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绿叶》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绿叶》教案 篇1
《绿叶》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绿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绿叶》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绿叶的梦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教 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 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情感目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 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课题又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 在小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考虑:这篇课文重点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些段
1、学习生字推荐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协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考虑。)
2、然后议论 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落写了这个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我”对绿叶着迷的
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体会“我”为什么对绿叶那么着迷?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
3、解题:
课文为什么以“绿叶的梦”为题?
二、朗读课文,加强感悟。
1、引导学习朗读。
2、指导背诵第五自然段。
三、拓展练习。
讲自身的童年故事。
四、指导写字。
“搜”读sou不能读shou右半部中间应注意。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1、找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并根据自身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1、朗读练习
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讲自身的童年故事,要求突出“有趣”。
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身说出。 熟读课文不只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拓展知识面。
教学教程
教师的活动和教法 学生的活动和学法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
葛翠琳:女,1930年生,河北省乐亭县人。
1949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曾在北京《新民报》《北京儿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作品。作品《巧媳妇》《野葡萄》《采药姑娘》等。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童年记趣》、《背篼》。《童年记趣》通过叙述儿时生活中的趣事,展现了一个充溢童真童趣的童年。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童年的快乐、童年的心灵和大自然的美。 熟读课文不只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最使“我”着迷的是绿叶
1绿叶的梦 启蒙老师教我们采集绿叶标本
采集绿叶的乐趣
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
秋天的收获更大
关于叶子的知识
《绿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和积累词语,会用“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
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自然段。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语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课外阅读《叶绿花红》等介绍植物王国的书籍,准备叶绿素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等的示意灯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定向:从课外阅读的书报谈起。
2.自学课文。
(1)学会字词。
(2)自由读通全文,划出问题。
3.统一分段。
课文按什么结构方式写?开头和结尾两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独立分段——四人议论——全班统一。
4.学第一段。
这一段讲什么?出示比较段落的灯片。
“朋友,在大自然中,你最喜欢什么?是白云?是山峰?是花草?还是湖水……至于我,最喜欢的却是绿叶。”
这灯片和课本中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
书上提到的景物都很美。用这些美好的景物与绿叶相提并论起到什么作用?“至于”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叫“痴情”?马俊仁、郎平、聂卫平痴情的是什么?
5.巩固作业 。
(1)读背第一段。
(2)完成作业 本第3题,书后第4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了解绿叶的功能,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与语言感受力。
(二)教学目标
1.目标定向。
作者为什么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作者爱绿叶的深情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的写法值得学习?
2.研究课文。
(1)学第二段。
作者爱绿叶有哪三个原因?把最喜欢的词用○○圈出,句用划出。
①指导学第2自然段:划出本段中心句,说说这节介绍绿叶什么功能,哪些词句你很喜欢。
绿叶怎样“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出示叶绿索光合作用示意灯片。
直接:绿叶类的蔬菜。
间接:绿叶给粮食瓜果提供养料,瓜果粮食给人食用;绿叶供食草动物生存,动物供人食用……
②尝试用第3自然段的学法学第3自然段。
回忆学法:自由读——划中心句——找绿叶功能——朗读佳句。
学习第3自然段。议论佳句时出示下列灯片,进行句子比较:
绿叶不怕狂风,不让风沙淹理良田;阻挡暴两,不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沟壑;在炎炎烈日下,绿叶也不屈服。
这和书上句子比有什么区别?
(课文中的句子拟人,形象两万人情味;排比,整齐,有音乐美,有气势。)
③学习第4、5自然段。
按第2自然段学法自学,并思考这两段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两段围绕一个中心句展开。用数字例证,准确而有说服力。)
(2)读背第三段。
①强记后试背第三段。
②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说说爱绿叶的理由。
(个体自说——同桌互说——全班指名说——评价补说——自由学说。)
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练习作业 。
(1)完成作业 本第4题。
(2)背诵第1、6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按AABC、AABB式构词积累。
2.摘录课文中的`佳句,模仿课文首尾写片断,试写排比句。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出示灯片:看意思写词,看拼音写字。
(2)独立完成作业 本第5题,当堂校对订正。
2.深究总结。
《我爱绿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篇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研究?
(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写法;衬托、拟人、排比的写法与修辞句式;总起和分述,数字说明等等。)
课文哪些文句特别精彩?请朗读出喜爱和美感来。
课文中哪些内容证明绿叶“总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使世上万物……”?
灯片出示上述问题,各自重读准备——小组议论——全班交流。
训练朗读好的句子和重点章节。
3.巩固练习。
(1)摘录课文中的三个佳句。
(2)照AABC和AABB的样子,各摘五个词。
板书设计 :
直接:绿叶类的蔬菜。
间接:绿叶给粮食瓜果提供养料,瓜果粮食给人食用;绿叶供食草动物生存,动物供人食用……
绿叶 不怕狂风,不让风沙淹理良田;
阻挡暴两,不使肥沃的土地变成沟壑;
在炎炎烈日下,绿叶也不屈服。
《绿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AABC和AABB式组合积累词语,会用“我爱-----因为------”的前果后因句说话。有能力的模仿课文试写首尾和排比句。
2了解绿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学会13个生字,理解词语,能背诵课文首尾自然段。
重点:了解绿叶的功能,积累词句,会用前果后因句说话。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质疑问难。
2统一分段,读背第一段。
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从课外阅读的书报谈起。
2自学字词。
学会字词。(音重点,形重点)
自学互查指导音、形重点字自由选择练习方式巩固字词全班试听
自由读通全文,划出问题。
质疑问难,重要问题纳入教学过程。
3统一分段。
课文按什么结构方式写?开头和结尾自然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
独立分段四人议论全班统一。
4学第一段。
这一段讲什么?出示比较段落的灯片。
这灯片和课本中第一自然什么异同?你们喜欢哪一段?
书上提到的景物很美。用这些美好的景物与绿叶相提并论起到什么作用?“至于”可以换成什么词?什么叫“痴情”?马俊仁,朗平,聂卫平痴情的是什么?
5巩固作业。
读背第一段。
完成作业本第3题,书后第4题。
弹性作业题:模仿第一段,把下面句子写完整。
亲爱的小伙伴,在课余生活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第二三段,了解绿叶的功能,对人类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2训练有感情地朗读与语言感受力。
教学过程
1目标定向。
作者为什么要向绿叶献上一片痴情?作者爱绿叶的深情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课文中哪些好词佳句的写法值得学习?
2研究课文。
学习第二段。
作者爱绿叶有哪三个原因?把最喜欢的词用OO圈出,句用------划划出。
指导学第2自然段:划出本段中心句,说说这节介绍绿叶什么功能?哪些词句你很喜欢?
绿叶怎样“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人类和动物生命的需要”?出示叶绿素光全合作用示意灯片。
直接:绿叶类的蔬菜。
间接:绿叶给粮食瓜果提供养料,瓜果粮食给人食用;绿叶供食草动物生存,动物供人食用。。。。。。
尝试用第2自然段的学法学第三自然段。
回忆学法:自由读划中心句找绿叶功能朗读佳句。
学习第3自然段。议论佳句时出示下列灯片,进行句子比较。
学习第4、5自然段。
按第2自然段学法自学,并思考这两段与前面的有什么不同。
练习式小结。学生真空,交流评说。
读背第三段。
强记后试背第三段。
用“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说说绿叶的理由。
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练习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题。
背诵第1、6自然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按AABC、AABB式构词积累。
2摘录课文中的.佳句,模仿课文首尾写片断,试写排比句。
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出示灯片:看意思写词,看拼音写字。
独立完成作业本第5题,当堂校对订正。
2深究总结。
《我爱绿叶》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篇课文哪些写法值得学习研究?
课文哪此文句特别精彩?请朗读出喜爱和美感来。
课文中哪些内容证明绿叶“总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工作,使世上万物。”?
灯片上出上述问题,各自重读准备小组议论全班交流。
训练朗读好的句子和重点章节。
3巩固练习。
摘录课文中的三个佳句。
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业。
在熟悉的人和物中选一件,模仿“我爱绿叶,因为----”的句式,写几个句子。
依照第3自然段第2句的句式,写一句话。
学习课文的头尾,为《我爱---》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绿叶》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地把要求会写的生字写下来。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语句去理解感悟。
难点: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各种树叶的标本。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出示文中的挂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请看这两幅画面,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导学生说出童年的乐趣。
2。师述:是的,童年的生活多姿多彩,相信每个人都有许多童年的回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绿叶的梦》(板书课题),看看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听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亲自感受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反复读几遍。并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4。指导识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识字。
(2)四人小组自学字音,给生字组词。
(3)利用字典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4)让学生找出容易写错的生字。如:搜、汇。
三。 表情朗读,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回忆了作者童年的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些事?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练习,看谁读得好。
3。播放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背诵第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二。 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如:绿叶最使我着迷)
2。 绿叶为什么会使我着迷?齐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是下文的总述,同时也解释了上文的悬念)
3。 同学们请看,多快乐的场面!(播放录像)
4。 通过看录像,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5。 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作者收集绿叶觉得很快乐的地方画出来,把重要的动词勾出来,认真读一读。
6。 秋天的收获更大,请你们采用老师刚才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看看有什么收获。先默读,再讨论。(动词)
7。 教师配乐朗读第3和第5自然段,让学生想象画面,并把想象的内容说出来。
8。 绿叶不仅单带给“我们”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许多丰富的生活知识。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想想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的。
三。 朗读课文,加深感悟
1。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投入,最有感情。(可以边读边做动作来感悟课文的内容)
提示学生要读出深深的留恋之情,浓浓的喜爱之情。
2。读到这里,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四。 拓展内容,讲述自我
1。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的童年生活。
2。指名把最有趣的童年生活说给大家听。
五。 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佳句。
2。小练笔:写写自己童年有趣的事
《绿叶》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1、导入:本节课我们先来学唱《歌声与微笑》。
2、学唱歌曲
3、欣赏歌曲
(1)初听《歌声与微笑》的录音。
(2)复听。
(3)划分段落,并找出段落内相同或相似的乐句。
(4)再次欣赏,鼓励学生轻声地跟着录音哼唱。
4、小结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2、欣赏合唱《欢乐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爱的奉献》并能划分乐段,感受并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音乐情绪。
2、初步熟悉《欢乐颂》的音调,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介绍歌曲《爱的奉献》诞生的背景,听一遍范唱录音。
(2)先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随录音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教师可用指挥动作提示。还应注意该乐段上、下两句是平行结构。
(4)学唱尾声部分应用指挥动作提示节拍。
(5)为歌曲划分乐段,并按教科书要求设计初两个乐段的强弱变化并提示两个乐段的情绪要求。
2、欣赏合唱《欢乐颂》。
(1)学生学唱第一声部的歌谱。
(2)复听。
4、小结。
5、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欢乐颂》
2、学唱《歌声与微笑》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在学跳集体舞的过程中秩序井然、大方活泼、热情参与。
【教学过程】
1、学唱歌曲
(1)学唱《欢乐颂》的'第一声部歌谱及歌词。
(2)学唱《欢乐颂》的第二声部歌谱及歌词。
(3)二声部合唱。
(4)大部分学生演唱,小部分学生用课堂乐器作伴奏(可相互交换几次)。
(5)背唱《欢乐颂》,教师指挥,用录音带伴奏。
2、小结
《第二单元学曲艺》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
4、小结:
5、课后反思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
1、欣赏,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我国的曲艺种类实在太多了,我们只能选其中一小部分欣赏。
放录音两遍。
a老师简单介绍后放录音两遍。
b学生评说。
2、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录音放声歌唱。
3、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曲艺音乐的特点和南北方曲艺音乐风格的不同。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