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短文 > 教案 > 正文

中班美术教案

2025/09/20教案

爱习作提供的中班美术教案(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我们看的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u展示制作步骤。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 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小小灯展。 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随笔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观形象,而且每个人教有一双手,幼儿能够通过伸出自己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又结合教育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教育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和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词语: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过自己的想象和不断的尝试,感受设计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画上娃娃、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们认识它们吗?(对了,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变一变。

1、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幼儿互动:看一看,说一说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这个手形可以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讨论,师再相应添画将它变成大树)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不断变化手形,大胆表现自己所要表现的画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边相互欣赏与交流自己的手形画。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看看、做做、玩玩中感受蛋糕裱花的美,并尝试动手制作。

2、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亲手制作“蛋糕”的乐趣,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塑料盒、底座、彩色浆糊、小水果图片等。

2、课件:故事《好吃的蛋糕》视频、制作裱花蛋糕视频片段、各种样式的蛋糕。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好吃的.蛋糕》

你觉得画面上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1、怎么变呢?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怎么变?

2、它们会成功吗?我们继续往下看——

3、蛋糕做成功了吗?它们是怎么做的?

4、鼠妈妈轻轻地咬了一口,一下子就明白了,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时候,小老鼠的妈妈,心里觉得怎么样?

(二)制作蛋糕

1、谈话:导入自己制作蛋糕你们有没有做过蛋糕?你想做一个蛋糕送给谁?那你们知道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蛋糕制作”视频片段,引导观察裱花的方法。

3、介绍材料及制作方法。(老师示范)在挤糨糊时要轻轻的挤,一边挤一边移动手,就可以画出线条来了。特别要注意手腕一定要抬起来,想想为什么?

A、先请爸爸妈妈帮你们装上底座,方便待会制作的时候可以转动。

B、制作不同的花纹:波浪线、折线、心型、花型、网状等。请大家自己动脑筋大胆创作。

4、幼儿制作。

5、最佳创意蛋糕。

你最喜欢哪个蛋糕?它什么地方最漂亮?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圆形是幼儿熟悉的图形,一个个简简单单的圆,添画几笔就变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常见的物品,他们对此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会觉得既亲切又趣味十足。本活动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多感官参与的方式,让幼儿认真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理解画面内容并较清楚地表述故事,同时能抓住物品的特点和功能向同伴交流分享自己对圆圈的添画创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汉字“圆”,通过文本阅读,了解故事的角色、内容和情节。

2、结合生活经验和文本信息,体验圆形变化的乐趣。

3、学习按书页顺序翻看阅读故事书,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4、会用完整、清晰地语言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大胆地进行圆形添画,体验变形画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对圆已有初步的认知,在生活中接触过圆的物品。

物质准备:

1、故事书每人一本。

2、动物图卡:小公鸡、小猴、小熊、小兔、小羊、小鹿各一张;

圆形轮廓图卡兼圆形物体图卡:太阳、苹果、闹钟、滚铁环、镜子、足球各一张;

自制的《圆圈变变变》图册;

3、舒缓音乐碟一盘。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手指变变变》

二、魔术激趣,初步感知故事

①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手指变出了好多可爱的`动物,现在老师手里有一本神奇的魔法书,你们想看吗?(想)

师出示《圆圈变变变》图册)。看,这是什么?(圆)师张贴汉字“圆”,幼儿以和新的字宝宝打招呼的方式初步认识汉字“圆”。好,老师的魔法书要变魔术了,小朋友们的眼睛可要看清楚,圆圈变成了什么哟!(老师翻开图册,师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完整的话:圆圈变成了XX)

②师:今天,熊阿姨带着几位动物朋友到我们中班来了,他们就藏在老师的故事书里,我们把他们一个个找出来好吗?(好)

师翻故事书,幼儿说,师相机张贴小公鸡、小猴、小熊、小兔、小羊、小鹿图卡并引导幼儿和动物朋友打招呼,了解故事中的角色。

三、观察文本、阅读理解故事

①出示故事书,翻开第一页,老师讲述第一页的内容,并提出阅读要求。

师:熊阿姨带来的这几位动物朋友可能干了,他们会画会说,现在熊阿姨要当着大家的面来考考他们,看,熊阿姨给每个小动物发了什么?(一张画有圆圈的纸)师相机在每个动物后面分别张贴圆圈轮廓图卡。

师:告诉你们,熊阿姨是请小动物们把圆圈添上几笔,变成一样圆的东西,再说一句话。那么,小动物们是怎样变的?又是怎样说的?请小朋友们在故事书中去找找吧。

②播放舒缓的音乐,幼儿带着问题自由阅读故事书,教师一旁指导。

③教师根据故事提问,并逐一将圆圈轮廓卡翻面为对应的圆形物体图卡,引导幼儿句式说话:XX添了几笔,圆圈变成了XX。他说:“。。。。。。”。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④教师完整地讲述一遍故事。

⑤师生一起对照图卡讲述故事。

四、游戏“圆圆歌”,渗透主题教育

1、师幼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游戏,巩固对圆形物体经验的回忆和运用。

2、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些圆形的东西吗?为什么?师引导幼儿通过简单描述这些物体的功能,教育孩子养成守时、讲卫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五、体验操作:大家来添画

1、找:小朋友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到处都是,现在我们就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幼儿说,师评价。

2、画:小朋友们,你们想试试把圆圈变一变吗?请小朋友们在故事书的第12页开始圆形添画吧。画得好就可以编进老师的魔法书中。

3、说:说一句话描述一下自己画的物体。

六、活动延伸:走向生活

1、将幼儿创作汇编到魔法书《圆圈变变变》中。

2、带领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圆形的物体。

附:《圆圆歌》

问:什么圆圆上了天? 答:太阳圆圆上了天,

什么圆圆香又甜? 苹果圆圆香又甜,

什么圆圆看时间? 闹钟圆圆看时间,

什么圆圆地上跑? 铁环圆圆地上跑,

什么圆圆照我脸? 镜子圆圆照我脸,

什么圆圆踢着玩? 足球圆圆踢着玩。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废旧的材料对纸盘进行装饰、点缀变成美丽的图画。

2、合理利用废旧纸盘,体验纸盘再利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导入活动。

1、师: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七星瓢虫)

2、出示范例。“看看,七星瓢虫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介绍范例,材料和方法。

这只七星瓢虫是用颜料和即时贴做成的,先把纸盘图上红颜色做出七星瓢虫的身体。然后把准备好的黑圆贴到光盘上,做出七星瓢虫的花纹。再帮七星瓢虫画上两只大大的眼睛就可以了!

三、教师示范作画。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在投影仪上为幼儿示范:

第一步:涂上红颜色

第二步:贴上黑花纹

第三部:画上大眼睛

2、师:宝宝们现在我们的七星瓢虫有没有做好呀?你们想不想试试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呢?

四、幼儿自己做画。

分小组进行,每组准备好各自使用的即时贴和颜料。在绘画的`时候,保持安静,不吵闹。自己画自己的,不妨碍他人。教师对于部分能力的差的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装饰我们的教室。

活动反思

七星瓢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昆虫,它外形独特,而且也被大家所喜爱。所以今天的活动大家的兴趣都很大。我们一起先用棉签把纸盘涂上红颜色,再帖上花纹。但是在贴花纹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颜料没干就贴了所以花纹都掉了下来,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其他小朋友就没有犯这个错误了,而是先把所有的花纹完成后再贴上去。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概括的线条,表现汉堡的主要外形特征。

2.能细心观察,认真画。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重点:

用简单概括的线条,表现汉堡的主要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

怎样用颜色表现出美味又漂亮的汉堡包。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出示动画图片。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动画,请小朋友一起看一看。

师: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位熊妈妈,它是个面包师,每天都能做出各种漂亮又美味的汉堡包,小动物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今天它生病了,怎么办呢?

师:我们对熊妈妈说:别难过别难过,我们来帮助你。

二、观察,出示装饰好的汉堡包。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熊妈妈是怎样做汉堡包的?。,(幼儿欣赏)你看到了哪些图案?都有哪些颜色?它们是怎样排队的?现在,如果你就是一位小小面包师,你想怎样来打扮汉堡包?

师:你除了给汉堡包设计漂亮的图案,你还想给它加点什么美味的作料,让变得更美味呢?(幼:撒点芝麻,涂点奶油,加点果酱…。)三、尝试操作师:我们一起来当小小面包师,做出美味又漂亮的汉堡包吧!

请小朋友先用勾线笔画出漂亮的'图案,然后选出自己喜欢的果酱涂在汉堡包身上(即涂颜色),做出美味的汉堡包。

四、鼓励评价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许多漂亮的汉堡包,你最喜欢哪个汉堡包?为什么?我们一起听音乐,把这些汉堡包送给森林的小动物吧!

活动延伸:

将作品展示教室墙上。

活动反思:

汉堡包是每个幼儿都喜欢吃的面食,它方便又营养,由于他们经常吃,所以有体验:即汉堡包是一层层的,各层可以夹不同的材料。同时幼儿能细心观察范画,怎样用简单概括的线条,表现汉堡的主要外形特征,所以他们能用灵巧的小手画出漂亮的图案,特别是怎样用颜色表现出美味又漂亮的汉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