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弟子规》有感

2025/09/19读后感

爱习作提供的读《弟子规》有感(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 篇1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以下就是我阅读此书的点滴体会。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们达到的准则,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学习,如何讲文明礼貌。

《弟子规》篇幅短小,共有360句,1080字,却蕴含丰富内涵。总分为七大部分,分别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浑文。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家人有困难或者生病,要尽心尽力的帮助、照顾;要听父母的话,不与父母争吵。做到这一点会让我们的家庭氛围更加和睦、温馨。

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的性格,做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成为一个谦谦人子。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诚实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习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骛。

人应活到老,学到老,能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谨慎行事,努力学习,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中畅游,充实自己,提高生活品质,使人生过得更有意义,更幸福,更美满。

中国是礼仪之邦,她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我觉得现代人开始重视礼仪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希望我们祖国在不断强大的同时,她的人民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读《弟子规》有感 篇2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说话做事讲究信用。

就比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是说:在家里,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回答,不要假装没听见或是懒得答应;父母叫我们干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立刻做完,不要找借口或是不高兴;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必须恭敬地听,不得随便或是装出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我们犯错了,父母指责我们时,一定要知错就改,不要一错再错,不要让父母伤心。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非常惭愧、非常后悔。因为,我总是若父母生气,让他们担心,让他们为我操心。哎!我真不应该,父母这么辛苦的赚钱给我和姐姐读书,我居然……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孝顺父母,长大后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让他们过得无忧无虑。

读《弟子规》有感 篇3

作文一个大约一岁左右的小男孩,瘫坐在一片废墟中,绝望地哭泣!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先秦诸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而不同”,这些名言的千古流传,就凸显了和谐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于是,我就先把碗碟和筷子放进盘子里,滴了几滴洗洁精,还真油腻呢,像泥鳅一样在我的手里转来转去?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通过阅读《弟子规》,我感悟道理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当然光感悟还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还要有实践的过程。

读《弟子规》有感 篇4

“铃……”伴随着音乐铃声我们又进入了经典诵读的时间喽!我快乐,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情不自禁地学古代诗人摇头晃脑,琅琅诵读,书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弟子规》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一遍遍的诵读,使我深有感触:父母生儿育女,含辛茹苦。父母的爱比海还深比天还高。

回忆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在寒冬腊月的夜晚,我常常突然就“呼哧呼哧”喘得厉害。爸爸妈妈总是冒着严寒,摸黑把我送去看病。路上,我被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我受凉。就这样,他们常常忙到天明才疲惫地回家,而我却在爸爸的怀抱里呼呼大睡。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他们在这样重复着这样的生活。

最难忘的是我六岁那年,在幼儿园里排练舞蹈时,不小心扭坏了脚,脚肿得像“馒头“那样高。那时我家住在七楼,恰巧那天爸爸又出差了,妈妈想扶着我上楼。可是不懂事的我不愿意,只嚷着:“妈妈抱我上楼。”妈妈默许了,背着沉重的“我”,双手拎着包包艰难地上楼了。走到三楼时,妈妈汗流浃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稍作休息后,妈妈又重新背上我继续上楼。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往上走。背上的我,小手越来越松,身体不断地往下“坠”。快到五楼转弯时,妈妈大叫一声,迅速扔掉手中的包包,紧紧地拽住我,因为我要掉下去啦!好险呀!妈妈长长地叹了口气,我大声地哭了起来。妈妈抱住我,安慰我,我发现妈妈全身都在发抖。

“妈妈累,我自己走!”妈妈摇摇头,重新又背起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走向七楼。

当时的我不懂事,可是今天的我却心疼不已。

爸爸妈妈,如今长大的我,总是“淘气”,“不听话”、“顶嘴”……我要在这里说一句:“对不起”。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爸爸妈妈,我一定会做一个你们孝顺你们的孩子。

读《弟子规》有感 篇5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根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是少年言语行动、道德修养、待人处世的行为指南,对于我们特别有教育和指导意义。

《弟子规》第四部分着重就学习作了阐述,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读懂弄通这个部分特别重要。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李嘉诚说:“知识改变命运。”由此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就学习的方法,《弟子规》告诉我们:“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意思是: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心到是用心思考,眼到是仔细阅读,口到是多读几遍。学习中,只有心到、眼到、口到,才能准确理解其中的意义,学到真正的`知识。

“紧要功”这三个字对我特别有教育意义,它让我明白:在学习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要想学到书山、学海里的知识,必须抓紧点滴时间,用心学习、细心探究、全心拼搏,这样才能增长智慧。

常说一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前进的道路。不好的书则会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让人永远迷失在黑暗当中。“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只有认真、细致、反复阅读经典著作,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德修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的理解是:少年不光要学习好经典著作,还要在生活中努力实践,这样才能不负所学。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生力军,是学习知识的最佳阶段。作为少年的我们,只有勤奋读书、刻苦钻研,才能学有所获,才能实现个人理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读《弟子规》有感 篇6

我今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可以,为什么说只是还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内容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内容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今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一定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