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红高粱读书心得

2025/09/11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红高粱读书心得(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1

火红的高粱在这片无垠的疆土之上蔓延直至天际。像火一般,原始、野性,富有生命力。

这部叫做《红高粱》的中篇小说于1978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中发表。而其作者,便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

这是作者第一次透过这部书将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地图的版图上。在中华民族的眼中,红,象征着喜庆、生命力。在这片高粱地上,如同烈火团簇一般,人们的红褂、红裤、红头绳……如同头顶的烈日,像脚下的红高粱。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也似这片高粱般火热。与往常的小说不同,莫言用精妙的文笔将余占鳌与那些温润如玉的才子书生区别开来。那种汉子的刚硬透露着最原始的`生命力。在与九儿一见倾心后与她在高粱地里野合。不顾旁人言论,依旧不改真情,敢爱;直到后来日寇侵入,带领着弟兄们抗击,为的是保住脚下这片土地,敢恨。性格刚强的九儿,在经历被父亲卖给单家,多次被妯娌陷害,村民言论纷纷之后,却依旧能够冲破封建束缚做回真正的自己。从不知人事的懵懂少女、到为人妇、为人母,再到酒坊的女掌柜,最后点燃高粱酒与与日军同归与尽……尽管这段爱情不被世人所看好,但她绝不会因此而放弃爱的人。牺牲自己,不过是为了保全豆官、保全她的男人,保全这片土地。

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那份富有穿透力的不羁,看到了他们为了追求,努力打破旧礼教。周迅主演的电视剧红高粱中胡希希演唱的片尾曲《九儿》中唱道:“身后的那片田野啊,手边的枣花香。高粱熟来红满天,九儿我送你去远方~”短短几句歌词,但句句却饱含真情。九儿又何尝不是千千万万的人们呢?这篇本充满野性和对原始欲望的红高粱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的时候,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莫言用那种残忍的力量,撕去了社会虚伪的温情面纱。尽管不是文学一般的含蓄而优雅的表达,直白的描写暴力肮脏与残忍却让读者看到了真实的人性扭曲。

高粱地上的人们用自己的不羁和野性,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在保护这片土地――这是一片被人民们踩踏出来的圣坛。当日本人将这片高粱地践踏在脚下时,高粱却并没有就此摧残。我始终坚信,不论是被剥皮示众的罗汉,还是余司令的挥泪斩叔,这些正义化作的灵魂将会永生永世的长存于此。

透在空气中甘冽的高粱酒的醇香,和着原始的生命力,弥漫在万里的高粱地里。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2

距莫言获奖已有很长一段时间,这次有机会就看了一下这本书。

听说过有人评价莫言获奖,大意是,莫言所写的东西或是揭露的事情都是过于黑暗的,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应该不仅仅是止于此。在加之有一个偶然的机会看了莫言的一篇散文,当时觉得这样的.功力不应该是诺奖得主的实力。

知道这本书已经很久,但是可能因为有时候对某些题材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一直没有看。但我觉得这种能够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作家的作品还是得看看,所以这次用两三天的时间完成了这个任务。

书中涉及的事情有些是有点沉重甚至过于残忍的,而故事所要传递的精神内涵也并不轻松,也许这就是一个作家的特色。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个作家一座城。比如张爱玲之于上海,沈从文之于凤凰,莫言之于高密东北。从文中的只言片语之中就能体会到作者对家乡深沉的爱,也唯有此,才能深入一个地域,写出一个城市。

全书文笔不错,情节不错,比大多数小说已好很多。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3

罗汉大爷麻木的过着一辈子,但再麻木的人心中也得有所寄托,人总得为什么活着,所以他选择为东家看好两头骡子作为生活的基石,默默的活着。当日本人牵走骡子,当他逃跑时听着骡子叫时,本能地就想维护心中的寄托,选择继续“看着”骡子;而当骡子认不出他时,他心中的基石轰然倒塌,寄托了一生的理想突然“背叛”了自己,做出那么疯狂的杀死骡子的举动理所当然。其实像罗汉大爷这样的人现实当中也有,他们多半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执念。这样的人需要保持距离,性格的缺陷伤人伤己。

再谈谈奶奶,奶奶16岁时怀着花季的美梦却不得不因为一头骡子嫁给得了麻风的单扁郎,心中的不甘以及对父亲的怒火还有对余占鳌懵懂的好感让他们突破桎楛有了一段姻缘,这种仓促的姻缘甚至都只能永远埋藏在地底,这就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悲哀。其实我并不认为奶奶是追求自由的奇女子,除了高粱地里的那次疯狂,其实奶奶依旧是很传统的女子,虽未相夫,但有教子,默默支撑起家庭,像很多中国母亲一样。

余司令是典型的草莽英雄,胆大狠辣,为了奶奶杀掉了单家父子。在日本入侵中国之际果断拿起枪反抗,没什么文化智谋的他注定会有惨痛的失败,但这样的热血永不褪色。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都是英雄,就像《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的父亲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勇敢的为了素不相识的女子站出来一样,生死之间有大恐怖,那一步之遥值得我们一生仰望。(阿米尔的父亲是书中我最欣赏的人物,不管是他之前对阿米尔软弱的不满还是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的勇敢直至在美国从头开始经营生活,他都深刻的诠释男人的'样子:坚定勇敢)。

就像莫言自己说的,他是个讲故事的人,这本书其实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一些再简单不过人,时代的洪流,命运的纠缠展现的都是相识的故事,不同的不过只是读者而已。悦己而后悦世人,知世人而后知己,这或许就是描写现实的小说的意义。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4

最近,我阅读了一篇莫言写的小说,这本书就是《红高粱》,一看到这本书,我就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红高粱》主要讲的是“我”的爷爷和奶奶号召乡里的人,组成一支抗击日本军的小分队。他们在红高粱地里伏击,使鬼子们无处可躲,尽葬身于此地,但有时也会失利,也会死伤多人。如果有“我们”的人被活捉,宁死也不屈,这时,惨烈的一幕就出现了:活剥人皮!“它们”把中国人的.皮毫不犹豫地给撕了下来,肚子里的肠子已经出来,脑子中的各种东西都已散落在地……但这些笃烈之士虽然难免一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大骂日本人,还是喊着爱国的口号,他们的眼光是坚定的,那鲜血流出的红是刚烈的,那鲜血流出的红是顽强的。“我”的奶奶最后一次和日本人打仗时,被“它们”和一帮狗汉奸用枪活活的给打死了,奶奶在红高粱地里流尽了了最后一滴血,那鲜血流出的红是光荣的,是为国家献出的那份红,这些红与高粱地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血,哪是红高粱……

读了这本书,我感触颇深,我心里十分痛恨日本人,也十分同情我们中国人。日本人是无情的、残暴的、凶神恶煞的,中国人是有情的、无辜的、团结一致的;日本人的心是奸诈的',中国人的心是善良的。我们既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但是也不能被欺负!通过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努力奋斗、艰苦创业,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立于世界之巅,而邪恶的日本一定会遭到报应!我们所有青少年一定要不断学习,使我们的国家越发强大!让我们以国家而自豪!让国家以我们为骄傲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5

《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缘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通红的高粱地里,洒遍了爷爷奶奶们、父亲的、刘罗汉、刘副官、方六,“刘吹手”们的鲜血,也留下了他们辉煌的战果——鬼子们的鲜血。这些血性的生命,向世人展示了普通平凡的中国人光明磊落、直率坦城,不避生死、敢爱敢恨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威然屹立的民族精神。

由此,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

以家乡的红高粱作为背景,以活生生的感觉记忆为笔锋,游犁般地描写着家乡的抗日生活画面。无边无际的高梁地红成汪洋的血海,血海中,有着生命的野合,有着活剐的血腥,有土匪的出没,有英勇的伏击。在高密东北乡那一片粗犷、野蛮的乡土大地上发现爷爷、奶奶们那种强悍的.个性生命力,自由自在、无所畏惧、朴素坦荡的生活方式,从而痛感如今现代都市中人性的龌龊和生命力的萎缩。

通过现实人生与过往历史的交流,使过往民间世界中所蕴含的精神转化为当代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其人格的生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个感性丰盈、生命鲜活的艺术形象。

红高粱读书心得 篇6

合上《红高粱》这本书,所有的感慨与战争时的场面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红高粱》这本书的层次分明,主要内容清晰可见,主要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原因与过程;第二部分: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在日本侵略时期的恋爱故事。整本书以这两个主干部分为线索,一条是以抗战为线索,写了奶奶戴凤莲家的长工刘罗汉大爷被残忍的日本人剥皮而死,因此就发生了余占鳌在一怒之下带着土匪们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的故事,这个战争是由土匪和村民联手向日本人发起的平民战争。后一条线索,写了在戴凤莲出嫁的时候,余占鳌是陪嫁的轿夫,在送轿的.时候,余占鳌试图与戴凤莲调情,后来率众杀死了一个想劫轿子的土匪,后来在她回门时,他悄悄埋伏在路边,把戴凤莲劫去高粱地,并且帮戴凤莲杀了他那有的老公,就这样,余占鳌成为了戴凤莲的地下情人。

此本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备受关注的女形象,她就是“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