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田忌赛马》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田忌赛马》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顺序;懂得在失败中只要冷静分析、科学思考,就能创造转败为胜的条件。
教学难点
学习孙膑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像机,马的图片12张。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内容:教学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
[板书:田忌赛马]
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录像,回忆一下课文的大致内容。(放录像)
齐国举行非常有趣的赛马活动,想一想,田忌和谁进行赛马比赛,赛了几次?[板书:田 齐 田 齐]
二、讲读课文第一段
1、提问:田忌在第一场赛马中以失败而告终,田忌为什么会失败呢?默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有关句子。
2、学生读句子
3、那么田忌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你圈出来。
出示幻灯:齐威五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理解)
4、理解“每个等级”
出示幻灯2:齐威王的( )比田忌的( )强。
齐威王的( )比田忌的( )强。
齐威王的( )比田忌的( )强。
5、指出上台摆图,学生自己动手摆图(可同桌做为一组)6、提问:田忌和齐威王在赛马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以弱对强,而失败)
过渡:田忌以弱对强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就在田忌准备离开时,孙膑出现了,孙膑在干什么呀?
三、讲解第三大段:
学生回忆第二大段内容,回答问题。
四、讲解第三大段
1、出声读第三大段(一人读、一人摆)理解第二次是怎样进行比赛的。
2、指出两次比赛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还是原来的马
不同点:田忌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
3、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还是原来的马……就能转败为胜”
提问:转败为胜关键在谁?原因是什么?读第二段,找出来读一读(重点:快不了多少“讨论一下快多少”)
出示灯片:齐威王的`中等马比田忌的中等马强,但比(田忌的上等马弱)
齐威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强,但比(田忌的中等马弱)
思考:谁的哪一等级的马最强?谁的哪一等级的马最弱?
孙膑出的主意是什么?
(以弱化强,以强对弱)[板书]
五、夸夸孙膑(太聪明、了不起……)
[板书] 观察 分析 判断
用一句话说说孙膑,那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人?
(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作出准确判断,能转败为胜的人)
课文围绕这一中心怎样安排材料的。(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六、归纳、填空
出示幻灯片3
七、总结
通过《田忌赛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然后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把不好的局面扭转过来。
《田忌赛马》教案 篇2
七、小组讨论会,认识人物。
田忌、孙膑、齐威王三个人中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八、悬念作文。
(1)田忌赢了赛马,非常高兴,正想与孙膑回家畅饮一番,忽听齐威王在背后大喊:“孙膑,慢着!”……
田忌将如何应付?孙膑还能帮得上忙吗?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课文。
(2)假如你是齐威王的谋士,你有什么方法帮齐威王在第二次竞赛中仍然获胜吗?请同学们拿笔将第二次竞赛改写一下。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田忌(输)第一次齐威王(赢)
上上
中中
下下
田忌(赢)第二次齐威王(输)
下上
上中
中下
《田忌赛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24个新词语的意思;能从课文中找出"怀疑、约定、讽刺、轻蔑"等词语的近义词。
2.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的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田忌赛马转败为胜所说明的道理。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地朗读课文,能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3,初步学会看课题椎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根据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大将田忌的一件什么事?
(2)既然课文是写赛马的,请你想一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根据推想听课文录音,找一找自己的推想在课文中有没有,是怎样的?
(2)自学课文。
①字词教学。
读生字新词、正音:讽蔑
字形分析:忌(己)蔑(戍)丧(下面不要多一撇)
②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3)根据课后第3题,给课文分段。
读题;自由读课文,分段;交流,并说说理由。
3.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填表((作业本)第6题"第一次比赛"部分)。
(2)田忌为什么三场皆输?
(3)败了的田忌是怎样的?
①从课文中划出描写失败后的田忌的词句。
②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3-17自然段,懂得遇事应仔细观察,多动脑筋,科学地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分配力量。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回顾: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三场都输了?
(出示小黑板,用马的图片摆出第一次赛马的情形。)
2.学习第13-17自然
(1)自由读第13-17自然段,思考:孙膑出了什么好主意使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获胜?
(2)请学生上台动手摆一摆,调一调马的出场顺序。
(3)让学生想想摆摆,除了这种调换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摆法能使田忌取胜。
3.学习第3-12自然段。
(1)默读第3-12自然段。讨论:孙膑看到的哪两种情况是他想出办法的根据?为什么?
(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和齐威王骄傲自大的.样子是孙膑想出办法的依据。)
(2)看到这两种情况,孙膑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对田忌说的?同桌分别扮演孙膑和田忌,再现人物的对话。
(要读好有关孙膑的话,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胸有成竹"。)
(3)让学生根据提示语,分角色朗读对话。
4.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4、6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懂得要办好事情,就应多动脑筋,分析主客观情况,合理地使用力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出示投影:简要地说说第一次、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
2.学习第18自然段。
说说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
(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合理分配力量)
3.学习用"胸有成竹""转败为胜"造句。
(1)划出原句读,说说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用中的内容造一个句子。
例:胸有成竹--孙膑观察到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就胸有成竹地对田忌说:"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转败为胜--孙膑替田忌出主意,让他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使得田忌在第二次比赛中转败为胜,赢了齐威王。
(3)独立造句。
4.作业:完成《作业本》第5、7题。
5.课后延伸。
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孙膑的哪一点?如果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孙膑这个人,老师建议大家去读一本书--《上下五千年》。
《田忌赛马》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词语,理解其含义。
2、让同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准备:
1、投影片
2、标有不同颜色的六匹马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今天这节课俺们学习俺国古代一个关于赛马的故事。
2、板书:15、田忌赛马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教学重点
1、出示课题
考虑:围绕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生讨论
3、师综合;综合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出示投影片1)
a 、田忌和和谁赛马?
b 、一共赛了几次马?
c 、赛马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4、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提问:田忌和齐威王一共赛了几次马?
2、生答
3、指名读第一次赛马的局部。
4、考虑:
①田忌和齐威王在竞赛前做了些什么?
②第一次竞赛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
5、生讨论,指名上台用图片演示,板书。
6、提问:
a 、这次竞赛齐威王为什么能赢?(出示投影片2)
b 、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个“强”字指什么?
c 、第一次竞赛齐威王赢了,田忌表示怎样?
d 、“无精打采”是什么意思?假如你是田忌,你会怎样想?
e 、田忌失败后,想了吗?从他身上,俺们想到失败了应该怎样办?
7、指名答
8、师过渡:田忌无精打采,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
9、指名读孙膑的话。(出示投影片3)
10、齐读孙膑的'话,提问:从孙膑的话中,能看出什么?同学相互讨论后作答。
11、师过渡:面对田忌的再次挑战,齐威王说了什么?指名读句子,从齐威王的话中能看出他的表示怎样?从齐威王身上俺们想到,面对胜利应该怎么办?
12、指名读第二次竞赛的经过和结果。
13、考虑:
a、第二次竞赛,孙膑想了个什么方法让田忌转败为胜?同学用图演示竞赛过程。
b、理解词语:目瞪口呆
c、齐威王为什么目瞪口呆?
14、师过渡:同样三匹马,竞赛结果为什么完全改变了呢?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出示投影片4)
四、体会中心,明白道理。
1、考虑:
a 、为什么这个方法田忌想不出来,孙膑能想出来?
b 、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2 、生讨论(出示投影片5,结论)
五、巩固练习,当堂反馈。
1、数学游戏导入新课。
《田忌赛马》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并从中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听写《赤壁之战》词语。
二、导入新课,布置自学。
(一)布置自学题目。
1、,给带点字注上拼音。
扫兴()约定()
转败为胜()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得意洋洋()
2、比一比,组词。
赛()级()慌()输()
塞()极()谎()愉()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挖苦: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4、从课文中找出反义词。
胜利()结束()
镇定()得意洋洋()
5、读通全文。
(二)学生自学。
三、交流讨论。
四、齐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次赛马为什么结果不同。
2、谈谈学了本文的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自读课文,思考。
1、填空:
田忌齐威王结果
第一次上等马对()()
中等马对()()
下等马对()()
田忌齐威王结果
第二次()对()()
()对()()
()对()()
2、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
3、孙膑的计策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
1、略。
2、因为孙膑让田忌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3、关键是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四、讲读指导。
1、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扫兴”?
2、指名读第三至十二自然段。
田忌、孙膑、齐威王说话的语气同吗?
分角色朗读第三至十二自然段。
3、指名读第十三至十八自然段。
4、学了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失败了不气馁;
(观察要仔细;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筋……)
五、作业:
按四人小组,练习复述这个故事,看谁说得最有感情,最吸引人。
《田忌赛马》教案 篇6
一、教材编排的特点:
《田忌赛马》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了第二次比赛的胜利。全文分四部分。1—2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田忌失败了,3—12自然段讲孙膑让田忌要求齐威王再赛一次,齐威王同意了。13—17自然段讲田忌和齐威王第二次赛马,田忌赢了,第18自然段讲田忌取胜的原因。本文的思想教育内涵十分丰富,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教材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以下这样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扫兴、挖苦、夸耀、讥讽、轻蔑、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一)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二)难点、疑点
孙膑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的根据是什么?
四、教法、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教为学服务”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如何教,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因材施教”是我一贯赞赏的原则和方法,因为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的学生,如果将来走上社会不会学习,那么不要说去创造,就是生存也有问题,所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采用自学讨论法组织教学,其次还穿插运用练习法、质疑法、电教手段等。通过这些方法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结合教法,我准备运用以下四种学法:自学讨论法、质疑提问法、朗读理解法和动手操作法。
五、课前准备: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因此,我准备了《田忌赛马》的多媒体课件;两场比赛马的出场顺序可以动手操作,我准备了绿、黄两色的马各三匹,分别标上“上、中、下”字样,并让每组学生做了六匹小马。
六、教学设计与依据:
(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
通过玩纸牌的游戏,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二)析疑定向,自读探索。
让学生自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思考质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学贵有疑,一旦他们提出了疑问,就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习目标明确。
(三)自读自悟解疑。
在学生快速浏览,找出描写两次赛马的段落之后,出示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指导学生自学。接着我指名读相关段落,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粘出两次比赛阵容,并让全班看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形相结合,生动、直观的特点,使学生可以感知得全面,理解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