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2025/09/12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班音乐老师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曲。

2、培养幼儿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大红花一朵

活动指导:

1、启发幼儿谈谈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告诉幼儿9月10日是教师节。

2、教师范唱歌曲。

3、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认真倾听歌曲旋律。

4、用整首跟唱法学唱歌曲,重点示范顿音唱法,要使幼儿领会到顿音要唱的短促而有力。

5、变换各种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6、为让幼儿表达对老师的尊敬热爱之情,最后唱完歌。每组推选一名幼儿为老师献花。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以及争做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排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活动准备: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发孩子学歌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范唱几遍,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可鼓励幼儿拍手表现。

(2)老师范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歌里唱了些什么?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歌曲旋律拍节拍。

(2)启发幼儿有感情地演唱。

怎么样才能唱得好听、优美?歌曲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唱的一样吗?

4、幼儿自由结伴,随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掌握三拍子歌曲的特点,边打拍子边唱歌。活动准备:幼儿开展过“我要毕业”的谈话活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律动:《织布》、《斑鸠调》 练声:《庆祝六一》、《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再过一段时间小朋友就要毕业了。你觉得幼儿园生活得快乐吗?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在幼儿园感到快乐的事情?在幼儿园里你学到了什么?是谁教你们的?你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三、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歌曲《老师,再见了》。

1、欣赏乐曲,听音乐,做三步舞动作,并用拍手、拍腿动作表现三拍子节奏。

教师:这是一段几拍子的音乐,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了什么?听了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关于毕业时候的毕业歌曲,说了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离别之情,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谢、不舍之情,让人听了特别的感动。

2、请幼儿说说听后的感受。

3、再次聆听音乐。

教师:你们喜欢这首歌曲吗?(喜欢)现在我们再来听听。你觉得歌里哪句最好听?(请幼儿说说)我们唱附点时,应该注意哪些?

4、幼儿一起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教师:这首歌听上去感觉怎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唱才好听?即将离开幼儿园了,你们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吗?请你们有感情地再次演唱歌曲。

四、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1、老师轻声唱,及时发现幼儿薄弱之处,在下一环节加强。

教师:刚刚我们仔细听了歌曲,歌曲里的每个音唱的都是一样重吗?(提醒幼儿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唱准附点)

2、完整跟琴学唱歌曲。

3、分组演唱歌曲,表达小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

五、活动结束,激发幼儿升入小学的愿望。

1、教师:毕业后,你们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进入小学后,你们有什么愿望?会怎么做呢?

2、教师根据小朋友的回答进行小结。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掌握顿音唱法并学会唱这首歌。

2、热爱并尊敬老师的情感。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幼儿组织过谈话,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回忆平时老师是怎样关心爱护小朋友的

2、教唱歌曲。

(1)出示图片,图片上有许多小朋友为什么给老师献花,引导幼儿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老师教小朋友学习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念儿歌等本领,老师工作很辛苦,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和学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师介绍歌名后边弹伴奏,边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你听到老师唱了什么

(4)幼儿回答后,教师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儿跟学歌曲3遍。

变换形式让幼儿练习唱歌。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能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游戏的玩法。

3.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享受并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熊头饰4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想象,模仿各种小动物进行律动。

老师:天气可真好,树林里面真热闹,小动物都出来玩了。

2.学唱歌曲

老师:小朋友也来到树林里,想和小动物一起游戏。它们还在一起唱歌呢。听听他们唱的歌曲(播放歌曲)。

(1)师:歌曲唱了什么?

(2)幼儿跟唱

3.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4.游戏。

游戏玩法:请一人扮演大熊,其余幼儿自由扮演各种小动物。大熊在森林里走,当倡导最后一句“要是大熊走过来,大家可别乱跑”就要立刻做一个造型动作,把自己变成石头,否则就要被熊吃掉。

(1)老师扮演大熊进行游戏。鼓励幼儿创造更多的动作造型,及“熊”用肢体动作试验小动物们时,小动物要坚持不乱动。

(2)幼儿游戏,可同时请多人扮演大熊。

活动延伸

可在户外进行此游戏,户外游戏可改变游戏玩法,如在小鸟小兔小朋友玩游戏时大熊突然出现,小动物小朋友们的快速反映。

附歌曲: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思维活跃,有很强的迁移生活经验的能力,加之活泼好动的特点给予老师创作的灵感—————能否运用生活中真实情境的模仿、再现,来激发幼儿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热情呢?就这样,一次音乐与生活、实践与创造、充分感受与大胆表现紧密相连的教学活动诞生了。这不仅仅使音乐变得生活化、情趣化,也使生活变得艺术化、生动化。

因为活动目标的明确(①感知、表现乐曲结构②体验生活情境化得艺术乐趣),所以活动各环节衔接自如、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达到活动高潮,教师组织、指导的思路清晰,每个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价值,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都能使老师心中有数。活动中我关注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表达,并努力启发幼儿结合音乐的'变化大胆创编相应的生活动作来表现,老师的眼神、语言、动作和“摄影师”角色的参与大大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最终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共度美好时光,共享音乐与生活的美妙。

不足:活动的形式可以再丰富些,是否可以在熟练把握音乐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由幼儿自主想象生活场景并大胆表现呢?

大班音乐老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体验师生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感受3/4拍歌曲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和二段体的'曲式节奏。

3、能用连贯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提高演唱表现力。

活动准备:

钢琴《老师再见了》歌曲磁带。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我们在一起”墙饰画面,教师轻轻弹奏歌曲旋律,请幼儿说一说看见画面时听了这样的旋律,心里有什么感受?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幼儿说一说歌中唱了什么?教师归纳成歌词教幼儿多次学说。重点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把幼儿称为“好苗苗”,通过小树和大树德对比,使幼儿体验长大的自豪感。

(2)教师多次演唱,幼儿轻声哼唱后,逐渐加歌词唱。

(3)第一段体的第一部分由老师唱,第二部分幼儿唱,第二段体全体幼儿齐唱。

3、仿编歌并演唱。

(1)请幼儿说一说:三年中老师还教会自己什么?自己变得怎么样?试着把它们编进歌词中演唱。

(2)请个别幼儿试着用仿编的歌词演唱第一段体,全体齐唱第二段体。

(3)播放磁带,教师自然的走到幼儿中间搂着他们的肩膀,随着音乐左右摆动,与幼儿一起演唱,允许其他幼儿自愿上前围在老师的身边唱。

4、教师真诚地向幼儿表示感谢,并希望他们上学后早日戴上红领巾,再回到幼儿园看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