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演讲稿
爱习作提供的教育的演讲稿(精选5篇),经过用心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育的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课改后初中美术课更重视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
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5、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历程,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比如:学习卡通的设计,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蜡笔小新》《灌篮高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位画家的画风的不同,用笔的不同,内容针对的读者的不同。这比光说要有效果的多。
6、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7、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教师可以把课堂自己坐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参与讨论。从形式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学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体验。当然这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提前预习。
8、合理评价,获得学生信赖。学生不管是完成作品还是回答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表示赞赏,然后对具体的作品要做具体的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合理的评价可以建立起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公正、公平的评价方法。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结合教师的点评,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
教育的演讲稿 篇2
我是xx派出所沿山河社区民警xx。10月我从浙江省军区装备部某仓库教导员转业到西湖区公安分局当了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深深感到公安工作的艰辛,曾经彷徨一时,但是18年军旅生活所造就的干一行爱一行的军人本色绝不能因为工作性质的改变而改变,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起点,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新的考验,既然在社区民警这一岗位,就一定要把它干好。特别是学习了王法金的先进事迹后,我觉得自己有了目标、有了更高的追求,我要学习王法金同志的优秀品质、他的大局意识、他的敬业和创新精神……以群众利益为我们的最高利益,以群众满意为我们的最高目标。现在,我根据自己在沿山河社区的工作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转变观念深入社区
如何干好社区民警的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体会,我觉得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社区居民群众中去是干好社区民警的关键。熟悉社区情况,掌握社区动态,了解社情民情只有深入社区才能实现。王法金同志曾经说过“只有把自己的位置摆低了,老百姓才会把你看高;你沉下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度就上升了。”于是我有空就到社区进行走访,使老百姓产生一种好感和认同感。我所在的沿山河社区主要有杭大新村和沿山河新村及其他一些小散住宅组成,杭大新村以原杭州大学的退休教职工居住为主,沿山河新村则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离退休职工居住为主。现在社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精神生活比较孤单。这些老人平时除了自己的老伴外,没有更多的人进行交流,有的甚至只有孤身一人。
于是我就利用这个居住特点,在下社区的`时候,经常上门找老人们拉家常、聊天,在拉家常、聊天中了解社区的情况,同时也使社区的居民认识我、熟悉我、认同我、相信我、支持我。另一方面对于社区组织的支部会、居民小组长会、文艺演出、老人活动及其他一些公益性活动,只要所里没有安排其他任务,我都主动参加,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主动与老人们一起参加一个节目、一个活动,使老人们对社区民警产生亲近感。我想这样做一方面能让更多的社区群众认识我、熟悉我,同时也提升了社区民警在社区中的地位和形象。我还针对有些住宅区上班族多的特点,采取弹性工作制,上班时间选择有人的住户了解熟悉情况,对上班时间没人在家的住户,采取推迟上班或利用双休日登门上户,通过这些工作方法。居民群众普遍反映较好,认为现在的民警工作扎实,为今后的社区警务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较扎实的群众基础。
立足基础抓防范
防范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派出所工作的重心,而派出所在新时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平台就是社区警务工作,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离不开社区及辖区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在抓防范工作的时候,注意处理好社区和辖区单位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社区警务与社区工作的关系。应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社区工作包含社区警务工作,社区警务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警务工作在社区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试想如果一个社区经常发生案件,居民人心惶惶,社区其他工作即使搞得再好,也难以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因此,作为社区民警要主动将社区警务工作融入社区工作,主动与社区干部协商问题,充分利用社区干部的工作优势,密切社区关系,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更大程度上取得社区干部的支持,做到主动沟通、及时配合、密切合作。
同时要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参加活动中将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融入社区工作,使社区干部真正地从心底里认识到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开展各项警务工作。比如,杭大新村的防范工作就是建立在这种融洽的合作关系上展开的。杭大新村从开始实施拆迁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到现在都没有拆迁成功,原来的25幢房子515户住户现尚有不足50户住户仍住在里边,整个新村有近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区域大、绿化面积较多、灌木较密、因为没有经费xx,取消了一部分门卫值班室,到了晚上更象是一个荒废的公园,人烟稀少。因此,不少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经常进去作案,曾一度案件高发。另外,杭大新村的25幢房子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砖木结构,极易引起火灾。
针对这一现状,在社区的一个工作会议上我指出了杭大新村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消防、治安问题,并提出“只要杭大新村还有一户住户,我们就要对他负责”的观点,得到了社区干部的认同,社区主任沈菊华是杭大新村的住户,与浙江大学的关系较好,于是我和沈菊华主任四次到浙大西溪校区管委会进行协调汇报,三次到浙大房产部反映情况。
教育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评委、各位同仁:
上午好!
非常荣幸有这样机会与各位交流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主张,通过参与xx,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信念与梦想,为x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历是一种历练、经历是一种财富,经历也常常让人看到风雨之后彩虹的壮丽。xx年,我毕业于xxxx,获学士学位后,分配到x中任教,从普通教师到教学副校长,回想自己x多年的教师生涯和x年多的学校管理实践,实际上就是一条孜孜不倦的学习之路,在教育一线的所学、所思、所为、所获,使自己愈加成熟。特别是从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执政新理念和从业新激情。这一切,对于今日竞聘校长的我赋予了更多的底气和信心。
想必在座的各位和我都有同感,那就是,学校中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问题。“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学校中,三驾马车共存:教、德、保,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是根本;行政、后勤管理是保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辩证统一。要创建一流学校,就必须树立以文化立校为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为突破,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执业豪情,走科学发展之路。要实现上述目标,校长尤为重要。我以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应是理念引领,其次才是行政管理。校长不应手拿一个鞭子,而是要高举一面旗帜。
因此,我将本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的办学策略开展工作,努力构建一个鼓舞人、发展人、幸福人的和谐校园,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与魅力。
下面我从两个层面来阐述我的文化立校理念和施政方略。
第一、发展班子,打造求真务实、以人为本的领导和管理文化。
文化立校,理念引领,谋划全局,关键在班子,班子建设关键在班长。校长要首当其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基础上统班子、带队伍,按照班子成员各自特点,合理分工,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班子成员之间坦诚相待,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班子议事规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各项制度,严格校务公开,规范财务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力求学校管理精品化、教育教学管理精致化、后勤行政管理精细化,不断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第二、成功教师,营造敬业精业、协作高效的教师与教学文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1、要打造一个团队。发展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多学习,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胜任型、骨干型和名师型三个不同的培养层次,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2、要搭建一个平台。注重常规管理,创新激励机制,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开展“说课”、“赛课”、“评课”系列展示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行“点课制”,研究“家常课”,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3、要创设一种氛围。加大教科研力度,邀约更多的专家到学校讲学,通过一系列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教研氛围。同时,加强校际间交流,“走出去,请进来”。把持久的培训学习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福利!真正变“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为“教师善教,学生乐学”。
教育的演讲稿 篇4
同学们:
有一首歌,名字叫文明,有一份情,名字叫文明,有一种道德,名字叫文明。
文明,如同一场酥雨,滋润了情感荒芜的沙漠;文明,如同一缕阳光,温暖了冰冻的心灵;文明,如同一汪清泉,洗刷了多少忧愁烦恼……漫漫人生路,文明伴我行。
同学们,当你漫步于我们校园中时,你会觉得我们学校是那么的美好:绿草如茵,鲜花似锦,书声琅琅,这里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可是,当眼前出现了果皮纸屑,耳边传来难听的脏话,鼻子闻到恶心的气味时,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也许你会皱起眉头,仿佛悦耳的音乐中冒出了杂音,斑斓的画卷上出现污点,优美的xx里出现了败笔。是啊,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正蚕食着我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污染着我们美丽纯洁的心灵,重创着我们和谐的校园。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的本质。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诚挚关怀;是见到老师时的一声亲切的“老师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别人帮助后的一声“谢谢”……只要你愿意去做,文明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文明就像一面镜子,折射一个人的心灵,体现一个人的品质,突出一个人的素养。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果皮纸屑;教室里走廊上总能听到高声喧哗,寝室里浴室中总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走路时推推搡搡,进教室是随意乱撞;闹矛盾时骂骂咧咧,部分同学讲脏话、粗话;同学们,学校是文明的圣地,知识的殿堂,更是我们温馨的家,作为家里的主人,难道你甘心去影响她,抹黑她,破坏她?难道你甘心因为自己的不文明被钉在耻辱的柱子上?
同学们,我们的成长,需要文明的回归、重建和发展。事实上,文明是保证我们快乐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那么,我们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学生呢?
文明的学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总是对知识充满渴望,在课内课外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爱提问题、不怕困难。
文明的学生,是一个爱护公私财物的人。他爱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会践踏草坪,不会攀折枝叶,更不会踢门、浪费水电……
文明的学生,是一个遵守纪律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物品摆放齐整,会自觉排队就餐,不会大声喧哗影响别人的学习,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文明的学生,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会尊敬师长和友爱同学,关爱身边的人和事,不会与同学吵架,他会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老师的教导……
雨果说: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同学们,让我们做文明的使者,积极投入到“养成教育,从我做起”的活动中去。
我相信,文明的我们会让大江口中学的明天更美好。
教育的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高扬教育的信念之帆》。
我成为一名教师,已有十八个年头了。自已认为老了,同事说我还年轻;年轻同志说我老了,我还不服气。我想用这十八年的经历,说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体会。
这是个平凡的岗位,默默的岗位,不计回报的岗位。没有世人羡慕的眼神,也没有鲜花与掌声。在坚守的课堂里,却有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更拥有胜于鲜花与掌声的,是孩子们纯美的微笑,这些就足够了。这是一群甘于平淡,内心宁静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有一份信念——“得天下英才育之”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当他们离开课堂,赋闲在家时,“少者怀之”,将是最大的宽慰。
教师的事业,又是一份甜蜜的事业。备课时,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钻劲;课堂上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有一股“有厚入无间,游刃有余”的从容;与孩子谈心时,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与孩子们春游时,告诉他们“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感……我一直坚信,在教育里,有大美,更有大爱。
我跟大家说,十八年只是开始,我将执教育之手,与之偕老。
我还想说说办公室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就说我们的Z副校长吧,有着近30年的教学经验,是全县有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日常的`工作事务又那么繁忙,但每一次上课前,总能看到他在认真钻研,翻阅书籍,圈点勾画,添注加批。他已达到了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的境界。他这样做,是律己,也是激励后学。我体会到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学生。
不会忘记,那个调研测试的夜晚,我们的S老师,和其他老师一直在阅卷。天黑了,他忘记了今天妻子的出差,女儿被他接在办公室。他那可爱的女儿,饿着肚子,趴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早已睡着了……阅卷结束,邵老师把女儿抱起来,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是愧疚,或是希望女儿的理解。“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青年同志,心中一样有信念:为了学生的一切。
每到教研活动时,我们六语组可就“热闹”了。Z组长,设计了一个讨论的框架或是主题L补充了细节,话声末落,S提出了质疑,M、J等老师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谓是争论不休,思想的火花不时闪现。青年同志有一股“我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长者得到“终身学习”的触动。在这一次次思想交锋中,创造出“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的推广,达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
我不是天生的乐天派,对教育现状也有隐忧,但一直坚信教育将来的美好。常用泰戈尔的诗句自我反省: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每天我在乐器上调理弦索。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教育,是被信念之帆鼓舞的远航,是通向明天的航程。一个个日子是一页页纸,书写着我们的人生。在这段艰难的征途中,只有“信念”,才能让我们屡被痛苦打磨的灵魂之上,绵延生长出不绝的希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我们相信教育、践行教育,让我们继续努力,以此再建美好的社会——这,正是我们这代教育人的梦想!
十八年的教师生涯,流水带走了光阴的故事,带不走的是信念,带不走是z小学人的精神——求真知,做真人。
谢谢大家!