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爱习作 > 百科 > 报告 > 正文

商圈的调查报告

2025/09/23报告

爱习作提供的商圈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1

零售商圈调研内容

1、店铺所在地区平面图。以店铺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公里、3公里、5公里范围内各居委会所辖区、各居民小区、村镇、各大机关团体单位、学校、各业态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所在地,交通状况。

2、各商圈内居委会所辖区、居民小区、村镇家庭数、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外来人口数、大致收入水平。——常住人口数、户数、人口来源、收入水平、就业位置、主要职业、主要购物场所

3、新建小区规划情况、入住率、大致收入水平、未来发展趋势。

4、各商圈内机关团体、学校人数、集体就餐人数、收入水平、以往购物去向。——行业、占地面积、企业性质、职工人数、平均收入、食堂就餐人数、企业效益情况、距离

5、各商圈内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营业面积、销售额、经营品类、基本特征。——业态、营业面积、结构、客流量、客单价、日均销售额、价格水平、企业性质、经营项目、距离、收银机、停车场规模、

6、店铺营业面积、现有经营品类、历史销售额、各大类所占比重、停车场面积。

7、店铺客流情况、门前客流、车流情况、各时段客流的构成、购买商品构成及大体客单价。

影响零售商圈的主要因素

1.构成。零售商圈是以商店为中心,向四周扩展与辐射,形成一定商圈范围。零售商圈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商圈、次级商圈、边缘商圈、异地商圈。一般而言,核心商圈占总顾客的55%--70%的顾客,次级商圈占总顾客的55--25%,边缘商圈是最小的。商店的规模不同,对顾客的`吸引力也是不同的。中心商业区和大型商店对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顾客的吸引力是最大的。

2.限度。零售引力法则又称雷利法则指的是具有零售中心的两个城市,从位于它们中间的城市吸引的交易量与各自城市的人口成正比例,而与从中间城市到市场的距离的自乘成反比例。该法则主要证实一个城市的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

雷利法则有两项假定:一是两城市同样接近公路,距离的衡量限于主要大道,不包括交叉的小路。二是两城市的零售能力相同,顾客之所以到人口较多的城市,由于城市商业设施好,商品品种多等因素的影响。

3.饱和度。商圈的饱和度决定是否要开办新的商业网点,通过商圈饱和度可以确定某一地区的商店是不足还是饱和的。饱和指数计算公式为:IRS=C*RE/RF,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人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源,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的商店营业面积: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2

影响餐饮商圈的条件

1.分析时间与距离

这是在做商圈评估时最基本的因素。如果消费者到店消费的距离太远或时间太长,会影响他们前往消费的意愿。因此经营者可以根据自己商店形态与顾客到店的时间、距离找出第一商圈、第二商圈以及第三商圈。

2.选择商店的位置

要将商店经营成功,需要掌握三个基本原则:选对商店的位置、挑选具备竞争力的商品、成功的营销策略。商店位置的目的在于使顾客方便接近商店,以便与同业竞争,或在人口密度成长迅速,购买力强的情况下,具备长期的发展潜力。

3.人口条件

商圈内的人口特性、人口的密度是影响店铺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第一商圈内,为了确实掌握基本顾客,必须对开店地点周围的商店、交通网与交通设施是否发达。周边的住户情形,以及居住者的条件能够有所了解。

4.交通条件

交通网与交通设施是否发达,决定了顾客接近商店的便利性。为了将第一商圈扩大到第二商圈,进而掌握延伸地区的顾客层,经营者必须很清楚的了解其周围的交通情况。例如,道路设施的状况,客运的'路线分布情况等。

餐饮店选址需掌握三个基本原则

1选对餐饮店的位置;

2.挑选具备竞争力的特色菜;

3.成功的经营策略;

商圈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资料来源调查等。

第二步是确定调查的内容,包括购物频率、评价购买数量、顾客集中程度。

第三步是对商业圈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确定。

第四步是确定商圈内居民人口特征的资料来源。

第五步是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是否在商圈内营业。

最后要确定商店的区域、地点和业态等。

做好餐饮商圈的经营就是在不断的了解商圈变化、收集情报以及了解商品的特征、在不断的假说验证的过程中实现的。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了解顾客的消费动向,满足顾客的需求,无论哪一个商圈的店铺,只要做好老顾客的维护,不断的开发新顾客,都会随着客数的提高,带动销售额的提高。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3

商圈是一个地理概念。广义上的商圈指的是不同业种和业态的零售业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从事经营活动,而这个区域的范围就叫商圈。从狭义上来说,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在连锁店经营和许多大项目(特别房地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中,商圈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商圈内的竞争状况、业态类型、消费者特征以及经济地理状况等深入了解是进一步确定项和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对现有商店商圈的大小、形状和特征可以较为精确地确定,在国外,一般用信用证和支票购物,可由此查知顾客的地址、购物频率、购物数量等情况。国内可以通过售后服务登记、顾客意向征询、赠券等形式搜集有关顾客居住地点的资料,进而划定商圈。

商圈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商圈资料来源,包括销售记录分析、信用证交易分析、邮政编码分析、调查等。

第二步:确定调查的内容,包括购物频率、平均购买数量、顾客集中程度。

第三步:对商业圈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确定;

第四步:确定商圈内居民人口特征的资料来源;

第五步:根据上述分析,确定是否在商圈内营业;

第六步:确定商圈的区域、地点和业态。

商圈的形成方式

A.单个店铺的商圈消费者处于店铺周围的一定地理范围内,且店铺具备足够的吸引力,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规律,从而使消费者成为其顾客;

B.相邻的、不同业态店铺能够扩大彼此的商圈,并形成新的共同商圈;

C.其他商圈的竞争店铺会改变本区店铺的商圈状态和密度。

商圈的特征

零售店的数量、规模结构

人口统计因素:人口总量及增长率、年龄结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收入结构,就业状况及劳动力供给影响平均收入水平和企业获得劳动力的难易程度和成本费用。

竞争状况:商圈内零售企业的数量、规模、业态构成及同业态企业数量、竞争或互补程度。

商圈饱和度:总人口数/店铺总数、平均销售额/m2、店均销售额、同业态店店均销售额等衡量。

可选店址类型:可选店址类型优劣、店铺租金、物流便利性店址可用性专题地图。

商圈内基础产业构成、主导产业及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基础设施状况、水、电、气、交通、通讯、网络与其他商圈重叠程度。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4

一、 前言

1、背景

讲到福州,大家就会想到各种商业中心,例如宝龙,万达,冠亚,台江等等,福州台江步行街拥有足够的人气和良好的商业氛围。无论是商业业态还是定位,台江步行街都是福州繁华的商圈。

在台江商圈主要是位于八一七南路,现有中亭街、元洪购物广场、榕城古街、步行街、台江农贸集市等街市形成的天然商业环境,江滨沿线十多个高层高尚住宅项目催生一个新的高级居住圈。

这个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曾是福州唯一商业中心的商埠区,在福州人的印象里,却似乎总是与中低档商品集散地联系在一起。多年来,不少开发商力图改变这种印象而不得。环宇百货的关门停业,华联商厦的贱价流拍,还有曾与华联商厦互为犄角的台江百货最终也难逃歇业的命运。

台江商圈的风头尽管难再撼动东街口商圈的霸主地位,但开发商们似乎从未放弃过“打造福州时尚地标、建设福州最具魅力休闲服务型商业带”的规划和梦想,甚至经历过几番风雨,仍有卷土重来的意味。

2、商圈形态

台江步行街的商业区,商业行业的集中区,其特色为商圈大,流动人口多,热闹,各种商店林立。其消费习性为快速,流行,娱乐,冲动购买。

3、商圈的确定

对于现有的商店商圈的大小,形状和特征可以较为精确的确定。我们通过观察购买者的流动性、城市规划、人口分布、公路建设、公共交通等均要加以观察,并配合各有关的调查资料,运用趋势分析

划定台江步行街将越来越快的发展起来。

4、人口规模及特征

流动人口密度大,辐射地区人口规模集中,年龄分布为各个年龄段均有,因为台江步行街各种货物各种齐全,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拥有一定的可支配收入。作为一个商业中心,而且是繁华的商圈,全省各地和邻近地区顾客数量也有一定基数,这给台江步行街一个很有利的基础。

5、竞争情况

现有竞争者的商业形式都较为相似,位置集中,数量大,规模大,经营风格相似,种类集中,竞争激烈,相互分享客源。

6、交通状况

公共交通发达,非常多的公交车都有经过台江,供电良好,通讯良好,也有金融机构,对百货、商店的营销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建设较早,规划上面存在着不合理,黄金地点,寸土寸金,导致了街道较拥挤,停车不方便。

7、商业发展潜力

商圈所辐射的地区,购买力比较强。现有商场运营不错但是竞争激烈,商圈饱和度较高。商店种类以服饰鞋包,生活用品等等为主,还有继续扩大的空间。

但是其他地方新的商圈的崛起和停车拥挤,空间紧张又对台江商圈具有一定的威胁。所以,我们得出,又发展潜力,但是空间不大。

8、租金

租金一般都比较高,特别是离商圈核心比较近的地区,租金正常从东百向周边的商店递减(也有特殊情况),具时点人流测算和观察,离东百越远生意越不好,人流越少,也有个别情况。

是以休闲为主的街区。据台江区滨江旅游街区规划初步方案,台江区将利用临江优势,依托闽江打造滨水娱乐、商贸、休闲带。该旅游街区规划建设范围包括西至基督教青年会及周边旧屋区,东至闽江大桥,北至中亭街及 台江路两侧商业街,南临闽江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业广场.

二、零售店面分析

2.1商店分类

1、小型店:店面宽度3-6米

2、专卖店:店面宽度6-12米

3、百货:元洪城东百购物广场

2.2按商品分类

1、服装店:时尚、休闲、运动、商务等;

2、皮革店:富贵家族、四季风等;

3、手机店:中国移动专卖店;

4、精品、饰品店:雅妆、QQ银饰等;

5、眼镜店:宝岛眼镜等;

6、奶茶店:啊e奶茶店等;

7、饮食饮料店:麦当劳、肯德基、鼎尚鼎等等

其中服装店、皮革店和手机店占据手游店面的80%以上,并且服装店大多数是以零售和批发形式存在的。

2.3商家竞争策略

小商店通过产品差异化,低成本,和利润少来竞争;

经济实力强大的商店,通过品牌的建立,促销的多样化,比如打折,买一送一,买300送100等活动来竞争。

三、消费群体分析

3.1消费群体的分析

消费者组成:学生,工薪阶层,老年人

消费群体的特点:

消费者主要是追逐时尚潮流的年轻人

其中在校大学生和工作中的年轻人占主要的比例

其中女性消费者的比重大

中老年人少

3.2客流量分析

1、整体:从台江步行街到东百广场的客流量呈现出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交通的便利程度,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商业权的繁荣度。

2、具体:各个店的客流量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服装、手机、精品店的客流量相对的大一些,不同专卖店的客流量也不同;影响因素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个人偏好,收入水平。

总的来说,影响客流量大小的因素有: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收入水平,个人偏好,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

四、台江步行街的现象分析

1、现象:从步行街走到东百,我们发现在这条街汇聚了大量的服装店,这些商店主要是以零售和批发为主的,而在东百的服装商店,多以打折,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为主,这是什么原因呢?

分析:很明显台江步行街的客流量引来大量的经销商,为了争取更大的客流量,他们除了要为争取一个更好的位置,还要面对各种激烈的竞争。除了开更多的店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外,各个商店也同时在做促销活动。有的是采用一些促销活动,有的是采用直接在店里放广告,有的是放着流行音乐以震撼的声响来吸引顾客,打折的折扣有的高有的低。在这里,你能亲身感受到价格这把双刃剑被发挥到极致。面对这些商家的折扣吸引,我们的顾客也不会放过,大家都在各个商店里争相购买自己要的产品,所以有很多的商店几乎都是人来人往的,生意相当不错。

2、现象:台江步行街人流量巨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台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分析:中心地带理论认为,经营必需品和基本服务的商店应在局里上靠近顾客,而经营专门产品及非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商店,应从较远吸引顾客。顾客愿意到一个地点购买各种所需而不愿到不同地点分别购买这一事实。台江汇聚了大量的零售店,批发店,百货店,专卖店,食品店等各种商店,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顾客的各种生活需要,顾客基本上可以再这里买到自己想要的。在加上普遍顾客认为台江是一个成熟的商圈,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到台江购物。除了看到台江繁荣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旦到了高峰期的时候,台江的人就特别多,这时往往会非常的拥挤。

五、终点站:元洪城东百购物广场

简介:东百广场是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中高档大型综合性商业广场。在福州的历史上,百货商店前三名依次是东街口百货商店,南门百货商店,台江百货商店,它们南北相望,在八一七路上一线相接。

商圈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

1、如果是以居住地居民为主的商圈,了解商圈内居民的人口结构、男女比例、年龄构成、社会经济条件、生活态度及消费癖好等;如果是以过往人群为主的商圈,了解过往人群的人口要素资料,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经济条件、消费癖好、不同时间段人流的变化状况等,确定是否值得开店和开什么店;

2、分析商圈的结构,是单一商圈还是多层复合式商圈,有时候会有好几个不同类型的商圈部分交叉重叠在一起,会使选择者感到迷惑,在这个时候尤其要小心区别;

3、发现商圈的优势和弊病,进行分区考察,考察的主要项目有道路设施的完善和交通的便利程度、人口流动的特点与规律、不同类型店面的集结度和分布规律、铺租,如果商圈跨区,比如不同区域归属不同的工商、税务等部门管理,还要考虑这些部门的服务与费用水平,加上对竞争对手的考察,对供应商的考察等因素,决定最后的铺址选择。在这些因素之外,不要忘了城市建设规划导致环境变化的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商圈分成三种类型,

一是主要商圈,一个城市通常都会有几个主要商圈,主要商圈以目标顾客为划分,会有高、中、低的层次区分,以经营项目为划分,会有不同的重点主打;

二,次要商圈,居于主要商圈之外,为主要商圈作补充的二级商圈,一般规模会小于主要商圈,辐射半径和对顾客的吸引力亦会大大小于主要商圈;

三,边缘商圈,一般为社区商圈,以居民点为中心并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服务为主要经营目标和获利来源。一般来说,次要商圈的地位会比较尴尬,要注意选择那种有核心点的二级商圈,比如,一个或数个人气旺盛、特点鲜明的专业批发市场,以此为中心形成的商圈,一般都是比较理想的商圈。创业者在这种商圈中进行选择时,会目标明确,干扰较少,尤其适合那些刚刚下水,经验不足的创业者。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商圈分成集中型商圈:功能比较单一,定位十分明确的商圈;集约型商圈:在一定范围内,由多个小的不同类型的商圈组成。甚至在同一个小商圈内,你也可以根据不同因素细分若干个不同的微型商圈,比如,在同一个商 圈内,若干个经营首饰的小店集中在一起,就可能形成一个商圈内部的微型商圈,对准备在商圈开铺的朋友来说,考察大商圈的同时,应该特别注意这种大商圈内的微型商圈,在大方向确定以后,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可能会决定你经营的成败。 在进行商圈调查的 时候,我们建议以数字为中心,切忌凭感觉,会画图的朋友,最好能画出详细的图纸,并加以细致的'文字说明,这对你最后的选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要注意的因素有这些:

1、目标区域内的建筑及分布,建筑内人群资料及与交通的关系;

2、目标区域内业态的具体分布,尤其关注那些小的商业气候,比如若干家同类型扎堆,分析其为什么要扎堆,其中有无龙头店,各自经营的主要项目有无冲突,如何解决,观众的反应等等,要进行详细统计;

3、关注那些生意好的孤立店,为什么生意好?有无可能在其旁边开店借势?

4、关注规划的变化,在一个成熟商圈内,规划的变化往往预示着后来者的巨大机会,因为老客户一般都会有“恋栈”心理,对规划变化有意无意进行排斥,反应迟钝,给后业者夺取和转移前者的优势带来了机会;

5、几个需要单独考虑的因素,比如影响巨大的品牌店,如商圈内麦当劳、肯德基,一些人气旺盛的大型商场,这些因素经常会改变商圈气氛,并形成商圈内局部的经营小环境,需视情况加以利用;

6、商圈外因素,如戏院、政府机关、展览会场、学校、公园等,这些因素看上去好像与商圈无关,但却经常会带来对经营者意想不到的影响,在调查中关注这些因素,然后加以利用或规避。

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在对商圈调查的时候,或进行商铺选址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特别关注位置,但却甚少有人注意到,商业选址要注意的其实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客流位置,所以要特别关注商圈内人潮的流向,关注其行动规律,并注意考察人潮流向形成背后的各种影响因素,如心理、历史、环境等等, 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看到有很多朋友一直做得都很不错,但就是因为疏忽了这一个“小小的问题”,以为选择了一个旺铺,必定发财,谁知道门前旺盛的人流都流到了别人店里,自己只是站在门口看了看热闹,最后自己还搞得莫名其妙。其实原因就在这里:商铺的选址,选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人流位置;对人流的考察,首先要考虑的不是人流的多寡,而是人流背后隐藏的购买习惯及形成这种购 买习惯的原因,如果你没有办法扭转,那你就应该避开这个位置。

商圈调查最重要的方法,第一是观察,观察的时候要选择多个时间点,同一个时间点的观察要反复进行多次,然后进行细致比较;第二是记录,必须要量化,有量化才会有标准,才会不受感觉欺骗。商铺选址的方法是:大商圈找小商圈,小商圈中找微型气候,微型气候中找具体开铺位置。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5

连锁商圈选址的原则

连锁商圈的选址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考虑上述基本因素的基础上,还应确定具体的经营场所。选择具体的经营场所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目标市场原则。任何商圈企业,都要依据目标市场,选择适当的地点,建立相应的规模,选择相应的设施设备和相应的经营内容和服务档次。连锁商圈的目标市场一般是高、中档次的工薪收入的阶层,地址宜选择商业中心,居民区域和工薪层工作区域等。

2.容易接近原则。连锁商圈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商业区、经济区、文化区,要进可能的设置规模相当的停车场,方便顾客来往,连锁商圈应按所在地人们行进、停留的规律选址。总之,连锁商圈原则上应选择在顾客容易接近的地段和位置,因为顾客是以方便性来决定进入商圈企业的。

3.具有可见度原则。连锁商圈的可见度是指该商圈位置的明显程度,比如说选址的位置无论在街头、街中、巷尾,应让顾客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能获得对其的规模和外观的感知,当然这需要从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来完善。一般而言,连锁商圈应该紧靠某条主要街道,繁华的'商业区域或某个公寓内。

4.投资预期目标原则。连锁商圈在选址时,除考虑外部因素外,还应考虑自身的条件,如经营品种、方式等,要以能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地点来衡量地理位置的优越程度。

选择连锁商场位置,一般可按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一)选择区域、方位

选择连锁商场店址,先要找出目标市场、找准服务对象,然后再根据目标市场、服务对象选择店址设置的区域。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档次,测算企业投资回收率,在此基础上认真加以选择,确定方位。

(二)制图——找出最佳位置

在确定商圈店址后,应绘制出该区域的简图,并标出该地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包括竞争对手和互补商场,还应标出现有商业结构、客流集中地段、客流量和客流走向、交通路线等,以保证店址决策的正确性。

(三)市场调查

在连锁商场店址基本区域方位确定后,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论证选址决策的准确性。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应注意将调查对象分类统计,并对调查时间和内容进行必要的抽样调查,以保证调查资料的可靠性。

(四)具体实施方案的制订和落实

确定连锁商圈店址的具体位置后,需要抓紧时机投资兴建商场。如何启动则需要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加以贯彻落实。

商圈的调查报告 篇6

一、概况: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截至20xx年底,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1个县,共108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742个居民委员会和1702个村民委员会。常住人口为2380万,其中户籍人口1420万,外来常住人口为960万!

20xx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上海位列第二。20xx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GDP)20101.33亿元。

二、交通

上海市的公交交通,其线路、车辆、载客量均居全国第一。目前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共有47个客运站,长途班线1611条,可抵达全国14个省市的660个地方。

铁路交通

上海三大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火车站、上海虹桥火车站。上海虹桥火车站是上海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全球范围首开高铁与机场融合之先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上海其它小型火车站:安亭北站,金山北站,南翔北站,上海西站,松江南站,芦潮港火车站。

高铁: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杭高铁

普铁:京沪铁路、沪杭铁路

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6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有出租汽车企业270余家,出租汽车近43000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7000多辆。全行业日均客运量逾300万人次,约占上海客运总量的25%。此外,上海还拥有全国最长里程的轨道交通系统共十三条,包括地铁、高架轻轨和磁悬浮线等,营业里程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初步的网络格局。 轨道交通

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已开通运营13条线、291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公里,仅次于北京,里程居世界第二,排在伦敦之前。

磁悬浮线路

上海已经建成的磁悬浮项目只有上海浦东机场线,共31公里。龙阳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xx年全年轨道交通客运量为6.49亿人次,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作的磁悬浮铁路。

机场港口

上海拥有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共两座国际机场。上海空港是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货运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和中国最大的两家民营航空春秋和吉祥的主要基地。主要的海港有外高桥、吴淞码头和洋山深水港。

三、商业概况

上海素有“美食天堂”、“购物乐园”之称,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和浓郁的商业气息。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繁华高雅的淮海路是闻名全国的商业大街,正大广场、徐家汇的港汇广场规模巨大,恒隆广场、美美百货云集顶级品牌,时尚商品、大众用品等不胜枚举。上海传统的商业布局主要是条状,上海城市由单核中心向多核心中心发展,上海重要的商圈和商业街市的分布也是呈现中心地向外放射性扩散。随着地铁1号线的开通,徐家汇、人民广场、陕西南路等商圈越来越热闹,商业布局开始向块状发

展。而近年来,地铁2号线、5号线、轻轨3号线的开通和成熟,使得上海商圈呈现点状分布。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商圈是以百货商厦为主,其他商业为辅的商圈,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杂烩商圈。

四、主要商圈及专业市场

目前上海市已成熟的商圈有九个,分别为:南京西路商圈、徐家汇商圈、淮海路商圈、陆家嘴商圈、南京东路商圈、虹桥商圈、五角场商圈、中山公园商圈、四川北路商圈。

南京西路商圈

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和高档品牌集聚度在南京西路最高,南京西路也因此由东向西被划分成五个:休闲区、时尚购物区、宾馆区、文化和旅游区。南京西路商圈的高端地位,离不开几大顶级休闲广场的坐镇。

梅龙镇广场内有伊势丹百货、大食代美食广场、环艺电影院及60多家国际中、高档品牌专卖店。中信泰富广场内有近百家专卖店,其地下室有恒信钻石店;底层有国际著名品牌登喜路、雅格斯丹、巴利等专卖店;二、三楼有

Esprit上海旗舰店及美亚音响旗舰店;四楼有著名的金钱豹餐饮总汇。恒隆广场内有国际著名品牌专卖店140多家,其中70%的国际顶级品牌均为旗舰店,如路易威登、卡地亚、爱玛仕、纪梵希、香奈尔等等。久百城市广场聚集了200多个国际品牌,二线以上品牌占60%以上。金鹰国际购物中心则是南京西路商圈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大单体百货之一。金鹰原来的定位是中高档商场,现要改造升级为高档商场,目前已有国际品牌GUCCI入驻。

南京西路商圈实际上是A+级商圈,因为商圈里国际一线品牌的入驻率非常高,并且集中。

商圈商场

南京西路商圈内的主要商场有: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久光、伊势丹、金鹰。

恒隆广场是浦西第一高楼,中国内地最负盛名的奢侈品商场之一,商场面积5.5万平方米,与高档品牌较为集中的中信泰富广场、梅龙镇广场毗邻,三者相互烘托,使南京西路成为耀眼的"金街"。作为上海的顶级购物场所,恒隆广场内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时尚品牌,广场内气氛安静,跟徐家汇等商圈大不一样。放眼望去,LV、GUCCI、CHANEL,很多世界一线品牌都聚集在这里。自20xx年7月开幕以来,恒隆广场已经成为中国的.时尚高地,众多世界顶尖品牌以在恒隆开设专卖店为荣,其中一些甚至专门将其在中国大陆的首家专卖店甚至旗舰店落户于此。

徐家汇商圈

昔日的徐家汇以上海的文化中心著称,而今的徐家汇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增长最快的商圈,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达80多亿元。目前上海各商圈已经展开争霸战,静安寺南京西路、淮海中路、人民广场南京东路、五角场、中山公园、浦东张杨路等商圈在上海的兴起,对徐家汇商圈的冲击非常大。虽然与北京西单、南京新街口、成都春熙路等商圈相比,徐家汇优势都不大,但现在五角场、中山公园商圈、新上海商业城的发展目标,都是再造一个新徐家汇。

商圈商场

徐家汇的商业以各专业商厦错位经营为特色,商圈内的商场有:东方商厦、港汇广场、太平洋百货徐汇店、汇金百货、上海六百、汇联商厦、福特斯等。东方商厦徐汇店目标消费者为白领阶层,总面积约为32000平方米,是集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涉外旅游定点商店,经营包括食品、日用百货、包袋、洗涤化妆品、珠宝、眼镜、鞋帽、服装、家居用品等商品品种达6万多种。商场布局为:1F化妆品、珠宝;2F女装;3F男装、 男鞋;4F运动系列;5F童装。

港汇购物中心于1999年12月开业,经营业面积7万余平方米,商场分地上6层和地下1层共7个楼层,整体布局清晰大气、装饰风格时尚前卫。商场布局为:B1:大型超市及体育用品、体育服饰专卖店;1F、2F、3F、4F为众多

知名品牌专卖店、旗舰店;5F:设有书店及新潮、时尚服装饰品和手工制品为主的"服饰街";6F:专辟金数码城、高档餐厅和五星级永华电影城。

太平洋百货徐汇店位于徐家汇商业中心,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商场布局为,B1:超市食品馆;F1:仕女名品馆、化妆品、女鞋;F2:少女流行馆、女鞋;F3:少淑服饰馆;F4:名嫒亲子馆、淑女装;F5:运动文教馆;F6:绅士精品馆;F7:家居生活馆;F8:家电餐饮馆。太平洋百货集团为台北太平洋SOGO百货集团事业之一,太平洋百货SOGO创立于1988年11月,为一个综合型的百货事业体。

汇金百货1998年开业,定位中高端,是上海发展最快的百货商厦之一。作为一家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中外合作百货企业,汇金百货的经营涉及服饰系列、家居用品、饰品、鞋、包等30多种大类,近十万种商品。商场布局为,1F:化妆品、珠宝、女鞋;2F:少淑女装;3F:时尚女装;4F:女职业装;5F:男装、男鞋;6F:运动系列。

淮海路商圈

淮海路商圈自西藏中路起向西至陕西路为止。南北高架又将淮海中路分为东、西二段:东段以商厦与写字楼结合的商务区为特色,西段以专业特色店中点缀商厦为特点。整条淮海中路定位以吸引本地中、高档消费群体为主。

商圈商场

淮海路商圈包括的商场有:百盛购物中心、巴黎春天淮海店、东方商厦、太平洋百货淮海店、二百永新。其中二百永新为B类商场,定位是大众消费。 百盛购物中心淮海店定位于时尚百货店,为消费者提供购物、娱乐、休闲等多层次的全方位服务,是淮海路上最具人气的商业广场。商场布局为,F1:化妆品;F2:少淑女装;F3:女鞋、女装;F4:女职业装;F5:休闲运动;F6:童装;F7:数码、家电。

巴黎春天淮海店位于淮海中路商业街、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定位高档,交通方便,客流量大,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商场布局为,B1:超市、屈臣氏;1F:国际名品、化妆品、珠宝眼镜;2F:少女装、男女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