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2025/09/16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数量短语的学习和运用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活动设计中运用了“百宝箱”、“造火车”等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量词短语: 如“×根香肠”、“ ×个面包”、“ ×包土豆片”等,丰富词汇;

2、能运用恰当的语气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故事读本;

3、进一步理解“贪吃”、“贪婪”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

1、大书《贪吃的小猫》、音乐磁带、百宝箱一个;

2、字卡:几根香肠、几个小面包、几块巧克力、一瓶胡椒粉、几包土豆片等;

3、多媒体课件(小猫表情图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多媒体课件,谈话导入。

——请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猫的表情、动作、体态。

——师:“我们也上过一本关于小猫的读本,你们还记得是哪本书吗?”

(二)教师出示大书并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表情、动作。

——师:“这本书里讲的是谁的故事?它跟在妈妈身后吃了哪些东西?它首先偷吃了什么?它是怎么吃的?接下来妈妈又买了什么?小猫吃完土豆片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等等。”

——教师逐页展示大书,教师示范指读。

——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贪吃”、“贪婪”的含义。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只贪吃的小猫?你是怎么理解贪吃的?小朋友再想象一下小猫贪吃的样子,我们一起来学学看。”

——师生共同指读。

(三)在音乐声中传阅小书,师生共同指读小书。

——幼儿分男女轮读小书;

——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引导幼儿带着任务读小书:仔细观察妈妈都买了哪些食物?仔细观察小猫由瘦到胖的体态变化。)

(四)游戏:“百宝箱”,复习读本中的数量短语。

——教师请小朋友在百宝箱里取一样东西,并用读本中学过的数量短语告诉大家:你拿到了什么东西?教师在小朋友拿到食物后出示字卡并请小朋友快速找到在哪一页,并请小朋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几个、几块、几包等数量短语来说。

(五)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这本书有趣吗?那我们把书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把分享的过程录下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欣赏。”

——请小朋友听音乐将书传上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

猜一猜: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 (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 小鸡 尾巴挡雨

夏天: 蜗牛 尾巴扇风

秋天: 小兔 尾巴扫叶

冬天: 小猫 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和排序图片,展开合理的想象,编出不同的情节。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交流。

活动准备:

语言棋:棋谱、水彩笔、骰子、箱子、卡片、记录表。

拼出来的故事:拼图、记录表。

排图讲述:故事小图片。

我认识的字:幼儿故事大王、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比比谁在游戏中最能干。

二、智慧树下做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智慧游戏。

游戏一:语言棋。

先掷骰子,面上是数字几,棋子就走几个格子,当棋子正好停在有图案的格子上时,就必须要从有图片的箱子里摸卡片,并看着卡片讲出内容。讲好后并在表格上纪录下来。

游戏二:拼出来的故事。

把散乱的图片拼成一副完整的图案,并用自己的话讲述图片内容。

游戏三:排图讲述。

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将不同情景的图片进行排列,并完整、连贯地讲述。

游戏四:我认识的字。

自己翻书阅读内容,找出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并在纪录上记录认识多少字,并念给小朋友听。

三、游戏要求。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与要求。

语言棋:人数2至4人,确定好人数后在表格上写上自己的学号。根据讲述内容用五角星和圆圈记录表示。

拼出来的故事:完成几号拼图就在表格中记录相应的拼图号,并记录图片讲述情况。

排图讲述:两人合作,将自己排好的图片大胆的完整讲述跟对方听。

我认识的字:每人拿一本书,把认识的字圈出来并记录。

四、幼儿游戏。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

五、讲评。

1.语言棋:你和谁玩了,玩的怎么样?

2.拼出来的故事:你拼了哪几幅图?图上讲了件什么事?

3.排图讲述:你怎么排的?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我认识的字:找了哪几页?认识了多少字?

5.你还想玩哪个游戏?下次把东西放到语言区里我们再去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设计理念

复制能给人一种整齐感,使我们的生活十分方便,但世界应该是五彩缤纷的,由各种各样的人和东西组成的世界才最有意思。故事《稀奇古怪的国王》幽默、夸张,该活动的重点就是让幼儿通过夸张的故事情节初步理解这种辩证关系。幼儿通过最后一个环节能直观地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有利于幼儿形成集体归属感。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幽默、夸张的特点,知道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2、鼓励幼儿讨论,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想象与理解。

3、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有利于形成集体归属感。

三、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在夸张的故事情节中初步理解这种辩证关系。

四、活动准备

PPT图片、公主王子头饰,各种花朵和动物贴绒图片五、活动过程:

(一)游戏进场:跟着国王一个样

1、宝贝们:今天呀我来当国王,你们当我的王子和公主,和我一起去玩玩吧!

2、理解故事:感受相同与不同之处(情景游戏:跟着国王去参观)

(1)我们来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动物?

(2)国王下了一道命令。(动物嘛,就得是一个样子的)

(3)引导幼儿去把动物扮成一个模样!(狮子)

(4)现在我们又来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花?

(5)国王下了第二道命令。(花朵嘛,就得是一个样子的)

(6)引导幼儿去把花儿扮成一个模样吧!(菊花)

(7)国王下第三道命令(人嘛,就得是一个样子的)

(8)引导幼儿女孩子戴上公主头饰,男孩子戴上王子的头饰。

(9)国王认不出自己的公主和王子。(全部变回原样)

(二)、讲述、理解故事第1~3自然段

1、谈话引出故事很久以前,也有个脾气特别古怪的国王,想知道他怪在哪里吗?请听听他的故事。

2、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3、结合图示提问,引导幼儿按图示讲述

(1)国王有怎样的怪脾气

(2)他第一次来到哪里?看到什么?王子、公主怎么说?国王怎么说?他下的第一道命令是什么?

(3)他第二次来到哪里?看到什么?王子、公主怎么说?国王怎么说?他下的第二道命令是什么?

(三)、续编、讨论

1、激发续编愿望"国王还不满足呢!你们猜,接下来他还会走哪儿,会看到什么,会怎么说,会下怎样的命令呢?"

2、请幼儿按照图示两两结对续编

3、邀请个别幼儿按照图示进行续编。

4、讨论:现在国王把很多东西都变成一样了?你们觉得这样的结果好吗?为什么?

(四)、欣赏、讨论故事第4~8自然段。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第4自然段

2、讨论:所有的人都打扮得跟王子和公主一样了,你们觉得这样的结果会怎么样?王子和公主心里会怎么想?

3、教师讲述第5自然段

4、"大家都觉得这样不好,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国王改变主意?"

5、欣赏故事6、7、8自然段、

(五)完整欣赏、讨论

1、讨论?你觉得国王是个怎样的国王?(为故事编题目)

2、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3、讨论:最后,国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世界上的东西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4、除了故事中讲到的,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各种各样的?

(六)、游戏体验:快乐与众不同

1、游戏"不一样的我们":教师播放音乐时幼儿做动作,音乐停止时做不一样的动作,一样的就休息。

2、进行若干遍游戏。以游戏导入,感知动作的一致性,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情景游戏中,让幼儿们感受故事夸张的情节。

(完整阅读对故事进行梳理,帮助幼儿通过游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课后反思:

活动"稀奇古怪的国王"是主题"开心一刻"中的一节语言活动。这个故事主要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上的事物应该是多彩多样的,如果是一模一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

活动第一个环节,我用情境游戏的方式引出了喜欢所有东西都一样的国王,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情景游戏中,让幼儿们感受故事夸张的情节。然后我进行故事第一部分的讲述并提问。第二个环节,我将问题抛给孩子:"你们猜,接下来他还会走哪儿,会看到什么,会怎么说,会下怎样的命令呢?国王把很多东西都变成一样了?你们觉得这样的结果好吗?为什么?"引导孩子续编、讨论,激发幼儿续编愿望。经过孩子的讨论以后,再讲述故事的下面一部分。第三个环节则是孩子进行完整欣赏故事。然后请孩子再来思考一下:国王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除了故事中讲到的,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各种各样的?最后完整阅读对故事进行梳理,帮助幼儿通过游戏,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自己的与众不同,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来看,故事本身还是相当吸引大家的。由于故事是分段讲述的,而且并没有一开始就完整地讲给孩子听,所以虽然请孩子们猜测了很多次,但他们的兴趣始终很高。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在续编环节可以让孩子续编的范围再广一点,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认识各种电话,了解其主要功能,感受电话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孩子们,你们的家乡在哪?

我的家乡在济南,那儿有我的家人和好朋友。我在这工作不能经常回家,如果我想他们了,我该怎么办呢?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办法。每当我想家人朋友时就会打个电话,发个视频,听听他们的声音,见见他们的模样,好像真的和他们在一起!

(二)、基本部分

今天,李老师向你们介绍一位朋友。看!它是谁?火狐狸。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去看看火狐狸怎么了?

1、出示图片1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冬天、圣诞节。

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看出来的?白雪、装饰的松树。

教师:圣诞节就和我们的新年一样,过年时,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做些好吃的,一起过年。

2、出示图片2

提问:我们一起去看看火狐狸家为圣诞节做了那些准备?苹果派、肉饼、蛋卷。这么多好吃的看起来特别美味,屋子里香香的。

看!家里有妈妈,火狐狸,少了谁?火狐狸的爸爸

少了爸爸在家过节,火狐狸会怎样?伤心,失望,会很想爸爸。

火狐狸想爸爸是怎么做的?打了一个电话。火狐狸和李老师一样,也是打了一个电话。

3、出示图片3

提问:为什么爸爸不在家,它在哪?在干什么?爸爸很忙,给小朋友邮寄圣诞礼物,没法回来。

为什么它打了很长很长的电话?因为它见不到爸爸,它太想太想爸爸,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说。

4、出示图片4

提问:当爸爸接到火狐狸的电话,听到它的声音,爸爸会怎样?火狐狸呢?很开心。所以,火狐狸不停地说呀说。

想一想,他们会在电话里说些什么?新年愿望,妈妈做了哪些新年准备,我想你了……

5、最后,门铃响了,火狐狸惊喜地叫了起来,为什么?你认为火狐狸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爸爸?你有什么话要对爸爸说吗?

6、师幼一起完整的讲述故事。

7、虽然它们没法见面,但它们通过电话后听到对方的声音,都开心了。提问:那你们觉得电话的作用大不大?

幼儿讨论电话的作用。

总结:电话可以让两个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互相交流,传达感情。

8、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电话。(简单介绍)你知道是谁发明的电话吗?(亚历山大·贝尔)火狐狸用过的电话和哪个相像?你还在哪见过电话?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电话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视频见面,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三)、结束部分

孩子们,当我们想念父母,朋友时:当我们有些话想说却不好意思当面说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来表达我们对家人朋友的爱。

活动延伸:

孩子们今天回家设计一步未来的电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学会团结、互相帮助。

2、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现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让孩子把基础律动和表演律动结合起来共同表演。

活动准备

1、《三个和尚》动画课件

2、一对水桶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讲故事来导入本节课,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自己挑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又来了一个和尚,于是他们商量着抬水喝,嘿哟、嘿哟。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个和尚,这下他们共有三个人,于是怎么办呢?他们都不愿意去挑水喝所以他们就没水喝、没水喝。

2、以念儿歌的形式来让孩子加深印象: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和孩子用基础的律动表现儿歌旋律(拍手、连指、拍手、连指)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4、以表演律动表现儿歌(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教师示范。请幼儿表演。

5、合作表演,分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