事,“立夏”。单单看标题,以为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呢,当看到内容时,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叫“薛馥华”的女孩的故事。大概的内容是这样的:薛馥华的爸爸患了罕见的进行性肌肉萎缩症,奶奶体弱多病,全家只能靠小馥华来撑着。有一次爸爸的老胃病发作了,小馥华便用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三轮车载着爸爸去医院看病,帮爸爸打理一切。懂事的小馥华让我不禁崇拜几分,同样是一名中学生,却有这般不同。通过这则故事让我明白,不管是如何的家境,都应该帮助父母打理家里的一切,向薛馥华学习,做一名“美德少年”。第二则故事,“那身西装好帅”。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朱恩汉”的小伙子的故事。朱恩汉,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是个聋哑人。去一家百货商店看衣服,看中了一套西装,很想买,可是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多钱来买。可是,他并不想放弃这套西装。于是,便四处找工作,最终,找到了一处工地,请求包工头收他搬砖头打工。打工一打就是一个月,还是差些钱,只好又去捡易拉罐盒子或者是矿泉水瓶子,省吃俭用,鞋子破了也不买新的,就这样,他终

于凑够了这笔钱。再次来到那家百货商店,买下了那件漂亮的西装。从县城赶回家,八十多里的路,见爸爸从田里回来了,拿出西装,换在了爸爸的身上,他开心极了!带着爸爸去相亲,爸爸告诉儿子不相亲了,要好好照顾他。这则故事,同样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拥有爱便拥有了快乐!

《肩挑一个家》,聚集着百名“美德少年”,聚集着百名“美德少年”故事的一本书。美德值得弘扬,美德少年必须表扬,美德故事需要传扬。

读《肩挑一个家》有感 篇5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德,处处都有“美德少年”。如,宽容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勇敢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自律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勤奋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团结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坚强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文明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诚信的人是一名“美德少年”,乐于助人的人也是一名“美德少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美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读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肩挑一个家》,本书讲述了一些“美德少年”年纪轻轻的就有的辍了学,当了家庭支柱。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此我有感而发。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前些年的11岁女孩张璇。张璇是一个十分苦命的孩子,她的奶奶瘫痪在床,妈妈劳累过度脑中风也倒下了,有病的爸爸无力外出打工,一家子的重担全部都压在了张璇的身上。但是张璇却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张璇好几次在课堂上呕吐,老师都劝她休息一下,但小张璇没有放弃。从一年级到现在,张璇一直担任班长的职务,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这真是一个令人叹服的好孩子啊!

我认为,这些人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一些人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是我觉得,政府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帮助。比如,发补贴等。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和权利。“美德少年”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言行、举止。同样的,社会人士要帮助这些“美德少年”,也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而是要付诸实施,以行动来帮助这些困苦的孩子。“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我觉得,只有关爱与呵护这些困苦的孩子,才能起到一个保护孩子的权利的作用。

这就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