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爱习作提供的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篇1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无数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人,他们的为民情怀、高尚情操,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了反映全国“两优一先”
典型事迹的专题节目《榜样》。透过榜样让我认识了很多让人尊敬的人。
他们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他们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榜样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
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务必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务必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在当今冷漠、隔阂渐成风气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吗能够想像,假如生活中处处有像郭力华这样的人,那我们这个社会,必将更加和谐,必将布满更多的温情,必将更有人情味,必将更让人留恋。
我也深深体会到一种师生间难得的和谐之情,在感动的同时,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样身为人师,我却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学生的调皮,埋怨家长的不配合,却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来越占据了我的大脑,我不明白自己的思维中是否还存有“对工作的热情”。郭丽华得知自己患癌证晚期后仍然未有过丝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选取了理智:绝不能万念俱灰,要靠治疗向命运抗争,要夺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样也站不够的讲台。但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体,却拖着一个即将瘫痪了的大脑,看不到生活的期望,消极的思想占据了我的心,没有期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有的只是埋怨。
学习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后,我深切体会到:一个人,原先能够这样用心地对待工作和生活,能够这样真诚地与人相处,能够这样热情地帮忙别人……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就应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我不能埋怨学生,不能埋怨家长,不能埋怨社会,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气,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篇2
说起榜样,我们脑海中可能立马会浮现出:危急中张开双臂,奋力将处于危险中的学生推到了路旁,自己却英勇献身的殷雪梅老师;35年来始终坚守在大山里的三尺讲台上的汪来九老师;爱生如子、为营救两名16岁溺水少年,不幸献出了自己年仅43岁生命的疏星老师。这些老师的事迹让我震憾,但同时也更值得我们深思。难道只有为教育献身,在教育界有什么伟大作为的老师才是值得学习的老师、可以作为榜样的老师吗?不,仔细看看我身边的老师,能称得上的榜样数不胜数。
先说说我们北苑的校长孔月玲老师,她与所有教师一起,营造出融洽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她为我们北苑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不仅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当高,平时还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她要求我们教学要有新思路,学习要有新方法,质量要有新提高,在不断地刻苦钻研中,老师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的提高。现在看来,孔校长的用心良苦,我总是体会到了。平时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还有随堂课的抽查,不都是在给我们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吗?为了帮助老师们上一堂好课,她总是一遍一遍的听课、指导,不厌其烦。既给老师业务上的指导,也给老师思想上的鼓励。她兢兢业业、乐观进取的精神,赢得了老师们的欣赏和信任。
再说我身边的翟静华老师。她不仅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她所管理的班级有条不紊,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的爱。她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把学生放在首位,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她对学生从不厌烦,主动和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使学生感觉她的爱无处不在。在她班级曾有一名流浪在外的学生,在那段时间里,她与我谈论最多的'就是那名学生,从她的言语中我能感受到她的那份担心和疼爱绝不会逊色那名孩子的母情,在她的努力下,那名学生终于重返校园了。孩子重返校园的那一天,是她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有了对学生,对工作的热爱所以她的班级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名列前茅。
还有张文丽老师,她为人爽直、待人热情、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不计名利。张文丽老师对待学生的细心和爱心值得让人学习。在她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管遇到多么调皮,被其他老师认为多么多么差的学生,张文丽老师都不会放弃。张文丽老师认为对于自己而言,这几个孩子只是我众多学生中的一些,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他们是家庭的所有希望,如果她放弃,将是对这几个学生最大的伤害。张文丽老师带着爱心去关心他们,开始注意到他们的一些优点,鼓励他们,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还常常带这几个孩子到办公室辅导,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让其他老师不得不佩服张文丽老师的耐心和恒心。有爱,就能坚持,有爱,自然就会用心,张文丽老师正是因为满怀对学生的爱,才能数年如一日地去教好她的每一届学生。
此外,还有我们的其他老师,比如:卢新法老师、卫秋玲老师、王春竹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们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对每一个学生关爱备至,倾注了全部的爱;她们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我身边还有许多年轻的教师,比如:张竹青老师、梁娟老师、李小平老师、李金霞老师,她们精力充沛,积极向上,她们虚心向老教师学经验求方法。我要以她们的楷模形象成为学习动力,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我是幸运的,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教师在我的身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以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来鞭策自己,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以高尚的师德铸师魂做一名师德、学识双过硬,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争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辜负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最后,我用这样一段话来做结束:“我爱花,爱欣赏美丽的花朵,更爱享受养花的过程与乐趣。看着自己播下的种子从破土发芽到茁壮成长,从茁壮成长到绚丽绽放,那份小心翼翼的呵护,那份牵肠挂肚的期盼,那份争奇斗艳的欣喜都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如果将我们的学生看作是即将绽放的花朵,我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而幸福,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和浪漫,我们的前景是多么的芬芳而灿烂!”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篇3
为用心响应党中央“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革命精神及市委组织部《关于收看《榜样》专题节目通知》的精神要求,我校(院)机关党委精心组织,于20xx年10月26日晚上8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了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大型访谈个性节目《榜样》。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党员们聆听了一堂感人至深的党性教育课。
本次节目是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之际,中央组织部、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以先进模范人物和群众事迹为题材的主旋律大型访谈节目。访谈对象主要来自部分受到中央表彰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老红军、革命先烈的后代等模范代表。节目中,先后向观众介绍了退休后回乡一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罗官章,承载大山两代人求学期望的女教师支月英,用焊枪提升高铁速度的大国工匠李万君,我国服务器科研领域的首位院士王恩东,坚守执法工作一线的“最美警花”李贝、河南固始县驻北京农民工党工委书记苗振水,以及海南三沙市琼沙3号轮党支部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基层党组织的感人事迹,反映了他们扎根基层、立足岗位、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的优秀本色,鲜明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继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把理想信念时时处处体现为行动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党员们观看后就精彩片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时结合党校
及自身实际,交流了各自观看的感受。大家一致认为:要以《榜样》为镜子,以《榜样》为楷模,学习弘扬榜样精神,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全体党员也纷纷表态,要向榜样看齐,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继续前进,不断推进“两学一做”工作,为开创我校(院)工作新局面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乐章。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篇4
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系列纪录片《榜样的力量》,让我感触颇深,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每一年榜样节目的播出,都会在全国引起学习榜样的热潮,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们不仅要看榜样,更要学习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递榜样的力量,践行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理想和信念是精神支柱,是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信念,要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正如张富清老人所说:“党指挥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打到哪里。”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做一件事不难,可是要把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并长期坚持下去,那就离不开正确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来支撑。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何消除功利思想、浮躁情绪、漂浮心态值得我们深思。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追求做大官。要经常想我能给社会、给人民群众什么,要消除生活上的.寂寞感、工作上的无为感、心理上的浮躁感,真正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观看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 篇5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定义了知识的作用:知识让人开阔眼界,升华境界,助推一种道德的美的价值取向的形成。中国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传授知识,根植道德的作用。
古往今来,许多名师正是传道授业的完美结合,流芳百世。他们的教育故事,树人精神,成为楷模,写进诗书,刻进历史。既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树颇丰的栋梁之材,也成为了后世教书育人的典范。于是,文明向前,知识不断更新,人类前行的脚步更加矫健。于是,就有了对老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评价和美的呼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灵魂是不朽的,它永生在人们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的形成,是知识的堆砌,是知识的正本清源和不断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就如泥瓦匠。专心致致,匠心独具,知识之基就牢,知识之墙就美,反之,就会百孔千疮,南辕北
辙。这个过程,既是寂寞的,也是清贫的`,还是艰苦的。然而,老师的职业与泥瓦匠又有区别,有的教师和泥瓦匠一样,被人称为“教书匠”,往往只是满足于简单性重复和机械性“教”人,而忽视了更为重要“育”人。而相反地,教育
家们,不光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视立德树人,给学生传播新的、积极向上的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为走心,因为立德,所以广为人接受和崇敬,所以才能成为教育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教育家,但能既“教书”又“育人”的老师,也必然会受到学生和社会的崇敬和褒扬。
曾经有一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瓦尔娃拉献身教
育事业的故事,感人致深。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个偏僻的山村,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正是她的努力,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和升华,成为祖国各条战线建设才俊。瓦尔娃拉用自己平凡朴实的故事,塑造了一种特殊的教师人格力量,那就是师魂。它随着电影《乡村女教师》在世界各地的上演而不朽。鼓舞着许多的人,选择老师的职业,鼓舞着许多的人,到艰苦的地方扎根,将知识的种子,文明的种子,播在充满希望的土壤上。
在江西这片热土上,有许多像《乡村女教师》中瓦尔娃拉一样的老师,耐得住清贫,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高安大城镇中心小学的年轻教师陈腊英,正当她花样年华,事业进取,一场肾病危及生命一一可为了工作、为了她深深热爱的讲台和孩子们,一次次晕倒在讲台;被学校强制性停课去住院治疗,她住院又要求出院,带病坚持上课持续近四年之久!铜鼓县阳光益智康复中心主任刘宜芬,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本是县里重点培养的村干部,自己还有一个乐队,一年收入五万多元,但是,为了那些智障儿童,她辞去村干部,办起了康复中心,成为了30多个智障孩子的妈妈。这样的优秀老师还有许多许多。
但是,红尘滚滚,物欲横流,也有一些不甘清贫、心里浮躁的人,在老师这个岗位上,要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有的满腹牢骚怪话,不能为人师表传递正能量,误人子弟,有的选择离开,去追求自己所谓的生活和价值。不同的追求,形成不同的师德,不同的师德凝结成不一样的师魂。在教育这个特殊的舞台上,老师传播着知识,同时还传播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值得高兴的是,江西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首届感动江西十大
教育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许许多多安贫乐教,扎根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将以他们鲜活的事迹与形象,由幕后走上前台,更重的是通过他们,“师魂”这两个字将走进人们的心里。她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成为榜样的力量,铸就*的师魂。江西省教育厅通过这一活动,对这些教师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的弘扬、表彰、宣传,必将和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的主人公瓦尔娃拉一样,鼓舞着更多的人,选择从事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必将鼓舞着更多的教师把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的目标与理想。白发皓首,不改初心,为人师表,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