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爱习作提供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 会认识11个生字。
2、 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
识字教学;感悟关爱的主题
学习方法:
自读字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习时间:
4月29日下午一课时,4月30日上午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板书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读,注意断句指导,设问: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在干什么呢?他想什么呢?读课文,找答案吧!
二、浏览课文,自学生字,并准备出题考考同学(范围:本课生字)
三、同学出题猜字,交流
(反思:王子豪的谜面部分很有意思:约好尝尝草——药;巨人靠着一棵树——柜;宝贝物化了——货;自己在说话——咱;三张嘴在说话——品……)
四、讨论交流:
1、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看出?不接受阿姨送礼物,又看出什么?
2、售货员阿姨是个怎样的人?
3、阿姨的'女儿是个怎样的孩子?
4、你准备怎样做个懂事的孩子?说说你的打算。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拼音与字连线
2、词语搭配
三、续写结局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那后来怎样了?小汽车究竟送出去了没有?你来往下写吧!
四、完成课堂作业
反思: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还是有点草率,作业不够工整,课文也不够熟练,按课文内容填空,有的同学是概括性的,把小兵有礼貌的拒绝:“谢谢“给丢掉了。
附:教师的续写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孩子和妈妈又来买药品了,阿姨把女儿的小汽车递给小男孩,小男孩笑着说:“阿姨,谢谢你,你不要为我花钱。”阿姨解释是自己的女儿一定要给他的,于是小男孩接过了小汽车,又想了想,拿出一张纸条,折了一只漂亮的飞机,说:“阿姨,你帮我把飞机送给小妹妹,并且代我说声谢谢。”阿姨高兴得连连点头,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2
教材解读:这是一篇洋溢着孩子对母亲对家庭从内心发出的一种真挚的理解和关心的文章。文本讲述一位母亲在“六一”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带孩子去商场买药给生病的父亲,而孩子在一个玩具柜台前驻足欣赏着心爱的汽车。可是因为家庭条件的缘故他却执意不要母亲买。而在场的人都为孩子的这种懂事与对家庭和家人的理解深深感动着。文本从一场场对话中让人感受这个孩子对家人深深的关爱和其中多个人物的不同美德,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情感的文章。
设计意图:由于文章主要以对话展开,多个人物的品质和其情感表露也隐含在对话里。所以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对话中感悟人物所表达的情感,把握语言中所透露的人文性。
学习目标:
1、学生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中,在朗读感悟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小男孩的品质,进而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生字
小朋友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可热闹了,我们去那里的玩具柜台前看一看。
1、学习生字:具、柜。(板书:玩具柜台)出示图片,记住“柜”的字形。
2、联系实际说话。出示图片,认读:药品柜台,认读“药品”,说说还有哪些柜台?
3、看图说话:出示书上的图,站在柜台后面卖东西的我们称为——“售货员”,理解这是一种职业。在公共汽车上卖票的是——售票员,理解“售”的意思。
4、揭题:细心的小朋友都发现这里有位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就去认识这位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拼音读准生字词,读通顺课文,读好标上自然段序号。
2、再次快速读课文,文中除了这位小男孩还有哪些人物?
3、交流,板书:小兵
妈妈
售货员阿姨
小女孩
三、默读课文,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思考:男孩为什么站在柜台前?
2、找出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男孩喜欢小汽车,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3、感悟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出示)
(1)理解“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
(2)指导朗读。让人感受到小男孩真的很喜欢小汽车。随机评价指导。
4、还有其它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他还很喜欢小汽车。
5、男孩这么喜欢小汽车,他得到小汽车了吗?为什么?自由默读2到13自然段。
6、感悟句子:
(1)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①他还不让妈妈给他买什么?
②难怪售货员阿姨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他抢着说——引读——
(2)“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①指名读,理解“抢”。
②联系课文师生抢话朗读,男女生抢话朗读。
③小男孩那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抢着说不要?
④理解妈妈的心情,指导朗读。
7、小男孩的话还感动了谁?
8、指名朗读售货员阿姨和她女儿的话。
四、书写练笔,升华情感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小兵让这么多人,我相信他也同样会感动你,那么课文中还有其他三位人物,总共四个人,说说看,你更喜欢谁,因为什么,请在自己的书上写一些。
板书设计:
小兵
我更喜欢妈妈因为。
售货员阿姨
小女孩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文中的小兵,喜欢小汽车,但因心疼妈妈而坚决不要,是多么孝顺啊;售货员阿姨和女儿天天等着送小汽车给小兵,又是多么富有爱心啊!
课文语言亲切朴实、通俗易懂。但在平淡的字里行间时时透着“情”字。“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妈妈。” “在那儿!”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行动中、语言中、表情中无不透露着小兵对小汽车的喜爱之情。“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 孩子那“言不由衷”的话语又是多么地令人震撼。
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现在,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进行思想教育的教材。在课堂上,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通过自读自悟,体会到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从而实现“语言和精神共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感受小男孩矛盾复杂的心情,从而体会小男孩的懂事、孝顺。
2、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重在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板书:玩具柜台
⑴读准字音。说说你怎么认识的。
⑵出示图片,看着图,能用“玩具柜台”说一句话吗?
2、“六一”儿童节是多么快乐的时刻啊,孩子们由爸爸妈妈带着到玩具柜台前尽情地挑选自己最最喜欢的玩具。小朋友,你们也肯定有过这样的快乐吧!
3、在这人群中,有个孩子非常的特别,今天,我们就到玩具柜台前去看一看这位特别的孩子。(读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2、检查朗读:
⑴指名读第一小节
⑵分角色朗读2——13小节。
①老师发现2——13小节都是一些对话,是吗?请你快速地找找,是谁在谈话。
②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一声。(读准生字:售货、兵)
③分角色朗读。 a、读正确课文
b、分清角色
c、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三、品读语言,体会情感。
1、听了他们的谈话,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深地印像?
2、在学生交流中出示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
(1)小男孩不要妈妈给他买小汽车,是真的不喜欢,不想要小汽车吗?不要急着回答,请你读读课文1——9小节,好好想一想。
(2)出示句子:
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小朋友,你们看这位小男孩的眼睛,(读句)你能想象一下,小男孩是怎么想的吗?
是呀,他喜欢小汽车,想要一辆小汽车的心情就藏在他的眼睛里,就在这句话里。你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
(3)在交流中出示句子
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他身边并没有大人,又问:“***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
师当售货员阿姨,学生当小男孩,你发现了什么?
是呀,小男孩的眼里、心里只有小汽车。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他却说
3、回读小男孩的'话:“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自读课文,思考:小男孩为什么不要妈妈买?
(1)交流
(2)出示句子: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3)感情朗读。你能把妈妈说的这句话读好吗?
(4)小朋友,听了这位妈妈的话,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5)再回读小男孩的话: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
(1)小朋友,小男孩说的话该怎么读呢?
(2)交流、感情朗读。
三、升华情感
1、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啊,话中却藏着小男孩对妈妈的心疼,对妈妈的爱。小朋友,课文的最后三小节,也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请你用心地读一读,你感受到了吗?
2、小朋友,你有什么想法和行动吗?
3、这位懂事的小男孩感动着售货员阿姨和售货员阿姨的女儿,也感动着我们每位小朋友,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这个感人的故事吧。
教学心得
1、以读为主,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读准字音、读通对话、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听了他们的谈话,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深地印像?”、“是呀,小男孩的眼里、心里只有小汽车。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可他却说‘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读读想想、读读议议、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引起情感共鸣,被文中的小男孩、售货员阿姨和售货员阿姨的女儿感动着,受到了关心父母、关爱他人的思想教育。
2、以点带线,以情感人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小男孩抢着说。”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小男孩复杂的心里。从这句入手,紧紧抓住小男孩的心情,带动整篇地学习。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玩具柜台前的一位小男孩,非常喜欢小汽车。可是却不要妈妈买,也不要售货员阿姨送,表现了小男孩对父母的关爱,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学会认11个生字。
2、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 学习课文中的人物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的对话,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小男孩关爱父母的好品质。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自主探究、自读自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图片。
2、准备学生喜爱的玩具。
3、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谈话激趣: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新到了好多的`玩具。同学们都想去逛逛吗?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玩具商场(展示课前准备的玩具)同学们都站在了玩具柜台前,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读生字“具”“柜”,学生想办法记“柜”字,教师相机渗透识字方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字音、字形
1、学生自读课文,形式不限,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学习生字,教给识字方法。
3、检查落实:
⑴ 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⑵ 出示课件读词语。
4、自主选择段落读课文,生正音。
三、品读课文,自读自悟,解决生字词义
1、品读第一自然段。
⑴ 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大胆地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⑵ 指导朗读“柜台前有个小男孩……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通过看图、做动作表演、小汽车道具演示等,让学生理解“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兴奋的光芒”等词语,体会小男孩对小汽车的喜爱。
⑶ 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小男孩,老师来读这段话,看谁把小男孩的表情、动作表演出来了?
⑷ 老师看到了一个个喜欢小汽车的小男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2、品读课文对话部分:
⑴ 我们都感受到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⑵ 这个小男孩呢?赶快再默读课文。
⑶ 联系小男孩多么喜欢小汽车,让学生重点理解“忍不住、抢着说、叹了口气、眼圈红了”等词语。在学生自读自悟谈体会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引导。
通过默读、指导读、比赛读、评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体会小男孩是多么的懂事,售货员阿姨及女儿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⑷ 分角色朗读课文8~13自然段,看谁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
四人小组分角色练读,一人当售货员,一人当妈妈,一人当小男孩,导演读旁白。
⑸ 小组展示,其他同学当评委,看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没有?
⑹ 学生评议。
3、品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⑴ 读到这儿,当时如果你在场,你想对这位小男孩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5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求】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文中的人物是怎样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引入
1、同学们,谁一个人去买过东西吗?请你说说,你在哪儿买了什么东西?
(指名说)
2、你们真能干。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4课。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
3、自由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要认的'生字,标出自然段。
2、指名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3、小老师带读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接龙读课文,共同正音。
三、 再读感悟,互相交流
1、默读课文,想: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合作学习,互相交流:
⑴ 说说自己喜欢这篇文章中的哪个人?
⑵ 读出课文中有关词句。
⑶ 教师板书小结:懂事的小男孩,善良的售货员阿姨为难的妈妈 有爱心的小女孩。
3、进入角色读课文,提示读好人物的对话。
4、评一评:他读得好不好,这句话为什么要这么读?
5、说一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第二课时
一、 识字游戏
1、游戏《我认识它》。
2、生字开花:
具()()()货()()()
药()()()品()()()
3、选本课中喜欢的词口头造句。
4、连一连:
阿姨看玩具闪着妈妈的手
妈妈售货 抢着说
小兵买药 拉着光芒
二、 表演课本剧
1、分好角色,四人小组表演。
2、全班交流,上台表演。
3、评出最佳小演员奖。
4、有表情地读课文,男女生比赛。
三、 词语积累
1、画出自己最喜欢的20个词语。
2、画出自己最喜欢得个句子。
3、学生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