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踢毽子》教案

2025/09/1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踢毽子》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踢毽子》教案 篇1

一、设计特点:

本课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特点,把民间体育项目踢毽子作为本课的主教材,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课堂中注意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

认知目标

让学生知道踢毽子是种民间体育活动,并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踢毽子的'学习中。

技能目标

掌握脚内侧、外侧踢毽子的方法,并有连续踢毽子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心情愉悦,情绪得到调整,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习

内容

踢毽子(水平三)

人数

40人

学习

重点

掌握脚内侧、脚外侧踢毽子的方法

学习

难点

学习连续踢毽子活动

课堂

进展

阶段

时间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练

激发

兴趣

活跃

情绪

6’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超级模仿秀

毽子踢踏舞

1、教师交代上课内容,星光大舞台选拔赛,闯关。

2、教师讲解示范毽子踢踏舞。

1、集合快、静、齐,体育委员报告人数。

2、学生模仿教师毽子踢踏舞。

自主

学练

发展

能力

18’

我行我秀

踢毽子

1、脚内侧踢毽子

2、脚外侧踢毽子

1、教师示范脚内侧踢毽子。

2、教师巡视指导,一起参与。

3、教师检查练习情况,小结。

1、学生练习两种踢毽子的方法。

2、学生发挥发明其它踢毽子的方法。

3、学生展示,竞赛。

合作

发明

体验

乐趣

12’

才艺大比拼

学生自由组合,利用踢毽子展现自身的才干。

1、教师指导、提示。

2、教师一起参与。

3、教师小结。

1、学生利用毽子展现才干。

2、学生展示。

3、学生互动、相互学习。

稳定

情绪

身心

放松

4’

1、放松舞

《向前冲》

2、收还器材

教师带领放松舞。

学生随着音乐跟老师一起放松。

运动

负荷

运动量:较强

练习密度:50%

场地

器材

毽子82个

录音机1台

《踢毽子》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花城版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四课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情绪活泼的二拍子歌曲,主副歌结构,表现了少年儿童在玩踢毽子游戏时的欢快心情。《踢毽子》在学会唱的基础上侧重于玩,本课内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作和音乐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踢毽子》融唱与动一起,且本身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趣味运动,只要我们在“唱”字上下足功夫,学生的“动”自会水到渠成,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即可!

二、学情分析:

本学段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较有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但对节奏及音准的掌握意识还不够强。这节课的学习,我要抓住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挖掘音乐的`潜能,让他们展现音乐的美。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踢毽子》的速度、情绪,体验歌曲中大家玩毽子表现出来的快乐之情,并最终学会演唱本歌曲。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踢毽子》的学习和玩毽子的游戏活动,能进一步地激起学生对踢毽子这项健身运动的喜爱,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踢毽子》,游戏活动玩毽子。

五、教学难点:

附点音符与音高、节奏的掌握。

六、教法学法

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时间: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赏毽子

1、赏毽子:请学生带个毽子进教室,(最好自己动手做一个毽子,材料可由自己选择,造型可由自己设计。)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互相欣赏手中五花八门、色彩斑斓的各式毽子,感受我们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

2、了解毽子的相关知识

二、踢毽子

踢毽子: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班级踢毽子表演赛,看看谁的毽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花样新,在欢快的气氛中导入歌曲的学习。

三、学唱歌曲

1、初听音乐整体感知。

2、再听音乐感知歌词大意。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

①跟琴声学唱第一段。

②做自己试唱第二段。

③多种形式演唱。

四、参与音乐升华感情

1、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毽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时间以歌曲的长短为限,歌曲的前奏部分作准备,从第一个歌词“小”开始踢,以最后一个歌词“习”为结束,再两人交换做。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毽子比赛”冠军的宝座。

2、给冠军颁奖。

3、课堂小结。

4、全班一边唱一边踢毽子中下课。

《踢毽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时经常进行这个活动。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1.制作牵线毽子。

(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

(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

(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来踢牵线毽子。

(1)请几位会踢毽子的学生表演题牵线毽子,并说说感受。

(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

(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

(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

3.踢鸡毛毽子。

(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

(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行演示。

(3)每组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毽子。

《踢毽子》教案 篇4

《踢毽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踢毽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踢毽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2、能根据需要自由地选择绘画材料进行作画,体验快乐的情感。

准备:

大公鸡臂部的彩色羽毛5—6根,铜钱或金属垫片1个,做成鸡毛毽子。

玩法:

将腿弯曲,用脚内侧、外侧或脚背连续踢毽子,可单人、双人或多人玩,比赛踢的.个数或花样为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十分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动作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充分利用橡皮筋,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感兴趣,而且对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颇有帮助,在注重身体锻炼,发展能力,都符合总的教育目标。

《踢毽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准确性,提高平衡能力。

活动内容

踢绳毽

活动方法

1、踢绳毽(毽子上面拴一根绳子)手持绳端,用脚的内侧,外侧或两脚交替踢毽。

2、一踢一接毽子(鸡毛毽)用手托毽子,轻轻上抛,用一脚内侧踢毽子,再用手接住。反复练习抛,踢,接的动作,还可以用手,脚,面,抬平大腿等处接毽子。

3、连续踢毽子,用左(右)叫内侧,或外侧连续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也可以用左右脚交替连续的踢毽子。

4、集体踢毽子,两人,三人或多人围成圈,交替或轮流踢毽子,使毽子不落地。

规则要求

1、按照规定动作及要求踢毽子。

2、踢毽子过程中,如果未踢中或未接住毽子,使毽子落地则为失败。

3、记数比赛时,从踢中次数最多的一队为胜。

教学提示

1、年龄小的幼儿,以踢绳毽为主。

2、先让幼儿个人掌握简单的',不同的绳毽子方法,然后再变换花样或进行比赛。

3、因地制宜制作各种不同的毽子,进行踢绳毽子游戏活动。

2 小班踢毽子教案:踢毽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及主要情节。

2、学习词:踩、踢、撞;短句:对不起,没关系。

3、教育幼儿要有礼貌,能与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1、大象、小兔、小狗、松鼠贴绒各一,毽子贴绒4 个,树林背景图一幅。

2、纸毽子若干(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小朋友,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玩过什么游戏?

二、 新学部分: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图上有谁?小动物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它们会在树林里干什么?

2、小动物们提出玩什么游戏呢,大家都同意吗?在树林里玩太危险的游戏会怎么样?它们最后决定玩什么?(出示毽子)

3、小动物是怎样踢毽子的?踢毽子时发生了什么事?它们是怎样做的还说了什么?(学词及短句)

4、大家在一起玩时,小动物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5、教师运用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

三、 延伸部分:

1、请你们试试,可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踢毽子?

2、在人多毽子少的时候怎么样才能让大家都能玩踢毽子呢?

四、 结束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不小心踩到别人或让同伴受伤了,你会怎么做?

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活动幼儿比较感兴趣,因为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运用观察性提问时,幼儿很快就能说出动物的名称、地点和它们怎样玩踢毽子,并用了猜测性的提问让孩子们说说小动物会在树林里干什么,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答案各不相同。他们从故事里知道了不能玩危险的游戏;不小心碰撞了别人要道歉;同时我还让幼儿尝试一下踢毽子,做到了动静结合,幼儿能较好理解故事的内容,达到了活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