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综合实践教案

2025/09/11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综合实践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活动主题:我爱文学

活动话题:向你介绍我最宠爱的文学作品

——“作品给我带来的(欢乐、才智、乐趣、信念、力气、盼望……)”

活动形式:小组、班级沟通

活动过程:

一、活动预备

1、材料预备: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详细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宠爱的文学作品中选择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作品确定后,再依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写动身言提纲或比较具体的讲话稿(文章);或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或在把握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出一期黑板报;或利用电脑制作相关的课件。

2、宣扬预备:在校内网发布告示,在学校张贴海报,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联系学校广播站、电视台和当地媒体作好有关报道。

3、设施预备:预备好数码相机、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媒体。

二、活动步骤

1、制定评价标准

如发言是否切合本次活动主题,内容与原作品是否和谐全都,语言是否通顺流畅,表达是否流利清楚,表演是否形象,设计是否合理,栏目是否恰当,版面是否美观,方式是否科学,等等。

2、小组沟通

每人在各自的小组内发言沟通,尔后各组推选出2—3名代表到班级沟通。要动员全组同学献智谋策,对发言稿、演出脚本、手抄报、.课件进行仔细的修改。

3、班级沟通

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小组,支配活动主持人,确定沟通、表演、展出、展现的挨次,确定活动评委。

(1)导入:

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拘束地在宽阔的世界里游览,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过哪些闻名作家的文学著作,有什么感受?

(2)各小组代表沟通读书感受。(优秀讲稿可hui编)

(3)展出各小组创办的文学手抄报。

(4)展现自己制作的课件。(可能的话)

(5)表演课本剧。(可能的话)

4、小结:

主持人依据评委意见宣布评比结果。

语文老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三、活动成果(可按以下形式展现)

1、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墙报(报纸类);

2、hui编《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沟通文集》(书刊类);

3、汇合.课件资料,刻录《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课件成果》光盘(.课件类);

4、出“校班‘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花絮”专栏(摄影类)。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

附:( 观察记录表)

观 察 记 录 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一)、陶艺概述:

1、远古时期:在没有铁器和铜器的年代里,远古时期的人们必须用火烧过的泥罐,泥碗进行烧水、煮饭、煮肉,也就是说因为生存而产生了陶器。

2、秦汉时期:出现了闻名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佣。以它规摸庞大,造旨精湛而著称。

3、唐三彩:绿、黄、棕

4、宋瓷:红

5、元代:青瓷花

6、明清瓷器:在宫廷内,皇帝亲自督办成立了造办处,并把景泰兰工艺引到瓷器上,使官窑生产的瓷器达到了一个顶峰。

明瓷器

清瓷器欣赏景泰兰瓷器

现代瓷器和远古陶器的区别。

(二)、陶艺内容:

1、植物

2、动物

3、景观

4、人物

(三)、各种制陶方法:

1、泥条法:将泥球揉过之后,成条状,要粗细均匀。

2、泥板法:将泥揉好过,放在平板上,用擀面杖擀平。

3、泥块堆制法:将泥揉好后,捏成泥条,一小块一小块成泥块状后,垒成作品。

4、捏制法:用泥做成各种片、块,条形成各种鸟、鱼、花等形状。

5、鱼的捏制

(1)先做鱼的身体部位

(2)再做鱼的翅膀

(3)做鱼的眼睛,鳃等

(4)做个底盘

(5)做鱼草,鱼水泡点缀

(6)修坯,整理成行

(四)、陶的制作步骤:

揉泥:将泥揉成不粘手为止。

造形:做成陶艺作者喜爱的造型。

上釉:给已经做好、干好的作品上上颜色。

烧制:素烧900度,化釉烧1200度

(五)、制陶注意事项:

1、每个部分要粘接好

2、拿作品要轻拿轻放

三、教师现场演示一个作品

四、学生构思后,自己亲自动手做一个自己喜欢的'作品

五、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

评价标准:

1、作品尽量以美为准,但由于时间有限同学们作品有点粗糙。

2、做人物时要表情生动。

3、做景观时要构图大小合理

4、做花鸟鱼虫兽时比例合适

5、作品整体构图合理自然

六、看窑:

1、素烧

2、上釉烧

3、介绍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七、结束: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或许今天我们来到的陶艺室又使我们重温了美好的童年时代玩泥巴的乐趣,愿今天永留我们彼此心间。:

综合实践教案 篇4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简单了解降落伞的历史和降落伞的降落原理。

2.猜测并探究影响降落伞下落快慢的因素。

3.了解降落伞的形状、降落伞的结构、降落伞的用途。

4.初步了解东风一号MR—09型模型火箭的航天回收伞。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对比、筛选材料的方法;设计降落伞。

2.知道降落伞缓慢下降的原因(即增大空气阻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了解降落伞的基本知识,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2.认识到降落伞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3.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进行分享与交流的品质。

4.产生对科学问题进行反复尝试与探索的。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对比、筛选材料的方法,了解降落伞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寻找适合制作东风一号MR—09型模型火箭的航天回收伞材料。

第二阶段:

目标:

一.通过制作降落伞,了解降落伞成功下降的原因。

二.通过试放降落伞验证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因素的猜想。

三.学生形成分工合作的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及反复尝试与探索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回顾猜想。

我们胜利一小是柳州市三模示范学校,前段时间航模组的`同学给全校师生展示了火箭发射的过程。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看录像、照片)

2.展示设计图。(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二.制作降落伞。

1.明确分工与要求。

2.推出助教。提出在制作降落伞时候的要求。

3.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

4.汇报交流。

三.试放降落伞。(10分钟)

1.试放降落伞。

2.观察讨论。

3.汇报交流。

4.:看来降落伞制作成功的秘密和伞面的大小、形状、伞绳的长短、连接方式,保持受力平衡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次试放:

1.下面我们来个降落伞PK怎么样?

2.调查比赛结果。

3.小组交流汇报。

4.最慢的和最快的降落伞对比一下,看看大家的结论对吗?

四.。(5分钟)

反思:

1.这节劳技课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降落伞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今天展示的这节课是第二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降落伞的产生、结构。学生还对降落伞的制作材料进行了筛选,对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因素进行了猜测。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制作降落伞和试放降落伞验证猜想,培养动手能力,形成合作意识。第三阶段把降落伞放进火箭舱进行实战演练,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2.本课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是回顾引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是制作降落伞,探究制作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三是通过试放体验成功,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因素的猜想。

3.不足:A.助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B.有些环节没有让学生得到充分的独立思考制作的时间。

综合实践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动手实践,掌握洗餐具的操作要领。

3、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洗餐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餐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些餐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餐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餐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餐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分类洗涤、洗筷子、洗后冲洗、分类叠放、洗锅。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餐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1、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2、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3、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滴洗洁精要根据餐具数量和油腻程度而定。

(2)洗盆,碗要分类,注意碗里碗外,盆面盆底都洗到。

(3)洗筷子要用洗碗布裹住筷子搓洗,每根筷子都要洗到。

(4)洗锅要用丝瓜筋活百洁布洗刷。

(5)冲洗要分类,注意节约用水。

(6)餐具用干净抹布擦干,摆放要按大小类别叠放。

5、教师出示两个碗,一个很油腻,一个鱼腥味很重,学生分组操作,按书上的方法做,看看用不同的水洗会有什么不同。提问:这两个碗用热水洗还是用冷水洗?为什么?请学生讲讲体会。

6、学生根据本次劳技活动中的表现,按项目进行自评,互评。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设计理念

我们在引导学生开展“调查家乡的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时,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自主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调查家乡的环境,增强学生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2.引导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通过交流、展示,提高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与周围环境有关的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和展示。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二、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1.成立调查小组,明确分工。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然后推选出小组长,并明确小组中各人员的分工。

2.制订计划,开展活动。

(1)制订计划。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独立制订一个活动计划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可先出示下面的活动计划、观察计划和采访计划,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计划好在哪里,我们还可以作哪些补充。最后由各小组制订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

“调查家乡的.环境”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指导老师

参与活动员组长

组员

活动目的

活动的内容

及时间安排

预期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调查家乡的环境”观察计划

观察对象观察的时间观察的地点

观察方法观察人

观察目的

观察内容

观察后的感

受和收获

“调查家乡的环境”采访计划

采访对象采访时间采访人

采访目的

采访内容

采访的问题设计

采访后的感受和收获

(2)开展活动,搜集整理资料。

①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通过观察、采访、查找资料等方式广泛搜集资料。

②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所搜集到的资料,使这些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例如,可采用填表的方法将搜集到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结果 资料来源

污染状况

污染源

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当地政府采取了

哪些应对措施

绿化情况

在保护环境

中出现的

好人好事

三、课堂交流,相互启发

1.让学生在活动小组里交流了解到的情况。

2.各活动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汇报。可以汇报环境受到了哪些污染;为了改善环境,人们做了哪些工作……一人汇报后,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人或汇报人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真作答。

3.各活动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

四、自主选材,自由表达

1. 在课堂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活动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

2.自主选材,自由表达。从表达的内容来看,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年后家乡的环境变化;也可以写发生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有趣的事情。从表达的形式来看,可以写人记事,可以写想象作文,可以写建议书,还可以写调查报告。总之,只要围绕保护环境这个主题,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怎么写就怎么写。

五、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