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1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使学生知道海豚怎样救人和为什么能救人,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学会本课“豚、韩、鲨、狰、狞、雌”6个会认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人们为什么称海豚是海上救生员和海豚救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解开海豚救人之谜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奇妙有趣的动物世界里,有一种体形优美、聪明伶俐的哺乳动物,它就是海豚。老师把它们请来了,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海豚在水族馆里表演的视频)它们不仅是水族馆里的“表演明星”,更让人惊奇的是,它们还是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二、出示预习提纲
1、自由读课文1——2遍,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默读课文,思考
(1)海豚是怎样救人的?以小组为单位,填好表格。
(2)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圈点勾画出相关语句,小组成员可合作,以喜欢的方式,准备汇报交流这两个问题。
3、将课前收集到的海豚的相关资料,选择有价值的,准备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预习提纲进行预习,教师参与到各小组的学习之中。
四、汇报交流
1、字词方面的.问题,如有小组内没能解决的,提出来,其他小组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汇报第一个问题——海豚是怎样救人的?填表格后同学互相补充。
3、汇报第二个问题——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4、学生质疑。
5、提问:这篇课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
师:除了课文中介绍的内容外,你还搜集到了海豚的哪些知识?选择出有价值的,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六、作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于海豚的内容,写一篇《海豚的自述》或办一期小报。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若干词语,能联系句子理解“儒雅”一词,结合语境理解“举手之劳”一词,并能体会“举手之劳”为人们带来方便与欢乐的事。
2.通过默读了解全文大意,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结合平时生活的经验积累理解“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这句话的含义;感悟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闻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则新闻。
2.小结引出课题,理解“举手之劳”的意思。
板书:轻点关门
师:轻点关门是件小事,而且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能看出邻里之间浓浓的爱意。
板书:举手之劳
师:今天我们就透过这举手之劳之事来感受邻里之情。
3.出示课题:轻点关门(指导朗读好课题)
二、理清文脉,概括主要内容
1.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线索。
师:预习课文后,课文是以怎样的写作顺序记叙轻点关门这件事?(时间的推移)。浏览课文,找出这几个时间点。
板书:搬进新居不久
接下来的日子
一年后
2.概括主要内容
师:根据这条时间线索思考分别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由轻声准备;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注意学生概括时用词的准确性)。
4.小结。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情感
(一)学习1—3,理解答应轻点关门的缘由
1.指名分角色读文,初步体会
2.点评朗读,结合句子理解“儒雅”一词,感悟句子。
随机出示:
李先生说道:“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说完,静静地看着我们,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歉意。
李太太解释道:“其实我们也不喜欢住一楼,既潮湿又脏,但是老爷子腿脚不方便,而且心脏病人还要适度地活动。”
两口子千恩万谢,弄得我们挺不好意思的。
正是孝敬长辈,知书达理的儒雅品行让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
出示:我心里顿时一阵感动,便答应以后尽量小心。
板书:感动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邻居之间彼此的关心
1.过渡。
出示:“以后出入单元防盗门的时候,能不能轻点关门,我老父亲心脏不太好,受不了重响。”
2.创设情景,想象说话。
师:文中作者略写了家家户户在开关单元门时轻手轻脚的情景。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某一天在这扇单元门前出现了这几幕:
出示三幅画:指导看图说话
自由准备;四人一组交流
组织交流
3.小结。
板书:感受
4.指导朗读第4节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联系生活感悟中心句
1.读文体会情感。
2.联系生活感悟中心句。
(1)师:面对此情此景,李先生也和你们一样感慨万分。
板书:感慨
出示:轻点关门只是举手之劳,居然换来了别人如此大的感激,真是想不到也担不起啊。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在为别人行善时也在为自己储蓄幸福。
(2)联系生活,体会句子的含义
师:请你再品读这两句话,联系你的生活或者我们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第2句话的理解。
(3)小结:
板书:为别人行善为自己储蓄幸福。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 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四、师课的小结。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
(“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1.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2.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结构,理清课文写作顺序。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字幕出示新词并出示含有新词的`语句。)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略)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略)狗
神鸟猫
乌鸦
五年级s版下册语文教案 篇6
教学重点了解王子与黑熊搏斗并英勇牺牲的事件,感悟王子的勇敢无畏的品德。
教学难点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查资料了解冬不拉这种乐器及相关传说
2、朗读课文三遍。①读准字音,认清字形。②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完后标出文中的生字词,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一读。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1)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ín íng) 骏马(ùn zùn)
依恋 (luàn liàn) 匕首 (bǐ bì)
(2)把正确字填在( )里
一( )莫( ) 自( )( )勇 如( )如( )
( )( )不 安 ( )死 如( ) ( )眉 不 展
(3)带读词语
(4)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见书)
三、理清顺序,了解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1)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2)全班交流(学生从哪一点切入都可以,教师最后梳理顺序)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2自然段)
出示文字片
步骤①“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②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联系第一自然段及国王的表现,理解“一筹莫展”、“心急如焚”、“愁眉苦脸”等词语的意思。明白任务艰难,危险性大,别人无法完成,替父分忧,为民除害这几个意思。)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5、6自然段)
①先读一读
②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定,胆大心细。)
③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时危险万分的。)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②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③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2)理清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三、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联系上文)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同桌对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场景?
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1)指名朗读
(2)说一说这几个情节。(出示填空)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自由读、背)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想象画面背、回忆故事情节背、抓住四个词语背等)
10、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的魅力,音乐文化的特点)
四、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五、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如对人物的崇敬,对音乐语言魅力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