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2025/09/15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

3.了解文章大意,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

2.初读课文,能读通、读懂每个句子 。

难点

了解文章大意,能按照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呢?(学生自由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神话传说 。(板书课题)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字字形 。

(1)引导学生自学下列生字 。

①洪、灾、道、认、被: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

②难: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

(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的笔顺 。

①道:先写“首”,后写“辶” 。

②灾:“火”先写点、短撇,再写长撇、捺 。

2.指导书写 。

(1)难:提醒学生不要写错偏旁,右边部分是四横 。

(2)洪、认、被:左窄右宽 。

(3)业、产:各部件分布要匀称 。

3.学生练习描红 。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练读课文 。

要求:碰到生字词用笔圈出来,多读几遍 。

碰到难读的句子用笔画出来,努力读通顺 。

2.检查自读情况 。(采用点读、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熟悉这些词语)

(出示词语课件)

洪水防洪毒蛇毒害

猛兽凶猛灾难火灾

继续连续 农业农民

3.播放课文录音,引导学生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洪水经常(),使人们生活() 。鲧用()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为了治水,三过() 。他用()的办法,带领人们() 。

检查交流:老师可作适当引导,结合“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这几条提示来回答 。

四、小结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洪水到底要怎么治?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鲧和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

2.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

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

难点

感受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

一、复习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还知道是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治好了洪水,那么他是怎样治水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亲历洪水之灾,了解治水的缘由 。

(出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段 。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一段,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指导: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

1.初读“滔滔的洪水” 。

指导朗读:

(1)这样的洪水能冲倒房屋吗?

(2)谁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

(3)多可怕的洪水呀!……

2.再读,突出“滔滔” 。把这个词组带到文中再去读读 。

师:谁带我们去看一看这“滔滔的洪水” 。

师:(指名读)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迎面冲来!(播放洪水录像)

师: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呢?

师:是呀,洪水如同野兽咆哮而来,不知害死了多少百姓,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到处流浪,他们太可怜了 。这个词你能读好它吗?(出示:无家可归)重读“无家可归”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2

教学重点:

1、德: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科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挂图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

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范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4、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从哪儿看出洪水凶猛?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4)这些情况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练习。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

五、作业: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

二、细读课文。

1、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大禹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3)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4)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

(5)“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不是指一千和一万,说明什么?

(6)“九条大河、九座大山”表示什么?

(7)“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说明什么?

(8)想一想大禹可能会吃什么苦?

(9)知道朗读。

2、细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

(3)这些数量词强调什么?表现了什么?

(4)知道朗读。

3、细读第4段。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4)齐读课文。

三、练习背诵。

1、引导背诵。

2、自由练习。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多音字组词。(出示小黑板)

2、口头扩词。

治( ) ( ) ( ) 久( ) ( ) ( )

理( ) ( ) ( ) 伟( ) ( ) ( )

二、教学生字。

1、教学字形。

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指导“伟、雄”的笔顺。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三、课堂练习

读一读,抄一抄。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引导 父亲 伟大英雄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

父:有( )画,第三画是( )

理:有( )画,第十画是( )

姓:有( )画,第三画是( )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大雨治水的经过。

2、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书课题、简介大禹,同时播放课件:《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范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课件。(观看洪水泛滥时的情景)

3、引读,抓关键词:看!洪水是多么的凶猛啊!它来到田野,农田被 ,它来到村庄,房屋被 。这可恶的洪水,使人们失去了宝贵的粮食,失去了温暖的家园,人们只好拖儿带女,四处流浪,再也没有了幸福的生活,老百姓们 。

4、再指名朗读。

5、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禹是怎样治水的`呢?,找出相关语句。

4、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治水的艰难?

5、学生交流。指名朗读。

6、引导启发想象:他吃了多少苦呀!禹为了察看水的流向,确定从哪里把洪水引入大海,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请你想想,当他渴了 ,当他饿了 ,当他累了 ,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 。(理解“千辛万苦”)他的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理解“千山万水”)。禹就是这样坚定!(一起来读第二句话。)

7、禹察看了水流和地形之后,发现有些河流被泥沙、石块堵住了,有些河流被大山挡住了去路。(指读第三句话)

8、指导朗读(体会禹治水时的艰辛)

9、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面对大河大山,禹也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10、从禹的治水方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4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设想:

识字写字,积累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永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特点,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有情有趣之中达成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逐层深入中走近大禹,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整个设计从字到词再到句直至文,学生在认、读、说、看、思、议等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培养情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伟、雄、治、洪、害、姓、理”等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没、倒”,理解相关词语,如“洪水”“无家可归”等。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洪水的凶猛,走进故事背景,初步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3、用心品读、积累语言,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和规范口头语言。 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感悟洪水的凶猛,体会老百姓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在识记练说中走近大禹。

(一)出示音节,同音字交流引出“禹”:

1、字卡出示音节“yǔ”,学生读。(指名读,齐读)

2、读着这个音节,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呢?(学生自由说)

3、确实,我们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同样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像yǔ,可以是自然气象的“雨水的雨”,可以是动物身上的“羽毛的羽”,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的宇”。 而这个“禹”(板贴)又是指的——一(学生答)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为重的低年级,同音字学习是一大难点。导入环节运用“看拼音想汉字”引出课文主人公“禹”,既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yǔ这个读音的相关同音字,积累词汇,同时还能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得到增强,引出课文也显得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一句话介绍初识“禹”

1、禹是谁呢?经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禹吗?(学生自由说)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和“很久很久以前”。 (预设: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则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指名读准词语,要求学生了解:在名字前加上“大”其实是人们对禹的一种尊称。并相机在“禹”前板书“大”。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治理了洪水,则相机出示词卡“治理洪水”。指名读准字音,尤其注意三个生字“治、理、洪”的读音,并齐读。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的生活年代,则相机出示词卡“很久很久以前”,指名读准。相机了解这里的“很久很久”指的是4000多年前,并指导读好这个短语,读出年代的久远,可和“很久以前”作比较。

2、现在,你会用上这三个词介绍大禹吗?学生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渗透规范的句式训练:可以把名字放在前面,比如禹是——;还可以把名字放在后面,比如,什么时候,有一个怎样的人,名叫——)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板书——治水。 相机教学生字: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相机板贴关键词组“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很久很久以前”,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准读懂并读好,一方面又能通过检查预习和鼓励变换语序,引导学生懂得运用这些词语规范地介绍禹,进行浅层次地句式训练,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二、在思考质疑中了解故事。

1、齐读课题。读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为什么治?怎么治?结果怎样?)

教师指着板书小结: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一般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2、带着自己的思考再读一读课题。齐读。追问: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洪水)

3、教学生字“洪”:齐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在情境交流中认识洪水

1、联系字义,理解“洪水”:在文中,“洪”是“大”的意思,那么洪水就是指——(很大很大的水)。

2、视频引入,认识“洪水”: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洪水视频)

2、交流发言,感受“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朗读,感悟“洪水”:像这样水势大而凶猛又对人类有灾害的洪水我们称为——“滔滔的洪水”(出示板贴)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读出洪水的大,洪水的猛)

4、小结过渡,引出文本:是啊,这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也就是禹生活的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大洪灾。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这次洪水灾害的。

【设计意图:理解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是本课时的难点,对洪水危害的认识越清晰,大禹的形象就越高大。学生也许会在课文的叙述中找到描写洪水的语言,但是他们感受不到洪水的凶猛。通过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带来的冲击,以及师生彼此的交流碰撞,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洪水泛滥的灾害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在滔滔的洪水声中,学生也更容易朗读出洪水的来势汹汹】

四、在文本语言中感悟洪灾

●教学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字

1、读通文本,纠正字音。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多字。

(2)指名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倒”和“没”,后鼻音“姓”。

2、读懂文本,感受洪灾。

(1)这里的洪水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指名说。 交流并出示词卡: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2)教师引读:你看,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而来,淹没了( ),农田被( ),冲倒了( ),房屋被( ),真是太——可怕了。

(3)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评价侧重于读出洪水的可怕) (4)理解“无家可归”

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是说——(人们没有粮食吃) 大水冲倒了房屋,这又是说——(没地方住) 人们没有家住,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导朗读——无家可归(指名读,齐读。读出可怜、悲惨的'语气)

3、读好文本,升华情感。 一读:可怕的洪水,令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因为——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这样可怕的洪水,来了一次又一次,看,它又来了——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洪水退了,老百姓刚开始种上庄稼,准备重建家园时,它却再次咆哮而来——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7、过渡:面对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位大英雄拯救他们啊,这时,谁出现了?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变换次序引读“淹没农田”和“冲倒房屋”,旨在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动宾搭配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进一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最后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洪灾的危害震撼人心,大禹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跃跃欲试中走进了文本。】

四、在图文趣读中走进文本

1、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相机出示重点词语正音(2—4自然段)。

【设计意图:扎实过好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来检出预习效果,又借分自然段朗读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以课文为依托赋予词语生命活力的目的。】

2、图文联系,明内容。

(1)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

(2)指名回答,并能结合文字内容简单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篇课文有四幅插图,正好和四个自然段相对应。让学生凭借插图找文本,这种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结合文字解说图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训练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进一步发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理解文本内容而服务,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在观察比较中练写生字

1、出示要学的生字:治 洪 害 姓 指名读一读并找朋友(扩词)

2、记住字形。

3、学写字:先出示 “治 洪 姓 ”,仔细观察字形,发现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观察“害”,说说怎么把它写漂亮。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难写的笔画。

5、学生读帖,自己书写,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时,摒弃了对每个字字形结构的繁琐分析,采用观察比较三个结构相同的生字,来掌握这一类左窄右宽的生字在书写中的重点和难点,省时高效。在示范指导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帖,训练学生自己学写字的能力,有效地落实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篇6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学习新课求学网网

1、根据布置预习的内容逐一检查(读、画、查)。

2、以《语文天地》中的名人名言导入新课。

1、接受测查,有错则改。

2、齐读,说感受。

二、再读课文

解决问题

1、师作巡视指导。

2、共同梳理,提醒学生作必要的补充。

1、自读课文,准备回答同学预习时所提的问题(问)。

2、根据课文内容,加上自己的想法,对同学的问题加以解答。

三、集中学习

听写词语

1、从文中摘抄15—20个词写于黑板。

2、选取10词。

1、以闯关形式、指名读、开火车读,读错及时正音。

2、听写后当堂改错(写)。

四、作业设置

1、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布置学生回家把本课故事内容向家长作简要的复述,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增删改补。

2、读课文给家长听。

(二选一)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一项完成。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分组交流

1、指导学生带问题读课文2、3、4自然段。

2、指导学生抓住“才、仅仅、就、却”等词语,展开想象。

1、个人有针对性地读课文,找、画、想: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

2、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抓关键词来体会大禹为了治水不顾个人生活幸福的高尚情怀。

二、引导想象

升华主题求学网网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适当小结:

1、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

爱戴的英雄?

2、老百姓怎样感谢大禹?怎样纪念大禹?

3、你们从大禹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1、独立默读课文作答、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2、想象场面与小组同学交流、补充后再派代表汇报。

3、自由反馈。

三、作业设计

拓展延伸

为了继续延伸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神话故事、了解因公而忘私人物的兴趣,作如右设计。

1、收集神话故事看后与同学交流。

2、查找有关书籍了解如大禹一般公而忘私的人物,体会他们的高尚情怀。

视情况而做可(二选一)。

3、预习《炮手》。(必做)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开渠引水

治水十年吃尽苦头受人敬仰、爱戴(无私奉献)

三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